你有权按你自己的方式长大
写这个完全是最近得来感触。最近一直在教小朋友算术。当然,如果将来长大了我又小孩,我是不会送他去学算术的。要不他爸教,要不我教。你看到这里,肯定是我有想说,你是知道黑幕什么的,所以你才不会送小孩去。可是我要抱歉的告诉你,错。正解是小孩实在太难教,在培训班的老师不比在学校的老师,打不得,骂不得,被小孩气的肺都要炸了。自己家的小孩子,以我从小的经历来看,我的成绩就是被我妈打起来的,从小学二年级起,每天至少三次,早上,中午,晚上,挨打的理由有很多,比如说马尾我妈给我绑的太紧,饭不合我口味,早上不愿意起床等等。我要声明,我从小可是很乖的小孩,我想说如果给小孩挨打的正当理由来投个票,那么不愿意或者不及时完成作业一定是最强理由。但是,各位,我从小就没因为这个正当到不得了的理由挨过打。有的只是一些唔漆嘛黑的理由。或者说是不是理由的理由。以至于到后来,我哪天如果没有挨打,我反而会非常不习惯,甚至在惹恼了我娘之后,我娘说过会修理我,一会儿之后,我会跟我妈说,妈,你怎么还不打我。我妈对我表示无奈及无语。看吧,我从小就是个这么厚脸皮的小孩。好吧,我扯远了。
在算术培训班上分为两个班,一个班进度快些,我们暂且把它称为大班。一个班进度慢些,我们把它称为小班。大班以前有四个孩子,当然现在只有两个了,另外两个我让她们去小班了。小班原来是两个小孩,后来又来了一个,所以加上原大班两个小孩,所以现在小班一共是五个小孩子。我们一个个的来认识。大班两小孩中一男一女,都蛮可爱,也愿意听我讲,所以上他们的课的时候我就很感觉很轻松,很舒服,当然也有被气的时候,但是跟小班比起来,那根本不算什么。好吧,好的我一笔带过了。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小班同学。三个小女孩,两个小男孩。有一个男孩有大门牙,皮肤小黑小黑的,笑起来很可爱,但是很好动,好动到你会无法忍受的地步。其他小朋友跟他是现实生活中同学的话都非常的嫌弃他,说老师也不喜欢他,当然我也不晓得具体情况,我只先说,那小鬼真的非常非常非常好动。第二个男孩子五岁半,我是对他又爱又恨,蛮聪明,可是非常的难教,怎样都讲不通,连题目都懒的抄,我今天有被他气哭耶,这种小朋友最难教了,你不会吧,还不愿意抄题目,是想怎样啦,要是我儿子以后这样,天,先揍一顿先。三个女生,好吧,我是有好恶的。当然我不否认,每个小孩都有其可爱的地方。但是从我开始接触开始,我就对其中一个女生非常的不喜欢。当然我要承认,这完全是个人好恶。小孩每次是由奶奶送来,然后奶奶全程陪同。下课后喝水,奶奶倒来。我并不是反感这个,我并没有觉得这个不行,有人全程疼爱,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所有的事情,事无巨细的给你安排好,我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不好的地方。我妈从小就跟我说,这世界上父母是不可以选择的,所以那些衔着金汤匙出生的孩子,他们生的好,本来又不是他们的错,所以我并没有不满这种,相反,身处在重庆这么冷飕飕的冬天,我多么希望我在家呀,被爸爸妈妈温暖着。所以我不是很喜欢她的,是她的性格,当然,也有很多事父母的关系,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宠在手心,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看不得别的小朋友比自己好,比如说在做题目的时候,看见别的小女孩做的比她快,比她好,好了,她就开始不高兴了,就开始冲那女孩子不高兴了,所以这让我觉得我无法接受。遇到自己不会做的题目就不想动脑筋想,你问她就开始不理人了,她奶奶跟我讲话是说,这个小孩是有完美主义什么的,所以对自己要求比较高什么之类的,但是我心里实际上是在想完美主义是还可以,可是这跟看不得其他小朋友比自己优秀有什么必然关系咩。没有是吧。那为什么旁边其他小朋友就可以呢,而且是比她小的小朋友。所以让我觉得有些不舒服,让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到底小孩子从小需要的是一个怎样的教育,当然你也可以说这事小孩子的天性呐云云,可是我觉得家长的教育其实也是很重要的。小班里的另一个小朋友,长的很可爱,也很有礼貌,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每次上完课之后,我说下课,其他小朋友都是哄的一窝蜂就走了,只有她慢慢起身,然后把凳子放好才离开。突然我瞬间觉得这小孩真的不错,很有礼貌,整个感觉就很好。我突然很自恋的想夸自己一下,我记得高中时候有一个老师这样夸过我,我觉得你名字很好听,你爸爸妈妈把你也教育的很好。我回家跟我爸妈讲我爸妈超美的耶。所以我觉得说父母的教育真的在我们成长教育中占相当大的一环,当然我是有在夸我父母啦。父母还是要一个做“恶人”,一个做好人,然后用他们所认为的最适当的方式让孩子们长大,无论是像我这种的放养式长大还是细心呵护,只要让他心灵健康快乐,都是最好的。
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记错,毕淑敏好像写过一篇文章,大意是并不是孩子要选择来到这个世界的,而是你们强行把他带来的,在把他带到世界上来之前,你并没有问过小孩子的意见。所以在我妈现在老叫我考这个考那个的时候,我就拿这个来跟她讲,可是我妈就回我讲说,可是如果没有父母,你连来看看这个世界的机会都没有。可是说不定小孩要不想来到这个世界呀。不过倒后来,我理亏了,我觉得我不后悔来到这个世界,虽然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不完美,但是好的,善的,美的,毕竟还是多数。而且在你必须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之前,你还一直被你爸爸妈妈,爱你的亲人,朋友温柔的对待着,想想,都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在上外国文学史课上,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司汤达,他的墓碑上刻着,罗马人,生活过,写作过,恋爱过。我觉得好美,以这样一种温柔的方式跟这个世界说再见。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新闻,一个得白血病的小女孩的墓碑上的是,我来过,我很乖。这样温柔之极的话语,会不会触动到你内心最柔软的一个角落?
好像偏题越来越远,其实我只想说,每个人都有权按自己的方式长大。朱德庸写过这样一段话,每个人都有童年,每个人也都会长大,每个大人每天都以他们的方式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小孩每天以他们不可思议的方式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我们让我们的内心每天再做一次小孩,生命的不可思议将会在你身上再流动一次。所以无论你以怎样的方式长大,我都希望的是,长大后的你们不要长成你们小时候最不喜欢的那个样子,希望你们的内心永远有个温柔的角落。希望你们长成你们自己喜欢的样子,然后过你们喜欢的生活,或平淡,或精彩,但只要是你们自己喜欢的,都是不可思议的人生旅程。
我希望我以后长大,变成熟,然后衰老,然后慢慢的走到人生的尽头,我希望效仿那位作家。我的墓碑上写的是,熊苓竹,武宁人,生活过,写作过,生活过,恋爱过。
在算术培训班上分为两个班,一个班进度快些,我们暂且把它称为大班。一个班进度慢些,我们把它称为小班。大班以前有四个孩子,当然现在只有两个了,另外两个我让她们去小班了。小班原来是两个小孩,后来又来了一个,所以加上原大班两个小孩,所以现在小班一共是五个小孩子。我们一个个的来认识。大班两小孩中一男一女,都蛮可爱,也愿意听我讲,所以上他们的课的时候我就很感觉很轻松,很舒服,当然也有被气的时候,但是跟小班比起来,那根本不算什么。好吧,好的我一笔带过了。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小班同学。三个小女孩,两个小男孩。有一个男孩有大门牙,皮肤小黑小黑的,笑起来很可爱,但是很好动,好动到你会无法忍受的地步。其他小朋友跟他是现实生活中同学的话都非常的嫌弃他,说老师也不喜欢他,当然我也不晓得具体情况,我只先说,那小鬼真的非常非常非常好动。第二个男孩子五岁半,我是对他又爱又恨,蛮聪明,可是非常的难教,怎样都讲不通,连题目都懒的抄,我今天有被他气哭耶,这种小朋友最难教了,你不会吧,还不愿意抄题目,是想怎样啦,要是我儿子以后这样,天,先揍一顿先。三个女生,好吧,我是有好恶的。当然我不否认,每个小孩都有其可爱的地方。但是从我开始接触开始,我就对其中一个女生非常的不喜欢。当然我要承认,这完全是个人好恶。小孩每次是由奶奶送来,然后奶奶全程陪同。下课后喝水,奶奶倒来。我并不是反感这个,我并没有觉得这个不行,有人全程疼爱,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所有的事情,事无巨细的给你安排好,我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不好的地方。我妈从小就跟我说,这世界上父母是不可以选择的,所以那些衔着金汤匙出生的孩子,他们生的好,本来又不是他们的错,所以我并没有不满这种,相反,身处在重庆这么冷飕飕的冬天,我多么希望我在家呀,被爸爸妈妈温暖着。所以我不是很喜欢她的,是她的性格,当然,也有很多事父母的关系,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宠在手心,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看不得别的小朋友比自己好,比如说在做题目的时候,看见别的小女孩做的比她快,比她好,好了,她就开始不高兴了,就开始冲那女孩子不高兴了,所以这让我觉得我无法接受。遇到自己不会做的题目就不想动脑筋想,你问她就开始不理人了,她奶奶跟我讲话是说,这个小孩是有完美主义什么的,所以对自己要求比较高什么之类的,但是我心里实际上是在想完美主义是还可以,可是这跟看不得其他小朋友比自己优秀有什么必然关系咩。没有是吧。那为什么旁边其他小朋友就可以呢,而且是比她小的小朋友。所以让我觉得有些不舒服,让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到底小孩子从小需要的是一个怎样的教育,当然你也可以说这事小孩子的天性呐云云,可是我觉得家长的教育其实也是很重要的。小班里的另一个小朋友,长的很可爱,也很有礼貌,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每次上完课之后,我说下课,其他小朋友都是哄的一窝蜂就走了,只有她慢慢起身,然后把凳子放好才离开。突然我瞬间觉得这小孩真的不错,很有礼貌,整个感觉就很好。我突然很自恋的想夸自己一下,我记得高中时候有一个老师这样夸过我,我觉得你名字很好听,你爸爸妈妈把你也教育的很好。我回家跟我爸妈讲我爸妈超美的耶。所以我觉得说父母的教育真的在我们成长教育中占相当大的一环,当然我是有在夸我父母啦。父母还是要一个做“恶人”,一个做好人,然后用他们所认为的最适当的方式让孩子们长大,无论是像我这种的放养式长大还是细心呵护,只要让他心灵健康快乐,都是最好的。
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记错,毕淑敏好像写过一篇文章,大意是并不是孩子要选择来到这个世界的,而是你们强行把他带来的,在把他带到世界上来之前,你并没有问过小孩子的意见。所以在我妈现在老叫我考这个考那个的时候,我就拿这个来跟她讲,可是我妈就回我讲说,可是如果没有父母,你连来看看这个世界的机会都没有。可是说不定小孩要不想来到这个世界呀。不过倒后来,我理亏了,我觉得我不后悔来到这个世界,虽然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不完美,但是好的,善的,美的,毕竟还是多数。而且在你必须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之前,你还一直被你爸爸妈妈,爱你的亲人,朋友温柔的对待着,想想,都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在上外国文学史课上,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司汤达,他的墓碑上刻着,罗马人,生活过,写作过,恋爱过。我觉得好美,以这样一种温柔的方式跟这个世界说再见。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新闻,一个得白血病的小女孩的墓碑上的是,我来过,我很乖。这样温柔之极的话语,会不会触动到你内心最柔软的一个角落?
好像偏题越来越远,其实我只想说,每个人都有权按自己的方式长大。朱德庸写过这样一段话,每个人都有童年,每个人也都会长大,每个大人每天都以他们的方式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小孩每天以他们不可思议的方式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我们让我们的内心每天再做一次小孩,生命的不可思议将会在你身上再流动一次。所以无论你以怎样的方式长大,我都希望的是,长大后的你们不要长成你们小时候最不喜欢的那个样子,希望你们的内心永远有个温柔的角落。希望你们长成你们自己喜欢的样子,然后过你们喜欢的生活,或平淡,或精彩,但只要是你们自己喜欢的,都是不可思议的人生旅程。
我希望我以后长大,变成熟,然后衰老,然后慢慢的走到人生的尽头,我希望效仿那位作家。我的墓碑上写的是,熊苓竹,武宁人,生活过,写作过,生活过,恋爱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