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壮游•台湾 —— Day 5 (10.06)
浅显游记之:
回憶未乾,無法停止倒帶。--2011年秋台灣行腳記(6)
从到达台湾起,终于睡了一个好觉,睁眼,台南已是洒满了阳光。如果要用一种颜色来形容台南,那么这次的旅途我一定会选择金黄色。不晓得是台南的树木太少,还是古迹太多,亦或是阳光过于强烈,走在路上,满目都是金黄色。
显然,昨日的好眠并没有完全弥补消耗的体力,肌肉在长途跋涉和搬运行李的过程中经过一夜变得更加酸痛。躲在骑楼下,我们向赤坎楼出发。台南和高雄是我们此行完全没有向导的两个城市,而我也仅仅只能凭着残留的记忆去搜寻曾经到过的地方。也许就是多了这么一次曾经跟团来过台南的经历,加之我们中规中矩的景点安排,我那模糊的记忆也好像足以可以成为所谓的“陈导”了,虽然这个“陈导”后来被证明是不怎么靠谱的导游。
说起此行的台南,好像还是我个人的坚持。一来毕竟台南市是台湾开市最早的城市,二来南部的性格和文化跟我们熟悉的北部比起来还是有很大的差别,三来就是台南是小队长卢广仲和五月天玛莎的故乡,当然这点完全可以忽视……
步行至赤坎楼,也许是早晨的缘故,这个大陆团必到景点并未有很多人,只有跟我们一样三三两两的旅客们。中国明朝,荷兰人在此兴建「普罗民遮城」,汉人则以「赤嵌楼」称呼它。当时的城楼,背山面海,与数里外的热兰遮城遥相对望,互为犄角,控制台江内海。后来在台湾光复以后,赤嵌楼做为台南市立历史馆使用。
赤坎楼内的石碑和古木,并没有引起我们太大的兴趣,倒是误打误撞的进了一座庙堂,正对神明的两面屏风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这座功能上类似孔庙的庙堂其实就是给海峡两岸的学子拜拜以求学业顺利的。至于那两面挂满了愿望的屏风则是供莘莘学子们DIY开光之用。好像是挂满一个月然后把写满愿望的纸带回家,就算是开过光了吧,如果忘记了或者不便带回家的,那么自会有工作人员移至其他地方保管(还是烧掉?)我们饶有兴致的看着一个个用稚嫩的笔迹书写的虔诚的愿望,大多是求考上国立初中和高中的孩子,也有想要大学联考顺利的学生,令人诧异的是居然还发现了求本年CPA过两门的陆客,真是如噩梦般的甩不掉啊。
顺便,指给浅显和琳看那个至今是一个谜的通道入口。
坐在树荫下等待88路公车,同样等待的是一群金发碧眼的外国游客。不堪其扰大陆团必到景点附近一定会有的那些拉横幅、摆展板、发传单的阿姨们(大家懂的),只好默默的不做声,也不去回答人家的各种问题,虽然这样很不礼貌,但好像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稍有内疚的心里不断的重复:我又不是党员,我也没被洗脑,不要再盯着我了啦。
跟那群外国游客一起乘上88路安平线。在这里要推荐一下88路安平线,因为也许是一条旅游线,所以想到的常规旅游景点基本沿途都会停靠。车厢里两边都悬挂着塑料花,很艳的粉红,还不忘有绿色的塑料草衬托。看着不禁觉得好笑,真是很淳朴的热情好客吧?外国旅客比我们还要熟练的在快到安平古堡的时候按下了下车铃,跟着他们,我们一起下了车。这种烈日当头的感觉,我想再也没有比这更贴切的词语了吧。空旷的马路上没有像上海一样遮荫的梧桐,也没有南部特有的榕树,天气好的夸张,太阳就这么火辣辣的晒在头顶上,无处可躲,而此时我则懊悔自己嫌麻烦没带遮阳帽,算了啦,就当是晒太阳补钙好了。
安平古堡,又称「热兰遮城」,自建城以来,曾经是荷兰人统治台湾的中枢、也曾经是郑氏王朝三代的居城。也刚刚好,安平古堡内并未有太多的人。躲进室内展馆,默默的参观这段历史。依稀记得至今都是一个谜的通道的另一个端口是在安平古堡,可是我绕着转了三圈都没有找到,那,也许,是我记错了吧…… 真是一个不靠谱的导游啊。
完全低估了南部的温度,牛仔裤已被汗水浸湿,于是每一步都越发的沉重。走出安平古堡,终于看到一个邮局,想到两天前在台中写好的明信片由于一路都没有见到邮局和邮筒,所以迟迟没有寄出。所以那第一批的明信片虽然落款是“陈詒析@台中”,实际上邮戳却是最终盖的是台南,如果一开始收到而且有仔细看的话,估计会很莫名吧?
等待回青旅的车,站牌上写还要一个小时才有一班。正值正午,太阳最热烈的时候,连逛了两个景点都没有吃饭的我们并未在路上看到有饭店或者街边摊,钻进7-11填点肚子,7-11依旧是各种好吃。
坐车回到青旅,拿了行李后便出发去火车站,继续坐台铁去高雄。
如此说来,本次的台南之旅并不如我想象,可是,我还是倔强的再想给它一个机会,如果下次去台湾,一定还要去台南。
台南到高雄的火车,我们坐的并不是自强号,而是更加慢且各站停靠的区间车。阳光晒得人很懒,背对太阳我在车上睡得稀里哗啦,下车浅显和琳告诉我,我旁边坐了一个正太,而且很受他旁边的那个小小萝莉的喜欢。
对于高雄,我个人来说是很有感情的。起因好像是去年到台湾旅游的时候,一下飞机到达台北,发现完全就不是我想象的模样,心中难免沮丧,神啊,我到这里来做什么!?一直到旅程的三分之一到达高雄市的时候,大巴行驶在西子湾,淡淡的海水咸味,记忆中好像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就在那一刻,我喜欢上了高雄。可是,细想来,那种似曾相识到底是像哪里呢?上海吗?好像也不是欸……
到达高雄,跟台南这座古城相比,高雄的确是现代化了许多,台铁站内窗明几净的,最令我们感动的是,搬了两天的行李之后,终于到了一个有无障碍设施的城市了!
肚子着实是饿了。看到旁边有一家Mos Burger(摩斯汉堡),想说要去回忆一下童年,就饱餐了一顿。但至于是不是儿时记忆里的那个味道,琳表示完全不是,童年里她最爱的那一款已然没有在卖了,而我和浅显则表示童年木有吃过摩斯汉堡。
接下来是,此行第一次乘地铁!好吧,又不是在上海没坐过地铁,只是台湾的地铁报站,都会用普通话、台语、客家语和英语各报一次。于是,每次嘴巴很贱的我都喜欢各学一遍,当然,学到现在大家学得最好的,一定是“美丽岛”那一站啦。高雄的地铁只有两条线,红线(R)和橙线(O),交叉换乘点便是“美丽岛”。
手上拿着简易地图,出了地铁站,我们一路摸索着往前走。“还有多久啦…”“快了啦,上面写地铁站下来只要走三分钟啊。”“哪里有三分钟了啦…”“欸,我发现每次台湾人说三分钟三分钟,明明就是要走好久欸。”“跟印度人说give me five minutes一样…”一路嘟嘟囔囔着,拖着行李,我们绕了一个大圈,终于走到了那家之前已经订好了的背包客青旅。后来证明,是我们三个默默的绕了远路,实际上还真的离地铁站只要三分钟步行路程。
这家青旅应该也是一家人开的,主人叫乔安娜,让我们称呼她刘姐,而刘妈,自然就是刘姐的妈妈。也许是之前通过电话的先入为主的思想,觉得也许这家青旅的负责人有点偏绿,搞的我们有点小紧张。但事实是,见到她们的第一眼,那种紧张完全就抛到了脑后。刘姐是一个做事很爽快利落的人,从她说话就可以看得出来,而刘妈则是将“热情好客”这个词推向了另一个高度。“来,放着,刘妈来刘妈来!”老太太跟琳抢着行李箱,而那厢的琳却是死死不肯松手:“不要啦,我自己来自己来!”好不容易把三个箱子搬到了三楼,我们还在笑琳刚才的紧张,她说“一个老太太自告奋勇的要搬箱子,三楼欸,你忍心啊?”
心里还惦记着要把「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看完。心直口快的刘姐早就帮我们想好了这几天的旅行线路。“刘姐建议你们哦,今天晚上就可以先去六合夜市逛逛因为也晚了嘛,明天一早去西子湾。”听从刘姐的建议,我们把之前洗了还没晒干的衣服晾好便出发去六合夜市。
也许是下班时间,平时空荡荡的高雄的路上满是机车,而六合夜市里也挤满了本地人和大陆团。也许,整个台湾最不值钱的就是小马的签名,因为各个摊位上都能看到他,有的甚至用人形展板做起了宣传。在一个喝粥的摊位边坐下,听对话旁边刚好是两个刚刚下班的,也有可能是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回去继续加班的中年男子,在讨论些公司里的有的没的。不知道为什么,当下忽然心生感动,这也许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台湾味吧。
南部炎热的天气,再穿牛仔裤显然是不行了。好死不死的是,对温度感知有障碍的我偏偏一件短装都没有带。“买条花短裤吧~ 没事儿,我陪你,我也有条差不多的。”看着夜市里各种卖衣服的摊位,琳怂恿道。最后不堪炎热的我挑了条相对正常的,伴着夜色回到住处。
奇迹般的,所有的衣服都干了!高雄真是个神奇的地方啊。
跟同房的日本女生打了个招呼,然后沉沉睡去,到达台湾的第五天。
回憶未乾,無法停止倒帶。--2011年秋台灣行腳記(6)
从到达台湾起,终于睡了一个好觉,睁眼,台南已是洒满了阳光。如果要用一种颜色来形容台南,那么这次的旅途我一定会选择金黄色。不晓得是台南的树木太少,还是古迹太多,亦或是阳光过于强烈,走在路上,满目都是金黄色。
![]() |
Photo by 浅显 [古城台南空荡的马路] |
显然,昨日的好眠并没有完全弥补消耗的体力,肌肉在长途跋涉和搬运行李的过程中经过一夜变得更加酸痛。躲在骑楼下,我们向赤坎楼出发。台南和高雄是我们此行完全没有向导的两个城市,而我也仅仅只能凭着残留的记忆去搜寻曾经到过的地方。也许就是多了这么一次曾经跟团来过台南的经历,加之我们中规中矩的景点安排,我那模糊的记忆也好像足以可以成为所谓的“陈导”了,虽然这个“陈导”后来被证明是不怎么靠谱的导游。
说起此行的台南,好像还是我个人的坚持。一来毕竟台南市是台湾开市最早的城市,二来南部的性格和文化跟我们熟悉的北部比起来还是有很大的差别,三来就是台南是小队长卢广仲和五月天玛莎的故乡,当然这点完全可以忽视……
![]() |
Photo by Lynn [赤坎楼] |
步行至赤坎楼,也许是早晨的缘故,这个大陆团必到景点并未有很多人,只有跟我们一样三三两两的旅客们。中国明朝,荷兰人在此兴建「普罗民遮城」,汉人则以「赤嵌楼」称呼它。当时的城楼,背山面海,与数里外的热兰遮城遥相对望,互为犄角,控制台江内海。后来在台湾光复以后,赤嵌楼做为台南市立历史馆使用。
![]() |
Photo by 浅显 [赤坎楼内的古木] |
赤坎楼内的石碑和古木,并没有引起我们太大的兴趣,倒是误打误撞的进了一座庙堂,正对神明的两面屏风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这座功能上类似孔庙的庙堂其实就是给海峡两岸的学子拜拜以求学业顺利的。至于那两面挂满了愿望的屏风则是供莘莘学子们DIY开光之用。好像是挂满一个月然后把写满愿望的纸带回家,就算是开过光了吧,如果忘记了或者不便带回家的,那么自会有工作人员移至其他地方保管(还是烧掉?)我们饶有兴致的看着一个个用稚嫩的笔迹书写的虔诚的愿望,大多是求考上国立初中和高中的孩子,也有想要大学联考顺利的学生,令人诧异的是居然还发现了求本年CPA过两门的陆客,真是如噩梦般的甩不掉啊。
![]() |
Photo by 陈詒析 [大陆同僚许愿贴] |
顺便,指给浅显和琳看那个至今是一个谜的通道入口。
![]() |
Photo by 陈詒析 [赤坎楼斑驳外墙] |
坐在树荫下等待88路公车,同样等待的是一群金发碧眼的外国游客。不堪其扰大陆团必到景点附近一定会有的那些拉横幅、摆展板、发传单的阿姨们(大家懂的),只好默默的不做声,也不去回答人家的各种问题,虽然这样很不礼貌,但好像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稍有内疚的心里不断的重复:我又不是党员,我也没被洗脑,不要再盯着我了啦。
![]() |
Photo by Lynn [88路公交车] |
跟那群外国游客一起乘上88路安平线。在这里要推荐一下88路安平线,因为也许是一条旅游线,所以想到的常规旅游景点基本沿途都会停靠。车厢里两边都悬挂着塑料花,很艳的粉红,还不忘有绿色的塑料草衬托。看着不禁觉得好笑,真是很淳朴的热情好客吧?外国旅客比我们还要熟练的在快到安平古堡的时候按下了下车铃,跟着他们,我们一起下了车。这种烈日当头的感觉,我想再也没有比这更贴切的词语了吧。空旷的马路上没有像上海一样遮荫的梧桐,也没有南部特有的榕树,天气好的夸张,太阳就这么火辣辣的晒在头顶上,无处可躲,而此时我则懊悔自己嫌麻烦没带遮阳帽,算了啦,就当是晒太阳补钙好了。
![]() |
Photo by 陈詒析 [热兰遮城] |
![]() |
Photo by 陈詒析 [郑成功像] |
![]() |
Photo by 陈詒析 [外面是烈日当头] |
安平古堡,又称「热兰遮城」,自建城以来,曾经是荷兰人统治台湾的中枢、也曾经是郑氏王朝三代的居城。也刚刚好,安平古堡内并未有太多的人。躲进室内展馆,默默的参观这段历史。依稀记得至今都是一个谜的通道的另一个端口是在安平古堡,可是我绕着转了三圈都没有找到,那,也许,是我记错了吧…… 真是一个不靠谱的导游啊。
![]() |
Photo by Lynn [寻找地道入口] |
完全低估了南部的温度,牛仔裤已被汗水浸湿,于是每一步都越发的沉重。走出安平古堡,终于看到一个邮局,想到两天前在台中写好的明信片由于一路都没有见到邮局和邮筒,所以迟迟没有寄出。所以那第一批的明信片虽然落款是“陈詒析@台中”,实际上邮戳却是最终盖的是台南,如果一开始收到而且有仔细看的话,估计会很莫名吧?
![]() |
Photo by 浅显 [终见邮局(忽略她的手指)] |
等待回青旅的车,站牌上写还要一个小时才有一班。正值正午,太阳最热烈的时候,连逛了两个景点都没有吃饭的我们并未在路上看到有饭店或者街边摊,钻进7-11填点肚子,7-11依旧是各种好吃。
![]() |
Photo by 陈詒析 [火车站惊现国立台南一中小正太] |
坐车回到青旅,拿了行李后便出发去火车站,继续坐台铁去高雄。
如此说来,本次的台南之旅并不如我想象,可是,我还是倔强的再想给它一个机会,如果下次去台湾,一定还要去台南。
台南到高雄的火车,我们坐的并不是自强号,而是更加慢且各站停靠的区间车。阳光晒得人很懒,背对太阳我在车上睡得稀里哗啦,下车浅显和琳告诉我,我旁边坐了一个正太,而且很受他旁边的那个小小萝莉的喜欢。
对于高雄,我个人来说是很有感情的。起因好像是去年到台湾旅游的时候,一下飞机到达台北,发现完全就不是我想象的模样,心中难免沮丧,神啊,我到这里来做什么!?一直到旅程的三分之一到达高雄市的时候,大巴行驶在西子湾,淡淡的海水咸味,记忆中好像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就在那一刻,我喜欢上了高雄。可是,细想来,那种似曾相识到底是像哪里呢?上海吗?好像也不是欸……
到达高雄,跟台南这座古城相比,高雄的确是现代化了许多,台铁站内窗明几净的,最令我们感动的是,搬了两天的行李之后,终于到了一个有无障碍设施的城市了!
肚子着实是饿了。看到旁边有一家Mos Burger(摩斯汉堡),想说要去回忆一下童年,就饱餐了一顿。但至于是不是儿时记忆里的那个味道,琳表示完全不是,童年里她最爱的那一款已然没有在卖了,而我和浅显则表示童年木有吃过摩斯汉堡。
![]() |
Photo by Lynn [此行第一次在台湾搭地铁] |
接下来是,此行第一次乘地铁!好吧,又不是在上海没坐过地铁,只是台湾的地铁报站,都会用普通话、台语、客家语和英语各报一次。于是,每次嘴巴很贱的我都喜欢各学一遍,当然,学到现在大家学得最好的,一定是“美丽岛”那一站啦。高雄的地铁只有两条线,红线(R)和橙线(O),交叉换乘点便是“美丽岛”。
![]() |
Photo by Lynn [美丽岛站真的很美丽] |
手上拿着简易地图,出了地铁站,我们一路摸索着往前走。“还有多久啦…”“快了啦,上面写地铁站下来只要走三分钟啊。”“哪里有三分钟了啦…”“欸,我发现每次台湾人说三分钟三分钟,明明就是要走好久欸。”“跟印度人说give me five minutes一样…”一路嘟嘟囔囔着,拖着行李,我们绕了一个大圈,终于走到了那家之前已经订好了的背包客青旅。后来证明,是我们三个默默的绕了远路,实际上还真的离地铁站只要三分钟步行路程。
这家青旅应该也是一家人开的,主人叫乔安娜,让我们称呼她刘姐,而刘妈,自然就是刘姐的妈妈。也许是之前通过电话的先入为主的思想,觉得也许这家青旅的负责人有点偏绿,搞的我们有点小紧张。但事实是,见到她们的第一眼,那种紧张完全就抛到了脑后。刘姐是一个做事很爽快利落的人,从她说话就可以看得出来,而刘妈则是将“热情好客”这个词推向了另一个高度。“来,放着,刘妈来刘妈来!”老太太跟琳抢着行李箱,而那厢的琳却是死死不肯松手:“不要啦,我自己来自己来!”好不容易把三个箱子搬到了三楼,我们还在笑琳刚才的紧张,她说“一个老太太自告奋勇的要搬箱子,三楼欸,你忍心啊?”
心里还惦记着要把「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看完。心直口快的刘姐早就帮我们想好了这几天的旅行线路。“刘姐建议你们哦,今天晚上就可以先去六合夜市逛逛因为也晚了嘛,明天一早去西子湾。”听从刘姐的建议,我们把之前洗了还没晒干的衣服晾好便出发去六合夜市。
![]() |
Photo by Lynn [适逢下班时间] |
![]() |
Photo by 浅显 [一家人的蚵仔煎摊铺] |
![]() |
Photo by 浅显 [姑娘的饮料摊铺] |
也许是下班时间,平时空荡荡的高雄的路上满是机车,而六合夜市里也挤满了本地人和大陆团。也许,整个台湾最不值钱的就是小马的签名,因为各个摊位上都能看到他,有的甚至用人形展板做起了宣传。在一个喝粥的摊位边坐下,听对话旁边刚好是两个刚刚下班的,也有可能是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回去继续加班的中年男子,在讨论些公司里的有的没的。不知道为什么,当下忽然心生感动,这也许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台湾味吧。
![]() |
Photo by 浅显 [填饱肚皮的公司职员 ---- 这就是我所喜爱的台湾味。] |
南部炎热的天气,再穿牛仔裤显然是不行了。好死不死的是,对温度感知有障碍的我偏偏一件短装都没有带。“买条花短裤吧~ 没事儿,我陪你,我也有条差不多的。”看着夜市里各种卖衣服的摊位,琳怂恿道。最后不堪炎热的我挑了条相对正常的,伴着夜色回到住处。
奇迹般的,所有的衣服都干了!高雄真是个神奇的地方啊。
跟同房的日本女生打了个招呼,然后沉沉睡去,到达台湾的第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