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改革不是西式民主改革 重在发展国内经济
国际在线电台(记者 陈霞枫):自年初新政府上台以来,缅甸采取了一系列大踏步的改革措施:积极建设经济特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与各少数民族武装以及反对派的和解,改善人权状况;同时还放宽了对媒体的部分限制。缅甸还打开曾经紧闭多年的大门,发展同各国的交流和往来。 缅甸的各项改革措施,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上周,英国国际发展部大臣安德鲁・米切尔访问缅甸,与缅甸议会人民院议长吴瑞曼举行了会谈,英国广播公司记者也被允许同行采访。几天后,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将派国务卿希拉里访问缅甸,这将是缅甸近50年来接待的美国最高级别官员的访问。在刚刚结束的东盟峰会上,缅甸总统吴登盛不仅为缅甸争取到了2014年东盟轮值主席国的地位,还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举行了会谈,潘基文欣然接受了访问缅甸的邀请。 不过,对于缅甸国内的改革,西方政界和媒体更关注改革是否能确保在缅甸实现西式民主。一些西方国家甚至以缅甸进一步实施民主改革作为解除对其经济制裁的前提。英国广播公司的报道称,“英国作为对缅甸帮助最大的国家”,米切尔访问缅甸的目的在于“考察缅甸是否真正地走上民主道路”。奥巴马在宣布希拉里将访问缅甸的同时,警告其需要“深化改革才能与美国建立新的关系”。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克里认为,缅甸虽然已经走上“正确的道路”,但仍然需要“更多的实际行动”。 面对西方带有极强期待性和引导性的解读,缅甸政府更多地将改革的着眼点放在发展国内经济上。缅甸总统吴登盛被认为是缅甸政府中的温和派和改革派,他曾多次公开要求西方国家解除对缅甸的制裁,以利于缅甸发展经济。2009年第64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发言中,吴登盛就提出,西方的制裁不仅阻碍了缅甸人民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发展,而且构成了对缅甸内部民主事务的干涉。本月20日,缅甸迎来反抗外来殖民纪念日“民族节”91周年,吴登盛在给全国人民的公开信中提出,要为加强民族团结精神、发展教育、维护独立主权以及建设现代化发达的缅甸而共同奋斗。可见,吴登盛总统将发展经济、实现缅甸国内稳定视为本届政府的首要目标。 参加巴厘岛东盟系列峰会期间,吴登盛总统与英国广播公司、美国之音以及日本放送协会等西方媒体记者见面,回答了他们关于缅甸国内改革以及民族和解的问题。吴登盛表示,缅甸正在积极地推动民主,但在民主改革方面并没有太多经验。吴登盛认为,缅甸与西方国家不同,需要逐步推进民主改革,“当下尤其需要考虑的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以及振兴缅甸经济,使缅甸成为现代化国家”。他还表示,自己视昂山素季如同“兄弟姐妹”一般,政府将与昂山素季保持会面,“为缅甸成为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努力”。 昂山素季已经决定参加可能于年底举行的议会补选。舆论认为,如果她能够说服希拉里让西方国家取消对缅甸的经济制裁,将成为其重回政坛的一大资本。不过,西方国家是否取消对缅甸的经济制裁,并不取决于缅甸国内民主改革的步伐迈得有多大,而在于美英等国在亚太地缘政治上的考量,尤其是美国在“重返亚洲”战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