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角度看苹果(转)
说点关于苹果的题外话:
苹果二次崛起的三大秘诀:工业设计、营销、供应链管理,多数人都只关注前两点,而在台湾供货商眼中,乔布斯和精明的犹太商人没有区别,冷血而凶猛、他选择的继任者库克是苹果供应链大主管,在iphone上市后的日子里,苹果拿下“全球最佳供应链管理公司”大奖的次数要比“红点奖”还多;
单论销量,苹果并没多少优势,工业设计上大家也互相抄袭,溢价能力苹果优势不到10%,但同样的硬件配置,苹果的生产成本则远低于同行对手,由此带来的就是整体利润档次上的差距;
产品线从最低端延伸到主流最高端、同时生产数十款产品,拥有自己的系统和不同类型的工业设计,这是诺基亚曾经的玩法,也是国内B2C的玩法;
每品类同期是生产一款产品(从而大大的降低了供应链的管理成本),但该产品却能在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上达到近似平衡,用户在购买后还会跟进消费其周边产品,这是苹果的玩法;国内电商自然不具备这种世界范围内的爆款能力,但精选出最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商品,大幅度砍掉SKU从而降低整体成本,并最终让利给消费者,话说这才是俺认为B2C最适合的形态(前提是建立全国范围内的营销服务能力)
苹果二次崛起的三大秘诀:工业设计、营销、供应链管理,多数人都只关注前两点,而在台湾供货商眼中,乔布斯和精明的犹太商人没有区别,冷血而凶猛、他选择的继任者库克是苹果供应链大主管,在iphone上市后的日子里,苹果拿下“全球最佳供应链管理公司”大奖的次数要比“红点奖”还多;
单论销量,苹果并没多少优势,工业设计上大家也互相抄袭,溢价能力苹果优势不到10%,但同样的硬件配置,苹果的生产成本则远低于同行对手,由此带来的就是整体利润档次上的差距;
产品线从最低端延伸到主流最高端、同时生产数十款产品,拥有自己的系统和不同类型的工业设计,这是诺基亚曾经的玩法,也是国内B2C的玩法;
每品类同期是生产一款产品(从而大大的降低了供应链的管理成本),但该产品却能在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上达到近似平衡,用户在购买后还会跟进消费其周边产品,这是苹果的玩法;国内电商自然不具备这种世界范围内的爆款能力,但精选出最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商品,大幅度砍掉SKU从而降低整体成本,并最终让利给消费者,话说这才是俺认为B2C最适合的形态(前提是建立全国范围内的营销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