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尚雯婕 Devenir Laure
前些日子仔细听了她的新专辑《In》 不出所料的是各种语言风格的大杂烩。在这张大量歌词由她自己填词的专辑,充满了英文、法语、粤语和仅有一首中文歌曲,摇滚、蓝调、爵士、chanson、原生态的风格混在其中,像一盘可口却小众的Jambalaya。
强迫自己写乐评的时候,不自觉的会想起尚雯婕,不够绚丽却足够感人的声音,低沉忧郁而空灵,优雅的气质,小众的口味,多语言交织的魅力,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淡定和从容,吊人胃口跌人眼镜的造型,和自我改变。和其他人不同的是,我没有看过超女的比赛,最初被尚雯婕的声音触动是因那首无伴奏的《quand je me regarde(对镜思)》,起伏优美的旋律,诗意的词语,法语的独特发音增添了所带的孤寂伤感之情,她的声音伴随着女主角在水中漂荡。她自己作的词里,对镜沉思 、天边飞雁、时光流逝、容颜憔悴 、鸟语彩虹、灵魂已盲等意境如一副萧索而唯美的画面 ,不经令人想起元朝的小令,中西文化的融合不过与此吧。。。后来翻出那张原声碟,发现其中很多他以前唱过的歌曲,《爱》,《花火》等等,感觉唱出了她自己的味道。有人说是《非诚勿扰》给尚雯婕带来了机会,我还是认为他有那种在机会面前不急不躁的完美心态。
从一个精通法语的白领到选秀偶像,再从中性低调到现在的时尚达人,尚雯婕短短五六年的一人生涯如此的绮丽多彩。我是之后才翻出她参加比赛时的影像,中性低调的造型,几首适合她音质的口水歌,与现在判若两人。即使是之前在百度百科中寻找他的资料,也发现她可能是所有选秀选手履历中对选秀提到最少的一人,超女冠军,偌大的荣誉,一笔带过。之后的她回归小众路线,除了为多部电影陪唱原声。从《梦之浮桥》,《梵高星空下》到《连卡弗小姐》,翻唱法语歌曲,缅怀喜欢的人,不时搞一些摇滚劲歌,并不觉得多么对大众的口味,可身上那种自然散发出的白领知性女青年的气质掩盖不住锋芒,被各种时尚大师,杂志看中,从李东田的代言人,以姬 龙雪为多个世界级品牌代言人,弗拉明戈教父第一位中国徒弟到各种酷炫的封面形象,成功被华谊打造成国际化时尚歌手形象。之后又因造型的潮流新奇被冠以“尚gaga"的称号。。现在的他几乎可以是天使与莫的结合版了。难怪现在很少有人想起超女比赛时那个被李宇春造型师按上一届中性时尚批量制造出的形象。
最初听她的歌是为了练习法语,很奇怪的理由,网上的法语歌资源不多,而雯婕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令她的歌极具chanson的味道。觉得他的声音很有辨识度,与我之前喜欢的歌手相比,少了女性的婉转柔美,却多了一份低沉空灵,更可贵的是即使这样,却更突出了女生的细腻和深情,即使是最初的中性造型也难以掩盖的。如果非要做一下比喻,那就像一面镜子,平静真实,令你直视内心。也许无法轻抚耳膜,却能叫醒耳朵。有一首《si tu m'aime》,一首很大气的歌,感情起伏很大,她高音部分的处理很悦耳,其情感的处理非常到位。还有现场版的《Ne me quittez pas.》,新专辑中的《la nuit de muse》《amis》等。
自己最喜欢的应该是《时代女性》这张专辑,这时的她已经有了成熟的歌风。可以与大众接轨,又保持住自己的心声。正如网友说的,这张专辑在市场和品质两个或许极端的矛盾中找到了该舍弃和保留的部分,歌曲通俗流行上口但是也不至于完全口水,歌词旋律感人至深但是也不至于曲高和寡,《当你想起我》《我想我是你的女人》就是这方面的代表,有烂大街的潜质但是细品歌词也会情不由己陷入其中难以自拔。另外,本张专辑的品质保证也是没放弃的,《阿蜜》,《劳拉的星星》也是如此,编曲尤其惊艳;至于魅惑摇滚三部曲,更是挖掘雯婕骨子里摇滚气质的尝试性拓展:《永不停歇》《什么?什么!》《只要你爱我》玩的三个概念都恰如其分、角度新颖,“伤人情歌”+“魅惑摇滚”+“都市小品”够潮够时代,整体感很强。
自己十分喜欢电影原声和主题曲,没有歌者的影像,将声音魅力发挥到极致。又能应情应景,首首绝唱。一直喜欢张靓颖独一无二声音,各大著名的电影导演聘请她去配乐,这是对歌手得很高荣誉,而尚雯婕在《23秒,32年》后也具备了如此的实力,沉静深情的声音在史诗般的电影背景中令人不禁潸然泪下。整个内地乐坛还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
那晚无意间翻出她比赛时的视频,惊讶的发现他在参加超女是经历是那样坎坷,不仅是因为两次被淘汰,更是因为从之前的几乎不受关注到人气王,这种巨大的反差在选秀中极少出现。她没有高音没有炫技没有舞蹈没有外表,甚至决赛前唱歌时连转圈都没有,打败了超级专业的谭维维,我甚至觉得是不是主办方为了积攒人气而故意制造的冷门。直到听到了他唱那《爱》《如果没有你》《花火》也许正是那种专注和深情还有声音里包含的千万种情感打动了观众吧。当时他从英法文歌转到经典的中文歌,是评委的指导,也是迎合选秀大众化的需要。但精彩的是他成功的突围了,凭着也许并不熟悉和喜欢的歌曲,唱到人心颤,忘掉技巧和舞台。
我这次是真正的感受到了那种空虚和滥用的"励志"。现在大学里有多少很有想法很文艺的书呆子呢。知识能给予人很多东西,她在知识中具备的不仅是那流利的法语,而是那不经意间散发的气质,无暇的真情流露,才华和深入思考的理智还有脱离浮躁的淡然吧。。她身上的无限可能,更是新时期知识女性的魅力所在。
强迫自己写乐评的时候,不自觉的会想起尚雯婕,不够绚丽却足够感人的声音,低沉忧郁而空灵,优雅的气质,小众的口味,多语言交织的魅力,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淡定和从容,吊人胃口跌人眼镜的造型,和自我改变。和其他人不同的是,我没有看过超女的比赛,最初被尚雯婕的声音触动是因那首无伴奏的《quand je me regarde(对镜思)》,起伏优美的旋律,诗意的词语,法语的独特发音增添了所带的孤寂伤感之情,她的声音伴随着女主角在水中漂荡。她自己作的词里,对镜沉思 、天边飞雁、时光流逝、容颜憔悴 、鸟语彩虹、灵魂已盲等意境如一副萧索而唯美的画面 ,不经令人想起元朝的小令,中西文化的融合不过与此吧。。。后来翻出那张原声碟,发现其中很多他以前唱过的歌曲,《爱》,《花火》等等,感觉唱出了她自己的味道。有人说是《非诚勿扰》给尚雯婕带来了机会,我还是认为他有那种在机会面前不急不躁的完美心态。
从一个精通法语的白领到选秀偶像,再从中性低调到现在的时尚达人,尚雯婕短短五六年的一人生涯如此的绮丽多彩。我是之后才翻出她参加比赛时的影像,中性低调的造型,几首适合她音质的口水歌,与现在判若两人。即使是之前在百度百科中寻找他的资料,也发现她可能是所有选秀选手履历中对选秀提到最少的一人,超女冠军,偌大的荣誉,一笔带过。之后的她回归小众路线,除了为多部电影陪唱原声。从《梦之浮桥》,《梵高星空下》到《连卡弗小姐》,翻唱法语歌曲,缅怀喜欢的人,不时搞一些摇滚劲歌,并不觉得多么对大众的口味,可身上那种自然散发出的白领知性女青年的气质掩盖不住锋芒,被各种时尚大师,杂志看中,从李东田的代言人,以姬 龙雪为多个世界级品牌代言人,弗拉明戈教父第一位中国徒弟到各种酷炫的封面形象,成功被华谊打造成国际化时尚歌手形象。之后又因造型的潮流新奇被冠以“尚gaga"的称号。。现在的他几乎可以是天使与莫的结合版了。难怪现在很少有人想起超女比赛时那个被李宇春造型师按上一届中性时尚批量制造出的形象。
最初听她的歌是为了练习法语,很奇怪的理由,网上的法语歌资源不多,而雯婕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令她的歌极具chanson的味道。觉得他的声音很有辨识度,与我之前喜欢的歌手相比,少了女性的婉转柔美,却多了一份低沉空灵,更可贵的是即使这样,却更突出了女生的细腻和深情,即使是最初的中性造型也难以掩盖的。如果非要做一下比喻,那就像一面镜子,平静真实,令你直视内心。也许无法轻抚耳膜,却能叫醒耳朵。有一首《si tu m'aime》,一首很大气的歌,感情起伏很大,她高音部分的处理很悦耳,其情感的处理非常到位。还有现场版的《Ne me quittez pas.》,新专辑中的《la nuit de muse》《amis》等。
自己最喜欢的应该是《时代女性》这张专辑,这时的她已经有了成熟的歌风。可以与大众接轨,又保持住自己的心声。正如网友说的,这张专辑在市场和品质两个或许极端的矛盾中找到了该舍弃和保留的部分,歌曲通俗流行上口但是也不至于完全口水,歌词旋律感人至深但是也不至于曲高和寡,《当你想起我》《我想我是你的女人》就是这方面的代表,有烂大街的潜质但是细品歌词也会情不由己陷入其中难以自拔。另外,本张专辑的品质保证也是没放弃的,《阿蜜》,《劳拉的星星》也是如此,编曲尤其惊艳;至于魅惑摇滚三部曲,更是挖掘雯婕骨子里摇滚气质的尝试性拓展:《永不停歇》《什么?什么!》《只要你爱我》玩的三个概念都恰如其分、角度新颖,“伤人情歌”+“魅惑摇滚”+“都市小品”够潮够时代,整体感很强。
自己十分喜欢电影原声和主题曲,没有歌者的影像,将声音魅力发挥到极致。又能应情应景,首首绝唱。一直喜欢张靓颖独一无二声音,各大著名的电影导演聘请她去配乐,这是对歌手得很高荣誉,而尚雯婕在《23秒,32年》后也具备了如此的实力,沉静深情的声音在史诗般的电影背景中令人不禁潸然泪下。整个内地乐坛还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
那晚无意间翻出她比赛时的视频,惊讶的发现他在参加超女是经历是那样坎坷,不仅是因为两次被淘汰,更是因为从之前的几乎不受关注到人气王,这种巨大的反差在选秀中极少出现。她没有高音没有炫技没有舞蹈没有外表,甚至决赛前唱歌时连转圈都没有,打败了超级专业的谭维维,我甚至觉得是不是主办方为了积攒人气而故意制造的冷门。直到听到了他唱那《爱》《如果没有你》《花火》也许正是那种专注和深情还有声音里包含的千万种情感打动了观众吧。当时他从英法文歌转到经典的中文歌,是评委的指导,也是迎合选秀大众化的需要。但精彩的是他成功的突围了,凭着也许并不熟悉和喜欢的歌曲,唱到人心颤,忘掉技巧和舞台。
我这次是真正的感受到了那种空虚和滥用的"励志"。现在大学里有多少很有想法很文艺的书呆子呢。知识能给予人很多东西,她在知识中具备的不仅是那流利的法语,而是那不经意间散发的气质,无暇的真情流露,才华和深入思考的理智还有脱离浮躁的淡然吧。。她身上的无限可能,更是新时期知识女性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