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瑾笔下的陈绮贞
陈绮贞
——周瑾
7月的热天,去美琪看陈绮贞主演的音乐剧《地下铁》。
2002年的时候,我在上海遇见陈绮贞。那是一次令我印象深刻的访问。陈绮贞不紧不慢地说话,给我看她用来乱拍的LOMO相机,香港淘来的西洋唱片,还有她那把很贵的吉他和弹吉他弹出的满手茧子。后来,她送我一张签了名的新唱片《GROUPIES》。那张唱片在那一年跟我去了很多地方,夜里睡在很脏的长途卧铺车上,我喜欢听《躺在你的衣柜》,PIANO的那个版本。
7月很热很热的天,去美琪看陈绮贞主演的音乐剧《地下铁》。
赶去戏院之前正在做直播,兴高采烈地对老王说,终于有机会在上海听陈绮贞唱现场啦!结果,人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反问我说:”陈绮贞是谁?”在上海和别人聊陈绮贞往往是这样的结果。刚开始我会沮丧。习惯了就只有可惜了。不是为陈绮贞可惜,而是为从未听过她歌的人可惜。这个世道,认真做音乐,做出来后还值得一听的人真的不多了。
陈绮贞是个奇怪的歌手。没有特别的包装,也不做什么宣传。自己写歌自己唱,自己压唱片,自己送到店里去卖。别人都想卖个几白金以证人气,她却自己给自己限量,就只发几千张,喜欢就得赶紧下手,否则就只能等着网上别人高价倒卖了。歌手做成这样,心里除了有自信的愉悦,更多的是恣意纯粹的快乐吧。
那部音乐剧版的《地下铁》并不好看。几米的作品只适合阅读,不适合观看。那些曾让我们思考和感动的词句,一旦化为言语便做作无比。虽然是音乐剧,导演挑的演员却都不怎么会唱,再美的音符一旦跑调气氛就有些尴尬了。而现场导演那天也兴奋得异常,时常有一个女人高八度的狂放笑声从剧场后方的操控台后传出,令我数度受惊。整场演出与其说是出音乐剧,不如说是行为艺术,唯一身处其外的只有陈绮贞。她认真地说着每句台词,唱着每段歌曲。我不知道她的心里会不会有些失望,生活中,我们最常遇到的就是事与愿违。
其实,最陈绮贞的陈绮贞在她那本名叫《不厌其烦》的书里。没有句读的喃喃自语;模糊的自拍影像;手写的分镜头剧本;约翰.列农的纪念邮票......
这个名叫陈绮贞的女孩,是一条隐藏暗流的小河。
——转自《完全生活手册》自得其乐200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