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美人划过你心尖(一)
兄弟我在美国的时候,最关注的就是美女。旅游,无非是美景、美食、美人。在我这儿,顺序正好是颠倒的,美人是排在第一位的。所以,我端起傻瓜相机做“好摄之徒”状时,心里的自我定位其实是“好色之徒”。
印象最深的是,在芝加哥的密歇根大道上,一家著名老旅馆大堂的前台领班。一位印度裔混血女子,娇小,黑发,五官精致,皮肤白晰,就像一个组合得尽善尽美的艺术品。也许这么描述,太没个性,说了等于没说。之所以无法描述,就是因为她是一位标准美女,标准到你描绘不出个性,标准到每一处都无可挑剔。或者干脆说,她美得几乎不像真人。我不知道,在生活中你有无这样的感受。反正, “惊艳”这个词太老套。那一瞬间,用个时髦的词,我是被“雷”住啦。有个性的,是她好听的嗓子。如果声音是有形状的话,我是这样感觉的:她的声音有金属的质地,像是一块名贵合金,裹在了一块柔软的物质中。
在美国的十几天中,大约有一周的时间都待在中部地区,依次是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安娜州、芝加哥。印象中,好像全世界的胖子都集中在美国中部了。我这一辈子看过的胖子,也没有那几天看得多。女人都胖大,胖大到你有雄伟壮丽的感觉。记得一次,在高速公路休息区的麦当劳,人不多,但同时有五六位胖女人领着孩子在里头,让这间宽敞的餐厅显得特别拥挤。见到她们,你会一下子想起中学课本中鲁迅的句子:“须仰视才见”,而自己则是“渺小到榨出皮袍下的小来”。 而这种感觉,是在我有一米八多身高的前提下说的。她们高、胖,结实,几乎有我两个半身板那么宽。都是大个子,但一胖就更显个子。有那么两位,嫌孩子吵,一手一个就拎出门去,壮实得你一见她们,就想自动地靠墙一边站着。顺便说说,兄弟我绝无岐视胖女人的意思。恰恰相反,生活中我也喜欢丰腴的女人。但她们真的还是太胖啦,与她们比,中国女人可能没有一位需要减肥。
说到美国胖美女,我这会儿忽然想起,一位刚刚与俄罗斯胖女人拥抱过的小兄弟。他是这样诉说感受的:那一刻,有掉进红烧肉罐头的感觉。我明白这位小兄弟爱吃红烧肉,但这种感觉是怎么回事我一直没想明白——美学上的“通感”,是怎么通到肉罐头的?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一到芝加哥就遇上这么娇小的美女,那种对比感觉,当然太震撼啦。
在美国中部欣赏美人,常常会有这样戏剧性的情节:你进了一家商店,一位仿若你熟悉的好莱坞女明星,在柜台前坐着或蹲着操持着商品。你一走近,她立刻热情站起来迎候。这时候,你如果只顾着盯她脸蛋的话,一定会被吓一跳。精致的脸庞与壮实的身材,实在太不成比例了。但说实话,每一位女子的笑容都是那么灿烂。据说,美国人从小对牙齿的养护,是世界一流的。所以,对你咧嘴的女子,都有一口雪白整齐的牙齿,笑起来是那么健康明媚。这一点,很多中国美女比不了,远看美若天仙,但一笑就露出一口四环素烂牙。
往华盛顿、纽约去,美女就多了。商品多了自然是要贬值,但美女越多,这个城市升值的空间就越大。一位在纽约居住多年的朋友提醒我,你注意了没有?纽约的女人都不耀眼,但特别耐看。她们的服装色调以黑、灰为主,越是高级白领,越是有品味的,越这么穿。可以说,黑与灰,是纽约永不过时的流行色。
在纽约赏美女,当然得在百老汇大街、时代广场、华尔街。这就像到重庆欣赏美女,要去解放碑一样。特别是站在时代广场,看着各种肤色的美女匆匆走过,你会有站在模特T形台下的感觉。T形台上的美女,总有走完的时候;而时代广场的美女,就像一条温润的河,永远流淌不尽。
纽约是个种族大熔炉,所以街头的混血美女特别多。在时代广场,你的这一感受会特别鲜明。依我看,最有个性的美女,是那种巧克力色的美女。从颜色到质感,巧克力色美女的皮肤,简直就与真巧克力没有任何差别,盯久了你会产生品尝的冲动。如果你真的是一位巧克力的狂热爱好者,最好少盯着这种奇妙的美女,免得产生幻觉铸成大错。
印象最深的是,在芝加哥的密歇根大道上,一家著名老旅馆大堂的前台领班。一位印度裔混血女子,娇小,黑发,五官精致,皮肤白晰,就像一个组合得尽善尽美的艺术品。也许这么描述,太没个性,说了等于没说。之所以无法描述,就是因为她是一位标准美女,标准到你描绘不出个性,标准到每一处都无可挑剔。或者干脆说,她美得几乎不像真人。我不知道,在生活中你有无这样的感受。反正, “惊艳”这个词太老套。那一瞬间,用个时髦的词,我是被“雷”住啦。有个性的,是她好听的嗓子。如果声音是有形状的话,我是这样感觉的:她的声音有金属的质地,像是一块名贵合金,裹在了一块柔软的物质中。
在美国的十几天中,大约有一周的时间都待在中部地区,依次是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安娜州、芝加哥。印象中,好像全世界的胖子都集中在美国中部了。我这一辈子看过的胖子,也没有那几天看得多。女人都胖大,胖大到你有雄伟壮丽的感觉。记得一次,在高速公路休息区的麦当劳,人不多,但同时有五六位胖女人领着孩子在里头,让这间宽敞的餐厅显得特别拥挤。见到她们,你会一下子想起中学课本中鲁迅的句子:“须仰视才见”,而自己则是“渺小到榨出皮袍下的小来”。 而这种感觉,是在我有一米八多身高的前提下说的。她们高、胖,结实,几乎有我两个半身板那么宽。都是大个子,但一胖就更显个子。有那么两位,嫌孩子吵,一手一个就拎出门去,壮实得你一见她们,就想自动地靠墙一边站着。顺便说说,兄弟我绝无岐视胖女人的意思。恰恰相反,生活中我也喜欢丰腴的女人。但她们真的还是太胖啦,与她们比,中国女人可能没有一位需要减肥。
说到美国胖美女,我这会儿忽然想起,一位刚刚与俄罗斯胖女人拥抱过的小兄弟。他是这样诉说感受的:那一刻,有掉进红烧肉罐头的感觉。我明白这位小兄弟爱吃红烧肉,但这种感觉是怎么回事我一直没想明白——美学上的“通感”,是怎么通到肉罐头的?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一到芝加哥就遇上这么娇小的美女,那种对比感觉,当然太震撼啦。
在美国中部欣赏美人,常常会有这样戏剧性的情节:你进了一家商店,一位仿若你熟悉的好莱坞女明星,在柜台前坐着或蹲着操持着商品。你一走近,她立刻热情站起来迎候。这时候,你如果只顾着盯她脸蛋的话,一定会被吓一跳。精致的脸庞与壮实的身材,实在太不成比例了。但说实话,每一位女子的笑容都是那么灿烂。据说,美国人从小对牙齿的养护,是世界一流的。所以,对你咧嘴的女子,都有一口雪白整齐的牙齿,笑起来是那么健康明媚。这一点,很多中国美女比不了,远看美若天仙,但一笑就露出一口四环素烂牙。
往华盛顿、纽约去,美女就多了。商品多了自然是要贬值,但美女越多,这个城市升值的空间就越大。一位在纽约居住多年的朋友提醒我,你注意了没有?纽约的女人都不耀眼,但特别耐看。她们的服装色调以黑、灰为主,越是高级白领,越是有品味的,越这么穿。可以说,黑与灰,是纽约永不过时的流行色。
在纽约赏美女,当然得在百老汇大街、时代广场、华尔街。这就像到重庆欣赏美女,要去解放碑一样。特别是站在时代广场,看着各种肤色的美女匆匆走过,你会有站在模特T形台下的感觉。T形台上的美女,总有走完的时候;而时代广场的美女,就像一条温润的河,永远流淌不尽。
纽约是个种族大熔炉,所以街头的混血美女特别多。在时代广场,你的这一感受会特别鲜明。依我看,最有个性的美女,是那种巧克力色的美女。从颜色到质感,巧克力色美女的皮肤,简直就与真巧克力没有任何差别,盯久了你会产生品尝的冲动。如果你真的是一位巧克力的狂热爱好者,最好少盯着这种奇妙的美女,免得产生幻觉铸成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