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点档 新周刊 仿佛回到从前(草稿暂存)
一个快三十岁的男人(非的哥)每晚十点还守在收音机前是十分可耻的,除非这档节目很有魅力,一个快三十岁的男人还想写点对电台的回忆是十分可笑的,除非这座城市的电台曾经是一个现象。南京的各大电台早已退出我的生活有五六年了,前几天突然发现FM的范围不只是从89.7到105.8,也不只是我熟知的那五个台,十分惊讶。难道是电台卖药挣了巨额广告费,广电总局进行扩大化生产?不知道现在的电台靠什么内容来打发听众的时间,耳朵撞上流行歌和老中医就迅速拨动旋钮,直到听到一个熟悉却又想不出来的女声在谈论Tim Burton的电影,惊喜于现在还有电台在做和电影有关的节目。几日下来,明白了这是档文艺类有声杂志,很符合我心中电台节目的标准。今晚黑暗中电波的漫射、"paris"性感的吐音、冒着蓝烟的爵士小手枪、择时而来的雨声,刹那将我带回南京电台曾有的黄金岁月。那么好吧,拉亮电灯,打开煤气,离开床,抓起笔。
1、吴宇清:外外是偶像级的,他可以是一个DJ,一个乐评人,一个公务员,一个诗人,一个过弃的乐手,一个教编剧的人民教师,《绝世爵士》的作者,一次DV展一次诗歌朗诵会一次装置艺术展等等文艺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一个混迹于南京文艺圈却百毒不侵的自省者。96年的摇滚殿堂到新乐天书,每个周末都是一次两个小时的节日,从那里了解摇滚乐的新资讯(根据这个去淘打口带,老板会认为你识货),反复琢磨他说出的可能改变一个少年世界观的语句。听着他的节目成长起来的热爱摇滚乐的孩子也都该成家立业了,有没有从扫弦转为分解,有没有变得缓慢,有没有变得更宽阔。总有一幅画面浮现于脑海,一个雨夜,宇清披着黑色的橡胶雨衣,单手脱把,另一只手将一张很大的唱片夹在腋下,藏于雨衣中,摇摇晃晃骑到延龄巷50号,节目之后原样回家。
让我们继续在这个容器里做布朗运动吧,没什么好嫉妒,没什么好后悔,注意前方,也可以扭头看看自己屁股后面喷出的那道白烟。
1、吴宇清:外外是偶像级的,他可以是一个DJ,一个乐评人,一个公务员,一个诗人,一个过弃的乐手,一个教编剧的人民教师,《绝世爵士》的作者,一次DV展一次诗歌朗诵会一次装置艺术展等等文艺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一个混迹于南京文艺圈却百毒不侵的自省者。96年的摇滚殿堂到新乐天书,每个周末都是一次两个小时的节日,从那里了解摇滚乐的新资讯(根据这个去淘打口带,老板会认为你识货),反复琢磨他说出的可能改变一个少年世界观的语句。听着他的节目成长起来的热爱摇滚乐的孩子也都该成家立业了,有没有从扫弦转为分解,有没有变得缓慢,有没有变得更宽阔。总有一幅画面浮现于脑海,一个雨夜,宇清披着黑色的橡胶雨衣,单手脱把,另一只手将一张很大的唱片夹在腋下,藏于雨衣中,摇摇晃晃骑到延龄巷50号,节目之后原样回家。
让我们继续在这个容器里做布朗运动吧,没什么好嫉妒,没什么好后悔,注意前方,也可以扭头看看自己屁股后面喷出的那道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