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庵书忆(一篇记录书话的日记)103
11.19
连日出差。
周四去了上海,拜访一位老先生的后人,希望他能够将老先生的遗物捐赠出来。比较顺利。其实,有时我们一面谴责一些学者大儒的后人倒卖先人遗物,一面却不会再反思一下,在他们打算这样做之前可有什么其他人过问过他们,给过他们更好的路。比如前些时候沸沸扬扬的季羡林老藏书拍卖一事,骂娘的不少,也有理解和支持的。如果问我,我会说,拍卖并没有错,但是我们可以换一种形式。昆曲界的胡忌先生,他的藏书也上了拍,不过是闭门拍卖的,只许几家大学和科研机构、博物馆参加,一笔头打包拍卖。既解决了先生遗物的保管问题,不至四处流散无处找寻,先生的家人也得到了慰藉。如果在季家人动这个念之前,有个什么单位或者组织帮他规划这么一条路,或者就直接有家什么机构谈妥了价钱整包搬走,都比这么零零散散的拍卖强。我们无法苛责别人,但是当再有类似事件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做的更多。比如昆曲界,很多人的东西就散失掉了,但是如果,我们能在它散失前做点什么,或许很多东西就不至散失了。
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应该感谢现在日益高涨的收藏热,因为这个缘故,很多老先生的后人开始珍视前人的收藏,即便不能都收归国家,至少不至化作纸浆。
周五去了无锡。一日参观博物馆数家。无锡的博物馆真多。但是不少徒有其表。
先去锡剧博物馆,此馆与某剧场在一起,九点半钟,大门敞开但里面空无一人,展室也找不到灯,漆黑一片。
去民族工业博物馆,楼不错,旧式机器不错,部分设施不错,十点钟,门卫看见有人参观才开灯,走了一圈,感觉,可惜了这点家当。
去音乐博物馆,赶上中午休息,每天中午十一点半到一点闭馆,也就是说,倘若我想趁中午休息参观一下博物馆,大约是不可以的。此馆确实有些藏品,至少让人觉得开了眼界。前几年,曾得杨荫浏先生民国签名本一册,后有一人说是某处搞纪念馆要我割爱,我也老实就给了他,好像就是无锡的,不知道那册书是不是就到了这里。
寻惠山泥人博物馆未遇。
最后去了无锡博物馆。偌大一栋楼,里面实在太坑爹,那点东西,怎么对得起这楼?
得平湖顾国华先生签赠《昆曲余音》数册。此书收海宁周瑞深与天津陈宗枢先生往来信札四十七通,颇有价值。随书附信一封,告知此书只印350册,用于分赠各地曲友,并不售卖。几册书,一册赠我,一册赠予昆博,一册转交顾笃璜先生,其余委我转赠曲友。久闻顾老之名,知其一直坚持自费编印《文坛杂忆》,又曾为周瑞深老印刷《夷畦三剧》,并一直为保护昆曲大声疾呼,殊为难得。他日当登门拜访。
周四,见到了已故戏曲研究家程宗骏先生部分遗稿。粗读之,文笔老辣,资料翔实,其关于昆曲的研究文章不亚于又一本《昆剧演出史稿》,另有不少研究苏剧、对白南词、苏州地方的文章都不错。我当力促其出版面世。
得赠书一种。中国考试制度史资料选编,黄山书社92年一印,4000册。16k精装本,收历代取士考试资料,史料丰富。
购书数种。
影戏小说,李先奎著,作家08年一印,3000册。签赠本,误将作者误认为某川剧名家,颇失望。
优孟衣冠八十年,侯玉山口述,中国戏剧91年二版二印。此书也不多见了。
京剧小生宗师姜妙香,何时希著,北京94年一印。亦不错。
论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复旦大学83年一印,8500册。81年复旦大学“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研讨会论文集。
外国现代惊险小说选集二种。长眠不醒(80年一印,100000册),诺言(81年一印),上海文艺出版。购于新文化服务社。
中国丛书综录补正,阳海清编,蒋孝达校,广陵古籍刻印社84年一印,7000册。此书好极,补中国丛书综录之缺,16K精装,十分舒服。
连日出差。
周四去了上海,拜访一位老先生的后人,希望他能够将老先生的遗物捐赠出来。比较顺利。其实,有时我们一面谴责一些学者大儒的后人倒卖先人遗物,一面却不会再反思一下,在他们打算这样做之前可有什么其他人过问过他们,给过他们更好的路。比如前些时候沸沸扬扬的季羡林老藏书拍卖一事,骂娘的不少,也有理解和支持的。如果问我,我会说,拍卖并没有错,但是我们可以换一种形式。昆曲界的胡忌先生,他的藏书也上了拍,不过是闭门拍卖的,只许几家大学和科研机构、博物馆参加,一笔头打包拍卖。既解决了先生遗物的保管问题,不至四处流散无处找寻,先生的家人也得到了慰藉。如果在季家人动这个念之前,有个什么单位或者组织帮他规划这么一条路,或者就直接有家什么机构谈妥了价钱整包搬走,都比这么零零散散的拍卖强。我们无法苛责别人,但是当再有类似事件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做的更多。比如昆曲界,很多人的东西就散失掉了,但是如果,我们能在它散失前做点什么,或许很多东西就不至散失了。
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应该感谢现在日益高涨的收藏热,因为这个缘故,很多老先生的后人开始珍视前人的收藏,即便不能都收归国家,至少不至化作纸浆。
周五去了无锡。一日参观博物馆数家。无锡的博物馆真多。但是不少徒有其表。
先去锡剧博物馆,此馆与某剧场在一起,九点半钟,大门敞开但里面空无一人,展室也找不到灯,漆黑一片。
去民族工业博物馆,楼不错,旧式机器不错,部分设施不错,十点钟,门卫看见有人参观才开灯,走了一圈,感觉,可惜了这点家当。
去音乐博物馆,赶上中午休息,每天中午十一点半到一点闭馆,也就是说,倘若我想趁中午休息参观一下博物馆,大约是不可以的。此馆确实有些藏品,至少让人觉得开了眼界。前几年,曾得杨荫浏先生民国签名本一册,后有一人说是某处搞纪念馆要我割爱,我也老实就给了他,好像就是无锡的,不知道那册书是不是就到了这里。
寻惠山泥人博物馆未遇。
最后去了无锡博物馆。偌大一栋楼,里面实在太坑爹,那点东西,怎么对得起这楼?
得平湖顾国华先生签赠《昆曲余音》数册。此书收海宁周瑞深与天津陈宗枢先生往来信札四十七通,颇有价值。随书附信一封,告知此书只印350册,用于分赠各地曲友,并不售卖。几册书,一册赠我,一册赠予昆博,一册转交顾笃璜先生,其余委我转赠曲友。久闻顾老之名,知其一直坚持自费编印《文坛杂忆》,又曾为周瑞深老印刷《夷畦三剧》,并一直为保护昆曲大声疾呼,殊为难得。他日当登门拜访。
周四,见到了已故戏曲研究家程宗骏先生部分遗稿。粗读之,文笔老辣,资料翔实,其关于昆曲的研究文章不亚于又一本《昆剧演出史稿》,另有不少研究苏剧、对白南词、苏州地方的文章都不错。我当力促其出版面世。
得赠书一种。中国考试制度史资料选编,黄山书社92年一印,4000册。16k精装本,收历代取士考试资料,史料丰富。
购书数种。
影戏小说,李先奎著,作家08年一印,3000册。签赠本,误将作者误认为某川剧名家,颇失望。
优孟衣冠八十年,侯玉山口述,中国戏剧91年二版二印。此书也不多见了。
京剧小生宗师姜妙香,何时希著,北京94年一印。亦不错。
论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复旦大学83年一印,8500册。81年复旦大学“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研讨会论文集。
外国现代惊险小说选集二种。长眠不醒(80年一印,100000册),诺言(81年一印),上海文艺出版。购于新文化服务社。
中国丛书综录补正,阳海清编,蒋孝达校,广陵古籍刻印社84年一印,7000册。此书好极,补中国丛书综录之缺,16K精装,十分舒服。
![]() |
![]() |
![]() |
![]() |
![]() |
![]() |
收皮囊的恶魔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且说一段曲坛掌故 (11人喜欢)
- 民国上海怡社京昆剧词二种杂记 (2人喜欢)
- 从全福班名伶到平声社曲师——陈凤鸣生平杂记(未定稿) (9人喜欢)
- 周信芳访苏演出纪略(未定稿) (16人喜欢)
- 苏州曲友葛缉甫及其《可读庐曲谱》(2025.2.25增补一稿) (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