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更爱陌生人
好好想想
貌似自己抱有一个很奇怪的心态
对于相对无害的陌生人,可以是一个很松懈的状态
仿佛是一种似曾相识而毫无陌生的安全感
而反而对于周遭的人,警惕程度高一些
好吧,我更爱陌生人
或许是一种过剩的疑心病作祟
但是我觉得这种态度的成因
原因可以概括为一个——即受伤害的可能性判断
一个在你周围的人,很容易或者说能比较轻松地观察你
通过你的一系列表现
揣测你的软弱和坚强
就比如一个老练的猎人,一下子就能摸到刺猬柔软的肚皮
而这个身边的人一旦下手
不管是成功与否
相应地还是会对你造成直接的伤害
这种伤害和网络的诋毁诽谤之类还不同
毕竟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很多时候场景重现时,伤疤还是会发作
除非是真的心理愈合能力很强
怎么讲,有时把你推下深渊的可能就是平时很亲昵地拉着你的那双手
而陌生人呢?
譬如豆友啊这类网路上认识的人,或是旅行中一个停靠,咖啡桌邻座的设计师,或者小村的家庭客栈遇到的文学教授,等等
这些人也许和你有相似的爱好而话题不尽,也可能在那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在那个你处于相对空虚迷茫的时期出现了
你会觉得好像火光一样的天都亮了,或者归类于突然来临的好奇
所以我从来不否定“艳遇”,或者说邂逅更加顺耳一些
而这些陌生人呢,不了解你的过去,不清楚你的现在
可以说一开始是没有交集所以必然没有利益关系
即使是因为一个小契机而共处一段时间,也不会说是要索取什么
骗子之类的另当别论,那种伎俩一般不难识破
至少我目前遇到的陌生人,成为了好朋友的陌生人,还有成为我爱人的陌生人
我觉得都是很好的人
就像之前豹豹在码头等我,我跑过去挽着她就像认识很久的朋友,那天风好大啊,我还记得她的穿着非常像某部港剧的超级帅气女警,清瘦的她笑得好温暖,海风都快没有棱角了。我们挽着的时候,她还问我:“小猫,你不怕我是坏人么?”话说当时我真的愣住了,我真的完全没有怀疑过这个问题。她还和我说,以后要有警惕心,不能随便相信别人。我笑着点点头。不过我真的没看错嘛,你是个很好很好的人。
不过也不乏一些奇怪的陌生人,像最近张XIN YUAN的事吵得沸沸扬扬,说是找了律师,真假莫辩的。
对于这个女生,我其实也不了解,只是貌似看过她的相册还有拍的一些封面还是什么的。
觉得没什么不对啊,至少没有搞什么三俗文化啊。
但是看到豆瓣一些人老是无缘无故就用口舌攻击XIN YUAN我就纳闷了,人家她拍照打扮碍谁什么事了?得罪谁了还是怎么着?
其实这些攻击她的人里,不乏所谓“红人”吧,是自己见不得别人红了还不承认自己那点小心思,还假装是随大流地嘲弄讽刺别人。我觉得可笑啊,有的人就是见不得别人好。和现在普遍仇富心态爆发一样,酸葡萄心理的狐狸从来就没有灭绝过。
我持中立,毕竟不了解内情。我只是觉得,作为一个陌生人,品头论足可以,虽然说言论自由,但是恶意诋毁别人也不怕自己将来遭报应么?
有种的话,就做的比别人好,而不要自己夹着尾巴在背后叨叨然后装无辜暗爽。借用一歌词,NAIVE。
指责长辈也许不对,但是我觉得修养不一定和年龄成正比,所以,那些大人请别倚老卖老了,在我们这种吃的饭还没有您们吃的盐多的小屁孩看来,真觉得NAIVE。
对待多有人,还是持一颗善良的心为好。
而我相信,大多数,都是可爱的陌生人。
说来也矛盾,可是我就是在这种界限的划分上
坚持着和身边的人保持距离
自不待言,和陌生人也保持距离
可能是处于自我保护,不喜欢被了解,也不轻易去了解谁
我很讨厌那种像幼稚园时代一群人拉帮结伙,造声势,然后内部成天矛盾不停
有人觉得轰轰烈烈,我觉得可笑,何苦啊,和身边的人搞成这么
还不如自己清清静静的过嘛,那种互相攻击什么的也无聊透顶了
林语堂老先生的一句话我很喜欢“水没有刺激的味道,但是人永远不会对之生厌”
可能陌生人给我的就是有些清凉,莫名的好感
而也许是十年怕井绳的缘故,我觉得周围有些人的炽热快烫伤我了
所以我会多想,我会怀疑这个人的目的。
反而觉得陌生人给我一个比较宽限的安全度。
不过,也许身边的一些东西的好,自是当局者迷自是看不清的。我也要改变,好好去发现和去珍惜身边的东西。就像《蝴蝶》里的,老人和小女孩辛苦跋涉寻找那种蝴蝶,回来后却发觉原来要找的那种蝴蝶,其实就在屋子里,在培育箱里蜕变,展翅。而那些日夜,一直在这个房间,却不知道一直在寻找的小家伙原来就藏在这个不起眼的蛹里。
而更要感谢的就是,在生命的旅程,让我遇到你,陌生人。
有时是陌生人的一句指点,在一种你不熟悉的立场做出判断,送给你一个转折。
貌似自己抱有一个很奇怪的心态
对于相对无害的陌生人,可以是一个很松懈的状态
仿佛是一种似曾相识而毫无陌生的安全感
而反而对于周遭的人,警惕程度高一些
好吧,我更爱陌生人
或许是一种过剩的疑心病作祟
但是我觉得这种态度的成因
原因可以概括为一个——即受伤害的可能性判断
一个在你周围的人,很容易或者说能比较轻松地观察你
通过你的一系列表现
揣测你的软弱和坚强
就比如一个老练的猎人,一下子就能摸到刺猬柔软的肚皮
而这个身边的人一旦下手
不管是成功与否
相应地还是会对你造成直接的伤害
这种伤害和网络的诋毁诽谤之类还不同
毕竟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很多时候场景重现时,伤疤还是会发作
除非是真的心理愈合能力很强
怎么讲,有时把你推下深渊的可能就是平时很亲昵地拉着你的那双手
而陌生人呢?
譬如豆友啊这类网路上认识的人,或是旅行中一个停靠,咖啡桌邻座的设计师,或者小村的家庭客栈遇到的文学教授,等等
这些人也许和你有相似的爱好而话题不尽,也可能在那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在那个你处于相对空虚迷茫的时期出现了
你会觉得好像火光一样的天都亮了,或者归类于突然来临的好奇
所以我从来不否定“艳遇”,或者说邂逅更加顺耳一些
而这些陌生人呢,不了解你的过去,不清楚你的现在
可以说一开始是没有交集所以必然没有利益关系
即使是因为一个小契机而共处一段时间,也不会说是要索取什么
骗子之类的另当别论,那种伎俩一般不难识破
至少我目前遇到的陌生人,成为了好朋友的陌生人,还有成为我爱人的陌生人
我觉得都是很好的人
就像之前豹豹在码头等我,我跑过去挽着她就像认识很久的朋友,那天风好大啊,我还记得她的穿着非常像某部港剧的超级帅气女警,清瘦的她笑得好温暖,海风都快没有棱角了。我们挽着的时候,她还问我:“小猫,你不怕我是坏人么?”话说当时我真的愣住了,我真的完全没有怀疑过这个问题。她还和我说,以后要有警惕心,不能随便相信别人。我笑着点点头。不过我真的没看错嘛,你是个很好很好的人。
不过也不乏一些奇怪的陌生人,像最近张XIN YUAN的事吵得沸沸扬扬,说是找了律师,真假莫辩的。
对于这个女生,我其实也不了解,只是貌似看过她的相册还有拍的一些封面还是什么的。
觉得没什么不对啊,至少没有搞什么三俗文化啊。
但是看到豆瓣一些人老是无缘无故就用口舌攻击XIN YUAN我就纳闷了,人家她拍照打扮碍谁什么事了?得罪谁了还是怎么着?
其实这些攻击她的人里,不乏所谓“红人”吧,是自己见不得别人红了还不承认自己那点小心思,还假装是随大流地嘲弄讽刺别人。我觉得可笑啊,有的人就是见不得别人好。和现在普遍仇富心态爆发一样,酸葡萄心理的狐狸从来就没有灭绝过。
我持中立,毕竟不了解内情。我只是觉得,作为一个陌生人,品头论足可以,虽然说言论自由,但是恶意诋毁别人也不怕自己将来遭报应么?
有种的话,就做的比别人好,而不要自己夹着尾巴在背后叨叨然后装无辜暗爽。借用一歌词,NAIVE。
指责长辈也许不对,但是我觉得修养不一定和年龄成正比,所以,那些大人请别倚老卖老了,在我们这种吃的饭还没有您们吃的盐多的小屁孩看来,真觉得NAIVE。
对待多有人,还是持一颗善良的心为好。
而我相信,大多数,都是可爱的陌生人。
说来也矛盾,可是我就是在这种界限的划分上
坚持着和身边的人保持距离
自不待言,和陌生人也保持距离
可能是处于自我保护,不喜欢被了解,也不轻易去了解谁
我很讨厌那种像幼稚园时代一群人拉帮结伙,造声势,然后内部成天矛盾不停
有人觉得轰轰烈烈,我觉得可笑,何苦啊,和身边的人搞成这么
还不如自己清清静静的过嘛,那种互相攻击什么的也无聊透顶了
林语堂老先生的一句话我很喜欢“水没有刺激的味道,但是人永远不会对之生厌”
可能陌生人给我的就是有些清凉,莫名的好感
而也许是十年怕井绳的缘故,我觉得周围有些人的炽热快烫伤我了
所以我会多想,我会怀疑这个人的目的。
反而觉得陌生人给我一个比较宽限的安全度。
不过,也许身边的一些东西的好,自是当局者迷自是看不清的。我也要改变,好好去发现和去珍惜身边的东西。就像《蝴蝶》里的,老人和小女孩辛苦跋涉寻找那种蝴蝶,回来后却发觉原来要找的那种蝴蝶,其实就在屋子里,在培育箱里蜕变,展翅。而那些日夜,一直在这个房间,却不知道一直在寻找的小家伙原来就藏在这个不起眼的蛹里。
而更要感谢的就是,在生命的旅程,让我遇到你,陌生人。
有时是陌生人的一句指点,在一种你不熟悉的立场做出判断,送给你一个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