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之《阳光情人》
“我害怕看清楚,也害怕被看清楚。” 02年,也是十月份第一次观看,这句话牢牢刻进脑海,一生难以忘怀。最近猴王再版此片,忍不住洗了一把。 也怪,猴王的翻译与精品D9不同的,我居然刚看完却没记住,也没再去考证哪家更准确。 我一直偏爱描述在历史大背景下,做为个体生命的人的电影,例如:《英国病人》、《末代皇帝》、《何处是我家》、《靡菲斯特》等等,《阳光情人》早在看到简介时就纳入购碟计划。 近代以来,匈牙利国运一直是命运多变的,十九世纪中期做为奥匈帝国的一个组成部分存在,一战后,帝国解体,获得独立,居然继苏俄之后成立第二个苏维埃政权,一百多天即被颠覆,二战期间追随纳粹德国,后被苏军解放,五十年代爆发“裴多菲俱乐部”事件,遭以苏联为首的几个社会主义兄弟国武装干涉,1989年又变了一次天。影片讲述这段时期,一个姓“sunshine”的犹太家族几代人生存历程。 无疑最触动人心灵的还是历史沧桑感,个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昙花一现,祖父的祖父酿酒为生,不幸死于事故,曾祖父继承衣钵,靠祖传秘方“sunshine”与勤劳能干、犹太人特有的精明,独自挑起家庭重担,渐渐在布达佩斯过上富足生活,两个儿子都受过良好教育,一个攻读法律,当上大法官,并荣获皇帝接见,成为统治阶级一员,片头那句话就是他的座右铭;另一名作为医生,非常同情下层贫苦大众,最终成为一名共产主义者。兄弟俩都参加“一战”,为了融入主流社会,都改为当地姓氏,并改变宗教信仰。哥哥还不顾家庭阻力与犹太传统,执意与堂妹结婚,育有二子,分别是叙述者“我”的父亲与叔父,祖父在一战后苏维埃政权的软禁中去世,叔祖父在资产阶级复辟后流亡法国。在一次偶然机会,父亲学习击剑,最终代表匈牙利参加1936年柏林奥运会,并获得冠军。尽管姓氏与宗教已改,在纳粹眼中与生俱来的犹太身份无法更改,“二战”期间,只有老祖母与“我”幸存。法西斯政权垮台后,成立共产党政权,叔祖父也从巴黎被迎回,成为领导人之一,借此关系, “我”成为政权中一员——秘密警察少校,对“匈奸”清算,统治阶级的虚伪与专制及派系斗争使很多优秀同志遭到清洗,“我”最终变成现政权的反对派,在“裴多菲俱乐部”事件中被捕入狱5年。祖母去世后,“我”收拾家务,秘方遗失,但通过先人们信件,知道家族的曲折历史,决然改回原姓氏——其实更改姓氏与更改宗教信仰根本无法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可,已经没必要掩饰犹太人身份。整个影片在1989年现政权垮台后似乎真正的“自由”中结束。 整整三个小时的电影看下来却毫无倦意,另外,值得一提是拉尔夫.法因斯一人饰祖孙三代人,第一次对他的印象无疑是《辛德勒名单》中那个残暴的党卫军军官,很难想象英国病人就是他扮演的,当时我是没看出来。 “我害怕看清楚,也害怕被看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