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ro
在读<巴黎,很烦人>,总是记成——<巴黎,你很烦>or <巴黎,好烦人>之类的。
里面讲到巴黎地铁站里特殊气味时,会心一笑。
我看过了许多美女,我搭过了许多地铁。国外地铁站,除非比较后期建的,否则一般都是脏脏臭臭的。典型代表,罗马。
在罗马火车站Termini,出口处满是黑人和半黑,自然不可避免的是浓重的尿骚味和满地的烟头。上楼梯时经常会看到肥大屁股的黑人妇女或是拖着婴儿车或是大包小包,艰难上楼。
罗马地铁拢共两条线,红色A线,蓝色B线。A线列车小清新路线,白色车厢,空调和电视屏。B线则是朋克重口味,又老又旧,每辆列车浑身涂满丑的和不丑的涂鸦。列车开的时候会有极其尖利的摩擦铁轨声,大到无法对话那种,但是最奇怪的是车上所有人都气定神闲,该看书看书,该发呆发呆,仿佛就我一个听到这种凄厉的声响。偶尔的还会有一两扇门开不了,上面贴张手写的告示:Non si aperta.一到夏天热的时候只能打开车窗透风,闷热无比。庆幸的是,每到盛夏,罗马几乎成为空城,地铁里也几乎没有人了。B线偶尔的也会有新车,每次出现,Sofia总会欢欣鼓舞。不过,我无所谓,要成为罗马人,首先得忍受得了这种在中国淘汰了列车吧。可是对A线印象却并不佳,可能是站点有主要旅游景点的缘故,扒手猖獗。险些在这边被偷掉钱包的Emma,不知每次在Piazza Spagna站上下车的时候会不会心有余悸。西班牙广场地铁站通道里会有表演的艺人,水平一般,比起法国地铁站里还出专辑的艺人,逊色很多。经常去西班牙广场,不是因为去买奢侈品而是去换支票。里面会有万年不变的Empire Jeans的辣模广告。
但是在Bologna出口处真的是风景很好,一出地铁口就见一条在明媚阳光下可爱喜人的路,右侧有树,左侧店铺,偶尔逛过却从未进去。秋天时候,我拍过一张照,但是很可惜,被Sofia删掉了。果然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杀手啊。
Colosseo站一出站就是牛哄哄的斗兽场,目的就是要把整个斗兽场一下子砸进你眼里,好让游客唏嘘不止。
其实为了旅游发展,很多地铁站都设在景点。在米兰,坐红线直接在Duomo下车,一出站就是气势恢宏的米兰大教堂了。有种一出站就被惊呆的震慑感。夕阳西下,整个教堂是镀金的,我发誓你一定会还未出站就被它的绝对气场给征服。
在法国坐地铁,显然比起罗马要好得不止百倍,虽然地铁较老,有些还得手动开门,但是小巧的车厢里,却是亮堂干净,少了很多杂乱的涂鸦,还有你要猛按开门按钮啊!猛按啊!看到过西装笔挺的帅哥坐着看书,也有背着巨大背包的游客,还偷拍过轨道对面的帅哥游客。但是换线却让我头疼。只能跟着大部队指哪儿走哪儿。
相较于前面几个城市的地铁,巴塞罗那的地铁给我感觉算是挺新的了。无论是地铁站还是列车,都有着一种中国新兴城市的现代感,或者塑胶感。而且列车进站的时候也是快速的呼啸着。彼时是夏天,地铁站里闷热无比,地下建的很矮,更是一种强烈的压迫窒息感。记忆深刻的是在午夜的巴塞罗那坐上了最后一趟地铁,还有候车时看到的贩售机下透出的小老鼠的头。遗憾的是没有在地铁里看到西班牙帅哥。
对布拉格的地铁映像很浅。仿佛这个城市都没有地铁一般,因为很小,小到感觉没有坐地铁的必要了。不过又好像出站的时候,通往地面的是很快很快的电梯,快到要跳上去才能来得及踩上阶梯。通往地面的时候都感觉会有呼呼的风声。当时踩上去的时候,真的是一边惊呼,哇塞,这个电梯也太快了吧,腿脚不利索的老头老太可能还跨不上去,一边哈哈哈哈,大笑不止。这个和意大利极慢极慢的电梯来说真的是生活状态的完全体现啊。不过出站口有很香很香的烤面包的味道。对于布拉格的映像就是金色的香甜的烤面包。
布达佩斯的地铁老旧到出站都是人工验票,严谨的完全没有逃票的可能。买的天票原始到手写时间。地铁也修得很浅,爬个七八级台阶就是地面了。开得慢悠悠的就像是儿时游乐园里的小火车。每节车厢都短到甚至可以和坐在对面那头的人对话。但是查票的人很NICE。在地铁站售票人下班之后,居然和我们说你们可以直接上去,直接上。完全就没有买票呀。
阿姆斯特丹,居然也有地铁。不是水城吗?
不过每个列车车厢都画满了画,漂漂亮亮的,是画满整个车厢的那种,长颈鹿,印度人,森林,每节列车都有自己的主题,爱死了。加上荷兰人长的都挺好看的。帅哥美女什么的,自然是多多益善,每次坐都会心情不错。地铁通道空间也很开阔,人也不多,是很少的那种,在站台上都只有三三两两稀稀拉拉的人,更不用说挤地铁了。
我们在地铁出站口一家印度小店里排排坐,看着外面脚步匆匆的行人,吃了一次咖喱,总算是如愿以偿,之前每次经过都口水直流。
看吧,我说我是看过了许多美女,搭过了多少趟地铁。扔了的或者留着的票根,他们都找不回了。记忆什么的真的是越来越淡,于是我觉得我得写下来,不然我会忘记,直到我重回欧洲的那天。
新得知的消息,南京地铁明年会新建6条线。可是,不觉得缺了点什么么?
里面讲到巴黎地铁站里特殊气味时,会心一笑。
我看过了许多美女,我搭过了许多地铁。国外地铁站,除非比较后期建的,否则一般都是脏脏臭臭的。典型代表,罗马。
在罗马火车站Termini,出口处满是黑人和半黑,自然不可避免的是浓重的尿骚味和满地的烟头。上楼梯时经常会看到肥大屁股的黑人妇女或是拖着婴儿车或是大包小包,艰难上楼。
罗马地铁拢共两条线,红色A线,蓝色B线。A线列车小清新路线,白色车厢,空调和电视屏。B线则是朋克重口味,又老又旧,每辆列车浑身涂满丑的和不丑的涂鸦。列车开的时候会有极其尖利的摩擦铁轨声,大到无法对话那种,但是最奇怪的是车上所有人都气定神闲,该看书看书,该发呆发呆,仿佛就我一个听到这种凄厉的声响。偶尔的还会有一两扇门开不了,上面贴张手写的告示:Non si aperta.一到夏天热的时候只能打开车窗透风,闷热无比。庆幸的是,每到盛夏,罗马几乎成为空城,地铁里也几乎没有人了。B线偶尔的也会有新车,每次出现,Sofia总会欢欣鼓舞。不过,我无所谓,要成为罗马人,首先得忍受得了这种在中国淘汰了列车吧。可是对A线印象却并不佳,可能是站点有主要旅游景点的缘故,扒手猖獗。险些在这边被偷掉钱包的Emma,不知每次在Piazza Spagna站上下车的时候会不会心有余悸。西班牙广场地铁站通道里会有表演的艺人,水平一般,比起法国地铁站里还出专辑的艺人,逊色很多。经常去西班牙广场,不是因为去买奢侈品而是去换支票。里面会有万年不变的Empire Jeans的辣模广告。
但是在Bologna出口处真的是风景很好,一出地铁口就见一条在明媚阳光下可爱喜人的路,右侧有树,左侧店铺,偶尔逛过却从未进去。秋天时候,我拍过一张照,但是很可惜,被Sofia删掉了。果然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杀手啊。
Colosseo站一出站就是牛哄哄的斗兽场,目的就是要把整个斗兽场一下子砸进你眼里,好让游客唏嘘不止。
其实为了旅游发展,很多地铁站都设在景点。在米兰,坐红线直接在Duomo下车,一出站就是气势恢宏的米兰大教堂了。有种一出站就被惊呆的震慑感。夕阳西下,整个教堂是镀金的,我发誓你一定会还未出站就被它的绝对气场给征服。
在法国坐地铁,显然比起罗马要好得不止百倍,虽然地铁较老,有些还得手动开门,但是小巧的车厢里,却是亮堂干净,少了很多杂乱的涂鸦,还有你要猛按开门按钮啊!猛按啊!看到过西装笔挺的帅哥坐着看书,也有背着巨大背包的游客,还偷拍过轨道对面的帅哥游客。但是换线却让我头疼。只能跟着大部队指哪儿走哪儿。
相较于前面几个城市的地铁,巴塞罗那的地铁给我感觉算是挺新的了。无论是地铁站还是列车,都有着一种中国新兴城市的现代感,或者塑胶感。而且列车进站的时候也是快速的呼啸着。彼时是夏天,地铁站里闷热无比,地下建的很矮,更是一种强烈的压迫窒息感。记忆深刻的是在午夜的巴塞罗那坐上了最后一趟地铁,还有候车时看到的贩售机下透出的小老鼠的头。遗憾的是没有在地铁里看到西班牙帅哥。
对布拉格的地铁映像很浅。仿佛这个城市都没有地铁一般,因为很小,小到感觉没有坐地铁的必要了。不过又好像出站的时候,通往地面的是很快很快的电梯,快到要跳上去才能来得及踩上阶梯。通往地面的时候都感觉会有呼呼的风声。当时踩上去的时候,真的是一边惊呼,哇塞,这个电梯也太快了吧,腿脚不利索的老头老太可能还跨不上去,一边哈哈哈哈,大笑不止。这个和意大利极慢极慢的电梯来说真的是生活状态的完全体现啊。不过出站口有很香很香的烤面包的味道。对于布拉格的映像就是金色的香甜的烤面包。
布达佩斯的地铁老旧到出站都是人工验票,严谨的完全没有逃票的可能。买的天票原始到手写时间。地铁也修得很浅,爬个七八级台阶就是地面了。开得慢悠悠的就像是儿时游乐园里的小火车。每节车厢都短到甚至可以和坐在对面那头的人对话。但是查票的人很NICE。在地铁站售票人下班之后,居然和我们说你们可以直接上去,直接上。完全就没有买票呀。
阿姆斯特丹,居然也有地铁。不是水城吗?
不过每个列车车厢都画满了画,漂漂亮亮的,是画满整个车厢的那种,长颈鹿,印度人,森林,每节列车都有自己的主题,爱死了。加上荷兰人长的都挺好看的。帅哥美女什么的,自然是多多益善,每次坐都会心情不错。地铁通道空间也很开阔,人也不多,是很少的那种,在站台上都只有三三两两稀稀拉拉的人,更不用说挤地铁了。
我们在地铁出站口一家印度小店里排排坐,看着外面脚步匆匆的行人,吃了一次咖喱,总算是如愿以偿,之前每次经过都口水直流。
看吧,我说我是看过了许多美女,搭过了多少趟地铁。扔了的或者留着的票根,他们都找不回了。记忆什么的真的是越来越淡,于是我觉得我得写下来,不然我会忘记,直到我重回欧洲的那天。
新得知的消息,南京地铁明年会新建6条线。可是,不觉得缺了点什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