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香巴拉
香格那个里拉,这是一个连名字都如此诱人的地方,没看完那本书,所以以前甚至连这到底是属于四川云南还是西藏都没搞明白,但是,只因这个名字就足以让人觉得神往…
从德钦搭了一个皮卡,坐在后斗里晃晃荡荡地南下,国道两侧的这个雪山那个雪山甚为好看,不夸张地说,除了冷点颠点灰尘大点以外,那般享受与敞篷跑车无异,当然,我并没有坐过敞篷跑车,所以这也只是我的个人臆想。不记得晃荡了多久,约莫四五个小时后我便到达了香格里拉古城,这里的古城在我看来与全国其他著名古城无异,修旧如新,空气中仿佛还弥漫着新上油漆的味道,木屋石道也难掩那番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唯有在夜幕降下游人散去,四方街口放起了舞曲,附近的居民也自发地汇集到此跳起了锅庄,仅在这一刻,仅在我眼里,古城之所以可以称为古城…
老习惯,边听歌边看日志吧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EyNjM5OTk2.html
在古城的那几天,除了白天出门吃饭以外一直躲在客栈里看书晒太阳,宅得让老板说了一句,“你为什么不出门啊…”我的回答也和几个月前在青海湖时一样,“我为什么要出门啊…”。不过终于,在三天后我选择了出门溜达溜达,目的地是白水台+虎跳峡。
白水台相比普达措纳帕海,并不算是特别有名气的地方,因为路途较远商店较少所以不仅团队基本不去就连散客去得也少。只是稍加查询就会发现,那里的白色碳酸钙梯田涌动着蓝绿色的泉水,犹如光影凝固下的瀑布;再加上它是纳西族东巴教的发祥地,这种地方我又有何理由不去看看。看见售票处,头一低,从边上草丛里的山路一路上窜,便迷迷糊糊进入了景区。里头不大,白色而又些许发黄的梯田,水质无比清澈并在太阳下微微泛光。我沿着绳子拉起的保护线走了一圈,也没有找到自认为非常合适的拍摄角度。就在这同时我看见了几个游人偷偷钻过了保护绳,踩着那坚硬而又脆弱的碳酸钙在里面玩得不亦乐乎。回想起之前网上看到、画册里出现的白水台照片,顿时终于明白了那些“摄影家”是如何拍摄的了。
在白水台的清晨我又看见了彩虹,之所以说“又”是因为那是我在一周内第五次看见彩虹,在城市里多年未见的眷念到了彩云之南竟变得如此习以为常,不知我心中的彩虹何时才会出现,那份平淡而又美好的期许…
离开白水台,路过哈巴村,看见了许多正在忙碌准备攀登哈巴雪山的驴友。近一段时间来路遇的许多驴友均劝我去爬哈巴,不算危险、费用尚可,而且好歹也算登顶个雪山了,可我就是提不起兴趣。就像我也知道环游世界听起来会更加牛逼一点,可我真的只是想环游中国而已。
绕过哈巴雪山,便进入了虎跳峡。事先和开车师傅打好招呼,打算扮当地人进去。我脱下了冲锋衣外套换上了一件紫色T恤,坐在了当地一堆藏族纳西族中间,就这样顺利地通过了虎跳峡检票口。虎跳峡很有名气,十大徒步路线之一,老外最爱徒步聚集地等等云云,给人期许很大。从中虎跳下到江底的过程中,一路碰见的几乎都是中国人而且一看就基本属于平日缺乏锻炼坐着车来到这里纯粹就是想看一眼金沙江,这段真的不算长不算难走的山路一个个摸爬滚打手脚并用,我自觉和他们节奏不合拍,便剥开人群一顿加速冲到了谷底。
不夸张地说,虎跳峡发出的声音不是一般大,比我之前看过的雅鲁藏布、帕隆藏布、怒江嗓门都大多了。我沿着河边的乱石滩往江中心爬去,直到在我面前就是那滚滚金沙,我一屁股坐在了那个大石头上,逆光,大风,不时拍起的浪花还能溅到我的身上,那种感觉非常“虎跳”……
那一夜,枕着金沙潺潺,却又安静平和入睡…
第二天徒步高路就截然不同了,基本清一色的老外徒步客,甚至许多拖家带口老少皆兵的,就连沿途路标广告也almost英语。我已经好几个月没碰过这么多外国人了,甚为激动。他们打招呼都用中文,而我则回以英文,心中突发奇想,打算面对每一个老外用以不同的英语打招呼不能重复,终于,自作孽了又,不久以后我就用完了全部自己会的所有词句,只好改以笑掩面尽在不言中了…从中虎跳一直到桥头,一路除了几个瀑布和最后的江河会和处,其他风景不算太好,当然,也有可能和我徒步那天一直霪雨霏霏也有关系吧,玉龙雪山一直深藏雾中,又当然,那么真切地见过梅里以后,我确实也对其他雪山少有憧憬了。
从桥头搭车回香格里拉,那个大哥人很好,得知我徒步一整天午饭也没吃便在小中甸停下,请吃了一顿丰盛的全牦牛餐,我也用男人无肉不欢的到位表现,给了大哥和桌上的牦牛崇高的敬意!
绕了一圈回到中甸不愿在古城多住,便搬到了离城区8公里远的一处草原村落。这里开着漫山遍野的狼毒花,虽稍有过季可还是很壮观,大自然的红配绿其实一点也不难看。所住的村子离机场很近,有一天闲着淡疼便决定背着相机去拍飞机起降。那天估计真是中邪了,明明记得前一天同一个时间有好几个飞机起降的,可我在那呆呆地坐了一个多小时却连个鸟儿都没有。等到后来我看见远处有人骑马疾驰而来,我还担心莫非是工作人员前来调查我的。走近一看发现只是个当地村民,估计是在附近景区工作的吧,他问我“在这干嘛”,答曰“等飞机”,他又云“莫名其妙”…我仔细想了想自己确实有点莫名其妙,再加上肚子也饿了,就这样,飞机拍摄计划就此难产。
从一个人口中听到尼汝,就像之前无意中听到的察隅一样,一查这儿竟是三江并流的最核心区域,便决定义无反顾前往尼汝。后来猛然发现一条尼汝穿稻城亚丁,然后再亚丁反穿泸沽湖的徒步线路,景色肯定绝佳,路线也堪称完美,我便又一次激动地进山了。
抵达尼汝后先去了七彩瀑布,有些村民可能开化较早非要让我请向导带路,可这单程不到三个小时沿途还有标志的路线我实在不信邪,便只身前往,终于在穿过几片牧场森林后抵达了七彩瀑布。那天天气一般,缺少阳光的帮助显得“七彩”二字变得徒有虚名。但哪怕一点不七彩,那片瀑布也足够梦幻。看着随风飘零的落叶散入水中,有一种恍若仙境的感觉。
顺利回到村中趁着天色尚早,便在附近闲逛了起来。恰逢田里收工村民回家,其中一个估计也就三五岁的小屁孩竟也大人样的帮忙搬起了竹竿,画面很是和谐可爱,我便决定过去搭把手。就这样,迷迷糊糊,那个小孩牵起了我的手把我领回了他家。家里给了我最隆重的招待,请我坐在上座,酥油汤、酸奶酪、青稞饼、苏利马酒……,一切犹如贵宾来访,但也更像远方亲戚回家,气氛正式而不生分。就着吃喝一番聊天,得知我的路线以后大哥主动愿意帮我带路,而所收的向导费不仅公道甚至可以说是全村最便宜。就这样,缘分让我们相遇,约好次日开始往稻城亚丁出发。
那又是个雨天,按照进度不紧不慢地前行,沿途经过的高山湖泊犹如山凹里的眼睛一般清澈动人;山上的牧场已是一片秋色,让人觉得美艳而又伤感。走了八九个小时山路后抵达新寨河,这是我们当天的露营地,在河的对岸便属于四川的地盘了。
大哥有亲戚在这个牧场,前一天家里刚杀了猪,整个木屋挂满了新鲜的肉体,“晚上吃排骨汤吧…”大哥说道,又是各种激动,天知道我最爱吃的就是排骨了。但也许这就是有得必有失吧,遇到了几个当天刚从四川方向下来的牧民,说那边的垭口已经积雪了非常危险,联想起自己今天经历的大雨冰雹便也不容怀疑。他们均劝我们放弃行程安全第一,其中一位年长的大妈更是直接说,“孩子,如果你们坚持去的话,这几天我都会睡不好觉的…”向导大哥回头问我的看法,我也很干脆地说了句“安全第一,返回吧”…不信邪不冒险本就是我的出行原则,更何况哪能平添好心阿妈和家中亲人的担忧。遂决定吃完排骨睡觉,次日返回尼汝…
从牧场回尼汝村,刚出发不见便碰见了一只藏獒,他昨晚也住在我们牧场,貌似是由于主人回村里办事也不知是绳子没拴紧吧便让他溜了出来,他也便决定回村里去找主人。这里很多狗和马都是这样,恋家、识路,习惯跟着主人就这么一辈子,很多时候,动物的情感往往比人纯粹。
他一路很乖就跟在我们后面,我们停下休息时他便也静静地趴在边上,我们吃干粮时他不吵不闹就也这么乖乖愣着看着我们,我实在不忍心便从已剩不多的干粮里分了一点给了他。就这样,他陪了我们一路,一直送我们送到了大哥家门口。他一动不动地趴在我们家门口也不回自己家去,我瞬间甚至有了一种带他一起继续流浪的想法,后来我想起了他的主人,也想起了自己的从前。我养过狗,也丢过,也失而复得过,我知道那种莫名复杂的情绪是什么样的煎熬,便决定还是狠心地赶他回去。我最后一次拍了拍他的大脑门,用力把家门关上,不到一分钟我便忍不住好奇地打开门发现他竟然还在。我一边为了他“给吃的便是爹”而生气,一边又真心地对他感到不舍。他看见我以后便走过来拿头拱了拱我,我蹲了下来,然后他贴上来舔了舔我的手把整个身子都窝在了我的怀里。但也就在那一瞬间,他起身转头走了,和我之前关门的动作一样干脆坚决,那时我终于明白了,原来那是他对我的告别…
好不容易从藏獒的邂逅中清醒过来,便也决定穿过普达措回到中甸。普达措门票奇贵无比一共需要190,当然好在我是从尼汝进入又有幸避开了查票口。里面的主要景点其实就是属都湖和碧塔海,一句话总结一下,相比我之前见过的许多湖泊后者着实一般,属都湖还是不错的特别是不掏门票的情况下。
在经过尼汝一行回到中甸以后我终于明白,原来香格里拉之所以叫香格里拉,是因为那里…
离开迪庆州的最后一站,我去了趟维西县四宝村,08年北川做志愿者结识的朋友AF在那里的一个希望小学支教,这个学校90%的教员都是由志愿者担当,而且学校名字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四十朵花花希望小学。
刚到学校的第一天,许多小孩子对于我非常好奇而八卦,从AF老师那里知道了我的姓氏并且以前做过老师,便决定过来跟我打个招呼。山里的孩子纯朴而又腼腆,他们石头剪刀布选出了一个代表,只见那个小女孩怯生生地蹒跚到我面前,“陈老师你好!”便又害羞地跑了回去……
在学校里呆了四天,生活非常简单而美好,和孩子们聊天玩耍,和村民们上山下地,这样的日子好似仙境里的乌托邦。每当我看见孩子那无比干净而又充满希望的眼神,便有了一种长留于此的想法。但是,人间毕竟不是乌托邦,不仅自己的出路都还没搞明白,就连学校也面临下学期被政府合并的可能。对于那些不能长有的美好我总是会习惯性地恐慌和逃避,也许这也是我的一种自我保护吧。回忆起自己三年前告别北川孩子时的经历还历历在目,最终决定在周日偷偷离开学校,不和任何孩子告别,轻轻地来,轻轻地走…
云南的藏民其实和我们传统印象中的藏民不太相同,很多不信仰佛教,很多信仰的却没转过山、不懂活佛转世、不知甘丹寺扎什仑布寺,但是即使如此你还是会发现,他们依然勤劳善良憨厚淳朴,依然忠心地去守护着这片脚下的土地头顶的蓝天。
我真的不在乎那么那么多地方出于各种考虑在争夺“香格里拉”这个名头,可是我知道,这里确实已经足够实至名归,不时因为那些山水,而是留在这方土地上的所有生灵,也许那才是最后的香巴拉。
2011.11.7于昆明倒叙
从德钦搭了一个皮卡,坐在后斗里晃晃荡荡地南下,国道两侧的这个雪山那个雪山甚为好看,不夸张地说,除了冷点颠点灰尘大点以外,那般享受与敞篷跑车无异,当然,我并没有坐过敞篷跑车,所以这也只是我的个人臆想。不记得晃荡了多久,约莫四五个小时后我便到达了香格里拉古城,这里的古城在我看来与全国其他著名古城无异,修旧如新,空气中仿佛还弥漫着新上油漆的味道,木屋石道也难掩那番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唯有在夜幕降下游人散去,四方街口放起了舞曲,附近的居民也自发地汇集到此跳起了锅庄,仅在这一刻,仅在我眼里,古城之所以可以称为古城…
![]() |
老习惯,边听歌边看日志吧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EyNjM5OTk2.html
在古城的那几天,除了白天出门吃饭以外一直躲在客栈里看书晒太阳,宅得让老板说了一句,“你为什么不出门啊…”我的回答也和几个月前在青海湖时一样,“我为什么要出门啊…”。不过终于,在三天后我选择了出门溜达溜达,目的地是白水台+虎跳峡。
白水台相比普达措纳帕海,并不算是特别有名气的地方,因为路途较远商店较少所以不仅团队基本不去就连散客去得也少。只是稍加查询就会发现,那里的白色碳酸钙梯田涌动着蓝绿色的泉水,犹如光影凝固下的瀑布;再加上它是纳西族东巴教的发祥地,这种地方我又有何理由不去看看。看见售票处,头一低,从边上草丛里的山路一路上窜,便迷迷糊糊进入了景区。里头不大,白色而又些许发黄的梯田,水质无比清澈并在太阳下微微泛光。我沿着绳子拉起的保护线走了一圈,也没有找到自认为非常合适的拍摄角度。就在这同时我看见了几个游人偷偷钻过了保护绳,踩着那坚硬而又脆弱的碳酸钙在里面玩得不亦乐乎。回想起之前网上看到、画册里出现的白水台照片,顿时终于明白了那些“摄影家”是如何拍摄的了。
在白水台的清晨我又看见了彩虹,之所以说“又”是因为那是我在一周内第五次看见彩虹,在城市里多年未见的眷念到了彩云之南竟变得如此习以为常,不知我心中的彩虹何时才会出现,那份平淡而又美好的期许…
![]() |
![]() |
离开白水台,路过哈巴村,看见了许多正在忙碌准备攀登哈巴雪山的驴友。近一段时间来路遇的许多驴友均劝我去爬哈巴,不算危险、费用尚可,而且好歹也算登顶个雪山了,可我就是提不起兴趣。就像我也知道环游世界听起来会更加牛逼一点,可我真的只是想环游中国而已。
绕过哈巴雪山,便进入了虎跳峡。事先和开车师傅打好招呼,打算扮当地人进去。我脱下了冲锋衣外套换上了一件紫色T恤,坐在了当地一堆藏族纳西族中间,就这样顺利地通过了虎跳峡检票口。虎跳峡很有名气,十大徒步路线之一,老外最爱徒步聚集地等等云云,给人期许很大。从中虎跳下到江底的过程中,一路碰见的几乎都是中国人而且一看就基本属于平日缺乏锻炼坐着车来到这里纯粹就是想看一眼金沙江,这段真的不算长不算难走的山路一个个摸爬滚打手脚并用,我自觉和他们节奏不合拍,便剥开人群一顿加速冲到了谷底。
不夸张地说,虎跳峡发出的声音不是一般大,比我之前看过的雅鲁藏布、帕隆藏布、怒江嗓门都大多了。我沿着河边的乱石滩往江中心爬去,直到在我面前就是那滚滚金沙,我一屁股坐在了那个大石头上,逆光,大风,不时拍起的浪花还能溅到我的身上,那种感觉非常“虎跳”……
那一夜,枕着金沙潺潺,却又安静平和入睡…
![]() |
![]() |
第二天徒步高路就截然不同了,基本清一色的老外徒步客,甚至许多拖家带口老少皆兵的,就连沿途路标广告也almost英语。我已经好几个月没碰过这么多外国人了,甚为激动。他们打招呼都用中文,而我则回以英文,心中突发奇想,打算面对每一个老外用以不同的英语打招呼不能重复,终于,自作孽了又,不久以后我就用完了全部自己会的所有词句,只好改以笑掩面尽在不言中了…从中虎跳一直到桥头,一路除了几个瀑布和最后的江河会和处,其他风景不算太好,当然,也有可能和我徒步那天一直霪雨霏霏也有关系吧,玉龙雪山一直深藏雾中,又当然,那么真切地见过梅里以后,我确实也对其他雪山少有憧憬了。
![]() |
从桥头搭车回香格里拉,那个大哥人很好,得知我徒步一整天午饭也没吃便在小中甸停下,请吃了一顿丰盛的全牦牛餐,我也用男人无肉不欢的到位表现,给了大哥和桌上的牦牛崇高的敬意!
绕了一圈回到中甸不愿在古城多住,便搬到了离城区8公里远的一处草原村落。这里开着漫山遍野的狼毒花,虽稍有过季可还是很壮观,大自然的红配绿其实一点也不难看。所住的村子离机场很近,有一天闲着淡疼便决定背着相机去拍飞机起降。那天估计真是中邪了,明明记得前一天同一个时间有好几个飞机起降的,可我在那呆呆地坐了一个多小时却连个鸟儿都没有。等到后来我看见远处有人骑马疾驰而来,我还担心莫非是工作人员前来调查我的。走近一看发现只是个当地村民,估计是在附近景区工作的吧,他问我“在这干嘛”,答曰“等飞机”,他又云“莫名其妙”…我仔细想了想自己确实有点莫名其妙,再加上肚子也饿了,就这样,飞机拍摄计划就此难产。
![]() |
![]() |
从一个人口中听到尼汝,就像之前无意中听到的察隅一样,一查这儿竟是三江并流的最核心区域,便决定义无反顾前往尼汝。后来猛然发现一条尼汝穿稻城亚丁,然后再亚丁反穿泸沽湖的徒步线路,景色肯定绝佳,路线也堪称完美,我便又一次激动地进山了。
抵达尼汝后先去了七彩瀑布,有些村民可能开化较早非要让我请向导带路,可这单程不到三个小时沿途还有标志的路线我实在不信邪,便只身前往,终于在穿过几片牧场森林后抵达了七彩瀑布。那天天气一般,缺少阳光的帮助显得“七彩”二字变得徒有虚名。但哪怕一点不七彩,那片瀑布也足够梦幻。看着随风飘零的落叶散入水中,有一种恍若仙境的感觉。
![]() |
顺利回到村中趁着天色尚早,便在附近闲逛了起来。恰逢田里收工村民回家,其中一个估计也就三五岁的小屁孩竟也大人样的帮忙搬起了竹竿,画面很是和谐可爱,我便决定过去搭把手。就这样,迷迷糊糊,那个小孩牵起了我的手把我领回了他家。家里给了我最隆重的招待,请我坐在上座,酥油汤、酸奶酪、青稞饼、苏利马酒……,一切犹如贵宾来访,但也更像远方亲戚回家,气氛正式而不生分。就着吃喝一番聊天,得知我的路线以后大哥主动愿意帮我带路,而所收的向导费不仅公道甚至可以说是全村最便宜。就这样,缘分让我们相遇,约好次日开始往稻城亚丁出发。
那又是个雨天,按照进度不紧不慢地前行,沿途经过的高山湖泊犹如山凹里的眼睛一般清澈动人;山上的牧场已是一片秋色,让人觉得美艳而又伤感。走了八九个小时山路后抵达新寨河,这是我们当天的露营地,在河的对岸便属于四川的地盘了。
![]() |
![]() |
大哥有亲戚在这个牧场,前一天家里刚杀了猪,整个木屋挂满了新鲜的肉体,“晚上吃排骨汤吧…”大哥说道,又是各种激动,天知道我最爱吃的就是排骨了。但也许这就是有得必有失吧,遇到了几个当天刚从四川方向下来的牧民,说那边的垭口已经积雪了非常危险,联想起自己今天经历的大雨冰雹便也不容怀疑。他们均劝我们放弃行程安全第一,其中一位年长的大妈更是直接说,“孩子,如果你们坚持去的话,这几天我都会睡不好觉的…”向导大哥回头问我的看法,我也很干脆地说了句“安全第一,返回吧”…不信邪不冒险本就是我的出行原则,更何况哪能平添好心阿妈和家中亲人的担忧。遂决定吃完排骨睡觉,次日返回尼汝…
![]() |
![]() |
![]() |
从牧场回尼汝村,刚出发不见便碰见了一只藏獒,他昨晚也住在我们牧场,貌似是由于主人回村里办事也不知是绳子没拴紧吧便让他溜了出来,他也便决定回村里去找主人。这里很多狗和马都是这样,恋家、识路,习惯跟着主人就这么一辈子,很多时候,动物的情感往往比人纯粹。
他一路很乖就跟在我们后面,我们停下休息时他便也静静地趴在边上,我们吃干粮时他不吵不闹就也这么乖乖愣着看着我们,我实在不忍心便从已剩不多的干粮里分了一点给了他。就这样,他陪了我们一路,一直送我们送到了大哥家门口。他一动不动地趴在我们家门口也不回自己家去,我瞬间甚至有了一种带他一起继续流浪的想法,后来我想起了他的主人,也想起了自己的从前。我养过狗,也丢过,也失而复得过,我知道那种莫名复杂的情绪是什么样的煎熬,便决定还是狠心地赶他回去。我最后一次拍了拍他的大脑门,用力把家门关上,不到一分钟我便忍不住好奇地打开门发现他竟然还在。我一边为了他“给吃的便是爹”而生气,一边又真心地对他感到不舍。他看见我以后便走过来拿头拱了拱我,我蹲了下来,然后他贴上来舔了舔我的手把整个身子都窝在了我的怀里。但也就在那一瞬间,他起身转头走了,和我之前关门的动作一样干脆坚决,那时我终于明白了,原来那是他对我的告别…
![]() |
好不容易从藏獒的邂逅中清醒过来,便也决定穿过普达措回到中甸。普达措门票奇贵无比一共需要190,当然好在我是从尼汝进入又有幸避开了查票口。里面的主要景点其实就是属都湖和碧塔海,一句话总结一下,相比我之前见过的许多湖泊后者着实一般,属都湖还是不错的特别是不掏门票的情况下。
在经过尼汝一行回到中甸以后我终于明白,原来香格里拉之所以叫香格里拉,是因为那里…
![]() |
![]() |
![]() |
离开迪庆州的最后一站,我去了趟维西县四宝村,08年北川做志愿者结识的朋友AF在那里的一个希望小学支教,这个学校90%的教员都是由志愿者担当,而且学校名字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四十朵花花希望小学。
刚到学校的第一天,许多小孩子对于我非常好奇而八卦,从AF老师那里知道了我的姓氏并且以前做过老师,便决定过来跟我打个招呼。山里的孩子纯朴而又腼腆,他们石头剪刀布选出了一个代表,只见那个小女孩怯生生地蹒跚到我面前,“陈老师你好!”便又害羞地跑了回去……
在学校里呆了四天,生活非常简单而美好,和孩子们聊天玩耍,和村民们上山下地,这样的日子好似仙境里的乌托邦。每当我看见孩子那无比干净而又充满希望的眼神,便有了一种长留于此的想法。但是,人间毕竟不是乌托邦,不仅自己的出路都还没搞明白,就连学校也面临下学期被政府合并的可能。对于那些不能长有的美好我总是会习惯性地恐慌和逃避,也许这也是我的一种自我保护吧。回忆起自己三年前告别北川孩子时的经历还历历在目,最终决定在周日偷偷离开学校,不和任何孩子告别,轻轻地来,轻轻地走…
![]() |
![]() |
![]() |
![]() |
![]() |
云南的藏民其实和我们传统印象中的藏民不太相同,很多不信仰佛教,很多信仰的却没转过山、不懂活佛转世、不知甘丹寺扎什仑布寺,但是即使如此你还是会发现,他们依然勤劳善良憨厚淳朴,依然忠心地去守护着这片脚下的土地头顶的蓝天。
我真的不在乎那么那么多地方出于各种考虑在争夺“香格里拉”这个名头,可是我知道,这里确实已经足够实至名归,不时因为那些山水,而是留在这方土地上的所有生灵,也许那才是最后的香巴拉。
2011.11.7于昆明倒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