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触到了你的梦——品马格利特《被威胁的凶手》有感
一个好的艺术家必定是个优秀的造梦者。用自己的情感,情绪的末端,激情喷薄后残留的细枝碎末,勾勒到黑色,白色,蓝色,红色,棕色···的梦境中。笔尖与白纸的接触过程,又像似思想的另一种肢解的存在,所以,一个好的造梦者,其实也是一个深邃的哲学家。
有人认为马格利特是一位用绘画思考的哲学家。马格利特本人也说自己是一个喜欢沉思的人,只是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像别人用作曲或作文来表达想法一样。对他来说,绘画是表述思想的有效手段,他的作品只是力图让思想变得可见。的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马格利特是一位哲学家,他的作品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但在我看来,他不但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诗人;他的作品不但蕴含哲理,同时也充满诗情。事实上,我更愿意把他看作诗人而非哲人,这也许是因为他作为哲学家的深刻一面比较令人费解,而作为诗人的一面却比较让人容易亲近——至少这是我的感觉。
马格利特的作品充满着神秘奇妙的诗情,这是我为之着迷的主要原因。高更曾经说过:“画家在作画时必须陷入梦境,才能画出那份诗意。”那么我想,马格利特必定曾经多次甚至无数次地陷入他那些幽深诗意的梦境,否则,他如何能画出那些梦幻般的感觉呢?事实上,他的作品就是梦,是一个个的梦,是一系列的梦,是神秘的、幽深的、诗意的梦。
马格利特是一个爱做梦的人,一个爱做梦的男人。
这种感觉,在阅读他的《被威胁的凶手》时尤其明显。
画面的整体是一种清冷的感觉,马格利特用一种冷色调处理了这个场景的环境,是一种干净,却凄冷又诡异的气息。尸体躺在红色的床单上,床也是橙黄的颜色。这两种冷色调的处理在整幅画上看来,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突兀感。尸体的惨白,与床单,床颜色的参差感,无端端的,就会令人感到一种对比被放大过后的深邃。画面上有六个男人,分别是立在门口的两个,站在留声机旁的一个,和藏在壁画前的三个。显示出整个实体的三个男人,个个都是西装革履。无形中增加的是一种严肃的冰冷感。 门口的两个男人,一个手持木棍,一个张开了网袋,表情有一种空洞的机械的感觉的在里面。似乎与标题《被威胁的凶手》是恰恰相扣了。而立于留声机胖的男人,一手插在右手裤口袋中,一手撑桌,看不出悲喜。尸体的赤身裸体,更容易令人感觉是一次香艳的情杀,然而,马格利特对画面的处理,却似乎统统与香艳无关。只有一种冰冷的,诡异的,漂浮的,不真实感。
看画之人更似是在观看马格利特的一个梦。尤其是画面的背景,无端端生出的三个男人的头像,更把这种荒诞感拉到了极致。
死亡?追捕?复仇?忌惮?恐惧?这些情愫,被深深搅拌在一起。一个颜料盆,加入红色,黄色,棕色,紫色···最后我们得到的到底是一种什么颜色?整幅画,除了一种无法遏制的荒诞冰凉与诡异,更多的是稍稍思考以后感觉的无悲无喜,这真的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也许,这真的只是马格利特的一个梦,梦中的漩涡流转,生生搅进无尽的情愫,一身冷汗惊醒过后,却什么也不剩,似乎只剩的是,一种荒诞无比的无悲无喜。
作为身负盛名的二十世纪卓有成就的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利特绘画中常用的手段和方式是:(1)孤立。一个对象一旦被安置在它自己的日常环境之外,转移到一个矛盾的能量场所中,就会超越它的平常角色。(2)变更。改变对象的某些外观,把平常不属于某一对象的属性引入该对象中,或者相反地,把通常属于某对象的属性抽掉。(3)混合。把两个熟悉的对象结合起来,创造第三个“令人迷惑”的对象。(4)改变对象的尺度、位置或质地,创造出一种不谐调。(5)偶然巧合。(6)正是借助这样的方式和手段,一个事物的形象可以产生转折性的变化。也因此,我们在马格利特的梦中看见了种种奇异的事情 双重视觉形象。(7)矛盾对立。(8)概念的两极。
正是借助这样的方式和手段,一个事物的形象可以产生转折性的变化。也因此,我们在马格利特的梦中看见了种种奇异的事情
而在这幅画中,我们也可以找到这些技巧的运用,可是,却只是一种轻轻淡淡的痕迹。
大智若愚,大雅若俗,大巧若拙。
马格利特到底想通过他的梦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呢?这也许属于他哲学思考的范畴,而我对他哲学思索的一部分无能解说。事实上,连马格利特本人也未必能精确阐述他的作品,他曾对那些试图阐释他的画的人说:“你真比我幸运得多。”而如果人们对他的画只感到好奇而说不出什么原因和意义,他就感觉自己的作品成功了。
我就是那个对他的画感到好奇而说不出什么东西来的人。我唯一领受到的是他作品中那份令人心醉神迷的诗意,我在他的梦境中流连忘返。
马格利特是一个爱做梦的人,但他决不只是为做梦而做梦。然而,在深入他的哲理世界之前,我想我们必须先进入他的梦境。
穿过色彩来触摸情绪,透过笔触来揣测感情。这就是所有艺术家的落笔时,所希望我们做的。
行凶的男人心中更多的是无奈不舍还是后悔与激愤?死掉的女人是绝望,悲哀,还是解脱?等在门外的男人们,是激动?恐惧?还是另一种慈悲?壁画上蓝到纯粹的天空晶莹不染的白雪,那片广阔的意境究竟谁所追寻的未来,藏在壁画前面的三个男人,到底是在行凶者的梦中,还是在女人的梦中,或者壁画根本不是壁画,而是一个开了的窗子,外界的自由与仁慈源源不断的流入这个冰冷的房间,那三个男人却同门外的两个男人一样,只是用某一种方法来终结某个人的罪恶与生命。
那么到底是怎样的呢?马格利特已经醒了,梦已经结束了,对此,我们永远不会有答案。
有人认为马格利特是一位用绘画思考的哲学家。马格利特本人也说自己是一个喜欢沉思的人,只是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像别人用作曲或作文来表达想法一样。对他来说,绘画是表述思想的有效手段,他的作品只是力图让思想变得可见。的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马格利特是一位哲学家,他的作品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但在我看来,他不但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诗人;他的作品不但蕴含哲理,同时也充满诗情。事实上,我更愿意把他看作诗人而非哲人,这也许是因为他作为哲学家的深刻一面比较令人费解,而作为诗人的一面却比较让人容易亲近——至少这是我的感觉。
马格利特的作品充满着神秘奇妙的诗情,这是我为之着迷的主要原因。高更曾经说过:“画家在作画时必须陷入梦境,才能画出那份诗意。”那么我想,马格利特必定曾经多次甚至无数次地陷入他那些幽深诗意的梦境,否则,他如何能画出那些梦幻般的感觉呢?事实上,他的作品就是梦,是一个个的梦,是一系列的梦,是神秘的、幽深的、诗意的梦。
马格利特是一个爱做梦的人,一个爱做梦的男人。
这种感觉,在阅读他的《被威胁的凶手》时尤其明显。
画面的整体是一种清冷的感觉,马格利特用一种冷色调处理了这个场景的环境,是一种干净,却凄冷又诡异的气息。尸体躺在红色的床单上,床也是橙黄的颜色。这两种冷色调的处理在整幅画上看来,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突兀感。尸体的惨白,与床单,床颜色的参差感,无端端的,就会令人感到一种对比被放大过后的深邃。画面上有六个男人,分别是立在门口的两个,站在留声机旁的一个,和藏在壁画前的三个。显示出整个实体的三个男人,个个都是西装革履。无形中增加的是一种严肃的冰冷感。 门口的两个男人,一个手持木棍,一个张开了网袋,表情有一种空洞的机械的感觉的在里面。似乎与标题《被威胁的凶手》是恰恰相扣了。而立于留声机胖的男人,一手插在右手裤口袋中,一手撑桌,看不出悲喜。尸体的赤身裸体,更容易令人感觉是一次香艳的情杀,然而,马格利特对画面的处理,却似乎统统与香艳无关。只有一种冰冷的,诡异的,漂浮的,不真实感。
看画之人更似是在观看马格利特的一个梦。尤其是画面的背景,无端端生出的三个男人的头像,更把这种荒诞感拉到了极致。
死亡?追捕?复仇?忌惮?恐惧?这些情愫,被深深搅拌在一起。一个颜料盆,加入红色,黄色,棕色,紫色···最后我们得到的到底是一种什么颜色?整幅画,除了一种无法遏制的荒诞冰凉与诡异,更多的是稍稍思考以后感觉的无悲无喜,这真的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也许,这真的只是马格利特的一个梦,梦中的漩涡流转,生生搅进无尽的情愫,一身冷汗惊醒过后,却什么也不剩,似乎只剩的是,一种荒诞无比的无悲无喜。
作为身负盛名的二十世纪卓有成就的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利特绘画中常用的手段和方式是:(1)孤立。一个对象一旦被安置在它自己的日常环境之外,转移到一个矛盾的能量场所中,就会超越它的平常角色。(2)变更。改变对象的某些外观,把平常不属于某一对象的属性引入该对象中,或者相反地,把通常属于某对象的属性抽掉。(3)混合。把两个熟悉的对象结合起来,创造第三个“令人迷惑”的对象。(4)改变对象的尺度、位置或质地,创造出一种不谐调。(5)偶然巧合。(6)正是借助这样的方式和手段,一个事物的形象可以产生转折性的变化。也因此,我们在马格利特的梦中看见了种种奇异的事情 双重视觉形象。(7)矛盾对立。(8)概念的两极。
正是借助这样的方式和手段,一个事物的形象可以产生转折性的变化。也因此,我们在马格利特的梦中看见了种种奇异的事情
而在这幅画中,我们也可以找到这些技巧的运用,可是,却只是一种轻轻淡淡的痕迹。
大智若愚,大雅若俗,大巧若拙。
马格利特到底想通过他的梦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呢?这也许属于他哲学思考的范畴,而我对他哲学思索的一部分无能解说。事实上,连马格利特本人也未必能精确阐述他的作品,他曾对那些试图阐释他的画的人说:“你真比我幸运得多。”而如果人们对他的画只感到好奇而说不出什么原因和意义,他就感觉自己的作品成功了。
我就是那个对他的画感到好奇而说不出什么东西来的人。我唯一领受到的是他作品中那份令人心醉神迷的诗意,我在他的梦境中流连忘返。
马格利特是一个爱做梦的人,但他决不只是为做梦而做梦。然而,在深入他的哲理世界之前,我想我们必须先进入他的梦境。
穿过色彩来触摸情绪,透过笔触来揣测感情。这就是所有艺术家的落笔时,所希望我们做的。
行凶的男人心中更多的是无奈不舍还是后悔与激愤?死掉的女人是绝望,悲哀,还是解脱?等在门外的男人们,是激动?恐惧?还是另一种慈悲?壁画上蓝到纯粹的天空晶莹不染的白雪,那片广阔的意境究竟谁所追寻的未来,藏在壁画前面的三个男人,到底是在行凶者的梦中,还是在女人的梦中,或者壁画根本不是壁画,而是一个开了的窗子,外界的自由与仁慈源源不断的流入这个冰冷的房间,那三个男人却同门外的两个男人一样,只是用某一种方法来终结某个人的罪恶与生命。
那么到底是怎样的呢?马格利特已经醒了,梦已经结束了,对此,我们永远不会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