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情书的人们
写情书的人们
文/布宜诺斯
曾几何时,落笔写下一封情书是在普通不过的事。如果你选择暗恋,那么就像中世纪意大利的但丁们一样吧,用羊皮纸卷抒发对比阿特丽斯的爱恋,旷日持久却永不言明;如果你正在热恋,那么成为19世纪欧洲的勃朗宁吧,让信纸一捆一捆地从书店送抵手中,再精心地裁成一张张,用鹅毛笔写下热恋的字迹,治愈伊丽莎白的心灵和身体;如果你的爱情已经不可能,那么请回到20世纪的大陆,让小小的牛皮纸信封装载起最后的诉说,如同徐志摩和林徽因。一切只因为爱情,每一个情人都是诗人。
致:那么年少炽热的你我
罗密欧与朱丽叶有多冲动和盲目,我们就有多迟钝和功利,明明看见了月亮,却怪它没有太阳暖,不像星星那么淡定低调,还不能充饥——装成一副能看到未来的高深样子,却忘了给当下一个机会。世界上还会有第二个[恋爱中的莎士比亚]吗?为奥薇利亚动情地写出“我是否因把你比作夏日,你是更美丽,更温柔,狂风摇动着五月的花蕾,祷告两个钟头”时,对她除了美丽以外一无所知;在她因婚约婉拒之后,莎士比亚仍然固执而自信地喊出“她爱我”,尽管她从没有讲过。是的,莎士比亚的爱情很难剥离出现实和幻想,他狂热地爱着那能让晨间玫瑰嫉妒枯萎的唇,那金苹果一样的胸,即使他其时尚未得见,其实都是出于他对爱情的期许和美化。一见钟情是一种天分,它意味着你的棱角还在,你还未不屑于关掉内心与眼神间的通路,它意味着你还有活在梦中的勇气,即使你的血液里已经没有关不住的荷尔蒙在窜动。至少,它意味着你还相信爱情。而俗世中的我们,敢不敢给自己一次炽热被烧毁的机会呢?
拥有同样热情的还有那场[霍乱时期的爱情],在一个穷小子和富家女相爱之前。“费尔米娜·达莎,我了解到,这是你神圣而庄严的名字,我写下这简短的信条,为了让你知道,我爱你。”写下这些时他还是个甘心被爱折磨的小伙子,刚刚得知那个美丽女孩的名字就可以让他洋洋洒洒写出几页纸,迫不及待地宣布爱情可以超越一切阻碍,那时的他永远想象不到,时光将捉弄他们二人整整五十年。
当然,也有人选择一种温和而稍显笨拙的方式,因为他单纯。比如[邮差]中黑黑瘦瘦的马里奥,他是渔夫的儿子,爱上美丽的比阿特丽斯,他那样大胆地注视着她,又那样胆怯地沉默不语。马里奥央求聂鲁达教他写情诗,年老的诗人看到了他朴素而真诚的爱。“渔网是什么?”诗人问,马里奥脱口而出:“渔网是悲伤。”诗就是隐喻,是爱情的波诡云谲,是遇到自己缪斯以后,小镇邮递员的无尽联想。“你的笑容就像蝴蝶舞动双翼”,比阿特丽斯把他的情信放在胸衣里。
致:我无法挽回的爱情
聂鲁达说:“爱情太短,而遗忘太长。”你也可曾在某个人身后不住追问,你会不会记住我?原来在得不到爱时,仅仅被记住都可以是一种奢望。在爱情里,有太多的人挖空心思地为自己留下后路,仍旧没法漂亮地全身而退,但是[阿黛尔·雨果的故事]却让我们见识了一个女人最孤注一掷的向前坚持。在阿黛尔刚刚离家出走远赴美洲寻找她的爱人时,她带着满心热切希冀地写道“你离开后,思念一直绑着我,每时每刻我都在想你,你一定也像我一样痛苦吧?”然而,她终于得以面对的爱人面孔却如那身军装一样平板。阿黛尔的退让是有条件的,她可以接受他情人无数,可以接受他不爱她,但不可以剥夺她在他身边继续爱他的权利,唯一不变的是她笔下的热情倾诉:“记住想我,我因为爱而颤抖,你不能抛弃我,没有你我都不是自己。”她将它们塞满他送洗的衣服,他的暴怒不能动摇她分毫,她还是继续写出所有情书中最为惨烈的一封:“艾伯特,亲爱的,你喜欢这个给你送信的年轻女人吗?如果你喜欢,就把她留到早晨吧。”然后亲手将一位妓女送给他。阿黛尔的悲剧来自她爱情的卑微,她已经让自己低到了尘埃里,忍受着无情践踏,还要一步步丧失领地,直到对他的爱成为她唯一的荒岛,让她终于陷入疯狂和绝望。而她的绝望只是针对爱的,与那个男人已然无关。
这样不可能的爱情发生过太多太多。[燃情岁月]以这样一首歌定下了全片的感情基调:“她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女子,但她已心有所属。她早已属于了晨光和薄暮。”这是怎样一场惊心动魄的错爱,阻碍在两人之间的先后是伦理、战争和失衡的内心。从战场归来后,崔斯汀握着苏珊娜的手孩子一般哭泣;日渐若困兽的他终于出发离开时,却无法正视她的眼睛。苏珊娜仍在固执地等待,而崔斯汀已成了一名猎人,在陌生女人的空虚怀抱中,写下这样的只字片语“苏珊娜,我们之间已经完了,就当我死了,你另嫁吧。”你可以说,这时的他给不了她想要的。毕竟对某时某地的某些人来说,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不是梦想的全部,甚至不是爱情本身的全部。
致:时光中黯然的过往
[暗恋桃花源]中有一首老歌这样唱着:“许我向你看,向你看,多看一眼。”如果你还正年少,如果你还有大把大把的时光可以挥霍,阳光就是白日梦,阴天不过是优哉游哉的一个哈欠,你大概可以像[虹之女神]中的葵一样,有力气酝酿一场旷日持久的暗恋,和他做好朋友,帮他追女孩,替他写情书,然后把自己的表白写在信纸的背面“我喜欢你的优柔寡断,没有毅力,喜欢你一个人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喜欢你的迟钝,最喜欢你的笑脸。”这是一封没有寄出的情书,正如大部分人的暗恋情书一样。也许你也曾遥遥地望着某个人,一直看到落下眼泪,一遍一遍在脑海中演练他手臂轻摆的弧线、他嘴角一抹浅笑的意义,然后幻想成某种温度。透过那双焦距从未在落你身上的眼睛,你能看到曲水流觞、漫天花舞,好像还有你全部的未来。你的暗恋情书也只能是写给自己的。
然而,许多始终无法言明的爱,恰恰是因为爱情本身不停发出害怕的声音,它将主人绑架在阴影里,躲避着哪怕1%灰飞烟灭的可能。而最终驱动这份爱情面世的勇气,只能来自死亡。史蒂芬收到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无法在生前递出的情书,为他展示了这份从她14岁开始的黯然情愫。莉莎讲述自己为他收拾新衣,学习社交礼仪,用心阅读,在每一个夜晚枕着对他的幻想入眠,她记得他烛台的位置,玻璃的花纹,琴键跳动的韵律,在他的浑然不觉中,她陪他度过了15年时光。在一个人经年累月的百转千回之后,真正流淌在笔端的字句,恰恰又是最为克制的,即使那一盏微弱的萤火早已被她当作唯一的太阳。在莉莎平淡温和的叙述中,我们看不到她的自怨自艾,即使她费尽心机终于和他共度春宵,他却无法将她记起。“我多想跪在你的双膝前,说永远不要离开你。”说着这些永远没有付诸实际的臆想让她兴奋,暗自疯狂地爱着让她满足,重遇的喜悦让她忘记那些随之而来的苦痛。他应该知道,除了这短短的几页信纸,她的一生别无所有。
有太多无法送达的情书止步于时间之前,[迷梦情缘]中的诗人阿什则是将它交付于一种释然。已婚的阿什与拉蒙特·贝利无意中燃烧起感情,是那样不可救药,然而这种不为世俗祝福的爱情必定会伤到第三个人,阿什的妻子投水自尽,愧疚的拉蒙特隐瞒为阿什诞下一女的消息远走他乡。许多年后,轻装旅行的阿什来到一处幽静乡村的野外,一个棕红色头发的小女孩坐在一截枯木上,阳光在她的睫毛间落下丝丝缕缕的痕迹。“你叫什么名字?”“玛雅·汤马森·贝利,但是我不喜欢这个名字。”“你知道吗?汤马森是一个瀑布的名字,它的后面藏着一个山洞。”阿什将最后一封情书交给小女孩,让她带给她的妈妈,小女孩应承着跑下绿草茵茵的山坡,听到两个哥哥召唤她玩耍,信纸从手中落下,她却浑然不觉,微风吹散了它们,也将这份感情吹散至时间之河另一头的茫茫荒野。至少,她们过得很好,不是吗?阿什也转身走远了。也许发生在人世间的爱情永远残缺,但我们还是可以相信,在我们写下情书的一刻,每一场爱情都是真实的。
原文载于《看电影》2009年6月下
文/布宜诺斯
曾几何时,落笔写下一封情书是在普通不过的事。如果你选择暗恋,那么就像中世纪意大利的但丁们一样吧,用羊皮纸卷抒发对比阿特丽斯的爱恋,旷日持久却永不言明;如果你正在热恋,那么成为19世纪欧洲的勃朗宁吧,让信纸一捆一捆地从书店送抵手中,再精心地裁成一张张,用鹅毛笔写下热恋的字迹,治愈伊丽莎白的心灵和身体;如果你的爱情已经不可能,那么请回到20世纪的大陆,让小小的牛皮纸信封装载起最后的诉说,如同徐志摩和林徽因。一切只因为爱情,每一个情人都是诗人。
致:那么年少炽热的你我
罗密欧与朱丽叶有多冲动和盲目,我们就有多迟钝和功利,明明看见了月亮,却怪它没有太阳暖,不像星星那么淡定低调,还不能充饥——装成一副能看到未来的高深样子,却忘了给当下一个机会。世界上还会有第二个[恋爱中的莎士比亚]吗?为奥薇利亚动情地写出“我是否因把你比作夏日,你是更美丽,更温柔,狂风摇动着五月的花蕾,祷告两个钟头”时,对她除了美丽以外一无所知;在她因婚约婉拒之后,莎士比亚仍然固执而自信地喊出“她爱我”,尽管她从没有讲过。是的,莎士比亚的爱情很难剥离出现实和幻想,他狂热地爱着那能让晨间玫瑰嫉妒枯萎的唇,那金苹果一样的胸,即使他其时尚未得见,其实都是出于他对爱情的期许和美化。一见钟情是一种天分,它意味着你的棱角还在,你还未不屑于关掉内心与眼神间的通路,它意味着你还有活在梦中的勇气,即使你的血液里已经没有关不住的荷尔蒙在窜动。至少,它意味着你还相信爱情。而俗世中的我们,敢不敢给自己一次炽热被烧毁的机会呢?
拥有同样热情的还有那场[霍乱时期的爱情],在一个穷小子和富家女相爱之前。“费尔米娜·达莎,我了解到,这是你神圣而庄严的名字,我写下这简短的信条,为了让你知道,我爱你。”写下这些时他还是个甘心被爱折磨的小伙子,刚刚得知那个美丽女孩的名字就可以让他洋洋洒洒写出几页纸,迫不及待地宣布爱情可以超越一切阻碍,那时的他永远想象不到,时光将捉弄他们二人整整五十年。
当然,也有人选择一种温和而稍显笨拙的方式,因为他单纯。比如[邮差]中黑黑瘦瘦的马里奥,他是渔夫的儿子,爱上美丽的比阿特丽斯,他那样大胆地注视着她,又那样胆怯地沉默不语。马里奥央求聂鲁达教他写情诗,年老的诗人看到了他朴素而真诚的爱。“渔网是什么?”诗人问,马里奥脱口而出:“渔网是悲伤。”诗就是隐喻,是爱情的波诡云谲,是遇到自己缪斯以后,小镇邮递员的无尽联想。“你的笑容就像蝴蝶舞动双翼”,比阿特丽斯把他的情信放在胸衣里。
致:我无法挽回的爱情
聂鲁达说:“爱情太短,而遗忘太长。”你也可曾在某个人身后不住追问,你会不会记住我?原来在得不到爱时,仅仅被记住都可以是一种奢望。在爱情里,有太多的人挖空心思地为自己留下后路,仍旧没法漂亮地全身而退,但是[阿黛尔·雨果的故事]却让我们见识了一个女人最孤注一掷的向前坚持。在阿黛尔刚刚离家出走远赴美洲寻找她的爱人时,她带着满心热切希冀地写道“你离开后,思念一直绑着我,每时每刻我都在想你,你一定也像我一样痛苦吧?”然而,她终于得以面对的爱人面孔却如那身军装一样平板。阿黛尔的退让是有条件的,她可以接受他情人无数,可以接受他不爱她,但不可以剥夺她在他身边继续爱他的权利,唯一不变的是她笔下的热情倾诉:“记住想我,我因为爱而颤抖,你不能抛弃我,没有你我都不是自己。”她将它们塞满他送洗的衣服,他的暴怒不能动摇她分毫,她还是继续写出所有情书中最为惨烈的一封:“艾伯特,亲爱的,你喜欢这个给你送信的年轻女人吗?如果你喜欢,就把她留到早晨吧。”然后亲手将一位妓女送给他。阿黛尔的悲剧来自她爱情的卑微,她已经让自己低到了尘埃里,忍受着无情践踏,还要一步步丧失领地,直到对他的爱成为她唯一的荒岛,让她终于陷入疯狂和绝望。而她的绝望只是针对爱的,与那个男人已然无关。
这样不可能的爱情发生过太多太多。[燃情岁月]以这样一首歌定下了全片的感情基调:“她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女子,但她已心有所属。她早已属于了晨光和薄暮。”这是怎样一场惊心动魄的错爱,阻碍在两人之间的先后是伦理、战争和失衡的内心。从战场归来后,崔斯汀握着苏珊娜的手孩子一般哭泣;日渐若困兽的他终于出发离开时,却无法正视她的眼睛。苏珊娜仍在固执地等待,而崔斯汀已成了一名猎人,在陌生女人的空虚怀抱中,写下这样的只字片语“苏珊娜,我们之间已经完了,就当我死了,你另嫁吧。”你可以说,这时的他给不了她想要的。毕竟对某时某地的某些人来说,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不是梦想的全部,甚至不是爱情本身的全部。
致:时光中黯然的过往
[暗恋桃花源]中有一首老歌这样唱着:“许我向你看,向你看,多看一眼。”如果你还正年少,如果你还有大把大把的时光可以挥霍,阳光就是白日梦,阴天不过是优哉游哉的一个哈欠,你大概可以像[虹之女神]中的葵一样,有力气酝酿一场旷日持久的暗恋,和他做好朋友,帮他追女孩,替他写情书,然后把自己的表白写在信纸的背面“我喜欢你的优柔寡断,没有毅力,喜欢你一个人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喜欢你的迟钝,最喜欢你的笑脸。”这是一封没有寄出的情书,正如大部分人的暗恋情书一样。也许你也曾遥遥地望着某个人,一直看到落下眼泪,一遍一遍在脑海中演练他手臂轻摆的弧线、他嘴角一抹浅笑的意义,然后幻想成某种温度。透过那双焦距从未在落你身上的眼睛,你能看到曲水流觞、漫天花舞,好像还有你全部的未来。你的暗恋情书也只能是写给自己的。
然而,许多始终无法言明的爱,恰恰是因为爱情本身不停发出害怕的声音,它将主人绑架在阴影里,躲避着哪怕1%灰飞烟灭的可能。而最终驱动这份爱情面世的勇气,只能来自死亡。史蒂芬收到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无法在生前递出的情书,为他展示了这份从她14岁开始的黯然情愫。莉莎讲述自己为他收拾新衣,学习社交礼仪,用心阅读,在每一个夜晚枕着对他的幻想入眠,她记得他烛台的位置,玻璃的花纹,琴键跳动的韵律,在他的浑然不觉中,她陪他度过了15年时光。在一个人经年累月的百转千回之后,真正流淌在笔端的字句,恰恰又是最为克制的,即使那一盏微弱的萤火早已被她当作唯一的太阳。在莉莎平淡温和的叙述中,我们看不到她的自怨自艾,即使她费尽心机终于和他共度春宵,他却无法将她记起。“我多想跪在你的双膝前,说永远不要离开你。”说着这些永远没有付诸实际的臆想让她兴奋,暗自疯狂地爱着让她满足,重遇的喜悦让她忘记那些随之而来的苦痛。他应该知道,除了这短短的几页信纸,她的一生别无所有。
有太多无法送达的情书止步于时间之前,[迷梦情缘]中的诗人阿什则是将它交付于一种释然。已婚的阿什与拉蒙特·贝利无意中燃烧起感情,是那样不可救药,然而这种不为世俗祝福的爱情必定会伤到第三个人,阿什的妻子投水自尽,愧疚的拉蒙特隐瞒为阿什诞下一女的消息远走他乡。许多年后,轻装旅行的阿什来到一处幽静乡村的野外,一个棕红色头发的小女孩坐在一截枯木上,阳光在她的睫毛间落下丝丝缕缕的痕迹。“你叫什么名字?”“玛雅·汤马森·贝利,但是我不喜欢这个名字。”“你知道吗?汤马森是一个瀑布的名字,它的后面藏着一个山洞。”阿什将最后一封情书交给小女孩,让她带给她的妈妈,小女孩应承着跑下绿草茵茵的山坡,听到两个哥哥召唤她玩耍,信纸从手中落下,她却浑然不觉,微风吹散了它们,也将这份感情吹散至时间之河另一头的茫茫荒野。至少,她们过得很好,不是吗?阿什也转身走远了。也许发生在人世间的爱情永远残缺,但我们还是可以相信,在我们写下情书的一刻,每一场爱情都是真实的。
原文载于《看电影》2009年6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