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仕途路
咱家辈辈贫农,老娘砸锅卖铁,好不容易培养了家族有史下来第一个大学生, 虽然偶读的不是重点大学,但也算个名正言顺的本科院校。走出农村,是众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百姓最朴实的愿望,我也算半只麻雀变凤凰。 80后成长于一个玩笑的年代,此话怎讲呢?我们上小学时上大学不用钱,上中学时上小学不用钱,上大学时上中学不用钱,大学毕业了,工作没分配了,所有人毕业即失业了。我就置身于这个颠沛流离的时代。想偶毕业那会,偶也迷茫过,为了走出校门何去何从一筹莫展,唯一的办法是复习考特岗教师,再次回到农村,一次偶然的机会,A县检察院来我们学校招4名中文系的女生,当时偶抱着试试的心态去面试,我们院两个中文本科班,一共90人,去报名的仅有9人,原因有四,一是听说工资只有1500元,低得离谱;二是A县乃国家级贫困县,交通阻塞,就一穷乡僻壤;三是很少与社会接轨的在校大学生对检察院知之甚少;四是负责招聘的老师放言说,要会喝酒,光这一句话就吓倒一大片。所以最后那天去面试的只有九个人。当时面试是在学校食堂四楼一间包厢,我作为第一个面试者,一开门就看见十几个领导围着大圆桌坐着,个个肥头大耳,瞬间把所有目光聚焦在我身上,我在众目睽睽之下走进去,好似我是他们桌上的一道菜,貌似好算可口,他们上下横竖把我来回打量了几遍,然后脸上浮出亲切的笑容,坐上席的一个领导,问我叫什么名字,家里情况如何,我一一作答,还算流利。在考官面前我表现得很诚恳,我强调自己刚出校门,尚无经验,最大愿望是多学东西,我能吃苦,对工资要求不高。待我说完一番话后,大家对我印象还不错。只是到后面他们问我对检察院有什么认识时,我答得牛头不对马嘴,连公检法都混淆一谈。面试前对应聘单位要详细了解,这是面试基本常识,我初次就犯忌。谁知我们去面试这拨人竟无一人回答完整。现在想想那时我们天天宅宿舍,又没犯罪,对检察院一无所知,也算正常。只要家里有犯罪的,跑过腿的,打点过关系,就是文盲农民也懂点行情。所以困在象牙塔的天之骄子其实就是只井底之蛙,可悲的中国教育,与现实完全脱轨。 大概是我的诚意感动了他们,也有可能是我们那九个人能挑上眼的曲指可数,原本他们打算要四个人最终只选了两个,我算其中一员。后来我才知道另外两个给了关系户。九个应聘者他们只要了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我是第一个,最后一个是隔壁班的团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