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
天气突然冷了下来,心情也蓦然变得不太好。
今天阳光本来很灿烂,可是在我见到天津来的朋友,和她谈了将近一个小时的话之后,我于是又开始感叹了。
脑袋很乱,随性而写吧。首先是距离感。这种距离感不是物理上的,也不算是心里上的,而是思想上的。她在找工作,因为男朋友是宁波人,所以投的都是宁波的企业。现在她打算只身一人前往宁波,等她男朋友一年之后毕业了,他们两就可以在宁波团聚了。听到这个消息,最先我蹦到我脑海里的词就是,生活。对啊,这就是生活,为了婚姻,为了家庭,找一个地方,安定下来。她说这是为了以后的幸福,可是我怎么觉得这就是早早的让自己走上一条柴米油盐的生活之路,将自己禁锢在家庭中呢?她的想法,她的抱负呢?这还是几年前信誓旦旦的跟我说要出国,要读博,要从事研究的蒋依伶吗?结婚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也是一件用不着着急的事情,她这样抛弃所有的朋友去了宁波,只是因为那是男朋友的家乡,这如果要是换了我,我想我可能不会有那么大的勇气吧(于她来说,这并不需要勇气,而只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而已)。毕竟我始终坚持,我的生活是我自己的,为了一个男人,放弃自己的理想(当然可能她自己会坚决否认放弃,而会说是自己不合适),我作为人的人格不就荡然无存了吗?
在中国,我想有很多女人都像她一样,甘愿为了另一半,抛弃很多,比如理想,比如事业,她们认为她们的重心就应该是家庭。我想我苦口婆心的跟她说这样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她们肯定会笑话我,说我太书呆子气,不现实,或者会说,自己就喜欢照顾家庭,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自己能得到幸福。这是她们心甘情愿的选择,是自由的选择,而且她们认为这样的选择能让她们幸福,那我还能说什么呢?——只能祝福了。
实际上中国并不存在种族之间的歧视,也许女性在某些地方确实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或者遭受了家庭暴力,但是到底比例有多大呢?表面看来,中国女性在家庭的地位相对还是比较高的。如果我不去社会调查,采访,也许我永远不会感觉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甚至会越来越沮丧,因为连女性自身都会认为所有的不公平都是可以忍受和理解的,所有的家庭暴力都是正常的。
女权主义坚持的核心就是女人和男人一样都是人,都有理性,因此都需实现自身的价值。西方女权主义者中如艾莉丝•扬就试图让女性能和男性有平等的实现自己价值的机会,以及同等的实现自身发展的资源。可是,在当今中国,很多女性,甚至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都没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想法,为她们争取机会和资源是不是为时尚早呢?
可是,怎么能让她们将自己树立为主体而不沦为他者呢?
但是先于这个问题的是,为什么要让她们树立主体人格呢?
自由主义所坚持的真是一个很难驳倒的底线,那就是人拥有自身,在不妨碍他人的时候,有自由选择,自由行动的权利。当我要试图论证树立主体人格的重要性的时候,我实际上就是在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她们,而造成了她们的不自由。也许,我所能做的是,做我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比如论证女性拥有自主理性的重要性,但是她们接不接受就是她们的事情了,我不会强行让她们接受我的观点——虽然我希望她们接受。
这样一来,我想我做研究就是说我自己的话。当然在说自己的话之前,看看别人都说了什么话。先学学别人,再开辟自己的话语权。好吧,我终于解决了自己思想上的困惑了。
无病呻吟了一番~继续看书去~
今天阳光本来很灿烂,可是在我见到天津来的朋友,和她谈了将近一个小时的话之后,我于是又开始感叹了。
脑袋很乱,随性而写吧。首先是距离感。这种距离感不是物理上的,也不算是心里上的,而是思想上的。她在找工作,因为男朋友是宁波人,所以投的都是宁波的企业。现在她打算只身一人前往宁波,等她男朋友一年之后毕业了,他们两就可以在宁波团聚了。听到这个消息,最先我蹦到我脑海里的词就是,生活。对啊,这就是生活,为了婚姻,为了家庭,找一个地方,安定下来。她说这是为了以后的幸福,可是我怎么觉得这就是早早的让自己走上一条柴米油盐的生活之路,将自己禁锢在家庭中呢?她的想法,她的抱负呢?这还是几年前信誓旦旦的跟我说要出国,要读博,要从事研究的蒋依伶吗?结婚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也是一件用不着着急的事情,她这样抛弃所有的朋友去了宁波,只是因为那是男朋友的家乡,这如果要是换了我,我想我可能不会有那么大的勇气吧(于她来说,这并不需要勇气,而只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而已)。毕竟我始终坚持,我的生活是我自己的,为了一个男人,放弃自己的理想(当然可能她自己会坚决否认放弃,而会说是自己不合适),我作为人的人格不就荡然无存了吗?
在中国,我想有很多女人都像她一样,甘愿为了另一半,抛弃很多,比如理想,比如事业,她们认为她们的重心就应该是家庭。我想我苦口婆心的跟她说这样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她们肯定会笑话我,说我太书呆子气,不现实,或者会说,自己就喜欢照顾家庭,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自己能得到幸福。这是她们心甘情愿的选择,是自由的选择,而且她们认为这样的选择能让她们幸福,那我还能说什么呢?——只能祝福了。
实际上中国并不存在种族之间的歧视,也许女性在某些地方确实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或者遭受了家庭暴力,但是到底比例有多大呢?表面看来,中国女性在家庭的地位相对还是比较高的。如果我不去社会调查,采访,也许我永远不会感觉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甚至会越来越沮丧,因为连女性自身都会认为所有的不公平都是可以忍受和理解的,所有的家庭暴力都是正常的。
女权主义坚持的核心就是女人和男人一样都是人,都有理性,因此都需实现自身的价值。西方女权主义者中如艾莉丝•扬就试图让女性能和男性有平等的实现自己价值的机会,以及同等的实现自身发展的资源。可是,在当今中国,很多女性,甚至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都没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想法,为她们争取机会和资源是不是为时尚早呢?
可是,怎么能让她们将自己树立为主体而不沦为他者呢?
但是先于这个问题的是,为什么要让她们树立主体人格呢?
自由主义所坚持的真是一个很难驳倒的底线,那就是人拥有自身,在不妨碍他人的时候,有自由选择,自由行动的权利。当我要试图论证树立主体人格的重要性的时候,我实际上就是在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她们,而造成了她们的不自由。也许,我所能做的是,做我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比如论证女性拥有自主理性的重要性,但是她们接不接受就是她们的事情了,我不会强行让她们接受我的观点——虽然我希望她们接受。
这样一来,我想我做研究就是说我自己的话。当然在说自己的话之前,看看别人都说了什么话。先学学别人,再开辟自己的话语权。好吧,我终于解决了自己思想上的困惑了。
无病呻吟了一番~继续看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