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明中的词人--周耀辉篇
周耀辉,私以为完全可以说是达明词人中的神童。这位八十年代后期冒出的词人,不仅是达明词作品中的黑马,而且,整个乐坛也是为之一惊。周耀辉与达明的合作从1989年的《意难平》才开始,后来延至《神经》、《万岁万岁万万岁》,这位达明时期的词人,实是陪伴后来的达与明走得最远的人。周耀辉所填的词,质素普遍较高,倒不似林夕,杰作与行货共存。可以说,周耀辉给达明以及后来给黄耀明填的所有词,几乎是没有滥竽充数之作的。这样的结果,既是天赋使然,亦是严于律身之故。
说起来不是不叫人咋舌的,周耀辉填的第一首词就是收于《意难平》大碟中的《爱在瘟疫蔓延时》,从那以后才开始了其填词的生涯。比起他的前辈,香港的那些知名词人,周耀辉可算是天赋秉异了。卢国沾填词六年,才填出《戏剧人生》这一杰作;陈少琪作为达明早期的御用词人,虽说也填出了《伤逝》这样的好词,却也有《一个下雨天》这样粗糙之作;就连林夕,也是填词一年多后,才填出《吸烟的女人》。而这周耀辉,竟然出手就是《爱在瘟疫蔓延时》,其早熟的心态,敏锐的洞察力,遣词用句的独特,以及对歌曲意境氛围的营造,莫不叫听的人瞠目,叫香港乐坛有一些整天无病呻呤的所谓红牌词人汗颜,而彼时的周耀辉尚二十来岁。当年周耀辉透过朋友向黄耀明自荐,二人一拍即合,自此合作无间,及至如今。以下逐一来回顾他的词作。
在《意难平》的好中,有很大的一个好“点”,就是开场的《忘记他是她》。作为一张有相当强概念性的专辑,选择以《忘记他是她》出场,在多年后看来,无疑是完美的。Echo的音效中,刘以达的弦轻轻拨动,如幕帘轻张,拉开了《意难平》的序幕,黄耀明优雅而迷惘的出场了。隽永的《忘记他是她》,是更加属于黄耀明的,自己执笔写下的悠扬旋律正契合了他飘逸的形象及灵动的声音,而刘以达的编曲也加进了迷幻的音乐元素,使得歌曲朦胧、暧昧、模糊、美丽。当然,功不可没的还有周耀辉的词,刚刚崭露头角就出手不凡,由《忘记他是她》的文字构造而促成的达明的暧昧风格,后来成为华语歌坛的一个经典范例,连张国荣也形容为非常的“醉生梦死”。在原版的《意难平》的歌词里我们可以看到“忘记是哪么样?”这样的句式,将“他”字的音在唱中保存,却在字面上挖去,正是为了完全模糊音同字不同的“他”、“她”二字,音模糊了形。当年传媒指此歌是反映同性恋的,其实,私以为此歌的意指远远超过了呆板的同志关系,更上升为性别界限的跨越。这首歌,无疑是最与黄耀明相得益彰的,而这样的风格,在“进念二十面体”后期的作品中,表现得更频繁也更加深刻。社会愈加高速发展,人们对自身的关怀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候,于是,对自己的内质所持的怀疑甚至斥拒也就更甚,其中,最容易被针对上的就是性别问题。达明在十余年前就触及到了“模糊性别”的概念,不可谓不前卫,出手亦精彩。彼时的黄耀明尚未出柜,然而从他对歌曲意境的把握中,有心人亦可窥见一二,而单飞后的黄耀明,更是义无反顾的继续走上这条路,并将“跨越性别”四字发扬光大。
《尽在今夜》一曲,从刘以达的曲/编曲,到周耀辉的词,及至黄耀明的唱,自始至终都充塞着浓郁的压抑味道,是抑郁、憔悴、甚至神经质的。前奏处低沉的琴声有些似那首悲到尽的《弃》,而整首歌扬弃鼓点的风格又有些似《爱在瘟疫蔓延时》。全靠刘以达一把出神入化的吉他来引导节奏,而黄耀明的声音虽不低沉却感觉在一直沉溺,倒是与大提琴的声音吻合。“请声张,请声张,你世界可再张扬;请张开,请张开,你两眼可再张望。”这样的话语,像是劝慰自己,亦像是故意要在这种劝慰中更为彻底的沉下去--“而你这刻飘向虚空,深夜心更空。”香港著名记者梁芷珊曾说:“那个天花乱坠的周耀辉……”《天花乱坠》既是周耀辉一鸣惊人的作品,亦是他填词风格的生动体现。因为周耀辉的词的确是很Visual的,他擅长用视觉和触觉效果,绘影绘声的让听歌的人切实地感应他勾画的世界。连他自己都说:“初出道时,唱片监制总觉得我的思绪天马行空,意念及影像跳上跳下的。哈!天花乱坠嘛!”填《天花乱坠》这首词,周耀辉是选择了一个充满反思的题材:物欲的忙碌和精神的匮乏。“随歌唱,随歌舞,随欢乐,随歌唱,随歌舞,随失落……”电波里充满各种煽情的、催泪的、无病呻吟的歌曲,然而人们无暇辨别,随着欢乐和失落,这也正象征着文化的填塞,而达明随即点出:“实际这歌替你感觉!”人们的感觉渐残缺渐消失,物质文明的发达却掩盖着精神的衰落。刘以达挑选了拉丁舞曲的曲风,Flamingo式的吉他,都是那样热闹非凡,仿佛是现代生活中匆忙如穿了红舞鞋的脚步。而周耀辉更是不按常规出牌的填词:“你家里老幼怎么?”一语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甚至写出“你炒过芥菜几颗?”这样的句子,当年上海的名DJ范立曾在节目中谓之:“俗到尽,却实在是惊人之笔。”的确,越是这种极为大众的俗话题,越是难以下手,周耀辉却化腐朽为神奇,那神来之笔也叫此歌后来成为真正的经典。
《爱在瘟疫蔓延时》一曲在《意难平》中作为压轴歌曲,其实是很出彩的。刘以达采取了日本曲风,且丝毫没加上一点鼓击,只是吉他、提琴,以及末尾处刘以达号称“亲身上阵”的曼驼铃,这些音乐元素的混合,都使得此曲充满了世纪末韵味,尤其中段李小梅歌剧式的高音吟唱,更是增了凄美迷离。而周耀辉的这首词,作为他的处女作来看,简直是太出色了,和歌曲的意境丝丝相扣。歌名取自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同名小说,小说本描写的是霍乱中的爱情,而到了周耀辉手里,就变成了反映艾滋病的题材。“独舞疲倦,倦看苍生也倦,惧怕中葬身无情深渊。”这是对爱的一种压抑,然而越是压抑越是陷进宿命的怪圈里--“惧怕中这地梦已失去。”正是“万念也变灰”,却萦绕不去……
说起来不是不叫人咋舌的,周耀辉填的第一首词就是收于《意难平》大碟中的《爱在瘟疫蔓延时》,从那以后才开始了其填词的生涯。比起他的前辈,香港的那些知名词人,周耀辉可算是天赋秉异了。卢国沾填词六年,才填出《戏剧人生》这一杰作;陈少琪作为达明早期的御用词人,虽说也填出了《伤逝》这样的好词,却也有《一个下雨天》这样粗糙之作;就连林夕,也是填词一年多后,才填出《吸烟的女人》。而这周耀辉,竟然出手就是《爱在瘟疫蔓延时》,其早熟的心态,敏锐的洞察力,遣词用句的独特,以及对歌曲意境氛围的营造,莫不叫听的人瞠目,叫香港乐坛有一些整天无病呻呤的所谓红牌词人汗颜,而彼时的周耀辉尚二十来岁。当年周耀辉透过朋友向黄耀明自荐,二人一拍即合,自此合作无间,及至如今。以下逐一来回顾他的词作。
在《意难平》的好中,有很大的一个好“点”,就是开场的《忘记他是她》。作为一张有相当强概念性的专辑,选择以《忘记他是她》出场,在多年后看来,无疑是完美的。Echo的音效中,刘以达的弦轻轻拨动,如幕帘轻张,拉开了《意难平》的序幕,黄耀明优雅而迷惘的出场了。隽永的《忘记他是她》,是更加属于黄耀明的,自己执笔写下的悠扬旋律正契合了他飘逸的形象及灵动的声音,而刘以达的编曲也加进了迷幻的音乐元素,使得歌曲朦胧、暧昧、模糊、美丽。当然,功不可没的还有周耀辉的词,刚刚崭露头角就出手不凡,由《忘记他是她》的文字构造而促成的达明的暧昧风格,后来成为华语歌坛的一个经典范例,连张国荣也形容为非常的“醉生梦死”。在原版的《意难平》的歌词里我们可以看到“忘记是哪么样?”这样的句式,将“他”字的音在唱中保存,却在字面上挖去,正是为了完全模糊音同字不同的“他”、“她”二字,音模糊了形。当年传媒指此歌是反映同性恋的,其实,私以为此歌的意指远远超过了呆板的同志关系,更上升为性别界限的跨越。这首歌,无疑是最与黄耀明相得益彰的,而这样的风格,在“进念二十面体”后期的作品中,表现得更频繁也更加深刻。社会愈加高速发展,人们对自身的关怀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候,于是,对自己的内质所持的怀疑甚至斥拒也就更甚,其中,最容易被针对上的就是性别问题。达明在十余年前就触及到了“模糊性别”的概念,不可谓不前卫,出手亦精彩。彼时的黄耀明尚未出柜,然而从他对歌曲意境的把握中,有心人亦可窥见一二,而单飞后的黄耀明,更是义无反顾的继续走上这条路,并将“跨越性别”四字发扬光大。
《尽在今夜》一曲,从刘以达的曲/编曲,到周耀辉的词,及至黄耀明的唱,自始至终都充塞着浓郁的压抑味道,是抑郁、憔悴、甚至神经质的。前奏处低沉的琴声有些似那首悲到尽的《弃》,而整首歌扬弃鼓点的风格又有些似《爱在瘟疫蔓延时》。全靠刘以达一把出神入化的吉他来引导节奏,而黄耀明的声音虽不低沉却感觉在一直沉溺,倒是与大提琴的声音吻合。“请声张,请声张,你世界可再张扬;请张开,请张开,你两眼可再张望。”这样的话语,像是劝慰自己,亦像是故意要在这种劝慰中更为彻底的沉下去--“而你这刻飘向虚空,深夜心更空。”香港著名记者梁芷珊曾说:“那个天花乱坠的周耀辉……”《天花乱坠》既是周耀辉一鸣惊人的作品,亦是他填词风格的生动体现。因为周耀辉的词的确是很Visual的,他擅长用视觉和触觉效果,绘影绘声的让听歌的人切实地感应他勾画的世界。连他自己都说:“初出道时,唱片监制总觉得我的思绪天马行空,意念及影像跳上跳下的。哈!天花乱坠嘛!”填《天花乱坠》这首词,周耀辉是选择了一个充满反思的题材:物欲的忙碌和精神的匮乏。“随歌唱,随歌舞,随欢乐,随歌唱,随歌舞,随失落……”电波里充满各种煽情的、催泪的、无病呻吟的歌曲,然而人们无暇辨别,随着欢乐和失落,这也正象征着文化的填塞,而达明随即点出:“实际这歌替你感觉!”人们的感觉渐残缺渐消失,物质文明的发达却掩盖着精神的衰落。刘以达挑选了拉丁舞曲的曲风,Flamingo式的吉他,都是那样热闹非凡,仿佛是现代生活中匆忙如穿了红舞鞋的脚步。而周耀辉更是不按常规出牌的填词:“你家里老幼怎么?”一语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甚至写出“你炒过芥菜几颗?”这样的句子,当年上海的名DJ范立曾在节目中谓之:“俗到尽,却实在是惊人之笔。”的确,越是这种极为大众的俗话题,越是难以下手,周耀辉却化腐朽为神奇,那神来之笔也叫此歌后来成为真正的经典。
《爱在瘟疫蔓延时》一曲在《意难平》中作为压轴歌曲,其实是很出彩的。刘以达采取了日本曲风,且丝毫没加上一点鼓击,只是吉他、提琴,以及末尾处刘以达号称“亲身上阵”的曼驼铃,这些音乐元素的混合,都使得此曲充满了世纪末韵味,尤其中段李小梅歌剧式的高音吟唱,更是增了凄美迷离。而周耀辉的这首词,作为他的处女作来看,简直是太出色了,和歌曲的意境丝丝相扣。歌名取自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同名小说,小说本描写的是霍乱中的爱情,而到了周耀辉手里,就变成了反映艾滋病的题材。“独舞疲倦,倦看苍生也倦,惧怕中葬身无情深渊。”这是对爱的一种压抑,然而越是压抑越是陷进宿命的怪圈里--“惧怕中这地梦已失去。”正是“万念也变灰”,却萦绕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