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个变态用户
我的博客:http://www.phoenixlaw.me/archives/176
我觉得我TM真的就是个变态。
我是豆瓣的忠实fans,我一直觉得豆瓣在中国的产品来说,是做得最好的几家之一,但是,我不想给豆瓣创造价值。
其实,也不是不想创造价值,只是我更关注我自己的利益。
就拿今天的买书来说,豆瓣出了个购书单,我把自己想买的书都以丢去购书单里面,豆瓣会帮你比较去哪家买最便宜,如图:
这是一个很好的产品,哪家贵哪家便宜,一目了然。只要我点击“去当当”,这些图书都会加到我在当当的购书单里面。当然,豆瓣也可以通过当当获取到一定数额的提成(这属于豆瓣的盈利模式之一,但应该不是主要盈利模式)
可是我偏偏不这么干。
我通过返利网站进入到当当,再把书一本一本地搜索出来,再列成购书单,再下单,购买。这样,我就能获得返利网站的返利了。为了这个过程,我用了15分钟;而如果使用豆瓣,我可能只需要3分钟;5倍时间差别!
我是拿到很多的返利吗?其实不多,就以我的订单为例:558.20×6.1%=34.05元。多乎?不多也……
我为什么要这么干?我自己都无法说明,我算是忍不住手脚这么处理了。
什么才是用户最大的甜蜜点?
一个字–利
只要有利益,用户从来不怕麻烦,所以你不必担心用户体验,也不用担心网站不好看、用户找不到购买按钮、购物流程是否合理等等等等,只要你的产品能让用户获得更大的利。
如果用户放弃一个便宜的商家,去选择一个贵一点的商家,也并不难说明用户不以利益为重,只是利益在该用户眼中的范围更广而已:利益可能包括风险(如假货、翻新的之类)、时间成本(如果为用户节约的时间成本比所节约的钱更高的话)
【假设】
商城一:价格为X
商城二:价格为Y
情况一: 如果X<Y ,选择商城一
情况二: 如果[X*(1+风险指数)]<Y,选择商城一
情况三: 如果X(用户在商城一多耗费时间成本的价值),选择商城一
所以用户应该都是和我一样是变态的。他们都是在疯狂逐利而已。
其实购买完之后我有愧疚感,我觉得我对不起豆瓣……
我觉得我TM真的就是个变态。
我是豆瓣的忠实fans,我一直觉得豆瓣在中国的产品来说,是做得最好的几家之一,但是,我不想给豆瓣创造价值。
其实,也不是不想创造价值,只是我更关注我自己的利益。
就拿今天的买书来说,豆瓣出了个购书单,我把自己想买的书都以丢去购书单里面,豆瓣会帮你比较去哪家买最便宜,如图:
![]() |
这是一个很好的产品,哪家贵哪家便宜,一目了然。只要我点击“去当当”,这些图书都会加到我在当当的购书单里面。当然,豆瓣也可以通过当当获取到一定数额的提成(这属于豆瓣的盈利模式之一,但应该不是主要盈利模式)
![]() |
可是我偏偏不这么干。
我通过返利网站进入到当当,再把书一本一本地搜索出来,再列成购书单,再下单,购买。这样,我就能获得返利网站的返利了。为了这个过程,我用了15分钟;而如果使用豆瓣,我可能只需要3分钟;5倍时间差别!
我是拿到很多的返利吗?其实不多,就以我的订单为例:558.20×6.1%=34.05元。多乎?不多也……
我为什么要这么干?我自己都无法说明,我算是忍不住手脚这么处理了。
什么才是用户最大的甜蜜点?
一个字–利
只要有利益,用户从来不怕麻烦,所以你不必担心用户体验,也不用担心网站不好看、用户找不到购买按钮、购物流程是否合理等等等等,只要你的产品能让用户获得更大的利。
如果用户放弃一个便宜的商家,去选择一个贵一点的商家,也并不难说明用户不以利益为重,只是利益在该用户眼中的范围更广而已:利益可能包括风险(如假货、翻新的之类)、时间成本(如果为用户节约的时间成本比所节约的钱更高的话)
【假设】
商城一:价格为X
商城二:价格为Y
情况一: 如果X<Y ,选择商城一
情况二: 如果[X*(1+风险指数)]<Y,选择商城一
情况三: 如果X(用户在商城一多耗费时间成本的价值),选择商城一
所以用户应该都是和我一样是变态的。他们都是在疯狂逐利而已。
其实购买完之后我有愧疚感,我觉得我对不起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