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习惯
我通常会拿一本“好看”的书和一本不是很“好看”的书搭配起来读。所谓“好不好看”是些感性判断。对我而言,好的文学,历史和现代散杂文属于“好看”范畴--具备文字好,有意思,往往捎带点黑色幽默,让我常常莞尔。
所谓不太“好看”的,就是一些理论书籍。它虽然能唤起我巨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有时过于生涩,让我无法集中注意力,捧读2个小时亦是极限。
所以我用“好看”的书用来妥贴我的感性,不“好看”的书用来磨合我的理性。
那日看刘小枫的《沉重的肉身》,发现我手上这本已经是第六版了,真有很多人喜欢读刘先生的书!不知道为什么我却看得格外吃力。看刘先生不断讨论伦理和道德实践力量,又从哲学的角度,从十字路口的Herakles的故事讲到米兰昆德拉;从Sabrina的床谈到电影“双生花”和“红蓝白”系列,弄得我这看书的节奏,就像一路小跑着爬坡,一直气喘。想那些可以一口气通读的人大抵和我有着不同的构造。除了昆德拉的书,刘先生有关电影的讨论,和我看到的故事脉络竟然是两码事,我不禁惶然。也许我的朋友关于影像是最误导人的先验之说是非常有道理的。所以我一定要找那本《景观世界》来读。
为了补偿我自己的幸劳,那天我就转而去读《毛姆的读书笔记》,果然轻松而愉快,看的我眼睛都放出光来!
所谓不太“好看”的,就是一些理论书籍。它虽然能唤起我巨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有时过于生涩,让我无法集中注意力,捧读2个小时亦是极限。
所以我用“好看”的书用来妥贴我的感性,不“好看”的书用来磨合我的理性。
那日看刘小枫的《沉重的肉身》,发现我手上这本已经是第六版了,真有很多人喜欢读刘先生的书!不知道为什么我却看得格外吃力。看刘先生不断讨论伦理和道德实践力量,又从哲学的角度,从十字路口的Herakles的故事讲到米兰昆德拉;从Sabrina的床谈到电影“双生花”和“红蓝白”系列,弄得我这看书的节奏,就像一路小跑着爬坡,一直气喘。想那些可以一口气通读的人大抵和我有着不同的构造。除了昆德拉的书,刘先生有关电影的讨论,和我看到的故事脉络竟然是两码事,我不禁惶然。也许我的朋友关于影像是最误导人的先验之说是非常有道理的。所以我一定要找那本《景观世界》来读。
为了补偿我自己的幸劳,那天我就转而去读《毛姆的读书笔记》,果然轻松而愉快,看的我眼睛都放出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