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问琴二三事
太阳依旧不饶人地施惠于人类,给人以温暖,这温暖仿佛是溺爱,使得儿女越来越任性,纷纷咒骂起来,我循着法桐疏疏落落的荫凉,缓步走过北门大街,街边三五学生打扮的少年吆二喝三,花花绿绿的传单在人流中传来塞去,我远远觑着,避开躲掉。店铺个个洞开着口,干巴巴张望,瞪着街边喘着粗气的杂毛老狗,老狗似乎无暇对视,流尽几滴哈喇子后,扔出一记白眼就趴下了,安然睡去。
远处一老屋檐角扯住了我的视线,我急步寻去,轮廓渐显,分明是已破败的旧时院落,然而脊上的青草正盛,光鲜的黄绿色蹦跳在青砖灰瓦间,显得格外刺眼,斑斑驳驳,倒也平添了几丝突兀的清凉。
门口隠蔽在一个装饰招摇的小卖部边,笨拙的冰箱上懒懒挂着几张雪糕纸,从小的可怜的黑漆木门迈入,逼仄的小路只容一人通过,冷不丁会蹭掉一些墙皮,簌簌落下,拐了三个弯方瞥见正屋,偏房四合,呈聚拢之势,北楼青砖双层,略可窥见当年的恢弘,周围现代化高楼拥挤逼迫下,老屋仿佛小脚的老太,颤颤巍巍中自有一份遗世的雍容与闲散,砖雕精巧,窗棂纹饰雅致可人,老葡萄藤上,架着两三个鸟笼,黑衣八哥,斑斓鹦鹉,腾跃在似隐似遮的叶子间,许是见了生人,显得分外欢快可喜。
几株碗口粗细的石榴树长势甚好,一根枝子探到了青石门阶上。零星果实,压满枝头。扑棱棱的鸟儿叫了几声,一个粗声粗气的的妇女机警地从屋里探出头,铺天盖地一嗓子才把我喊回过神来。等稍事平静,拾个马扎子坐下细聊方知,这老屋便是海内著名藏琴家田翔千先生的故居--田家大院。
说来亦是机缘巧合,所谓田家大院以前我有所耳闻,所知不过是一处老院落,能就餐,保护得好未曾拆掉云云,适才刚闯入时,我偷窥了一下偏房,东内室墙挂一署名田翔千的对联。古雅生动的大篆,未能辩读,悻悻而出。旋即顺道去郭味蕖美术馆,恰逢五人书法展,皆潍坊书家,看罢,亦了无兴趣,除去臆造无法就是陈陈相因,正要出门,一女书家简介让我止住脚步,此人田爽馨,正是田翔千先生之女,知田先生亦擅画梅,在中国美术馆办展等事,也未多想,潍邑郭味蕖方算名家大山,其他不过丘陵云尔,方时只知是父女,写写画画,无非文人末事而已,复出门,入新华书店,空调凉风阵阵,登至四楼,闲翻书见一本【秋籁居琴话】,成公亮著。
我于古琴本无涉,于音乐亦无瓜葛,非关它物,五音不全,自惭形秽。非不为实不敢也,每于KTV吼歌,多挑【甩葱歌】或张震岳的【再见】,口水歌尚可,一见复杂歌,顿如呆葱。其余皆呕哑嘲哳难为听。多见听者捂耳夺门而出。仓皇奔逃。前几日适逢雅心书店念奴先生赠我严晓星著【近世古琴逸话】,装帧精良考究,于被窝中一夜啃读完,犹恨其薄也。语近世说新语体,只言片语,古人风神尽显,知诸城琴派系中国四大琴派之一,于清末至民国时为最盛。不觉欣欣然,又知诸城琴人四散各地,势渐衰微,不免黯然神伤。上自嵇康广陵绝唱,下至谭嗣同斫残雷琴,皆我倾慕之人,爱屋及乌,琴为雅物,想我粗鄙陋容。附庸风雅一番,未尝不可 ,夜半醒来,窃喜不已。
且说【秋籁居琴话】,信手一翻,一篇齐鲁藏琴录的两段跳入我眼,正是田翔千先生和海内‘落花流水’‘空谷流泉’两张名琴的详细记录。空谷流泉系南宋权臣贾似道所藏。就在这短短的两小时三地内,我记忆瞬间组合链接,当即买下,只为那两段话,于是重拾旧路,恍恍惚惚飞奔回去,出现了我立在石榴树下的那一幕。其时已汗流潸潸,恍在梦中。
资料渐多,又知翔千先生系清华大学毕业,其妻郝桂君曾为梅兰芳程砚秋设计制作过戏装,夫唱妇随,九七年相继过世,相差月余,形同一人,生死不离,先生生前好琴,于打谱,弹奏,斫琴无所不能,收藏琴谱亦多,藏琴十余张,人称琴痴。生前曾招收弟子传琴技,惜无一人去学,老人徒剩叹息,知音一词于琴人尤为贴切,伯牙子期已矣,随着两位老人离去,房屋和那几把凄凉的琴也随之被儿女变卖,秋风飒飒,流水何兮,悲夫悲夫。。。。。。
我无心苛责谁,也少了先前所谓的抱怨与愤怒,今日听言空谷流泉现身北京某家拍卖会,落花流水亦在前年拍卖,皆以天价拍出,现在的老板接手房屋后,复加修葺,惨淡经营,以饭馆的形式延缓了它的荒废与破败,谈起生意,亦是牢骚满腹。不知是为田老抱怨叫屈,还是为琴事担忧,我不得而知,生意寥落得很,一天不见几人,听老板娘说,北楼也在政府拆迁之列,我仿佛听到了隆隆的推土机声,震动我的耳膜,撞击我的心门,就在不远处,真的,你是否听到,就在不远处,低低的,幽幽的
琴人已去,再谈琴也变的矫情起来,琴人已去,再昂贵的琴也成了一块烂木头和几根破弦而已。
不过如此,也罢,此刻月色正好,就此搁笔,要不可惜了这一轮明月
2011年八月五日凌晨昌非未眠记于雅心书店
远处一老屋檐角扯住了我的视线,我急步寻去,轮廓渐显,分明是已破败的旧时院落,然而脊上的青草正盛,光鲜的黄绿色蹦跳在青砖灰瓦间,显得格外刺眼,斑斑驳驳,倒也平添了几丝突兀的清凉。
门口隠蔽在一个装饰招摇的小卖部边,笨拙的冰箱上懒懒挂着几张雪糕纸,从小的可怜的黑漆木门迈入,逼仄的小路只容一人通过,冷不丁会蹭掉一些墙皮,簌簌落下,拐了三个弯方瞥见正屋,偏房四合,呈聚拢之势,北楼青砖双层,略可窥见当年的恢弘,周围现代化高楼拥挤逼迫下,老屋仿佛小脚的老太,颤颤巍巍中自有一份遗世的雍容与闲散,砖雕精巧,窗棂纹饰雅致可人,老葡萄藤上,架着两三个鸟笼,黑衣八哥,斑斓鹦鹉,腾跃在似隐似遮的叶子间,许是见了生人,显得分外欢快可喜。
几株碗口粗细的石榴树长势甚好,一根枝子探到了青石门阶上。零星果实,压满枝头。扑棱棱的鸟儿叫了几声,一个粗声粗气的的妇女机警地从屋里探出头,铺天盖地一嗓子才把我喊回过神来。等稍事平静,拾个马扎子坐下细聊方知,这老屋便是海内著名藏琴家田翔千先生的故居--田家大院。
说来亦是机缘巧合,所谓田家大院以前我有所耳闻,所知不过是一处老院落,能就餐,保护得好未曾拆掉云云,适才刚闯入时,我偷窥了一下偏房,东内室墙挂一署名田翔千的对联。古雅生动的大篆,未能辩读,悻悻而出。旋即顺道去郭味蕖美术馆,恰逢五人书法展,皆潍坊书家,看罢,亦了无兴趣,除去臆造无法就是陈陈相因,正要出门,一女书家简介让我止住脚步,此人田爽馨,正是田翔千先生之女,知田先生亦擅画梅,在中国美术馆办展等事,也未多想,潍邑郭味蕖方算名家大山,其他不过丘陵云尔,方时只知是父女,写写画画,无非文人末事而已,复出门,入新华书店,空调凉风阵阵,登至四楼,闲翻书见一本【秋籁居琴话】,成公亮著。
我于古琴本无涉,于音乐亦无瓜葛,非关它物,五音不全,自惭形秽。非不为实不敢也,每于KTV吼歌,多挑【甩葱歌】或张震岳的【再见】,口水歌尚可,一见复杂歌,顿如呆葱。其余皆呕哑嘲哳难为听。多见听者捂耳夺门而出。仓皇奔逃。前几日适逢雅心书店念奴先生赠我严晓星著【近世古琴逸话】,装帧精良考究,于被窝中一夜啃读完,犹恨其薄也。语近世说新语体,只言片语,古人风神尽显,知诸城琴派系中国四大琴派之一,于清末至民国时为最盛。不觉欣欣然,又知诸城琴人四散各地,势渐衰微,不免黯然神伤。上自嵇康广陵绝唱,下至谭嗣同斫残雷琴,皆我倾慕之人,爱屋及乌,琴为雅物,想我粗鄙陋容。附庸风雅一番,未尝不可 ,夜半醒来,窃喜不已。
且说【秋籁居琴话】,信手一翻,一篇齐鲁藏琴录的两段跳入我眼,正是田翔千先生和海内‘落花流水’‘空谷流泉’两张名琴的详细记录。空谷流泉系南宋权臣贾似道所藏。就在这短短的两小时三地内,我记忆瞬间组合链接,当即买下,只为那两段话,于是重拾旧路,恍恍惚惚飞奔回去,出现了我立在石榴树下的那一幕。其时已汗流潸潸,恍在梦中。
资料渐多,又知翔千先生系清华大学毕业,其妻郝桂君曾为梅兰芳程砚秋设计制作过戏装,夫唱妇随,九七年相继过世,相差月余,形同一人,生死不离,先生生前好琴,于打谱,弹奏,斫琴无所不能,收藏琴谱亦多,藏琴十余张,人称琴痴。生前曾招收弟子传琴技,惜无一人去学,老人徒剩叹息,知音一词于琴人尤为贴切,伯牙子期已矣,随着两位老人离去,房屋和那几把凄凉的琴也随之被儿女变卖,秋风飒飒,流水何兮,悲夫悲夫。。。。。。
我无心苛责谁,也少了先前所谓的抱怨与愤怒,今日听言空谷流泉现身北京某家拍卖会,落花流水亦在前年拍卖,皆以天价拍出,现在的老板接手房屋后,复加修葺,惨淡经营,以饭馆的形式延缓了它的荒废与破败,谈起生意,亦是牢骚满腹。不知是为田老抱怨叫屈,还是为琴事担忧,我不得而知,生意寥落得很,一天不见几人,听老板娘说,北楼也在政府拆迁之列,我仿佛听到了隆隆的推土机声,震动我的耳膜,撞击我的心门,就在不远处,真的,你是否听到,就在不远处,低低的,幽幽的
琴人已去,再谈琴也变的矫情起来,琴人已去,再昂贵的琴也成了一块烂木头和几根破弦而已。
不过如此,也罢,此刻月色正好,就此搁笔,要不可惜了这一轮明月
2011年八月五日凌晨昌非未眠记于雅心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