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9.17 解放军歌剧院 《老舍五则》
![]() |
看完之后我真是兴奋了很久,要是说这是我近3年来看的最舒服的一场戏,绝对当之无愧。
首先要说本子,要说原著,老舍的京腔京韵,四九城里长大的怎么也是亲切,一下子就赛过了那些“洋戏”。正好前些日子和小红谈到,去看俄国,法国的剧团来京表演的话剧,台词一条条的滚,不是边条就是在头顶上挂着,赶上情绪激烈说的快点了,台上忙乎台下乱,都不知道往哪边看合适。
好原著,这本的词编的也好,行云流水,该平的平,该起来的起来,不会有突兀的,莫名奇妙的笑点,这很难得的。不要把这当做是想当然,很多剧目点设计的就是别扭,不能说是急功近利,也有些太满了。
![]() |
再说说演员的表现,那真是没的说,就说《也是三角》里面保媒拉纤儿的李先生(雷恪生 饰)一出来,全场的掌声喊好就很说明问题了。我也看过一些小剧团,小的戏剧组织的演出,专业的不专业的,总体上我将他们统一称作“草台班子”,而人艺,国家话剧院,在我这里统成“正统”。没有区别对待的意思,但人各有一好(四声),我觉得看“正统”舒服,规矩,你觉得看“草台班子”自由,有范,咱们没有什么矛盾可言,各行其是就好。
《柳家大院》作为开场戏,声色行演都全, “穷人折腾起穷人来那叫一带劲”“给洋人养花也算是文明人,要有文明人的派头来” ,是最有老舍先生老北京中下阶层故事特点的一部。
5部里面我最喜欢的是《也是三角》。按说台词里面涉及了妓女,交际花,媳妇儿,怎么都有点拿女人开涮的意思吧?但真心没觉得。特别是“男人管住了裤裆,就管住了钱”的时候阿龙那几个动作,扭啊提裤子啊什么的,真是棒极了!特别符合人物身份和情景,满场热烈!
买女儿的林四爷是个“拉车的”,我马上想起了虎妞儿(笑),这位出场没掌握好,出来一下看见不对又退回去了,和李先生讨价还价的时候,明显听见一句磕巴是太激动了口水攒住了没咽,猛的一咽,就停顿了。后面的“媳妇”我个人觉得表现的也差点儿意思,但不影响大局。
《断魂枪》演员一张嘴,剧院里就响起了切切私语。我旁边的人也在和邻座说“他说什么呢?”“啊?是xxx么?”“不行了不行了,你给我翻译翻译!”的确是口音太重了!你妹的!我就勉强听懂1/3,连蒙带猜1/3 坑爹啊! QAQ 似乎是河南话??高科技 orz…. 挺影响观众的,还好剧情就那么回事,不难猜…这部就是看打了,先是画圈儿卖艺刷的拳脚,鞭,后来又有双刀,三节棍,枪。还真好看!(说句题外话,还省了我一比钱,不用专门去保利看《功夫诗•九卷》了。国学修行剧,中国保利功夫明星表演团,全球巡演百余场,对我吸引力还挺大的..)
《上任》是最有场景氛围结构的一场,不废话了,看图吧:
![]() |
![]() |
![]() |
演出之前订票时候最吸引我的,是《兔》,男旦戏子被军阀司令包养的故事怎么看着都挺潮的吧,演的不错,但没有到我期望的程度吧,有点子“紧”,放的不开。阿龙饰演的教唱“名票”那句:“你有的我都有,你没有的我也没有,你说我贪图你哪儿?!” 逗死我了!~
![]() |
![]() |
中场休息出来买了《老舍五则》首映后出的书,有原著小说,有台词本,有保利首演的实录DVD(里面阿龙的几个角色是刘佩琦先生饰演的),有幕后DVD,真心内涵丰富啊亲们!60!真心值!要知道我2层5排中间的位置票价120啊!
话说刚开演有点乱,迟到的人不少,10分钟吧,都挺乱的。我来的路上也很着急,火烧火燎的,又堵车,解放军歌剧院那个地也讨厌,下桥不下桥,转弯不转弯,停车不停车,都你妹的是事儿!呲!=血=!烦躁!不提了!
解放军歌剧院需要案件查包不查人,不允许带进水和食品,一层领取宣传页和买纪念品桌子旁边有个小门儿,里面买水。卫生间似乎只有2层一个?看见排队都排出来了。这个剧院就小,一层进门就转着上楼,二层到了就进剧场,有点子毫无转圜余地的味道。作为一名多次经受国家大剧院歌剧院狭窄座位“考验”的观众,我算是见识到山外有山了。说到国家大剧院那个倒霉座位每次我都用坐在我旁边支不开腿的老外举例,这次我终于能用我自己举例子了!那个窄!小!我腿都TMD伸不开!我想翘个腿都得把腿举的高高的再“蹩”过去“镶住了”就不能动换!我抬腿都差点踹前面人脑袋!座位也小,你就别想歪着靠个哪儿了,恨不得“摩肩接踵”啊亲们,生存条件真心恶劣啊!!家里老人说原来“解放军歌剧院”是“总政排练场”,基本不演出,也就演个“长江组歌”,没有戏剧演出,难怪这么小,改建后还你妹的这么小! =^= 提示牌是【演出期间拍照请勿用闪光灯】好像也没见到领位员服务人员??
说说满场的反应。很多时候,观众是礼貌的,尊重性的鼓掌,你能听出来不同。礼貌的掌声平缓,一直是一个调儿,但这次不同,你能感觉到满场的热烈气氛,是不是的掌声像是爆炸一样出来,但是不长,因为都急切的想往下看,谁的不会没完没了的鼓。还有笑声,不像是搞笑剧,像是掀翻房顶一样放肆,没规没矩的笑个不停,也不管个时机,这戏的笑声听起来就都是忍不住的“扑哧”一声,恨不得啊,用手捂住,生怕是打扰了台上的进度。
谢幕很短,没有返场,5部短剧,演员是来回穿插,一共就是那些人,所以主演出来后鞠躬3次,阿龙又被拉到前面单独的跟观众致谢了2,3次。要说阿龙的表现真是不错,在《柳家大院》里面的算命先生,我一下就听出来他说话的味儿了,(看戏之前就是冲着老舍去定的票,大麦网只写了主演是雷恪生老师,就已经觉得质量很有保障了,当即订票没再查别的。)说道阿龙,我真是喜欢他主持的《这里是北京》《四海漫游》,但真没想到,他“票一把”就票了个这么大的(笑),我觉得他演的最好的,是《也是三角》里面逃兵兄弟的弟弟。身体语言和台词都很有张力,和把兄弟在一起2人撑起的气场那真是叹为观止,后来“新媳妇”出来了,反而显得有些…谈不上是“僵”或者“软”,但那个气势还是落了些。不过总体从算命先生,到兵痞,再到教唱先生,3个角色各有特色,阿龙把握的确实非常好,我从剧院出来就迫不及待的爪机发“我说”改状态,也是为了这个大惊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