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岗起义诸烈士之一方声洞阵前绝笔
禀父书
方声洞
父亲大人膝下,跪禀者:此为儿最后亲笔之禀,此禀果到家,则儿已不在人世者矣!儿死不足惜,第此次之事,未尝禀告大人,实为大罪,故临死特将其就死之原因为大人陈之。窃自满洲入关以来,凌辱我汉人无所不至。迄于今日,外患逼迫,瓜分之祸已在目前,满洲政府犹不願实心改良政治,以图强盛,仅以预备立宪之空名,炫惑内外之观听,必欲断送汉人之土地于外人,然后始大快于其心。是以满政府一日不去,中国一日不免于危亡。故欲保存全国土地,必自驱满人始,此固人人所共知也。儿蓄此志已久,祗以时未至,故隐忍未发。迩者海内外同志共谋起义以扑满政府,以救祖国,祖国之存亡在此一举。事败则中国不免于亡,四万万人皆死,不特儿一人;如事成则四万万人皆生,儿虽死亦乐也。祗以大人爱儿者,故临死不敢不为禀告。但望大人以国事为心,勿伤儿之死,则幸甚矣!夫男儿在世,不能建功立业,以强祖国,使同胞享幸福,虽奋斗而死,亦大乐也。且为祖国而死,亦义所应尔也。儿刻已廿有六岁矣,对于家庭本有应尽之责任,祗以国家不能保,则身家亦不能保。即以身家计,亦不能不于死中求生也。儿今日极力驱满,尽国家之责任者,亦即所以保卫身家也。他日革命成功,我家之人皆为中华新国民,而子孙万世亦可以长保无虞,则儿虽死亦瞑目于地下矣。惟从此以往,一切家事均不能为大人分忧,甚为抱憾。幸有涛(按:方声涛)兄及诸孙在,则儿或可稍安于地下也。惟祈大人得信后,切不可过于伤心,以碍福体,则儿罪更大矣,幸谅之。
兹附上致颖媳信一通,俟其到汉时面交,并祈得书时即遣人赴日本接其归国。因彼一人在东无人照料,种种不妥也,如能早归,以尽子媳之职,或能轻不孝之罪。临死不尽所言,惟祈大人善保玉体,以慰儿于地下。旭孙将来长成,乞善导其爱国之精神,以为将来为国报仇也。临书不胜企祷之致。敬请万福钧安。儿声洞赴义前一日,禀于广州。
家中诸大人及诸兄弟、姐妹、诸婶、诸侄儿女、诸亲戚统此告别。
方声洞
父亲大人膝下,跪禀者:此为儿最后亲笔之禀,此禀果到家,则儿已不在人世者矣!儿死不足惜,第此次之事,未尝禀告大人,实为大罪,故临死特将其就死之原因为大人陈之。窃自满洲入关以来,凌辱我汉人无所不至。迄于今日,外患逼迫,瓜分之祸已在目前,满洲政府犹不願实心改良政治,以图强盛,仅以预备立宪之空名,炫惑内外之观听,必欲断送汉人之土地于外人,然后始大快于其心。是以满政府一日不去,中国一日不免于危亡。故欲保存全国土地,必自驱满人始,此固人人所共知也。儿蓄此志已久,祗以时未至,故隐忍未发。迩者海内外同志共谋起义以扑满政府,以救祖国,祖国之存亡在此一举。事败则中国不免于亡,四万万人皆死,不特儿一人;如事成则四万万人皆生,儿虽死亦乐也。祗以大人爱儿者,故临死不敢不为禀告。但望大人以国事为心,勿伤儿之死,则幸甚矣!夫男儿在世,不能建功立业,以强祖国,使同胞享幸福,虽奋斗而死,亦大乐也。且为祖国而死,亦义所应尔也。儿刻已廿有六岁矣,对于家庭本有应尽之责任,祗以国家不能保,则身家亦不能保。即以身家计,亦不能不于死中求生也。儿今日极力驱满,尽国家之责任者,亦即所以保卫身家也。他日革命成功,我家之人皆为中华新国民,而子孙万世亦可以长保无虞,则儿虽死亦瞑目于地下矣。惟从此以往,一切家事均不能为大人分忧,甚为抱憾。幸有涛(按:方声涛)兄及诸孙在,则儿或可稍安于地下也。惟祈大人得信后,切不可过于伤心,以碍福体,则儿罪更大矣,幸谅之。
兹附上致颖媳信一通,俟其到汉时面交,并祈得书时即遣人赴日本接其归国。因彼一人在东无人照料,种种不妥也,如能早归,以尽子媳之职,或能轻不孝之罪。临死不尽所言,惟祈大人善保玉体,以慰儿于地下。旭孙将来长成,乞善导其爱国之精神,以为将来为国报仇也。临书不胜企祷之致。敬请万福钧安。儿声洞赴义前一日,禀于广州。
家中诸大人及诸兄弟、姐妹、诸婶、诸侄儿女、诸亲戚统此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