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好的就接受
看到LG在鄂尔多斯的照片,发现这家伙变了,不再故意摆酷了,酷劲依旧却多了一份灿烂放松的笑,看到了他内心的柔软,看到了他对自己的一份接纳,很是欣喜。表达了我的欣赏之后,LG说:“是吗?我怎么没看出来”。我说:“John说了,凡是好的,你就接受下来。”
看到自己的好总是不太容易的
从小到大,我们好像学会了一件事:拿自己跟别人比!于是,我们的眼睛常常只会往外看,看到了你,看到了世界,却看不到自己。而只有比输的时候,我们的眼睛才往内看,看到了缺点,看到了不足,看到了不优秀,看到了不完美。记得前几天玩生命线的游戏,当一根数轴把生命中的成绩和遗憾一分为二的时候,所有的焦点都落在了数轴下方的负面事件上。那些辉煌与喜悦,就像过眼云烟,那么真实的发生过,却陌生的几乎回忆不起来。只有落笔写下他们,再次体验到那份温暖,曾经的灰色世界里才多出一缕缕阳光。生命中,有多少的“好”是被我们记取的呢?
相信别人说自己的好也是不太容易的
从小到大,我们学会的另一件事就是谦虚。谦虚使人进步,于是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追求成功、追求卓越,在进步的大道上飞奔。进步又是一个比较的结果,于是那个进步的起点就永远成为了一个黑点、盲点。让这个谦虚植根于心,我们习惯了拒绝。拒绝承认自己的好,拒绝承认他人的善,拒绝这个宇宙、这个世界的安全。在所谓的成就之巅,甚至都还会怀疑这一切是真实的吗?这一切会失去吗?我足够好吗?第一名永远只有一个,辛苦的去追求那个第一,还不如回到自己身上做自己的唯一。
只要是好的就接受下来
我听到这样一个理论,加拿大老头John Banmen说的:“如果有人给你喝蜂蜜,为什么不要呢?如果有人给你喝毒药,为什么还要拼命的喝下去?”这和我们的思维定势恰恰相反,我们被教育的是:“好话不能听,糖衣炮弹,虚情假意,马屁!敢于在你面前说你不好的,那才是真正的朋友!”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因为那些赞美、欣赏,确实让我感受到了被接纳被认可的喜悦。当我不再参与到别人的那些负面评价里的时候,反而可以很淡定的去思考那个决定那个做法是否妥当,因为不参与的时候,“人”和“事”分开了,我还是好人,只是没把事情做好。
用一个我和David之间的玩笑来做比喻的话,我更喜欢每天去滚一个雪球,堆出一个雪人来,而不愿意当屎壳郎,每天推着一个粪球。
看到自己的好总是不太容易的
从小到大,我们好像学会了一件事:拿自己跟别人比!于是,我们的眼睛常常只会往外看,看到了你,看到了世界,却看不到自己。而只有比输的时候,我们的眼睛才往内看,看到了缺点,看到了不足,看到了不优秀,看到了不完美。记得前几天玩生命线的游戏,当一根数轴把生命中的成绩和遗憾一分为二的时候,所有的焦点都落在了数轴下方的负面事件上。那些辉煌与喜悦,就像过眼云烟,那么真实的发生过,却陌生的几乎回忆不起来。只有落笔写下他们,再次体验到那份温暖,曾经的灰色世界里才多出一缕缕阳光。生命中,有多少的“好”是被我们记取的呢?
相信别人说自己的好也是不太容易的
从小到大,我们学会的另一件事就是谦虚。谦虚使人进步,于是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追求成功、追求卓越,在进步的大道上飞奔。进步又是一个比较的结果,于是那个进步的起点就永远成为了一个黑点、盲点。让这个谦虚植根于心,我们习惯了拒绝。拒绝承认自己的好,拒绝承认他人的善,拒绝这个宇宙、这个世界的安全。在所谓的成就之巅,甚至都还会怀疑这一切是真实的吗?这一切会失去吗?我足够好吗?第一名永远只有一个,辛苦的去追求那个第一,还不如回到自己身上做自己的唯一。
只要是好的就接受下来
我听到这样一个理论,加拿大老头John Banmen说的:“如果有人给你喝蜂蜜,为什么不要呢?如果有人给你喝毒药,为什么还要拼命的喝下去?”这和我们的思维定势恰恰相反,我们被教育的是:“好话不能听,糖衣炮弹,虚情假意,马屁!敢于在你面前说你不好的,那才是真正的朋友!”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因为那些赞美、欣赏,确实让我感受到了被接纳被认可的喜悦。当我不再参与到别人的那些负面评价里的时候,反而可以很淡定的去思考那个决定那个做法是否妥当,因为不参与的时候,“人”和“事”分开了,我还是好人,只是没把事情做好。
用一个我和David之间的玩笑来做比喻的话,我更喜欢每天去滚一个雪球,堆出一个雪人来,而不愿意当屎壳郎,每天推着一个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