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
这两天的心情不太好,这个礼拜的第一天上班,身上戾气很重。无法宣泄,不能言语的感觉真的让人透不过气。还好手头上有些琐碎的事情,七七八八之后,基本可以下班了。一个上午就如此行尸走肉的过去了。
下午,从不热衷于游戏的我,既然一口气玩了升级、五子棋、中国象棋、找茬儿、连连看、斗地主。谢谢小俊陪我度过一个下午,虽然我不知道他是真的空闲,还是刻意用娱乐去稀释我的难受,效果已经达到了,感谢的话当然还是要说的。顿时发现,人与人之间有时候那种交流真是非常神奇。不需要熟识、不需要声音、不需要眼泪,与情无关,与爱无尤,与人无事,可就是这种淡淡的,简单的只言片语就足以让你繁重的心沉淀下来。
给小俊看了几篇近期的文章,小俊真实客观的给予了我回应:有很多的想法,但是表达出来又是另外一种意思。这种想法和他很是相似,以至于他看了我三篇文章之后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感慨:咱俩的文字太像了!看过小俊的文章,确实在措辞笔风上,我俩有不少相似之处。这是一种除去情感单凭文字的相知。网上俩天,不管男女,聊到一定程度(有的甚至是一上来就索要照片),都希望见证彼此的庐山真面目。对我自己来说,如果有一个人更愿意了解我的文字,我对这个人的印象分会倍增。因为在我看来,看看彼此的真实容颜实属正常不过,但能更注重彼此的文字却更加难能可贵。一个人的文字,往往透露着这个人的内心世界。相貌再美,终有一天会花容凋谢,而文字则会在岁月的历练中愈加丰富真实。
从小到大,我并不是一个能让老师把自己的作文当成范文在班上念的人。鲁迅描写的小人物小细节能被后人称之为“以小见大”,而我却被老师评为“不痛不痒”,韩愈的《师说》成为传世经典,我的教师观却被认为脱离实际。即使如此,我并没有放弃我的文字。在学生时代,我们的文字是为了应酬考试、取悦老师。如今,离开了学校,我们的文字是否应该拥有自己的灵魂呢?答案是肯定的。当然,码字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如同马拉松运动员一般,需要卖力、坚持、汗水和支持。回想起来,倒发现自己原来并不是一个太勤快的人,至少在码字的范畴。在好几个网站开了博,写了几篇之后,又开始给自己找诸多理由停止笔耕。说服了自己,却欺骗不了事实。
写文章就得像打飞机,有种欲罢不能的冲动。给自己看的文字,不需要华丽,不需要条理,不需要中心,不需要辞藻,只要能把内心的情绪自然的抒发出来,那文字就完成了它的功能了。可是,想想今天小俊说的,内心想法很多,但表达出来的又是另一番意思。或许原因在于,那些文字的组合排列的过程中是断层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那些文章大多是在我上班期间,有一句没一句,有一段没一段的拼凑出来的。办公室人来人往,时不时有电话进来,偶尔楼上楼下跑,更别说本来的工作任务。所以,断层的思绪组合出来的意思自然是断层的文章。如果只给自己看,那还没有什么太大问题。但如果有一天真的有读者阅读,那不是挑战读者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跳跃吗?因此,以后要尽可能在完整的时间完成完整的文字,这是一种态度。
我一直崇尚简单的生活。淡淡的音乐,淡淡的文字,淡淡的生活,一切的一切都是淡淡的……音乐收藏夹里有一栏正是“淡淡的音乐”,文字和音乐的关系恰似重庆麻辣火锅中的麻与辣,失其一都是遗憾的。总喜欢听着淡淡的音乐,写着淡淡的文字,过着淡淡的生活。这样的状态,有时候是矫情,有时候是小资,有时候朴实,有时候自我……怎么样都好,我就是喜欢这种生活。
淡淡,我毕生追求的状态。
下午,从不热衷于游戏的我,既然一口气玩了升级、五子棋、中国象棋、找茬儿、连连看、斗地主。谢谢小俊陪我度过一个下午,虽然我不知道他是真的空闲,还是刻意用娱乐去稀释我的难受,效果已经达到了,感谢的话当然还是要说的。顿时发现,人与人之间有时候那种交流真是非常神奇。不需要熟识、不需要声音、不需要眼泪,与情无关,与爱无尤,与人无事,可就是这种淡淡的,简单的只言片语就足以让你繁重的心沉淀下来。
给小俊看了几篇近期的文章,小俊真实客观的给予了我回应:有很多的想法,但是表达出来又是另外一种意思。这种想法和他很是相似,以至于他看了我三篇文章之后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感慨:咱俩的文字太像了!看过小俊的文章,确实在措辞笔风上,我俩有不少相似之处。这是一种除去情感单凭文字的相知。网上俩天,不管男女,聊到一定程度(有的甚至是一上来就索要照片),都希望见证彼此的庐山真面目。对我自己来说,如果有一个人更愿意了解我的文字,我对这个人的印象分会倍增。因为在我看来,看看彼此的真实容颜实属正常不过,但能更注重彼此的文字却更加难能可贵。一个人的文字,往往透露着这个人的内心世界。相貌再美,终有一天会花容凋谢,而文字则会在岁月的历练中愈加丰富真实。
从小到大,我并不是一个能让老师把自己的作文当成范文在班上念的人。鲁迅描写的小人物小细节能被后人称之为“以小见大”,而我却被老师评为“不痛不痒”,韩愈的《师说》成为传世经典,我的教师观却被认为脱离实际。即使如此,我并没有放弃我的文字。在学生时代,我们的文字是为了应酬考试、取悦老师。如今,离开了学校,我们的文字是否应该拥有自己的灵魂呢?答案是肯定的。当然,码字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如同马拉松运动员一般,需要卖力、坚持、汗水和支持。回想起来,倒发现自己原来并不是一个太勤快的人,至少在码字的范畴。在好几个网站开了博,写了几篇之后,又开始给自己找诸多理由停止笔耕。说服了自己,却欺骗不了事实。
写文章就得像打飞机,有种欲罢不能的冲动。给自己看的文字,不需要华丽,不需要条理,不需要中心,不需要辞藻,只要能把内心的情绪自然的抒发出来,那文字就完成了它的功能了。可是,想想今天小俊说的,内心想法很多,但表达出来的又是另一番意思。或许原因在于,那些文字的组合排列的过程中是断层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那些文章大多是在我上班期间,有一句没一句,有一段没一段的拼凑出来的。办公室人来人往,时不时有电话进来,偶尔楼上楼下跑,更别说本来的工作任务。所以,断层的思绪组合出来的意思自然是断层的文章。如果只给自己看,那还没有什么太大问题。但如果有一天真的有读者阅读,那不是挑战读者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跳跃吗?因此,以后要尽可能在完整的时间完成完整的文字,这是一种态度。
我一直崇尚简单的生活。淡淡的音乐,淡淡的文字,淡淡的生活,一切的一切都是淡淡的……音乐收藏夹里有一栏正是“淡淡的音乐”,文字和音乐的关系恰似重庆麻辣火锅中的麻与辣,失其一都是遗憾的。总喜欢听着淡淡的音乐,写着淡淡的文字,过着淡淡的生活。这样的状态,有时候是矫情,有时候是小资,有时候朴实,有时候自我……怎么样都好,我就是喜欢这种生活。
淡淡,我毕生追求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