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塔萨尔《跳房子》书摘(三)
二十四
我祖先们最好的品质就是死去;我虚心地,但也不无骄傲地期待着能够继承这一品质的那一刻的到来。我有一些朋友,他们将给我立一塑像,把我塑成趴在水洼边观看真正青蛙的样子。人们往开口处塞进一枚钱币,就可以观看我向水中吐口水,众青蛙随之就会鼓噪起来,咯咯地叫起来,这叫声将持续一分半钟,这段时间就足够让人们对塑像失去了兴趣。
二十五
“我们软弱地调节自己,我们满足于漫不经心的安慰,似风沉积在蜿蜒宽大的口袋里。”哈特.克莱恩如是说。不仅如此,咖啡馆还是在灵魂上无祖国者的中立国土,也是一个轮子中那不动的中心,而人们却轮子快速转动时能够赶上自己,能够看到自己在女人、期票或语源学论文的包围中犹如一个狂躁症患者在进进出出,人们在用汤匙搅着咖啡,一口一口地喝着咖啡消磨时间的时候,他们就可以远离刚刚走进咖啡馆的自我,远离刚刚离开咖啡馆的自我,冷漠地进行回顾和权衡,也就是说,在相隔两支烟的时间中自己为自己作证。自己对自己进行审判,自己为自己写部讽刺性的传记。
二十六
由于大家都喜欢伊甸园,它也许就成了存在于无意识中的那胚胎的美好时刻神话般的投影。我突然明白了马萨亚(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画家)画的亚当为什么是那副吓人的样子了。他蒙住面孔,护住眼睛不去看那曾经属于他的东西,而把自己天堂那最后的景色留在手掌造成的小小的黑夜之中。他发现一切都已无可挽回,对他的真正判决已经开始执行:那就是忘掉伊甸园,也就是说,他只能像牛一样地服从,装出一副廉价的快乐样子,汗流满面地去干脏活,并享有工资照发的假期。此时,他哭了(因为那副吓人的样子正是伴随哭泣而来的)。
二十七
我永远也不会放弃这样一种感觉:好像有一阵耀眼的爆破贴在我的脸上,缠绕在我的手指间,并向光线逸去,也使我朝着一切异我闯去,或是使异我闯入我本人。这好像是一种在完全无时间无空间的光线中既能凝固,也能溶化的无限透明的某种东西,也好像是一扇嵌有蛋白石和钻石的大门,通过这扇大门,人们就可以开始成为真正存在的那个东西,以及不想存在,不善于存在,也不能存在的那个东西。
二十八
“……我(奥利维拉)没有理由可怜她(玛伽)。不管在哪儿,她总是像一团火,从这处烤灸着我;而她一走掉,我就垮了。随便她去哪里吧,没有我,没有罗卡玛杜尔(玛伽的孩子),她会自己料理好一切的。她就像一只绿头苍蝇,精美极了,它朝着阳光飞去,有时撞到玻璃上,砰,撞得鼻青脸肿,这就是悲剧。但两分钟之后,她又高兴起来了,到纸店买上一张画有小人或动物的图画,跑去装在一个信封里,寄给一个女友。她有一些似是而非的女朋友,都是北欧人的名字,都流浪在最难以想象的国度里。你怎么能可怜一只猫、一头狮子呢?她是一台生活的机器,完美的闪电。我唯一的过错就是我没有成为具有相当火力的燃料,让她舒舒服服地烤手,烤脚。她把我当作燃烧的荆棘而选上了我,可结果我却是泼在她头上的一瓢冷水,唉,可怜的人儿。”
二十九
我醒了过来,看到晨曦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射了进来。我从深深的黑夜中走出来,我觉得黑夜仿佛是一种呕吐,把我本人也吐了出来。我对看到新的一天感到恐惧,因为它一出现就要无动于衷地进行每天一次的程序:恢复意识,感到光线,睁开眼睛,看到了百叶窗、黎明。、
在那一瞬间,我带着那无所不在的半醒不睡的神态,对那种使得各种宗教都感到惊喜的事物所产生的恐惧感进行了衡量:宇宙那永恒的十全十美,地球在自己的轴上没完没了的转动。真恶心,这是一种难以忍受的被迫感:我不得不容忍太阳每天都出来这一事实。太可怕了,太不人道了。
在我重新入睡之前,我设想(看到)了一个塑料做的宇宙,这宇宙变幻无穷,充满了偶然性;有个富于弹性的天空,有个时而消失,时而固定,时而改变形状的太阳。
我真想打碎那坚硬的星座群,因为那是钟表神圣托拉斯的肮脏的霓虹光广告。
三十
在好像受到形而上的刺激而产生的肉体痛苦之上,有着各式各样的写作。至于我,一切痛苦都在用双重武器向我进攻:使我前所没有地感到我正在同我的肉体(连同它的虚伪和安慰人的谎言)分离,同时又使我接近我的肉体,把我的肉体作为痛苦加在我身上。我觉得痛苦比欢乐或单纯的机体感觉更属于我,这实在是个套索。我要是会绘画,我一定画一张寓意的画来表现痛苦正在把灵魂赶出肉体,但同时也要给人以这样一种印象:即一切都是假的,纯粹是某种情结的表现方式,这一情结的单一性正在于它没有单一性。
三十一
(蛇社成员法国画家艾蒂安)“……他(奥利维拉)认为学习,那出了名的学习,会使她聪明起来。但他把知识和理解混为一谈了,那可怜的女人对许多事情理解得很好,但我们则由于过分地学习而对这些事物一无所知。”
……
(蛇社成员美国人罗纳德)“……我认为她的愚蠢是她那植物般的性格,蜗牛般的生活,以及对神秘事物的喜好所付出的代价。事情就是这样,你瞧,她不能相信事物的名称,她必须用手指触到了事物才承认事物的存在。这样的女人就可能看得很远,她轻蔑西方的一切,轻蔑各种学派,对于住在城市里并在城市里谋生来说,这是很糟的,因为这会把她逐渐地消耗殆尽。”
(艾蒂安)“对,太对了,可她却总是能感到无限的幸福,我就看到过几次,譬如一个杯子的形状就能使她感到幸福。可我呢,你说说看,我在绘画中寻求的是什么呢?我拼死拼活,画了无数根线条才画出一把汤匙,两个油橄榄。我的兴趣和世界中心都在那块画布上了。她来了,并且立即感觉到了这一点。一天晚上,我上楼到画室去,我发现她正站在我早晨完成的那幅画前,她痛哭流涕,泪洒满面,哭得可怕,哭得美妙。她一面欣赏我的画,一面流泪,我很想告诉她我那天早晨也流过泪,但我没有这个勇气。我想我要是对她说了,可能会使她安静下来。你知道,她是多么怀疑自己啊,在我们这些人的光辉的狡猾包围下,她又是多么觉得自己渺小啊。”
三十二
我俩就是这个难以理解的宇宙中的两个点,相距或近或远,但可以连成一条直线,可以任意地互相接近,也可以任意地互相远离。……我是不会给你解释什么是布朗运动的,我当然不会给你解释,尽管如此,玛伽,我们两个正在构成一幅图案。你在某处形成一个点,我也在某处形成另一个点,两个点都在移动。你现在也许在德拉于歇特路上,而我此时正在你这空空如也的房间中发现了这部小说。明天,你可能在里昂车站(假如你要去鲁卡的话,我亲爱的),而我则在绿径路上发现一种很特殊的葡萄酒。就这样,我俩在逐渐构成一个荒谬的图案,用我俩的运动划出一个图案。这个图案同一只苍蝇在房间里东飞西飞,倏地转个弯,接着又飞来飞去时所划的图案一模一样。这就是所谓的布朗运动,你现在该明白了吧。一个直角,一个朝上划的直线,划来划去,划里划外,划上划下,痉挛地划,嘎然而止,马上又向另一个方向划去,就这样编织成一幅画,一幅图案,编织成一种像你、像我一样不存在的东西,一种像消失在巴黎的两个点一样不存在的东西。这两个点游来游去,游去游来,在作画,在跳舞,但没有人看,连两个点自己都不看。这个图案划起没完没了,而且毫无意义。
三十三
我一直在思考着早已忘记掉了的各种手势,各式各样的姿态,以及祖父母们的话语,这一切都逐渐流逝了,未被继承下来,从时间之树上陆陆续续地落了下来。今天晚上我在桌子上找到了一去蜡烛,作为游戏我点燃了蜡烛。我手拿着它在走廊里走了起来,人走动时带起的风很可能把它吹灭,于是我看到我的左手自动地抬了起来,手指并拢了起来,像是一个活的灯罩挡住了风,护住了火焰,火焰也就再次警惕地竖立了起来。我想这姿式,我们大家(我用我们大家这个词,我想我用得对,或者我感觉我用得对)都曾用过,在几千年中,在火种刀耕的时代中,直到火被电灯取代时为止,都曾用过。我又想起了别的姿式,譬如女人提起裙边,男人摸索剑柄,这一切就像童年时代从垂死的老人口中最后一次听到的话语,都遗忘了。在我家里没人再说“樟木桌式柜”了,也没人再说“火炕”、“三角炉架”了,就像现在人们谈论音乐一样,没有人再提起20年代的圆舞曲、令祖父母动情的波尔卡了。
我也在思考着各种物件,譬如说那些盒子,那些有时出现在谷仓、厨房或不起眼的角落里的工具。没有人能解释这些工具的用途了。认为各个时代的事物我们都了解,那是虚荣。时代把自己的死人埋葬后就把钥匙藏起来了。只有在梦中,在诗歌中,在游戏中(就像我点燃蜡烛,拿在手中在走廊里走动那样),我们有时才能窥视到我们过去的样子,在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之前的样子,而现在又有谁能够知道我们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呢。
三十四
虽然我们对我们的巨人父母接受的无可辩驳的事物一点把握也没有,但我们仍然拥有那可爱的可能性,即我们仍然能够生活,能做做事,就像……我们仍然能够选择工作前提,能够像莫莱里那样去进攻,以某种隐隐约约有把握的感觉的名义去反对我们认为虚假的东西,尽管这种感觉并不比其他的感觉确切,但却能使我们昂起头来去数天上的御夫星座,或再找一次昂星座。这些星星就像我们儿童时代玩耍的小昆虫,摸不透的蝙蝠。
三十五
虽说愿望是对不可知力量的一个模糊定义,但人们总是觉得它就在眼前,而且很活跃,它存在于每个错误之中,存在于每次向前一跃之中。这就是人之所以为人,不是肉体加灵魂,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一场不断的、针对匮乏的冲突,针对诗人所有被夺之物的冲突,一场与对一种领土的思念的冲突,尽管死亡正在高举扫帚站街角,尽管希望不过是强大的帕尔米拉(叙利亚被罗马侵占并摧毁的一座古城),在那块领土上生活总是能够从另一个角度,以另外的命名嗫嚅而语的。……他(奥利维拉)确知聚居区是存在的,因为那是他愿望的产物,也就是他的愿望,正如他本身的存在就是他的愿望一样;世界,或是代表世界的一切都是愿望,都是他的愿望,或者就是愿望本身。
三十六
少年时代,在咖啡馆里,多少次我们都幻想成为同伙伴们一样的人,这样就觉得是幸福。几乎刚刚从一些男女身上了解到一种存在方式,献身方式,也就是说,仅仅一个轮廓。我们就想成为同他们一样的人。我以一种时间之外的清晰度还记得港口的那些咖啡馆,我们曾摆脱家庭和各种义务在那里度上几个小时。进入烟雾腾腾的领土,进入相信自己,也相信朋友的领土,让某种事物来振奋处于摇摇欲坠状态中的我们,给予我们一种长生不老的感觉。在那里,到了二十岁的时候,我们就说出了自己最为清醒的话,就了解了我们之间的感情是最为深厚的。喝着升装啤酒,抽着很凶的雪茄,我们感到自己就是神仙。啊,亲爱的咖啡馆,你这美丽的小天使。接着我们来到了大街上,但每次总好像是被赶出来似的。在科连特斯大街,在圣马丁大街(布宜诺斯艾利斯街道名),那位天使在用闪闪发光的剑指挥着交通。到了很晚才回家,才去处理事物,才为老娘喝椴叶茶,才去想想后天要办的事,才去会见那阅读维基.鲍姆(奥地利女作家)的作品,由于没有别的办法,我们只得与之结婚的未婚妻。
……
然而,要是坦率地想一想,我们想要过的这种生活的最荒唐之处正是它们的虚假的接触。几条孤零零的轨道,两只手不时地握一握,聊上五分钟,某天去看赛马,某一晚去听歌剧,参加使大家感到近乎了的守灵仪式(确实如此,但这种近乎劲等棺材一钉上就完了)。而与此同时,人们在生活中的确相信朋友就在身边,接触是存在的,合谐与不合谐都是那么深刻而持久。我们大家互相仇恨,但并不懂得这种仇恨的现在形式正是亲热,深刻仇恨的道理在于偏离中心这一现象,在于你我之间,这个那个之间不可逾越的空间。所谓亲热,就是本体论上的掠夺,就是企图攫取不能攫取的东西,我很想进入特拉维勒夫妇亲密友好的圈子里,用的借口是想更好地了解他们,真正地成为他们的朋友,尽管实际上我心里想的是攫取玛努身上的神力,塔丽妲身上的精灵,攫取他们看待事物的方法,攫取他们那区别于我的现在和未来。奥拉西奥,你为什么要把进行精神上的攫取当作自己的癖好呢,为什么那么怀念对别人的依靠呢。
三十七
“企图有一个中心存在,”奥利维拉在木板上靠靠舒服,想道,“真是蠢得无以复加。就像普遍存在性一样,中心也只能是个幻想。中心根本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一种不断的汇合,一种物质的波动。在夜间我是一个不动的物体,而在城市的另一端,一卷纸正在变成晨报。八点四十我将走出家门,而在八点二十的时候报纸大概已经运到了街角的报亭里。八点四十五,我的手将同晨报结合起来,在离地面一米的高度上开始一起行动,走向电车。”
三十八
“我们软弱得令人难以忍受,玛努,我们总是容忍现实像任何一滴水那样从我们手指间逃掉。我们本来已经把现实几乎完美无缺地抓在手里了,但它却像彩虹一样从大拇指跳到了小指上。为了得到它,我们费了很大力气,用了很多时间,作了许多试验……我怎么知道现实在何处,只不过我喜欢那蛤蟆一样在手指间跳动的彩虹。”
三十九
假若存在着和解,这和解也必须是别的东西,而不是神圣的境地,不是从一开始就具有排他性的境地,必须是某种内在的东西,不是那为了金子而牺牲铅,为了玻璃而牺牲玻璃纸,为了多而牺牲少的东西。相反,荒谬则要求铅具有金子的价值,要求多寓于少。
……
最容易不过的是把外界的事权衡一下,就像人们要确信外面的事和里面的事都是房子的两根主梁一样。但这样一来就糟了,历史正在告诉你这一点,光思考不体验这一事实本身就向你证明这样做是很糟糕的,这样一来我们就整个陷入不合谐之中,而这种不合谐我们正在使用一切手段以社会这幢大楼,以历史,以爱奥尼亚风格(西方建筑上的柱式之一),以文艺复兴的欢乐,以浪漫主义的表面伤感来加以掩盖。
四十
我想说的是另外一个事物,几乎抓不住的一个事物,即“灵魂”(我的自我,不是我的指甲)是一个不存在肉体的灵魂。也许是灵魂推动了肉体的演化,但它厌倦了这种一推一拽的动作,于是就自己就走到前面去了。但刚走了两步……
它就破碎了,唉,因为它那真的肉体不存在了,把它给摔在地上了,叭的一声。
可怜的灵魂回到了家里,如此等等,但这并不是我要……唉,管他呢。
同特拉维勒就发疯问题进行了长谈。在我们谈到梦境的时候,我们几乎同时发觉,梦里的各种结构只要在醒着的时候略微延长一点点,就可能变成发疯的普通形式。我们在梦中可以廉价地施展发疯的才能,同时我们也可以设想一切发疯行为就是定了格的梦境。
老百姓的智慧:“某人是个可怜的疯子,一个梦想家……”
四十一
令人烦恼的是,真正的了解却是另一码事,我们只满足于很少的东西:朋友间很好地互相了解,情人间很好地互相了解,家人间很好地互相了解,这时我们就以为自己处在和谐的气氛之中了,这纯粹是骗人的,像鸟儿照镜子一样地毫无意义。有时我倒觉得两个互相打得头破血流的人之间比站在外面围观的人之间存在着更多的了解。
四十二
也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背叛是在孤独之中完成的,既无目击者,也无同谋,并以为自己超越于个人承诺和感官戏剧之外。表面上你是自由的,可以不必对任何人负责地退出游戏,走出十字路口,随便钻入周围各条道路中的一条,还宣布这是一条唯一的必由之路。玛伽就是这些道路中的一条,文学则是另一条,懒惰又是一条,屁用也不管的思考也是一条。
四十三
“你(塔丽妲)跳(房子)第三格的时候失败了。玛伽也会失败的,她不能坚持,也没有距离感。时间在她手里被揉得粉碎,在这个世界上她总是磕磕绊绊的。顺便说一下,正是由于这一点,她在揭露别人虚假的完美上,是个绝对完美的人……”
四十四
渐渐地,偶然由于一次撕得一缕缕破布似的谈话,我们就开始回忆了起来,两个相距甚远、陌生而又几乎永远协调不起来的世界就进入我们的谈话。像是达成了一致,我们开始嘲笑起往事来。总是由我开头,我轻蔑地回忆着对朋友的盲目崇拜、我那错误地理解、并未得到好报的忠诚,以及以一种谦卑的顽固劲用于政治舞台、智力竞技场和狂热的爱情上的标准。我总是嘲笑我那值得怀疑的诚实,因为许多次这诚实都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了不幸;而在内心深处背叛与不诚实却在编织着蛛网,自己又不能加以阻止,同时还默许别人在我面前成为背叛者和小人,我同样不能加以阻止。这样,我就成了双重罪人。
四十五
奥利维拉的口袋里总是装着许多细绳,他收集各种颜色的线和绳,把这些线绳夹在书中,并用这些东西和黄蓍胶制作各种形象。不知他是从哪儿染上的这个习惯。此时他把一根黑色的细绳绕在门柄上,并问自己,细绳很容易断,不知是否能给自己以某种邪恶的满足感。他的回答是:很可能,也许能够,谁知道呢。唯一能肯定的是,这些细绳和线使他感到愉快,他觉得没有比用这些东西制造一个巨大的透明二二面体更富教益的事了。这是件需要几小时才能完成的复杂任务,但随后他却用火柴一点,观察起那点点火焰如何摆动起来了。每当他这样做的时候,赫克利普顿(奥利维拉在阿根廷的女友)就扭着双手说,把这么可爱的东西烧掉简直是罪过。很能对她解释清楚:这框架越不结实,越不经久,在做了又拆的时候,他就越是具有自由感。奥利维拉觉得,对于自己的劳作来说,绳和线是唯一能够说明问题的材料。当然,如果在街上遇到一段铁丝或铁条,他也会有兴致用这些东西进行创作的,但这只是偶尔为之而已。他喜欢自己做的东西里空间越大越好,这样,空气就可以自由出入,尤其是出;他对书本、女人和义务就是抱这种态度。他并不希图赫克列普顿或是首席红衣主教理解他这种过节式的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