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易流徙,今古同俯仰。
流徙:变迁。俯仰:表示时间很短。
题目与文章无关。
文章与前天的日记有一点关系。
我写日记的时候,动不动就“流徙”。生活中却总恨不得按照一定的程序。
作为一名向往着规律和步骤,却活得很杂乱的人,缓步不前和半途而止随时随刻在发生。
书看到一半,觉得沉闷,读不下去,又不愿意弃读,也不愿意先放旁边,只好很慢很慢地看。
东西想要整理,嫌麻烦而不情愿,于是各种拖延,又觉得这是最该先做的,所以其他事也搁置了。
诚是如此,这一本怎么也看不完,下一本便没法开始,阅读便停了下来。而东西一直没有整理,其他事亦愈积愈多。
不喜欢自己这样,却有如强迫症般,改不了。大抵是本性懒惰与追求完美的较劲,并无胜者。“懒惰”确实省了力气,却总还要在心里惦着,无法放松。“完美”更是毫无得着,莫说实现,停滞中竟无趋近。这样的按部就班失去了规律的意义,甚至成了阻碍。干嘛不在生活中也跑一跑题呢,只要最后回归主题,首尾呼应,其实并没什么不同啊。心里虽然这样想着,行动上却仍一如从前。真讨厌这样的自己。
不管怎样,很想改变。读到张大春《警语》中摘自《读书的艺术》里收录蒙田《谈书》之文中一段,猛的被说中了心事。文里说,“如果在阅读中碰到甚么难懂的地方,试一两次之后我就不再去费心思了,因为我有一颗任性的心,要是我不小心就沈迷在一个问题上,那不但浪费了时间,也使自己无所适从地迷失于其中了。”
为了不再把时间浪费于“无所适从地迷失”,决心改一改,哪怕只是一点点的慢慢改,总有一日改造成功。然后可不再勉强自己迷失于读不下去的书里,迷失于中断的事由中,迷失于想不起来的纠结。
于是许了新的愿,任是在文字还是生活中,做个随心“流徙”的人。不迷失于过程,不迷失于目的。
故而今日,稍做改变,把读不下去的《空谷幽兰》暂放一旁,把另外五本备在了手边。分别是《一个女人》、《如果你爱我比较深》、《超杀人事件》、《你们忘了这个世界吗》和《在中国的屏风上》,形色各异。
很久没读诗了,很快的把《如果你爱我比较深》读了一遍,没有几首有所触动,只觉得王尔德真是格外积极的在推广着奉献精神。我想,诗是不该我这样看的。我确实没有什么读诗的造化。那就那样吧。
我困得很,不想继续说下去了,没说完的暂放一边,就任我随心“流徙”到梦里吧,晚安。
题目与文章无关。
文章与前天的日记有一点关系。
我写日记的时候,动不动就“流徙”。生活中却总恨不得按照一定的程序。
作为一名向往着规律和步骤,却活得很杂乱的人,缓步不前和半途而止随时随刻在发生。
书看到一半,觉得沉闷,读不下去,又不愿意弃读,也不愿意先放旁边,只好很慢很慢地看。
东西想要整理,嫌麻烦而不情愿,于是各种拖延,又觉得这是最该先做的,所以其他事也搁置了。
诚是如此,这一本怎么也看不完,下一本便没法开始,阅读便停了下来。而东西一直没有整理,其他事亦愈积愈多。
不喜欢自己这样,却有如强迫症般,改不了。大抵是本性懒惰与追求完美的较劲,并无胜者。“懒惰”确实省了力气,却总还要在心里惦着,无法放松。“完美”更是毫无得着,莫说实现,停滞中竟无趋近。这样的按部就班失去了规律的意义,甚至成了阻碍。干嘛不在生活中也跑一跑题呢,只要最后回归主题,首尾呼应,其实并没什么不同啊。心里虽然这样想着,行动上却仍一如从前。真讨厌这样的自己。
不管怎样,很想改变。读到张大春《警语》中摘自《读书的艺术》里收录蒙田《谈书》之文中一段,猛的被说中了心事。文里说,“如果在阅读中碰到甚么难懂的地方,试一两次之后我就不再去费心思了,因为我有一颗任性的心,要是我不小心就沈迷在一个问题上,那不但浪费了时间,也使自己无所适从地迷失于其中了。”
为了不再把时间浪费于“无所适从地迷失”,决心改一改,哪怕只是一点点的慢慢改,总有一日改造成功。然后可不再勉强自己迷失于读不下去的书里,迷失于中断的事由中,迷失于想不起来的纠结。
于是许了新的愿,任是在文字还是生活中,做个随心“流徙”的人。不迷失于过程,不迷失于目的。
故而今日,稍做改变,把读不下去的《空谷幽兰》暂放一旁,把另外五本备在了手边。分别是《一个女人》、《如果你爱我比较深》、《超杀人事件》、《你们忘了这个世界吗》和《在中国的屏风上》,形色各异。
很久没读诗了,很快的把《如果你爱我比较深》读了一遍,没有几首有所触动,只觉得王尔德真是格外积极的在推广着奉献精神。我想,诗是不该我这样看的。我确实没有什么读诗的造化。那就那样吧。
我困得很,不想继续说下去了,没说完的暂放一边,就任我随心“流徙”到梦里吧,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