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的21岁
每次到了暑假和寒假,我都要犹豫着要不要回家。
在13岁之前,我很肯定的是要回。
13岁之后,我不知道了。
16岁之前,我总是在一阵犹豫之后,拖着“怎么样都好”的心情回家。
19岁之后,我其实真的不想回家,但是,每次想到“还能和家人在一起渡过多长时间”,我又回去了(尤其是当外公和外婆出了事之后)。
现在,21岁了,我真的不想回家,因为我感觉到真正的生活要想我施压了,我要开始面对现实了,我不是小孩子了,我要还钱给“成天嚷着要我还钱的老爸”,我不想说在我不在家的时候会错过什么不该错过的事情。
我常常告诫自己: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觉得自己是胆小鬼,不远面对现实的胆小鬼。
我从同龄朋友之中找到了证明我是正常的证据:他们都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他们最近过得是如何的不无奈和力不从心(对家人和家事)。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正处于一个很尴尬的时期——在家里,we are too young to make desition, we are too old to be a outsider. 但是毫无疑问的就是——我们要开始学习如何去照顾一个家庭,如何解决各种家庭问题。家庭的问题,不是说有道理、有理智就可以分清对错的,他很复杂,要有人情味、要融入适当的感情。
从小到大,我就被说成是不会吵架的人。因为我每次和别人吵架的时候,都是据理力争类型,只会说道理,完全没有用气势压倒对方的战术。于是,在那个夜晚,我在医院,被一头牛一般的人无礼地挖苦了,让我第一次领悟到——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的窘况。最惨的就是——我最后碍于所谓的辈分等级制度,被劝去向“那头牛”道歉。那个夜晚,我真心觉得并不是“能屈能伸”就等于是英雄。
本来,无论发生什么,最后都可以安慰自己:我还有一个能够无限包容我的家。但是,我发现,我无法原谅自己的家人,做出无情伤害其他家人的行为。于是,我变得不喜欢回家,不喜欢回家看到每天都在上演。但是,我爱我妈妈,爱我妹妹,担心我外婆,所以,我的肉体还是回去了。至于灵魂,我让它“飞一阵子”。
在13岁之前,我很肯定的是要回。
13岁之后,我不知道了。
16岁之前,我总是在一阵犹豫之后,拖着“怎么样都好”的心情回家。
19岁之后,我其实真的不想回家,但是,每次想到“还能和家人在一起渡过多长时间”,我又回去了(尤其是当外公和外婆出了事之后)。
现在,21岁了,我真的不想回家,因为我感觉到真正的生活要想我施压了,我要开始面对现实了,我不是小孩子了,我要还钱给“成天嚷着要我还钱的老爸”,我不想说在我不在家的时候会错过什么不该错过的事情。
我常常告诫自己: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觉得自己是胆小鬼,不远面对现实的胆小鬼。
我从同龄朋友之中找到了证明我是正常的证据:他们都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他们最近过得是如何的不无奈和力不从心(对家人和家事)。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正处于一个很尴尬的时期——在家里,we are too young to make desition, we are too old to be a outsider. 但是毫无疑问的就是——我们要开始学习如何去照顾一个家庭,如何解决各种家庭问题。家庭的问题,不是说有道理、有理智就可以分清对错的,他很复杂,要有人情味、要融入适当的感情。
从小到大,我就被说成是不会吵架的人。因为我每次和别人吵架的时候,都是据理力争类型,只会说道理,完全没有用气势压倒对方的战术。于是,在那个夜晚,我在医院,被一头牛一般的人无礼地挖苦了,让我第一次领悟到——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的窘况。最惨的就是——我最后碍于所谓的辈分等级制度,被劝去向“那头牛”道歉。那个夜晚,我真心觉得并不是“能屈能伸”就等于是英雄。
本来,无论发生什么,最后都可以安慰自己:我还有一个能够无限包容我的家。但是,我发现,我无法原谅自己的家人,做出无情伤害其他家人的行为。于是,我变得不喜欢回家,不喜欢回家看到每天都在上演。但是,我爱我妈妈,爱我妹妹,担心我外婆,所以,我的肉体还是回去了。至于灵魂,我让它“飞一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