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世间,收拾理想
那天跟好友聊天,问他近况如何。好友在香港一家全球顶尖的投行实习,为期两个月。拿到这份实习颇为不易,为此他很珍惜。电话那头,他跟我抱怨,在这里工作压力太大,才来两个星期,他已经通宵了两天了,天天晚上12点之后回家,凌晨3、4点下班都是常事。他的老板催他干活,老板的老板催他老板干活,就是一个这样被他形容为“刺激”的循环,每日如此。看着太阳在公司66楼的落地玻璃窗外升起,是一种别样的感慨:窗外是太阳在日出,可你心里是日落。朋友如是说。
我哈哈大笑,觉得此人历经多年,还是一副幽默感不减之状。但是回过头来,我才忽然品到一丝凄凉。我不禁想问,这是我们这么多年来苦苦追求的人生么?朋友说,他现在很怀疑这份工作是否适合自己,他说,相比这样的高压力快节奏,他已经更向往正常上下班,能够跟家人共进晚餐的生活。是啊,常人之求,谁不想要呢。
然而,从本科开始的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不断地往上走,我们辛苦考上浙大,读完本科再读硕士,追求最好的成绩,追求最牛的实习,学习各种必须的技能,为的就是能够找到一份能够体面对得起自己付出的工作,成为人上之人。但是最后,得到了金融食物链顶端的投行工作,却发现这是一块常人无法驻足的雷池。结果来得这么轻易相反,似乎让人有一种蓦然回首,却见灯火阑珊处空无一人的不安。
这种不安,来自对生活信念重新洗牌的恐慌,来自对人生教条推倒解构的痛苦,来自个人目标全盘否定的挣扎。
是啊,这么多年了,一心就是这么想的,突然说变就变了,谁能够相信呢。我劝好友,坚持住,圈子里的人都是这么挺过来的,过了这段时间估计就好了。他点点头,可能是吧,在这里工作没有什么情味,有点变机械了。但是如果在这里长久工作,真的必然折寿。
我忽然觉得,行走世间,我们还是得收拾自己的理想。现实和理想的差距,不踩进这水里是无法体会的。而体会之人,又多半推翻了自己原有想法。现在也有一些朋友跟我抱怨,工作真是没有盼头,也不开心。我想,这就像是NBA里的新秀墙吧,刚进入联盟总会撞上一样。挺一挺,就过去了。于是我转身在墙上写下一句: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才能担大任。当作劝勉好友,以及自勉。
我哈哈大笑,觉得此人历经多年,还是一副幽默感不减之状。但是回过头来,我才忽然品到一丝凄凉。我不禁想问,这是我们这么多年来苦苦追求的人生么?朋友说,他现在很怀疑这份工作是否适合自己,他说,相比这样的高压力快节奏,他已经更向往正常上下班,能够跟家人共进晚餐的生活。是啊,常人之求,谁不想要呢。
然而,从本科开始的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不断地往上走,我们辛苦考上浙大,读完本科再读硕士,追求最好的成绩,追求最牛的实习,学习各种必须的技能,为的就是能够找到一份能够体面对得起自己付出的工作,成为人上之人。但是最后,得到了金融食物链顶端的投行工作,却发现这是一块常人无法驻足的雷池。结果来得这么轻易相反,似乎让人有一种蓦然回首,却见灯火阑珊处空无一人的不安。
这种不安,来自对生活信念重新洗牌的恐慌,来自对人生教条推倒解构的痛苦,来自个人目标全盘否定的挣扎。
是啊,这么多年了,一心就是这么想的,突然说变就变了,谁能够相信呢。我劝好友,坚持住,圈子里的人都是这么挺过来的,过了这段时间估计就好了。他点点头,可能是吧,在这里工作没有什么情味,有点变机械了。但是如果在这里长久工作,真的必然折寿。
我忽然觉得,行走世间,我们还是得收拾自己的理想。现实和理想的差距,不踩进这水里是无法体会的。而体会之人,又多半推翻了自己原有想法。现在也有一些朋友跟我抱怨,工作真是没有盼头,也不开心。我想,这就像是NBA里的新秀墙吧,刚进入联盟总会撞上一样。挺一挺,就过去了。于是我转身在墙上写下一句: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才能担大任。当作劝勉好友,以及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