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绿卡申请和移民介绍 – warald详尽讲解6
接上篇:美国绿卡申请和移民介绍 – warald详尽讲解5
《六》科研人员的绿卡申请 - 中
第二种就是eb1杰出人才的申请了。首先,什么是杰出人才?
跨国公司管理层、姚明、易建联、郎平、郭晶晶、田亮、刘德华、葛优、杨澜、金庸、齐悲鸿、张艺谋等,都是,无论你是否喜欢他们;
从世界冠军变乞丐的张尚武,当年如果办eb1,肯定也可以,有了绿卡就可以来美国吃政府救济 -- Warald呼吁所有拿过奖牌的体育界人士,如果退役或者临近退役,真的在国内生活潦倒、活不下去,那就应该移民来美国,文化程度低、不会讲英语也不要紧,有伤病残疾更好,正好拿来当理由申请政府救济,只要稍微做点事,基本生活就有保障了。在美国,不工作光吃政府救济的人,也不少,墨西哥人能做到,咱中国人也没问题。欢迎帮忙传播此观点,敬请标明是一亩三分地Warald的点子。
凤姐、芙蓉姐姐,应该不合格,因为没有正式文件和获奖来证明他们是“杰出人才”;
韩寒肯定可以,因为上过Times,这个证据非常非常强大,足以证明他是文化界杰出人才;李大眼我就不晓得了,不知道他是否有文件来证明;
我这里是举例说qualification(资格),而不是有这个intension、interest,如有冒犯,面对芙蓉,我傲骨铮铮;其他大人和众粉丝们,请饶了Warald这矬人吧,阿弥陀佛。
其实移民局处理绿卡申请,也只能根据各种文件和证书来做判断,你会剪纸、雕塑、刺绣、书法、摄影、主持等等,只要有证件、有充分的证据来证明你杰出,都是有可能办下eb1的。不过,对于有些职业的人来说,来美国发展,没有任何意义。
你在assbook、macrohard作软件开发,工资是剪纸艺人的无数倍,比他们牛?sorry,eb1是杰出人才移民,而不是高收入移民,如果您是有钱银,请参考我这个系列后面要写的投资移民。
对咱们这些走读书道路的人来说,杰出人才,就是杰出科研人才的意思了,就是outstanding researcher or professor. 这类绿卡申请,速度很快,也不用经过LC过程,直接提交140,并且有premium processing,两个星期给你结果,如果被批准,就直接提交485,几个月后绿卡就批了 - 相比于前面说的n年排期,少了多少折磨?
尽管professor不是随便就可以号称的,但是oustanding researcher就不一样了,这个并不要求你有博士学位,硕士也可以办。但是很明显,如果你只是上了点课的credit based master,别的啥都没有,无论是 NIW还是eb1,你都是不合格的,上点课就能培养出来的背景,跟national interest waiver, outstanding researcher要求差远了,你再能抡都没人信。要拿绿卡,很可能就得去eb23的长队伍里排队。
eb1杰出科研人才,用移民局的原话来说,要求科研上”outstanding achievement“ "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extraordinary ability"。移民局官员,希望你能”stay at the top of your field of endeavor“ “among the best few”。总之,听上去,大概诺贝尔奖得主,或者ACM图灵奖得主可以符合,或者最不济,你数数本领域最top的三五个researcher,就是他们了,可能你的导师都承担不起这样的赞誉。
别给吓跑了,下面Warald给你分析一下实际情况和如何操作。先给你点例子鼓鼓气:
1)国内来的土博,跑到美国做postdoc,一堆国内中文论文,加几篇英文非top期刊论文,成功拿到了杰出科研人才绿卡的,也颇有一批人。尽管成功比例不是很高,但也不是全靠撞大运,还是有相当比例的人通过了的。
2)最高学位是美国硕士的,也有人申请成功了
谁说上面这样的人也有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俺 LOL
移民局定义的“杰出科研人才”具体衡量标准如下,申请人只需要满足2-3条:
1. 因为杰出成就而获得过主要重大成果奖励或优秀奖励 ;简称awards
2. 要求会员必须展示其杰出成就的协会的会员身份 ;简称membership
3. 在专业刊物上发表的 , 由其他人撰写的关于你在学术领域工作的报道 ;简称media coverage
4. 以个人或集体名义参与过对其他人在相同或相关领域工作的审评 ;简称review
5. 在自己从事的科学或学术领域作出贡献 ;简称contribution
6. 在本专业领域的学术著作 , 书籍 , 或文章 ( 国际流通的学术论文 ).简称authorship
这样的定义依然非常主观。移民局没有定义最低学位要求,也没有定义论文数量和被引用的次数、review次数之类的东西,就这6条。
大家很容易看出,第五条,难度最低。authorship就是发表论文,这个,读了phd,一篇一作都没有就毕业的,很少吧?至于contribution嘛,哪个论文不需要论证自己的contribution?没有contribution你还发paper? 剩下的就数review最容易了,phd读到高年级,一般都会有些机会的,尤其是老板也有点名气的话,经常会有journal的editor上门求你老板review,然后你就接过来做就是了。
三个基本标准就这样很easily满足了,但是eb1申请跟申请phd全奖一样,满足了minimum requirement不代表你就会成功,尤其是从2010年开始,移民局有了明确规定,给予他们工作人员权利,在你满足了必要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拒绝你的申请
eb1跟申请phd全奖也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美国教授总是抱怨funding不足,offer名额有限,但是移民局的eb1名额,最起码过去几年,用不完!
eb1杰出科研人才又分两种:eb1a和eb1b。前者不需要雇主支持,自主申请就可以,但是需要满足至少三个条件;后者需要雇主支持,只需要满足至少两个条件就可以了。对于eb1b申请,移民局还要求你的雇主至少雇用三个full time科研人员,你的职位是full time permanently做research,并且你的科研经历不能少于三年。
eb1b的通过率是很高的,是90-95%,考虑到每100个申请人里面,statistically, 肯定会有小部分人硬件不合格或者很勉强(大多是permament full time research position这条),但是硬交申请来碰运气,所以这个高通过率也可以理解为:只要你符合最基本的硬性规定,交了就会批,不被批准才是反常的。
对于eb1b来说,很大的一个顾虑是你的雇主是否支持,是否拿出证据证明你的职位是科研性质的。如果是去research institute工作,一般不是问题,但是如果是去工业界,那专门做科研的职位很少,大部分都是engineer性质的,尤其是就业主力IT行业,头衔基本是software/Web/hardware/IC engineer/developer系列的,而不是researcher or scientist。这个时候,就需要你的雇主来变通帮忙,肯出示文件来证明你实际上是full time, permanent research position,公司也至少有三个这样的人。有些雇主不愿意这样做,但是几乎所有的大中型公司,也包括很多小公司,都会claim自己是做科研的、掌握先进技术,实际上都有能力来支持你的eb1b申请,就看他们是否愿意做了。当然,愿意sponsor eb1b但是怎么地也跟research无关的雇主也是有的。-- 注意,这里说的permanent,在美国就是非临时工的意思,并非类似“公务员”性质的工作,换句话说,雇用你的job offer letter上没有写雇佣到期的日子。在美国,无论是permanent还是临时工,employment基本都是at will,你可以随时dump你的雇主,你的雇主也可以随时解雇你。
至于三年research经验,这个并没有说“正式工作经验”,所以你读博士期间的工作,也算。
相比之下,eb1a最高也不过60%多的通过率,或者说申请失败的概率很大。
这个是有很多原因的,首先是没有eb1b这种permanent research position作为标杆,eb1a评审过程就更主观;其次,很多博士后,因为postdoc本质上是临时工作(temporary contractor)而不是permanent position,经常也得不到雇主的支持,只能申请eb1a,他们为了身份和生存,不得不去碰运气,甚至多次碰运气,他们也只能选择碰eb1a,从而拉低了通过率。
而eb1b通过率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我的个人观点:你已经有博士学位了,而且在美国有工作了,并且大体上是从事科研的,符合eb1 outstanding researcher这个途径的goal,所以移民局就愿意放你过关,否则你就得去eb2的队伍里漫漫排队,那就太残忍了。
移民局官员按照规章制度,审核paper work。你声称的任何东西,都必须有证据。你说你研究好,做了contribution,那就要出示证据,这就需要推荐信reference letter来支持、“保举” -- 申请NIW也是如此。
给你提供推荐信的,必须是领域专家,尽管不一定要牛人,但是总的来说,人越牛越好,title越狠越好。
很明显,还在申请绿卡、处于职业初期的你,一般情况下,没有"stay at the top of your field",至于啥outstanding achievement和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自己都要笑了,对吧?
这种推荐信,里面不可避免的要吹嘘、吹捧,常见的写作过程是这样子的:你先征求牛教授的同意,然后自己起草内容,无论自己那点technique、method、theory到底咋样,信里面都要吹捧的像是你要得诺贝尔奖或者计算机图灵奖似的,然后拿去让牛教授审核,之后签字。一般提前说好了,牛教授都会配合的;如果他不配合,而是删去了吹捧你的若干文字,那这样的信就不能用了,你来句thank you,然后扔掉。
---- 是不是跟咱们在国内申请美国offer时,找中国老师写推荐信,如出一辙?
我知道的肯这样弄移民推荐信的,既有美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也有斯坦福和哈佛的系主任。Warald手里也颇有几套eb1的申请材料,推荐人那可都是大名鼎鼎,谁拿了他们的offer,都可以来一亩三分地论坛当憾地神牛。
如果你申请phd或者求职的过程中,让牛教授这么“配合”,肯定要被他们批死的,也没人会允许你这么胡搞。但是申请绿卡就不一样。你清楚的说明,这个reference letter就是for immigration purpose,坚决不用于其他场合,教授们该懂的就懂了。
注意,Warald没说是个美国教授就肯这么胡搞,也没建议你上去就直接提这种要求,更没说任何人都可以去找美国教授这样做,如果您要蒙头冲上去提这种要求,那是自己有问题。该如何操作,是有讲究的。-- 申请个美国offer,你都要做上1-2年的准备;申请绿卡,你应该做好更长久的备战,别以为随便打个招呼,就搞定了推荐信。
另外一个证明你的contribution的东西,是citation的数目,就是你的论文发表之后,被独立引用佛如次数(自引除外),contribution越大,自然citation越多。不过这个也没有硬性的规定,而且不同领域之间差别很大,biology之类的基础学科,论文总引用数过百不算啥,但是生物统计、eecs,要达到这个引用数字,难度要大多了 -- 看看自己专业期刊的IF值,是个很好的指标,IF值不高,一般论文引用次数也不多的。
论文引用次数和你的推荐信一般是相称的,科研做的好,引用数目一般就上来了,牛推也容易找。做好自己的科研工作,是一切的基础。
未完待续
– Warald (Email: iamxiaoning@gmail.com)
同步更新博客Blog: http://www.1point3acres.com/和http://blog.sina.com.cn/warald
欢迎转载, 转载必须保留我的ID & Email & Blog, 否则视为侵权, 谢谢合作!
《六》科研人员的绿卡申请 - 中
第二种就是eb1杰出人才的申请了。首先,什么是杰出人才?
跨国公司管理层、姚明、易建联、郎平、郭晶晶、田亮、刘德华、葛优、杨澜、金庸、齐悲鸿、张艺谋等,都是,无论你是否喜欢他们;
从世界冠军变乞丐的张尚武,当年如果办eb1,肯定也可以,有了绿卡就可以来美国吃政府救济 -- Warald呼吁所有拿过奖牌的体育界人士,如果退役或者临近退役,真的在国内生活潦倒、活不下去,那就应该移民来美国,文化程度低、不会讲英语也不要紧,有伤病残疾更好,正好拿来当理由申请政府救济,只要稍微做点事,基本生活就有保障了。在美国,不工作光吃政府救济的人,也不少,墨西哥人能做到,咱中国人也没问题。欢迎帮忙传播此观点,敬请标明是一亩三分地Warald的点子。
凤姐、芙蓉姐姐,应该不合格,因为没有正式文件和获奖来证明他们是“杰出人才”;
韩寒肯定可以,因为上过Times,这个证据非常非常强大,足以证明他是文化界杰出人才;李大眼我就不晓得了,不知道他是否有文件来证明;
我这里是举例说qualification(资格),而不是有这个intension、interest,如有冒犯,面对芙蓉,我傲骨铮铮;其他大人和众粉丝们,请饶了Warald这矬人吧,阿弥陀佛。
其实移民局处理绿卡申请,也只能根据各种文件和证书来做判断,你会剪纸、雕塑、刺绣、书法、摄影、主持等等,只要有证件、有充分的证据来证明你杰出,都是有可能办下eb1的。不过,对于有些职业的人来说,来美国发展,没有任何意义。
你在assbook、macrohard作软件开发,工资是剪纸艺人的无数倍,比他们牛?sorry,eb1是杰出人才移民,而不是高收入移民,如果您是有钱银,请参考我这个系列后面要写的投资移民。
对咱们这些走读书道路的人来说,杰出人才,就是杰出科研人才的意思了,就是outstanding researcher or professor. 这类绿卡申请,速度很快,也不用经过LC过程,直接提交140,并且有premium processing,两个星期给你结果,如果被批准,就直接提交485,几个月后绿卡就批了 - 相比于前面说的n年排期,少了多少折磨?
尽管professor不是随便就可以号称的,但是oustanding researcher就不一样了,这个并不要求你有博士学位,硕士也可以办。但是很明显,如果你只是上了点课的credit based master,别的啥都没有,无论是 NIW还是eb1,你都是不合格的,上点课就能培养出来的背景,跟national interest waiver, outstanding researcher要求差远了,你再能抡都没人信。要拿绿卡,很可能就得去eb23的长队伍里排队。
eb1杰出科研人才,用移民局的原话来说,要求科研上”outstanding achievement“ "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extraordinary ability"。移民局官员,希望你能”stay at the top of your field of endeavor“ “among the best few”。总之,听上去,大概诺贝尔奖得主,或者ACM图灵奖得主可以符合,或者最不济,你数数本领域最top的三五个researcher,就是他们了,可能你的导师都承担不起这样的赞誉。
别给吓跑了,下面Warald给你分析一下实际情况和如何操作。先给你点例子鼓鼓气:
1)国内来的土博,跑到美国做postdoc,一堆国内中文论文,加几篇英文非top期刊论文,成功拿到了杰出科研人才绿卡的,也颇有一批人。尽管成功比例不是很高,但也不是全靠撞大运,还是有相当比例的人通过了的。
2)最高学位是美国硕士的,也有人申请成功了
谁说上面这样的人也有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俺 LOL
移民局定义的“杰出科研人才”具体衡量标准如下,申请人只需要满足2-3条:
1. 因为杰出成就而获得过主要重大成果奖励或优秀奖励 ;简称awards
2. 要求会员必须展示其杰出成就的协会的会员身份 ;简称membership
3. 在专业刊物上发表的 , 由其他人撰写的关于你在学术领域工作的报道 ;简称media coverage
4. 以个人或集体名义参与过对其他人在相同或相关领域工作的审评 ;简称review
5. 在自己从事的科学或学术领域作出贡献 ;简称contribution
6. 在本专业领域的学术著作 , 书籍 , 或文章 ( 国际流通的学术论文 ).简称authorship
这样的定义依然非常主观。移民局没有定义最低学位要求,也没有定义论文数量和被引用的次数、review次数之类的东西,就这6条。
大家很容易看出,第五条,难度最低。authorship就是发表论文,这个,读了phd,一篇一作都没有就毕业的,很少吧?至于contribution嘛,哪个论文不需要论证自己的contribution?没有contribution你还发paper? 剩下的就数review最容易了,phd读到高年级,一般都会有些机会的,尤其是老板也有点名气的话,经常会有journal的editor上门求你老板review,然后你就接过来做就是了。
三个基本标准就这样很easily满足了,但是eb1申请跟申请phd全奖一样,满足了minimum requirement不代表你就会成功,尤其是从2010年开始,移民局有了明确规定,给予他们工作人员权利,在你满足了必要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拒绝你的申请
eb1跟申请phd全奖也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美国教授总是抱怨funding不足,offer名额有限,但是移民局的eb1名额,最起码过去几年,用不完!
eb1杰出科研人才又分两种:eb1a和eb1b。前者不需要雇主支持,自主申请就可以,但是需要满足至少三个条件;后者需要雇主支持,只需要满足至少两个条件就可以了。对于eb1b申请,移民局还要求你的雇主至少雇用三个full time科研人员,你的职位是full time permanently做research,并且你的科研经历不能少于三年。
eb1b的通过率是很高的,是90-95%,考虑到每100个申请人里面,statistically, 肯定会有小部分人硬件不合格或者很勉强(大多是permament full time research position这条),但是硬交申请来碰运气,所以这个高通过率也可以理解为:只要你符合最基本的硬性规定,交了就会批,不被批准才是反常的。
对于eb1b来说,很大的一个顾虑是你的雇主是否支持,是否拿出证据证明你的职位是科研性质的。如果是去research institute工作,一般不是问题,但是如果是去工业界,那专门做科研的职位很少,大部分都是engineer性质的,尤其是就业主力IT行业,头衔基本是software/Web/hardware/IC engineer/developer系列的,而不是researcher or scientist。这个时候,就需要你的雇主来变通帮忙,肯出示文件来证明你实际上是full time, permanent research position,公司也至少有三个这样的人。有些雇主不愿意这样做,但是几乎所有的大中型公司,也包括很多小公司,都会claim自己是做科研的、掌握先进技术,实际上都有能力来支持你的eb1b申请,就看他们是否愿意做了。当然,愿意sponsor eb1b但是怎么地也跟research无关的雇主也是有的。-- 注意,这里说的permanent,在美国就是非临时工的意思,并非类似“公务员”性质的工作,换句话说,雇用你的job offer letter上没有写雇佣到期的日子。在美国,无论是permanent还是临时工,employment基本都是at will,你可以随时dump你的雇主,你的雇主也可以随时解雇你。
至于三年research经验,这个并没有说“正式工作经验”,所以你读博士期间的工作,也算。
相比之下,eb1a最高也不过60%多的通过率,或者说申请失败的概率很大。
这个是有很多原因的,首先是没有eb1b这种permanent research position作为标杆,eb1a评审过程就更主观;其次,很多博士后,因为postdoc本质上是临时工作(temporary contractor)而不是permanent position,经常也得不到雇主的支持,只能申请eb1a,他们为了身份和生存,不得不去碰运气,甚至多次碰运气,他们也只能选择碰eb1a,从而拉低了通过率。
而eb1b通过率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我的个人观点:你已经有博士学位了,而且在美国有工作了,并且大体上是从事科研的,符合eb1 outstanding researcher这个途径的goal,所以移民局就愿意放你过关,否则你就得去eb2的队伍里漫漫排队,那就太残忍了。
移民局官员按照规章制度,审核paper work。你声称的任何东西,都必须有证据。你说你研究好,做了contribution,那就要出示证据,这就需要推荐信reference letter来支持、“保举” -- 申请NIW也是如此。
给你提供推荐信的,必须是领域专家,尽管不一定要牛人,但是总的来说,人越牛越好,title越狠越好。
很明显,还在申请绿卡、处于职业初期的你,一般情况下,没有"stay at the top of your field",至于啥outstanding achievement和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自己都要笑了,对吧?
这种推荐信,里面不可避免的要吹嘘、吹捧,常见的写作过程是这样子的:你先征求牛教授的同意,然后自己起草内容,无论自己那点technique、method、theory到底咋样,信里面都要吹捧的像是你要得诺贝尔奖或者计算机图灵奖似的,然后拿去让牛教授审核,之后签字。一般提前说好了,牛教授都会配合的;如果他不配合,而是删去了吹捧你的若干文字,那这样的信就不能用了,你来句thank you,然后扔掉。
---- 是不是跟咱们在国内申请美国offer时,找中国老师写推荐信,如出一辙?
我知道的肯这样弄移民推荐信的,既有美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也有斯坦福和哈佛的系主任。Warald手里也颇有几套eb1的申请材料,推荐人那可都是大名鼎鼎,谁拿了他们的offer,都可以来一亩三分地论坛当憾地神牛。
如果你申请phd或者求职的过程中,让牛教授这么“配合”,肯定要被他们批死的,也没人会允许你这么胡搞。但是申请绿卡就不一样。你清楚的说明,这个reference letter就是for immigration purpose,坚决不用于其他场合,教授们该懂的就懂了。
注意,Warald没说是个美国教授就肯这么胡搞,也没建议你上去就直接提这种要求,更没说任何人都可以去找美国教授这样做,如果您要蒙头冲上去提这种要求,那是自己有问题。该如何操作,是有讲究的。-- 申请个美国offer,你都要做上1-2年的准备;申请绿卡,你应该做好更长久的备战,别以为随便打个招呼,就搞定了推荐信。
另外一个证明你的contribution的东西,是citation的数目,就是你的论文发表之后,被独立引用佛如次数(自引除外),contribution越大,自然citation越多。不过这个也没有硬性的规定,而且不同领域之间差别很大,biology之类的基础学科,论文总引用数过百不算啥,但是生物统计、eecs,要达到这个引用数字,难度要大多了 -- 看看自己专业期刊的IF值,是个很好的指标,IF值不高,一般论文引用次数也不多的。
论文引用次数和你的推荐信一般是相称的,科研做的好,引用数目一般就上来了,牛推也容易找。做好自己的科研工作,是一切的基础。
未完待续
– Warald (Email: iamxiaoning@gmail.com)
同步更新博客Blog: http://www.1point3acres.com/和http://blog.sina.com.cn/warald
欢迎转载, 转载必须保留我的ID & Email & Blog, 否则视为侵权, 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