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娘的异想世界之在西厢
这部剧时长三个小时,内容丰富信息量很大,既有天马行空超现实的一面,也有十分真实和细腻的场景展现。
整体的思路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大龄女,在反抗母亲的过度保护和对爱情的犹疑中思考创作了一本小说。小说中的主人公源于她身边的真实人物又有她的异想成分加入,她在自己的小说中既表达着自己的想法,而其想法又自我表达着甚至自我成长超过了她的控制……与其说是超出控制不如说是她在写作中发掘出更潜意识里面的自我,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以及与母亲,异性的相处中,她慢慢成长,走出固执和犹疑,渐渐接近成熟的一个过程。
这故事听起来怎么和西厢没沾上边,其实在我看来,西厢也就是导演融入在这个剧的诸多元素里面的一个……女主角创作的小说是西厢记的异想版,有西厢的主人公和类似的情节,可是人物和情节在女主角的异想中几乎72变。不得不佩服导演的灵感,在这部剧中还加入了许多元素:微博带来的围观时代,人格分裂,豪门婚姻,单亲家庭亲情的不平衡,爱情、婚姻中的男女关系……这么丰富的元素加入到剧中,却不显杂乱,虽然有某些时候场景人物纷繁台词快速使我感觉追得很吃力。
剧中有变现人格分裂的场景十分有趣,崔莺莺和崔夫人化身一对豪门单亲家庭的母女,女儿人格分裂为两个代言人,而母亲更加夸张分裂为四个,母女二人冷战既变现为二人与四人的对峙,女儿是骄傲和谦卑,传统与放纵的结合;母亲则由四个高矮胖瘦身型外貌非常有特色的男演员扮演内心戏,演员表演十分专业,声音语气加上夸张的肢体动作,话剧现场愣是演出了"搞笑漫画日和"般的动漫效果,高潮处各个角色一齐发声,像回音壁内各种声音来回震荡,虽然观众有点难以消化,不过那种心惶惶乱纷纷的感觉十分传神.
另外很触动我心的一场是刘若英后面一场哭戏,当女儿对于探索自己内心,表达自己想法的自由的渴望与母亲要维持名门闺秀光鲜体面相冲突时,女儿既不想伤害母亲又不甘受母亲束缚的矛盾化成无助的哭喊.这情节其实还比较俗套,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在奶茶的演绎下非常动人,因为话剧是看现场演员的表演,我觉得在奶茶演那场戏的时候,有一种非常认真,非常入戏的真实感,这种真实感一定来自于她内心的真实感受,这种真诚的感情或者说这种专业的表演打动到观众的心.
与话剧无关的题外话.
我一直比较喜欢刘若英,对她的了解也不是很多,看过一些相关的八卦新闻,模糊觉得她好像一直是处在单身的状态,不管是她唱的歌演的角色好像都与单身非常有关系,虽然觉得她有时候过于执拗不够自然,还有时候好像拿不起放不下过于纠结的感觉,但我还是挺喜欢她的"虽不够完美,却很真诚".看她本人,发现她的眼神表情动作都跟想的一样,认真到有点刻板,却保有现在很多艺人难得的干净.
因为最近听到她结婚的消息,其实还蛮唏嘘的,一个唱着一辈子的孤单的女人结婚了,并且对方好像还身家不错...可是我看到她本人,我觉得什么怀疑都没有必要,只祝福她过得幸福.就像阿信说的,"有一天,小女孩都要长大",可是难得的是,长大的她仍然是这么一个值得爱的女人,四十多岁了,那种纯真和迷人完全不输给十几岁的小姑娘.让我想起小姨多鹤里面的多鹤,岁月和苦难在她身上流过,除了增添她的慈悲没有留下别的痕迹.以前我记得她说陈升不让她拍尺度大的电影,说你要想想以后你还要结婚,总要留点什么给你的丈夫吧.我觉得现在的她,不但完全值得被娶,甚至娶她的男人是多么幸运的.
话剧谢幕的时候,林奕华导演带着哥哥演员出来致谢,奶茶说"我不是因为自己是名人才这么说,其实做一个普通人是一个很珍贵和很特别的事情"
我心里发出好像麦兜电影里面那种惊喜的“哗”的一声。
我知道这句话虽然那么简短,可是对她来说意味着很多很多,对我来说,就是一直以来的想法.
就好像曾经看某一本书,某一部电影,某个网友的博客那种遇到知音的感觉,并不需要互相认识,隔着时空都可以有一种心心相连的感觉,就好像<1q84>里面所描述的---这些年,我一直在跟你一起生活,虽然不知道你在哪里.像小王子里面那个画画的人,每次遥望星空,都可以感受得到他的朋友小王子就在某一颗星上.
ps
剧中间放了一首歌.总感觉跟剧情其实联系并不紧密,导演林奕华说这部话剧一部分是为刘若英创作的,我想他加进来这首歌很大一部分原因,一定因为是她的歌曲中他比较喜欢的一首.我只想说,林奕华导演果然很合我口味,嘎嘎~~
这首歌在剧场里由刘若英现场唱起来的时候,真是很动听.
"那天的云是否都已料到
所以脚步才轻巧
以免打扰到我们的时光
因为已经那么少
风吹着白云飘
你到哪里去了
想你的时候抬头微笑
知道不知道"
整体的思路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大龄女,在反抗母亲的过度保护和对爱情的犹疑中思考创作了一本小说。小说中的主人公源于她身边的真实人物又有她的异想成分加入,她在自己的小说中既表达着自己的想法,而其想法又自我表达着甚至自我成长超过了她的控制……与其说是超出控制不如说是她在写作中发掘出更潜意识里面的自我,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以及与母亲,异性的相处中,她慢慢成长,走出固执和犹疑,渐渐接近成熟的一个过程。
这故事听起来怎么和西厢没沾上边,其实在我看来,西厢也就是导演融入在这个剧的诸多元素里面的一个……女主角创作的小说是西厢记的异想版,有西厢的主人公和类似的情节,可是人物和情节在女主角的异想中几乎72变。不得不佩服导演的灵感,在这部剧中还加入了许多元素:微博带来的围观时代,人格分裂,豪门婚姻,单亲家庭亲情的不平衡,爱情、婚姻中的男女关系……这么丰富的元素加入到剧中,却不显杂乱,虽然有某些时候场景人物纷繁台词快速使我感觉追得很吃力。
剧中有变现人格分裂的场景十分有趣,崔莺莺和崔夫人化身一对豪门单亲家庭的母女,女儿人格分裂为两个代言人,而母亲更加夸张分裂为四个,母女二人冷战既变现为二人与四人的对峙,女儿是骄傲和谦卑,传统与放纵的结合;母亲则由四个高矮胖瘦身型外貌非常有特色的男演员扮演内心戏,演员表演十分专业,声音语气加上夸张的肢体动作,话剧现场愣是演出了"搞笑漫画日和"般的动漫效果,高潮处各个角色一齐发声,像回音壁内各种声音来回震荡,虽然观众有点难以消化,不过那种心惶惶乱纷纷的感觉十分传神.
另外很触动我心的一场是刘若英后面一场哭戏,当女儿对于探索自己内心,表达自己想法的自由的渴望与母亲要维持名门闺秀光鲜体面相冲突时,女儿既不想伤害母亲又不甘受母亲束缚的矛盾化成无助的哭喊.这情节其实还比较俗套,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在奶茶的演绎下非常动人,因为话剧是看现场演员的表演,我觉得在奶茶演那场戏的时候,有一种非常认真,非常入戏的真实感,这种真实感一定来自于她内心的真实感受,这种真诚的感情或者说这种专业的表演打动到观众的心.
与话剧无关的题外话.
我一直比较喜欢刘若英,对她的了解也不是很多,看过一些相关的八卦新闻,模糊觉得她好像一直是处在单身的状态,不管是她唱的歌演的角色好像都与单身非常有关系,虽然觉得她有时候过于执拗不够自然,还有时候好像拿不起放不下过于纠结的感觉,但我还是挺喜欢她的"虽不够完美,却很真诚".看她本人,发现她的眼神表情动作都跟想的一样,认真到有点刻板,却保有现在很多艺人难得的干净.
因为最近听到她结婚的消息,其实还蛮唏嘘的,一个唱着一辈子的孤单的女人结婚了,并且对方好像还身家不错...可是我看到她本人,我觉得什么怀疑都没有必要,只祝福她过得幸福.就像阿信说的,"有一天,小女孩都要长大",可是难得的是,长大的她仍然是这么一个值得爱的女人,四十多岁了,那种纯真和迷人完全不输给十几岁的小姑娘.让我想起小姨多鹤里面的多鹤,岁月和苦难在她身上流过,除了增添她的慈悲没有留下别的痕迹.以前我记得她说陈升不让她拍尺度大的电影,说你要想想以后你还要结婚,总要留点什么给你的丈夫吧.我觉得现在的她,不但完全值得被娶,甚至娶她的男人是多么幸运的.
话剧谢幕的时候,林奕华导演带着哥哥演员出来致谢,奶茶说"我不是因为自己是名人才这么说,其实做一个普通人是一个很珍贵和很特别的事情"
我心里发出好像麦兜电影里面那种惊喜的“哗”的一声。
我知道这句话虽然那么简短,可是对她来说意味着很多很多,对我来说,就是一直以来的想法.
就好像曾经看某一本书,某一部电影,某个网友的博客那种遇到知音的感觉,并不需要互相认识,隔着时空都可以有一种心心相连的感觉,就好像<1q84>里面所描述的---这些年,我一直在跟你一起生活,虽然不知道你在哪里.像小王子里面那个画画的人,每次遥望星空,都可以感受得到他的朋友小王子就在某一颗星上.
ps
剧中间放了一首歌.总感觉跟剧情其实联系并不紧密,导演林奕华说这部话剧一部分是为刘若英创作的,我想他加进来这首歌很大一部分原因,一定因为是她的歌曲中他比较喜欢的一首.我只想说,林奕华导演果然很合我口味,嘎嘎~~
这首歌在剧场里由刘若英现场唱起来的时候,真是很动听.
"那天的云是否都已料到
所以脚步才轻巧
以免打扰到我们的时光
因为已经那么少
风吹着白云飘
你到哪里去了
想你的时候抬头微笑
知道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