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拉登为什么失败
美国没有目的。这也许是它最伟大的成就。美国的建国文献《独立宣言》指出,国家存在的目的就是保护人民、捍卫自由和追求幸福。
就这么简单。奇怪的是,这些字句中缺乏雄心和抱负。美国立国并非为了追求什么更光荣的事业,也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是为了追求收集塑像、加入踢踏舞剧团以及长途旅行的自由。然而,这些没有任何意识形态色彩的文字却不断取得胜利。这是从近10年来的发展中汲取的一条经验,也是雄心勃勃想要恢复7世纪阿拉伯帝国的奥萨马·本·拉登(Osama bin Laden)永远也无法领会的经验。截至目前,这个世界了解到的最成功的组织原则其实只是一个承诺,我们能够接受并且从事的事情绝不会比满足我们对幸福的追求更重要。
当我们掸去衣服上的灰烬、跨过东河走向新世纪时,这个世界给人的感觉并不简单。2001年,本·拉登成为一股势力,而且有强大的恐怖力量唯其马首是瞻。我们害怕身为领导人的本·拉登,了解中东地区的民意调查结果,并且为他拥有庞大的追随者而震惊。但是这些数字是否表明他的思想得到认可?或者他的行为得到认可?
5月2日,巴林人穆巴拉克·马塔(Mubarak Mattar)用阿拉伯语在Twitter上写下一段话,被Global Voices翻译过来是这样的:“尽管我们与基地组织不尽相同,但是我们为一位穆斯林兄弟的逝世感到骄傲,因为在所有阿拉伯军队团结起来也无法撼动世界的时候,他做到了这一点……在整个阿拉伯世界说‘是’的时代,你是唯一说‘不’的人。”
奥萨马·本·拉登用骇人听闻的血腥方式说出了这个“不”字。这并不是处在文明的冲突中的新先知的价值体系;这是虚无主义者的言辞。他的意识形态所散发出的强大威力让我们感到恐惧,但真正产生共鸣的却是他高举的拳头。这也是为什么他得到太多以致无法称他为魔鬼的原因。在人们的记忆里,他是刺客和杀人犯,但同时也是自恋的主角,他在时机的把握和抛头露面方面拥有天赋。本·拉登是一位对表演艺术很感兴趣的信托基金创始人。
此外,如果愤怒没有让我们丧失理智的话,这就更容易理解了。你不一定非得是阿拉伯人才能明白,说“不”的理念没什么新鲜。它既不是管理原则,也不是能够降低失业率的经济战略,目前没有石油资源的马格里布(系指濒临地中海地区的西北非国家——译注)和马西利格地区(系指近东或中东地区的国家——译注)的国家的平均失业率约为12%。它是一种姿态。
本·拉登以及他的基地组织成员正是透过这个角度,才最大程度地体现出他们存在的意义。“9·11”事件的4名核心成员在真正遇到本·拉登之前,曾一起观看过他的演讲。这4个人全都是在汉堡成为极端主义者的;与西方的接触成就了他们,其过程与许多穆斯林极端主义分子一样,如赛义德·库特布(Sayyid Qutb)、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Khalid Sheikh Mohammed),他们以前也曾来过汉堡。汉堡对失败者来说是一个残酷的城市。它对自己的性电影院丝毫不以为耻。它提供最糟糕的自由组合,那里既是一个国际港,也是6所大学的所在地。直到来到汉堡并且混迹于学生和东欧的妓女中间之后,这4个分别来自埃及、也门、黎巴嫩和阿联酋的年轻人才蓄起胡须,并且在返回家乡后变得连他们的亲人也不认识。
对于这些在港口附近的合租公寓里观看录像带的人来说,本·拉登是宗教人物,还是——用他们的话来说——摇滚明星?这些年轻人想要得到名望、荣誉和价值,除了摇滚偶像或恐怖主义分子之外,几乎没有哪个职业能够极大地满足这些需求。2001年10月,一个在坊间流传的虚构故事在纽约传得沸沸扬扬,有人计划用自杀式爆炸的方式在纽约市的多个大型购物中心发起攻击。当时我们无法理解的是,对大型购物中心发起攻击是否值得牺牲生命。从本质上来说,恐怖主义分子感兴趣的不是策略、政治,或者生活贫苦和受压迫的人群。他们感兴趣的是荣誉。而且对于那些观看电视的人来说,一味追求荣誉会变得枯燥乏味。
无论我们现在是否安全,但可以肯定的是本·拉登改变了我们。对新一轮攻击(这一次有可能是核武器或生化武器)的预期已经彻底改变了美国的外交政策以及美国式民主的本质。我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憎恨我们——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们是何许人也——但是我们可以肯定,他们对我们恨之入骨。这种普遍的、肤浅的恐惧感让我们做出了以前从未想过的决定。发起一场有选择的战争。采用刑讯逼供。
与所有懂得借题发挥的有自尊心的艺术家一样,奥萨马·本·拉登深知如何针对我们采取有效的行动。2004年参加民主党党内初选的温和派竞选人约翰·克里(John Kerry)认为,本·拉登制作的一段视频信息葬送了他的选举之路,他巧妙地选择在选举周期的结束阶段播放这段视频。本·拉登发起了两场战争,这使得美国财政部的金融资源在2008年至2009年的金融危机爆发前就已经捉襟见肘,并且在内阁成立了一个全新的部门。
但是他对中东地区又做了什么呢?自2003年以来,佩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就一直在追踪8个穆斯林国家的社会舆论。在美国,有关这个年度数据的报道往往聚焦于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形象,但是问题的答案令人失望。美国的支持率不是徘徊不前,就是一路下滑。(此外,千万那不要把布什总统看作问题的症结,奥巴马上任后只有印度尼西亚对美国的支持率出现了反弹。)
2005年,位于阿曼的战略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Studies)出版了马西利格地区公众意见研究报告,其中包括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埃及和巴勒斯坦地区。从总体情况来看,数据与佩尤研究中心的观点吻合;那些国家通常对西方,尤其是美国持负面意见。但美国是参加与工作有关的培训、移民和海外就业的理想目的地,而且这项研究驳斥了一种观点,即阿拉伯世界把自己与西方的紧张关系视为文化或宗教的冲突。这份研究报告用大量篇幅总结指出,他们并不憎恶我们。(它着重指出的是,他们痛恨我们的所作所为。)
有鉴于此,这个问题——即他们为什么痛恨我们?——也许是错误的。自佩尤研究中心启动这项调查以来,每一个接受调查的国家都不太重视本·拉登,而且几乎年年如此。2006年,也就是基地组织在阿曼的酒店杀死近60人(其中包括30名参加婚礼的宾客)后的第二年,本·拉登在约旦的支持率从60%跌落至不足25%。2011年,他在巴基斯坦的支持率从46%下跌至不足20%;在巴勒斯坦地区,其支持率从72%跌至34%。本·拉登被击毙时,他的思想的空虚已经暴露无遗。在扭转中东地区的公众意见方面,美国并没有取得斗争的胜利,但是本·拉登绝对输掉了这场斗争。他一度改变了世界,随后他能够提供的仅仅是频频使用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的视频。当穆斯林教徒与他待过一段时间之后,发现他们并不喜欢他。他们想要其他东西,而这种东西并未出现在调查数据中。
今年春天,这样东西出现了。一位因为害怕政府报复而要求我们隐去其姓名和住址的激进分子说,“所有走上街头的人,他们不想要民主,他们想要生活,想要有尊严的生活。他们想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而不是思想。”在与当地政府管理机构多次发生口角后自焚的穆罕默德·波瓦兹兹(Mohamed Bouazizi)只是希望通过摆水果摊养家糊口。
波瓦兹兹的梦想不具备哈里发组织的崇高性。他除了牺牲自己之外,没有威胁任何人的生命。“在埃及,”这位激进主义者说,“看得见、摸得着的梦想是在不受警察干扰的情况下,走上街头。在巴林,这个梦想是不受歧视的生活。在突尼斯,这个梦想就是工作。”她甚至对本·拉登的死讯也不屑一顾。“它没有任何意义,”她说,“因为许多年以前他就已经死了、不见了、消失了。”
转动历史大门的是黄铜铰链,而非黄金。1989年,前苏联的矿工举行罢工。他们并没有要求加薪或者改善安全条件,甚至没有要求民主(这也是绝对不允许的)。他们想要的是基本消费商品肥皂,但他们的政府却再也不能长期提供。“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前东德政府是这样安抚其公民的。没错,你可以驳斥上世纪80年代在这个国家非常流行的笑话,但情况没有任何好转。
我们人类追求的是基本的、普通的需求。我们需要记叙我们的生活,而且我们寻找演说家,有良知的人为我们记录下来。这些文章把我们的愿望转变为抽象的文字。自由。自主。民主。所有这一切都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对我们人类而言,这个目的几乎永远都只是一幢房子,以及可以抚育子女的平静生活。一些亲朋好友,以及适可而止的激动场面。一些可以去爱的人。足以洗去煤灰的香皂。一个水果摊。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发布的一份有关中东和北非地区经济体的报告把这个地区的石油进口国划分了出来,它们是埃及、约旦、黎巴嫩、摩洛哥、叙利亚和突尼斯。这些国家的总体失业率和年轻人失业率均远高于全球的平均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报告中写道,要想改变任何一种情况,它们必须在2020年之前共同创造1850万个全职就业岗位。这份报告把问题归咎于臃肿的公共行业、限制性的规章制度以及与实际就业相脱节的教育;这份报告看起来仿佛是对波瓦兹兹的绝望情绪的证明。本·拉登没有为这个问题给出任何答案。正因为如此,很久以前,海豹突击队还没有抵达他的住处的时候,他就注定将会灭亡。
如果可能的话,我想对10年前的我说,奥萨马·本·拉登将以失败告终,因为没人真的愿意生活在山洞里。即使本·拉登自己也不想住在山洞里。正如彭博新闻社所报道的那样,在阿伯塔巴德(Abbottabad)他派信使出去购买同样数量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雀巢牛奶以及优质的洗发露。制造这些事物的社会不会看不起这位消费者以及他的突发奇想,这些需求的产生除了个人原因,没有其他更重要的理由。
自从那天晚上本·拉登的死讯宣布之后,大家反复讨论如何庆祝奥萨马·本·拉登的灭亡才算合适。你也许在考虑接受击败他的人。还是做些不公开的、甚至是荒唐的事吧,或者做些不符合任何宗教信条的事。
追求幸福。
就这么简单。奇怪的是,这些字句中缺乏雄心和抱负。美国立国并非为了追求什么更光荣的事业,也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是为了追求收集塑像、加入踢踏舞剧团以及长途旅行的自由。然而,这些没有任何意识形态色彩的文字却不断取得胜利。这是从近10年来的发展中汲取的一条经验,也是雄心勃勃想要恢复7世纪阿拉伯帝国的奥萨马·本·拉登(Osama bin Laden)永远也无法领会的经验。截至目前,这个世界了解到的最成功的组织原则其实只是一个承诺,我们能够接受并且从事的事情绝不会比满足我们对幸福的追求更重要。
当我们掸去衣服上的灰烬、跨过东河走向新世纪时,这个世界给人的感觉并不简单。2001年,本·拉登成为一股势力,而且有强大的恐怖力量唯其马首是瞻。我们害怕身为领导人的本·拉登,了解中东地区的民意调查结果,并且为他拥有庞大的追随者而震惊。但是这些数字是否表明他的思想得到认可?或者他的行为得到认可?
5月2日,巴林人穆巴拉克·马塔(Mubarak Mattar)用阿拉伯语在Twitter上写下一段话,被Global Voices翻译过来是这样的:“尽管我们与基地组织不尽相同,但是我们为一位穆斯林兄弟的逝世感到骄傲,因为在所有阿拉伯军队团结起来也无法撼动世界的时候,他做到了这一点……在整个阿拉伯世界说‘是’的时代,你是唯一说‘不’的人。”
奥萨马·本·拉登用骇人听闻的血腥方式说出了这个“不”字。这并不是处在文明的冲突中的新先知的价值体系;这是虚无主义者的言辞。他的意识形态所散发出的强大威力让我们感到恐惧,但真正产生共鸣的却是他高举的拳头。这也是为什么他得到太多以致无法称他为魔鬼的原因。在人们的记忆里,他是刺客和杀人犯,但同时也是自恋的主角,他在时机的把握和抛头露面方面拥有天赋。本·拉登是一位对表演艺术很感兴趣的信托基金创始人。
此外,如果愤怒没有让我们丧失理智的话,这就更容易理解了。你不一定非得是阿拉伯人才能明白,说“不”的理念没什么新鲜。它既不是管理原则,也不是能够降低失业率的经济战略,目前没有石油资源的马格里布(系指濒临地中海地区的西北非国家——译注)和马西利格地区(系指近东或中东地区的国家——译注)的国家的平均失业率约为12%。它是一种姿态。
本·拉登以及他的基地组织成员正是透过这个角度,才最大程度地体现出他们存在的意义。“9·11”事件的4名核心成员在真正遇到本·拉登之前,曾一起观看过他的演讲。这4个人全都是在汉堡成为极端主义者的;与西方的接触成就了他们,其过程与许多穆斯林极端主义分子一样,如赛义德·库特布(Sayyid Qutb)、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Khalid Sheikh Mohammed),他们以前也曾来过汉堡。汉堡对失败者来说是一个残酷的城市。它对自己的性电影院丝毫不以为耻。它提供最糟糕的自由组合,那里既是一个国际港,也是6所大学的所在地。直到来到汉堡并且混迹于学生和东欧的妓女中间之后,这4个分别来自埃及、也门、黎巴嫩和阿联酋的年轻人才蓄起胡须,并且在返回家乡后变得连他们的亲人也不认识。
对于这些在港口附近的合租公寓里观看录像带的人来说,本·拉登是宗教人物,还是——用他们的话来说——摇滚明星?这些年轻人想要得到名望、荣誉和价值,除了摇滚偶像或恐怖主义分子之外,几乎没有哪个职业能够极大地满足这些需求。2001年10月,一个在坊间流传的虚构故事在纽约传得沸沸扬扬,有人计划用自杀式爆炸的方式在纽约市的多个大型购物中心发起攻击。当时我们无法理解的是,对大型购物中心发起攻击是否值得牺牲生命。从本质上来说,恐怖主义分子感兴趣的不是策略、政治,或者生活贫苦和受压迫的人群。他们感兴趣的是荣誉。而且对于那些观看电视的人来说,一味追求荣誉会变得枯燥乏味。
无论我们现在是否安全,但可以肯定的是本·拉登改变了我们。对新一轮攻击(这一次有可能是核武器或生化武器)的预期已经彻底改变了美国的外交政策以及美国式民主的本质。我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憎恨我们——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们是何许人也——但是我们可以肯定,他们对我们恨之入骨。这种普遍的、肤浅的恐惧感让我们做出了以前从未想过的决定。发起一场有选择的战争。采用刑讯逼供。
与所有懂得借题发挥的有自尊心的艺术家一样,奥萨马·本·拉登深知如何针对我们采取有效的行动。2004年参加民主党党内初选的温和派竞选人约翰·克里(John Kerry)认为,本·拉登制作的一段视频信息葬送了他的选举之路,他巧妙地选择在选举周期的结束阶段播放这段视频。本·拉登发起了两场战争,这使得美国财政部的金融资源在2008年至2009年的金融危机爆发前就已经捉襟见肘,并且在内阁成立了一个全新的部门。
但是他对中东地区又做了什么呢?自2003年以来,佩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就一直在追踪8个穆斯林国家的社会舆论。在美国,有关这个年度数据的报道往往聚焦于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形象,但是问题的答案令人失望。美国的支持率不是徘徊不前,就是一路下滑。(此外,千万那不要把布什总统看作问题的症结,奥巴马上任后只有印度尼西亚对美国的支持率出现了反弹。)
2005年,位于阿曼的战略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Studies)出版了马西利格地区公众意见研究报告,其中包括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埃及和巴勒斯坦地区。从总体情况来看,数据与佩尤研究中心的观点吻合;那些国家通常对西方,尤其是美国持负面意见。但美国是参加与工作有关的培训、移民和海外就业的理想目的地,而且这项研究驳斥了一种观点,即阿拉伯世界把自己与西方的紧张关系视为文化或宗教的冲突。这份研究报告用大量篇幅总结指出,他们并不憎恶我们。(它着重指出的是,他们痛恨我们的所作所为。)
有鉴于此,这个问题——即他们为什么痛恨我们?——也许是错误的。自佩尤研究中心启动这项调查以来,每一个接受调查的国家都不太重视本·拉登,而且几乎年年如此。2006年,也就是基地组织在阿曼的酒店杀死近60人(其中包括30名参加婚礼的宾客)后的第二年,本·拉登在约旦的支持率从60%跌落至不足25%。2011年,他在巴基斯坦的支持率从46%下跌至不足20%;在巴勒斯坦地区,其支持率从72%跌至34%。本·拉登被击毙时,他的思想的空虚已经暴露无遗。在扭转中东地区的公众意见方面,美国并没有取得斗争的胜利,但是本·拉登绝对输掉了这场斗争。他一度改变了世界,随后他能够提供的仅仅是频频使用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的视频。当穆斯林教徒与他待过一段时间之后,发现他们并不喜欢他。他们想要其他东西,而这种东西并未出现在调查数据中。
今年春天,这样东西出现了。一位因为害怕政府报复而要求我们隐去其姓名和住址的激进分子说,“所有走上街头的人,他们不想要民主,他们想要生活,想要有尊严的生活。他们想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而不是思想。”在与当地政府管理机构多次发生口角后自焚的穆罕默德·波瓦兹兹(Mohamed Bouazizi)只是希望通过摆水果摊养家糊口。
波瓦兹兹的梦想不具备哈里发组织的崇高性。他除了牺牲自己之外,没有威胁任何人的生命。“在埃及,”这位激进主义者说,“看得见、摸得着的梦想是在不受警察干扰的情况下,走上街头。在巴林,这个梦想是不受歧视的生活。在突尼斯,这个梦想就是工作。”她甚至对本·拉登的死讯也不屑一顾。“它没有任何意义,”她说,“因为许多年以前他就已经死了、不见了、消失了。”
转动历史大门的是黄铜铰链,而非黄金。1989年,前苏联的矿工举行罢工。他们并没有要求加薪或者改善安全条件,甚至没有要求民主(这也是绝对不允许的)。他们想要的是基本消费商品肥皂,但他们的政府却再也不能长期提供。“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前东德政府是这样安抚其公民的。没错,你可以驳斥上世纪80年代在这个国家非常流行的笑话,但情况没有任何好转。
我们人类追求的是基本的、普通的需求。我们需要记叙我们的生活,而且我们寻找演说家,有良知的人为我们记录下来。这些文章把我们的愿望转变为抽象的文字。自由。自主。民主。所有这一切都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对我们人类而言,这个目的几乎永远都只是一幢房子,以及可以抚育子女的平静生活。一些亲朋好友,以及适可而止的激动场面。一些可以去爱的人。足以洗去煤灰的香皂。一个水果摊。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发布的一份有关中东和北非地区经济体的报告把这个地区的石油进口国划分了出来,它们是埃及、约旦、黎巴嫩、摩洛哥、叙利亚和突尼斯。这些国家的总体失业率和年轻人失业率均远高于全球的平均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报告中写道,要想改变任何一种情况,它们必须在2020年之前共同创造1850万个全职就业岗位。这份报告把问题归咎于臃肿的公共行业、限制性的规章制度以及与实际就业相脱节的教育;这份报告看起来仿佛是对波瓦兹兹的绝望情绪的证明。本·拉登没有为这个问题给出任何答案。正因为如此,很久以前,海豹突击队还没有抵达他的住处的时候,他就注定将会灭亡。
如果可能的话,我想对10年前的我说,奥萨马·本·拉登将以失败告终,因为没人真的愿意生活在山洞里。即使本·拉登自己也不想住在山洞里。正如彭博新闻社所报道的那样,在阿伯塔巴德(Abbottabad)他派信使出去购买同样数量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雀巢牛奶以及优质的洗发露。制造这些事物的社会不会看不起这位消费者以及他的突发奇想,这些需求的产生除了个人原因,没有其他更重要的理由。
自从那天晚上本·拉登的死讯宣布之后,大家反复讨论如何庆祝奥萨马·本·拉登的灭亡才算合适。你也许在考虑接受击败他的人。还是做些不公开的、甚至是荒唐的事吧,或者做些不符合任何宗教信条的事。
追求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