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梗概
长篇小说《死刑辩护》故事梗概
深秋,南江市正局级领导干部屠强,因涉嫌受贿罪被纪委移交给市反贪局,羁押在江北区看守所。
屠强到看守所的当晚,发生一起在押人员严重斗殴事件。凌晨,斗殴事件的主角之一,戴着脚镣手铐的犯罪嫌疑人兰士德,从那个打架的监室转到过渡监室201,铺位与屠强为邻。
奇怪的是这个兰士德对屠强这个新犯子比较关照。一个在押人员强行要屠强碗里的咸萝卜,被兰士德严厉制止,并准备用镣铐砸别人,屠强大喝一声,避免了又一起伤人事件的发生。兰士德对屠强的行为不解,但是没有顶撞屠强。
晚上,兰士德发高烧、腹部巨痛,屠强忍受住了值班警官的奚落、训斥,及时报告了病情。惊动带班的所领导,将其连夜送往医院抢救,急性阑尾炎穿孔的兰士德转危为安。
兰士德的病情惊动了市刑侦局上层。
原来,兰士德是刑侦局用的化名。他是涉及两条人命,轰动全市的“7•28枪杀案”的凶手!兰士德在病床上醒来的第一句话,是同意刑侦局的建议,请屠强帮自己聘请一位辩护律师。
刑侦局在办案过程中遇到难题。这个家伙对他采用同样手段,一个月内杀死两人的经过供认不讳。然而,作案工具——那把手枪,还有现场的子弹壳等不见踪影,他供述的杀人动机也实在牵强。新上任不久的市公安局副局长兼刑侦局局长樊正涛,提出新的办案思路,让兰士德请律师,通过第三方或许能够帮助突破他的心理防线。
屠强万万没有想到与他接触仅仅十几个小时,应该算被自己得罪了的要犯,居然让自己帮这个忙。他推荐了自己的辩护律师、老母的得意门生林琳。
听说屠强推荐的是林琳,刑侦局“7•28案”专班的警官们不是太愿意。因为林琳是全市有名的大牌律师,虽然她以打经济官司为主,很少接刑事案子,但是办案人员吃过这个大美女律师的亏,领教过她的厉害。樊正涛的想法与大家不一样。
兰士德出院与林琳第一次见面签委托书时,他差一点昏过去!
这个林琳与兰士德关系太不一般。林琳姐的出现,让兰士德,不,他的真名叫巩少波,此时内心里乱了方寸。
巩少波杀陆红生的真正原因和动机,确实与林琳不是亲生胜似亲生的好姐妹沙文怡有关。他与这两个美若天仙、大他四五岁的女人之间,发生过令人艳羡、令人唏嘘、令人扼腕的凄美故事。这个曾经被“少管”过,属于“两劳人员”的巩少波,与名牌大学毕业的沙文怡是事实上的夫妻。他们共同生活了7年多,已经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沙晓之,小名“傻小子”。林琳是他们两人从认识,到相爱,到同居生子的“牵线”人、见证人、保护人。当然,也是坚决让巩少波从沙文怡母子身边离开的“绝情”人!
林琳利用自己的一切能力和手段,“监督、保护”自己最亲最亲的好姐妹沙文怡,最疼爱最疼爱的儿子傻小子,不因巩少波从事的“危险”职业,不因巩少波复杂的社交圈,而受到些许的伤害和干扰。她要求巩少波和沙文怡的这种关系严格保密。三年前,当发现波波被公安局找去调查一桩杀人案时,林琳采取断然措施,让巩少波履行当初的承诺,离开沙文怡母子,净身出户!
接受了大哥屠强的建议,同意当兰士德辩护人的林琳,在刑侦局的案情通报会上,她才清楚这个委托人就是三年前被自己撵走的波波!
这个大牌律师了解案情后,为自己当初的那个决定感到庆幸的同时,内心又生出无穷的忧虑、害怕和担心。如果波波供出了与沙文怡母子的关系怎么办?那自己的好姐妹及视如己出的宝贝儿子成为了杀人犯家属,他们还能够在这个城市呆下去吗?她没有丝毫的得意,当务之急是不能让仍然深爱着波波的沙文怡知道他成了杀人犯;同时尽快了解“7•28案”的实际进展,该死的波波到底供述了不该讲的没有。她要迅速拿出对策。
巩少波的诨名叫“黑子”,其出生和经历充满着悲剧色彩。他是文革末期,两个高中毕业生毕业聚会以后激情的“产物”。由于女方的父亲坚决要以强奸罪,把害自己宝贝女儿的巩连山送进大牢。坚持要女儿生下那个不该出生的孩子,用以提取DNA样本,作为女儿遭强暴的“证据”。孩子出生以后,女方不要,男方的父母却当了宝贝。儿子被判了重刑,两老历尽千辛万苦,不惜得罪两个女儿,躬亲抚养这个孙子。16岁时,初中准备毕业的巩少波,为了满足奶奶想看彩色电视的愿望,偷了邻居家的一千多元钱,被判三年“少管”。两年以后,从少管所回家探亲的巩少波见义勇为,勇斗歹徒,被地方政府和少管所树为典型,并提前解除“少管”。获释以后的巩少波就业遇到问题,在区委领导和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直接干预和帮助下,他进了一家中央级的大企业。
下决心重新做人的巩少波,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工作岗位。然而,该企业保卫部主要负责人,对这个“两劳人员”一直怀有成见。企业发生的所有坏事,首先怀疑的对象就是巩少波。对巩少波良好的表现,包括他的技术革新成果,也视而不见,不予承认。企业接送职工上下班的交通车被严重损坏,又首当其冲把他作为嫌疑人关起来审问。本身是这个企业退休职工的爷爷奶奶到企业向保卫部领导跪地求情。忍无可忍的巩少波从保卫部领导对自己、尤其是对自己奉若神灵的爷爷奶奶那种态度中,对这位部长记恨在心;对这个企业,对这个社会不接受自己彻底失望。他背着老人辞去了来之不易的工作。为了对那个保卫部长实施报复,他晚上翻到那位部长家里,偷了一把手枪。由于那位部长第二天不在企业,巩少波的预谋没有得手。同时,他知道自己闯下大祸,怀揣着手枪,到少管所看望他非常尊敬的黎老师。这位像慈母般的心理老师热情接待了他,反而使他难以启口。
离开大企业后的巩少波,从打工到自己当老板,经历了很多磨难,终于打下了比较好的事业基础。然而,他还是很难被这个社会所接受,那个“两劳人员”的烙印,犹如一个阴影驱之不去。创业过程中,他结识了林琳和沙文怡。被伙伴们称为有“同性恋”倾向的他,与大自己四岁多的沙文怡产生了恋情。这种两心相悦的姐弟恋,终于得到林琳的同意。
离开沙文怡母子以后,巩少波继续一门心思干自己的事业,一直没有中断对妻儿的思念,但是他仍然坚守那份承诺,同在一个城市,从来不去打扰他们母子。后来,从暗中保护妻儿的铁杆朋友那里得知,一直对沙文怡这个大美女“色心不死”的陆红生,要对其下毒手,并且还将殃及儿子。巩少波已经枪杀了曾经入室绑架、伤害爷爷奶奶,导致两老提前过世的罪魁“猴毛”,又用那把枪将老色狼杀死,解除了爱妻的后患。警方发出《悬赏公告》不久,巩少波有意让刑侦局在爷爷奶奶的墓地将自己抓获。
刑侦局将这个要犯异地关押,几经辗转,又回到市内关进江北区看守所。与巩少波同处一室的屠强,正是十年前,帮黑子进那家中央大企业的区委领导,也是爷爷临终之前一直挂念,说是巩家惟一没有报恩的人。巩少波认出屠强,屠强却没有认出他。
在看守所朝夕相处的日日夜夜,屠强了解了这个昔日自己树立起来,曾经上过地方党报的典型,又重新犯罪的过程,明白了这个年轻人真正走到这一步的原因。他公开向巩少波袒露心迹,承认自己对巩少波走到今天这一步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巩少波从这位恩人加贪官痛心疾首的自责,从老人家的学识、知识面,从屠强对世事的分析判断,从这位老者对待自己这个“杀人犯”的态度上,看到了自己的丑陋、猥琐、浅薄、无知,更认清了自己的罪恶!
林琳得知波波没有说出不该说的事,并且一直坚守那份承诺时,逐渐改变了对波波的看法,并且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检讨,认为波波走到今天这一步与自己有很大的关系。
受屠强和林琳姐这两个“恩人”的感动和启发,巩少波终于道出了作案的原由,又保护了自己的妻儿不被伤害。并且检举揭发出了隐藏在公安、纪委系统内部的败类,黑社会的保护伞——张云超。
巩少波实现了从一个浑浑噩噩的杀人犯,向一个敢于承担,勇于面对的男人加罪犯的蜕变!
一直对波波忠贞不二的沙文怡,通过一步一步了解爱人犯罪的经过和动机,情感上经受了种种煎熬和考验,接受了将要失去丈夫的严峻现实。她委婉地拒绝了亿万富翁康永亮的追求,自己也从一个大家闺秀、小鸟依人型的良家妇女,蜕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女能人。
法院对“7•28案”进行了公开审理。巩少波没有像公诉人预计的那样,利用此案证据链上的瑕疵,对自己进行无罪辩护。更让人吃惊的是林琳作为辩护人,直到庭审快结束仍然一言不发。可是,在“最后陈述”时,林琳作了四十多分钟充满激情的即兴发言。
这个“最后陈述”犹如一颗重磅炸弹,不仅使在场旁听的人们抛洒同情泪,而且成为第二天报纸和网上的头条新闻。有的说这个陈述虽然不是辩护,却是对巩少波最有力地辩护;有的说是声讨这个社会“冷漠无情”的檄文;有的说是唤起社会良知的“清醒剂”;有的称是向世人进一步敲响了预防犯罪的“警钟”;还有的讲是动员全社会挽救陷入迷途青少年的“动员令”••••••
总之,巩少波催人泪下的人生经历,发人深省的杀人动机,这个不该发生在当今和谐社会的悲剧,振聋发聩,拷问着这个社会的正义和良心,引起社会上各个层次的人们,在经济蒸蒸日上飞速发展的今天,应该如何加强犯罪预防、促进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思考。也使作者的意图在这里得到进一步的诠释,林琳的这个“最后陈述”,与屠强关于社会上、尤其是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反思进行呼应。
新闻媒体炒作及社会上的人们对抛弃巩少波生母的那些议论,终于让巩少波的生母现身。她的遭遇是巩少波悲剧的延伸和补充版。这个为了生下巩少波,牺牲了自己一辈子幸福的可怜女人,向自己的女儿坦白了过去的一切后,女儿也离她而去。她找到林琳跪地求情,一定要见巩少波,了却向儿子道歉的心愿以后,再准备去跳长江。
法不容情。巩少波的临刑前向屠强又吐露了最后的秘密,讲了那把手枪的下落,以及还有50万现金的用途,要求把自己的剩余骨灰葬在爷爷奶奶墓前的一颗树下,继续为两老站岗放哨。
《死刑辩护》以鲜为人知的看守所生活为起点,以“7•28凶杀案”为背景,以巩少波这个杀人凶手的悲剧故事为主线,塑造了大牌律师林琳,以及一批公安民警的正面形象,同时主要刻划了巩少波和屠强两个悲剧人物的遭遇及双重性格,对张云超这个绝对的反面人物着笔不多,但是那种色厉内荏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但是,它不是一部侦破或者说是办案小说,而是通过讲述一个悲剧故事,力图展示亲情、爱情、祖孙情、母子情、姐妹情、兄弟情、父子情等,力求比较全面的揭示改革开放以来,当今社会各个层面人们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特征。提醒善良的人们关注日益严重的犯罪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预防犯罪,挽救失足青少年。书中频频发出不能把快速增长的财政收入主要用在扩充警察队伍,建立新警种,购置新装备上,而是要建立一支行之有效的预防、挽救、帮教队伍,建立一套家庭、学校、社会有机结合,专业人员和社会志愿者各施其职的有效体制,从源头上预防犯罪的呼声。
该书现在已经完成第四稿,共32章,约38万字左右。
深秋,南江市正局级领导干部屠强,因涉嫌受贿罪被纪委移交给市反贪局,羁押在江北区看守所。
屠强到看守所的当晚,发生一起在押人员严重斗殴事件。凌晨,斗殴事件的主角之一,戴着脚镣手铐的犯罪嫌疑人兰士德,从那个打架的监室转到过渡监室201,铺位与屠强为邻。
奇怪的是这个兰士德对屠强这个新犯子比较关照。一个在押人员强行要屠强碗里的咸萝卜,被兰士德严厉制止,并准备用镣铐砸别人,屠强大喝一声,避免了又一起伤人事件的发生。兰士德对屠强的行为不解,但是没有顶撞屠强。
晚上,兰士德发高烧、腹部巨痛,屠强忍受住了值班警官的奚落、训斥,及时报告了病情。惊动带班的所领导,将其连夜送往医院抢救,急性阑尾炎穿孔的兰士德转危为安。
兰士德的病情惊动了市刑侦局上层。
原来,兰士德是刑侦局用的化名。他是涉及两条人命,轰动全市的“7•28枪杀案”的凶手!兰士德在病床上醒来的第一句话,是同意刑侦局的建议,请屠强帮自己聘请一位辩护律师。
刑侦局在办案过程中遇到难题。这个家伙对他采用同样手段,一个月内杀死两人的经过供认不讳。然而,作案工具——那把手枪,还有现场的子弹壳等不见踪影,他供述的杀人动机也实在牵强。新上任不久的市公安局副局长兼刑侦局局长樊正涛,提出新的办案思路,让兰士德请律师,通过第三方或许能够帮助突破他的心理防线。
屠强万万没有想到与他接触仅仅十几个小时,应该算被自己得罪了的要犯,居然让自己帮这个忙。他推荐了自己的辩护律师、老母的得意门生林琳。
听说屠强推荐的是林琳,刑侦局“7•28案”专班的警官们不是太愿意。因为林琳是全市有名的大牌律师,虽然她以打经济官司为主,很少接刑事案子,但是办案人员吃过这个大美女律师的亏,领教过她的厉害。樊正涛的想法与大家不一样。
兰士德出院与林琳第一次见面签委托书时,他差一点昏过去!
这个林琳与兰士德关系太不一般。林琳姐的出现,让兰士德,不,他的真名叫巩少波,此时内心里乱了方寸。
巩少波杀陆红生的真正原因和动机,确实与林琳不是亲生胜似亲生的好姐妹沙文怡有关。他与这两个美若天仙、大他四五岁的女人之间,发生过令人艳羡、令人唏嘘、令人扼腕的凄美故事。这个曾经被“少管”过,属于“两劳人员”的巩少波,与名牌大学毕业的沙文怡是事实上的夫妻。他们共同生活了7年多,已经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沙晓之,小名“傻小子”。林琳是他们两人从认识,到相爱,到同居生子的“牵线”人、见证人、保护人。当然,也是坚决让巩少波从沙文怡母子身边离开的“绝情”人!
林琳利用自己的一切能力和手段,“监督、保护”自己最亲最亲的好姐妹沙文怡,最疼爱最疼爱的儿子傻小子,不因巩少波从事的“危险”职业,不因巩少波复杂的社交圈,而受到些许的伤害和干扰。她要求巩少波和沙文怡的这种关系严格保密。三年前,当发现波波被公安局找去调查一桩杀人案时,林琳采取断然措施,让巩少波履行当初的承诺,离开沙文怡母子,净身出户!
接受了大哥屠强的建议,同意当兰士德辩护人的林琳,在刑侦局的案情通报会上,她才清楚这个委托人就是三年前被自己撵走的波波!
这个大牌律师了解案情后,为自己当初的那个决定感到庆幸的同时,内心又生出无穷的忧虑、害怕和担心。如果波波供出了与沙文怡母子的关系怎么办?那自己的好姐妹及视如己出的宝贝儿子成为了杀人犯家属,他们还能够在这个城市呆下去吗?她没有丝毫的得意,当务之急是不能让仍然深爱着波波的沙文怡知道他成了杀人犯;同时尽快了解“7•28案”的实际进展,该死的波波到底供述了不该讲的没有。她要迅速拿出对策。
巩少波的诨名叫“黑子”,其出生和经历充满着悲剧色彩。他是文革末期,两个高中毕业生毕业聚会以后激情的“产物”。由于女方的父亲坚决要以强奸罪,把害自己宝贝女儿的巩连山送进大牢。坚持要女儿生下那个不该出生的孩子,用以提取DNA样本,作为女儿遭强暴的“证据”。孩子出生以后,女方不要,男方的父母却当了宝贝。儿子被判了重刑,两老历尽千辛万苦,不惜得罪两个女儿,躬亲抚养这个孙子。16岁时,初中准备毕业的巩少波,为了满足奶奶想看彩色电视的愿望,偷了邻居家的一千多元钱,被判三年“少管”。两年以后,从少管所回家探亲的巩少波见义勇为,勇斗歹徒,被地方政府和少管所树为典型,并提前解除“少管”。获释以后的巩少波就业遇到问题,在区委领导和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直接干预和帮助下,他进了一家中央级的大企业。
下决心重新做人的巩少波,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工作岗位。然而,该企业保卫部主要负责人,对这个“两劳人员”一直怀有成见。企业发生的所有坏事,首先怀疑的对象就是巩少波。对巩少波良好的表现,包括他的技术革新成果,也视而不见,不予承认。企业接送职工上下班的交通车被严重损坏,又首当其冲把他作为嫌疑人关起来审问。本身是这个企业退休职工的爷爷奶奶到企业向保卫部领导跪地求情。忍无可忍的巩少波从保卫部领导对自己、尤其是对自己奉若神灵的爷爷奶奶那种态度中,对这位部长记恨在心;对这个企业,对这个社会不接受自己彻底失望。他背着老人辞去了来之不易的工作。为了对那个保卫部长实施报复,他晚上翻到那位部长家里,偷了一把手枪。由于那位部长第二天不在企业,巩少波的预谋没有得手。同时,他知道自己闯下大祸,怀揣着手枪,到少管所看望他非常尊敬的黎老师。这位像慈母般的心理老师热情接待了他,反而使他难以启口。
离开大企业后的巩少波,从打工到自己当老板,经历了很多磨难,终于打下了比较好的事业基础。然而,他还是很难被这个社会所接受,那个“两劳人员”的烙印,犹如一个阴影驱之不去。创业过程中,他结识了林琳和沙文怡。被伙伴们称为有“同性恋”倾向的他,与大自己四岁多的沙文怡产生了恋情。这种两心相悦的姐弟恋,终于得到林琳的同意。
离开沙文怡母子以后,巩少波继续一门心思干自己的事业,一直没有中断对妻儿的思念,但是他仍然坚守那份承诺,同在一个城市,从来不去打扰他们母子。后来,从暗中保护妻儿的铁杆朋友那里得知,一直对沙文怡这个大美女“色心不死”的陆红生,要对其下毒手,并且还将殃及儿子。巩少波已经枪杀了曾经入室绑架、伤害爷爷奶奶,导致两老提前过世的罪魁“猴毛”,又用那把枪将老色狼杀死,解除了爱妻的后患。警方发出《悬赏公告》不久,巩少波有意让刑侦局在爷爷奶奶的墓地将自己抓获。
刑侦局将这个要犯异地关押,几经辗转,又回到市内关进江北区看守所。与巩少波同处一室的屠强,正是十年前,帮黑子进那家中央大企业的区委领导,也是爷爷临终之前一直挂念,说是巩家惟一没有报恩的人。巩少波认出屠强,屠强却没有认出他。
在看守所朝夕相处的日日夜夜,屠强了解了这个昔日自己树立起来,曾经上过地方党报的典型,又重新犯罪的过程,明白了这个年轻人真正走到这一步的原因。他公开向巩少波袒露心迹,承认自己对巩少波走到今天这一步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巩少波从这位恩人加贪官痛心疾首的自责,从老人家的学识、知识面,从屠强对世事的分析判断,从这位老者对待自己这个“杀人犯”的态度上,看到了自己的丑陋、猥琐、浅薄、无知,更认清了自己的罪恶!
林琳得知波波没有说出不该说的事,并且一直坚守那份承诺时,逐渐改变了对波波的看法,并且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检讨,认为波波走到今天这一步与自己有很大的关系。
受屠强和林琳姐这两个“恩人”的感动和启发,巩少波终于道出了作案的原由,又保护了自己的妻儿不被伤害。并且检举揭发出了隐藏在公安、纪委系统内部的败类,黑社会的保护伞——张云超。
巩少波实现了从一个浑浑噩噩的杀人犯,向一个敢于承担,勇于面对的男人加罪犯的蜕变!
一直对波波忠贞不二的沙文怡,通过一步一步了解爱人犯罪的经过和动机,情感上经受了种种煎熬和考验,接受了将要失去丈夫的严峻现实。她委婉地拒绝了亿万富翁康永亮的追求,自己也从一个大家闺秀、小鸟依人型的良家妇女,蜕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女能人。
法院对“7•28案”进行了公开审理。巩少波没有像公诉人预计的那样,利用此案证据链上的瑕疵,对自己进行无罪辩护。更让人吃惊的是林琳作为辩护人,直到庭审快结束仍然一言不发。可是,在“最后陈述”时,林琳作了四十多分钟充满激情的即兴发言。
这个“最后陈述”犹如一颗重磅炸弹,不仅使在场旁听的人们抛洒同情泪,而且成为第二天报纸和网上的头条新闻。有的说这个陈述虽然不是辩护,却是对巩少波最有力地辩护;有的说是声讨这个社会“冷漠无情”的檄文;有的说是唤起社会良知的“清醒剂”;有的称是向世人进一步敲响了预防犯罪的“警钟”;还有的讲是动员全社会挽救陷入迷途青少年的“动员令”••••••
总之,巩少波催人泪下的人生经历,发人深省的杀人动机,这个不该发生在当今和谐社会的悲剧,振聋发聩,拷问着这个社会的正义和良心,引起社会上各个层次的人们,在经济蒸蒸日上飞速发展的今天,应该如何加强犯罪预防、促进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思考。也使作者的意图在这里得到进一步的诠释,林琳的这个“最后陈述”,与屠强关于社会上、尤其是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反思进行呼应。
新闻媒体炒作及社会上的人们对抛弃巩少波生母的那些议论,终于让巩少波的生母现身。她的遭遇是巩少波悲剧的延伸和补充版。这个为了生下巩少波,牺牲了自己一辈子幸福的可怜女人,向自己的女儿坦白了过去的一切后,女儿也离她而去。她找到林琳跪地求情,一定要见巩少波,了却向儿子道歉的心愿以后,再准备去跳长江。
法不容情。巩少波的临刑前向屠强又吐露了最后的秘密,讲了那把手枪的下落,以及还有50万现金的用途,要求把自己的剩余骨灰葬在爷爷奶奶墓前的一颗树下,继续为两老站岗放哨。
《死刑辩护》以鲜为人知的看守所生活为起点,以“7•28凶杀案”为背景,以巩少波这个杀人凶手的悲剧故事为主线,塑造了大牌律师林琳,以及一批公安民警的正面形象,同时主要刻划了巩少波和屠强两个悲剧人物的遭遇及双重性格,对张云超这个绝对的反面人物着笔不多,但是那种色厉内荏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但是,它不是一部侦破或者说是办案小说,而是通过讲述一个悲剧故事,力图展示亲情、爱情、祖孙情、母子情、姐妹情、兄弟情、父子情等,力求比较全面的揭示改革开放以来,当今社会各个层面人们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特征。提醒善良的人们关注日益严重的犯罪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预防犯罪,挽救失足青少年。书中频频发出不能把快速增长的财政收入主要用在扩充警察队伍,建立新警种,购置新装备上,而是要建立一支行之有效的预防、挽救、帮教队伍,建立一套家庭、学校、社会有机结合,专业人员和社会志愿者各施其职的有效体制,从源头上预防犯罪的呼声。
该书现在已经完成第四稿,共32章,约38万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