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
总想要写点什么来纪念过去的那段可怕岁月,它值得纪念,虽然它足够可怕。
那个夏天,在匆匆忙忙的脚步声中迎来的是一连串难以预知的未来,它们躲在雨中的英语测试题里,静悄悄洗尽了铅华,只剩下单纯的永远记不清楚的回忆——
我的高三。
搬到一个郊区地带,门前的路很荒芜,附近多是树林,寂寂无声。
颇有些悲壮地告别老校后街的那些小吃摊,愤愤然把mp3、mp4都塞进抽屉里,上了锁,以为能锁得住一年的繁华。
学校的目的尽人皆知,高三的所有学生都在教学楼的顶层,俯瞰这个绿化工作做得不怎么样的新校,心里满满的都是惆怅和委屈。一种被抢走了最心爱东西的委屈,好像瞬间被抽离了生命,只剩下一具不知道该怎么办的身体,在走着每一天都要走过的痕迹。
课本一本一本的发下来,各种各样的辅助教材和去年高考的试卷作文铺天盖地的飘来飘去。黑板上的粉笔痕迹还没有擦得干净就又被新的笔迹掩埋,窗外是一片很蓝的天,蓝得人倦怠和心疼。
日子一天一天驶过,划过心上的时候轧出又狠又深的车印,每一步都像是往坟墓里前进一步。车在向着一个深渊开去,明明谁都知道却不愿张口阻止。我们的高三,是集体的沉默和祭奠。
因为失眠的原因,妈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很久没有和她一起睡的我从那个时候开始便学着安安静静的睡觉,妈的睡眠很浅,稍有动静就会醒来,醒来之后就很难再睡得着,其实我根本就睡不着,脑子里什么都会想,就是不会想到睡着,喝了很多瓶安心补脑液,那些棕色的瓶子现在还在我的抽屉里,见证着我无数次坐在床上一副绝望的表情,见证我请了n次假回到家还是不能好好休息,见证我走过的那些没有睡眠的岁月。
房子附近有一栋启盖不久的烟草公司大厦,每天工地上都是洋洋洒洒的灰尘,转土机的轰隆声响常常在我午睡辗转的时候倾倒在耳朵里,留下莫名形状的阴影。
从家里走到学校要10分钟的路程,看见去往老校的学生们骑着单车满脸阳光的样子就会很羡慕,早晨起得很早所以很久没有看见过朝阳,晚上走的很晚,每次都是路灯拉长的影子陪着一路寂静的沉默。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便不再盼望着节假日和双休,即使有这样的机会也被认为是一种无聊的浪费。记得十一假期的时候很想回家追火影,但却被通知要留在学校补习,以为心里会很有波澜,然而真正到了这种时候却觉得理所当然,也便面无表情地接受了。
那个时候的我,已经开始慢慢接受这种生活并且轻车熟路。相信么,我会成为一个合格的高中生,成为一个高考制度下庸俗的高三学生。把分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每次成绩下来都要惆怅好几天,晚上做着的梦里都是满满的数学题。
现在回忆里比较深刻的事情都很悲哀。第一次考文综,成绩出来的时候,班主任把班上前20名的同学通通叫出去,在教室隔壁宽敞的会议室里每个人都变得沉默。而后,班主任大发雷霆——以这样的成绩,谁都别想考上大学!都别考了,全回家吧,留在这只会丢人!他的声音灌在耳朵里震得耳朵生疼,无法发泄彻底的班主任提起一张椅子向地上砸过去,忽然转过身指着我:“还有你,别以为自己语数英好点就肆无忌惮,文综考成这样二本你都考不上!”那天其实是在发着烧的,头昏脑轻地站在那里,隐隐约约听见自己的名字,一阵恐惧的战栗,对,我害怕,我害怕最后什么都拿不到,我害怕付出了该付出的成本之后还是铩羽而归。
那个时候还不能够独当一面地承受所有扑面而来的压力与恐惧,还不能独自上路心里没有一丝悲戚。
在众生沉静下来之后,我们已经不再渴求优秀,只希望这些日子能够快一些流过,别给我们过多的时间用以回味和品尝。
忘记是几轮考结束之后,成绩下来,我和小普很担心,最近的状况不太好,班主任的脸色也一天比一天差。现在还都记得我们去办公室找班主任要求看成绩的时候,那扇打开又猛地关上的门,一连关上的还有我们对自己唯一仅存的自信以及对梦想抱有的最后的执着。回到家之后狠狠地大哭了一场,这不同于以前被老师责骂——“看什么看,还不够丢人的!”这不一样,现在被骂的是我的信念,是我自己骂了我自己的信念。下午班主任打来电话,我实在不愿意用道歉这个词,因为他并没有错,他还一直站在那里,虽然心里闪过了无数次放弃的念头,但是我们都知道,所有人都知道,在毕业之前,甚至在有生之前,对于自己的学生,最最是不能放弃的。
后来还发生了什么呢,我都记不清了,随笔搁浅了好久没有碰,各种试卷轮番轰炸,即使被禁止写倒计时,但经过不同班级门口时总还是会看到,在嘀嘀嗒嗒响着的钟表下面有触目惊心的倒计时。那个时候,我是和小碎一起走的,我们穿过这个一半喧嚣一半寂静的校园,从那个小小的铁门里转过弯来,每天看着教学楼投下巨大的阴影,我们走在阴影里,看着和自己一样的他们也同样走在阴影里,一切都变成了一种心安理得,心安理得地接受着接下来的命运,安静如同未曾转动的齿轮,一旦动起来便会连着时间与自己一同绞碎。
六月的开始,白热化的阶段其实已经过去,脑子里已经塞不进去什么东西了。但还是坚持着以一种谦卑的姿态对待着每一行每一个出现在自己眼中的字,因为少去了咀嚼的过程,慢慢变成食不知味的人,在等待最后的审判途中一步步走得无谓。
高考如约而至,第一场便是语文,考场设在二中,我不熟知的地方。尽管得到班主任的安慰,心里还是觉得别扭,我是个对环境挑剔的人,偏偏被安排在了跨校的考场。陌生的教室,陌生的书桌,一屋子陌生的同学,笔尖落在答题纸上的时候心里微微颤抖。尽管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告知选择题答案不能改不能改,可还是忍不住涂掉了好几个答案改成了最后纠结中的选择。走出考场的时候,有头晕目眩的感觉,猛然想起自己已经两天没进食粮了。坐班车回家,路上看见依然来往的人群,窗外正午的阳光洒下一片斑驳的阴影,在每一辆五彩的电车后座留下清晰地暧昧。
自从进入高三,中午就没有睡过午觉,高考这几天依然不例外,并没有过分的疲劳而引发的嗜睡反而让我觉得安心。从新校下车后沿途返回,经过那座一直在盖的烟草公司大楼时微微抬头看了一眼,它也一样长大了,将要完成所有的修饰与完善。
之后三天,云淡风轻。
我已经忘记结束高考那天的真实心情,只记得那场2010年罕见的大雨铺天盖浇来的时候,心里更多的是一种淡定,没有传说中的释放,也没有传说中的留恋,安静地打着伞看着周围慢慢膨胀的人群,看着无数的车停在篮球场,看见在雨里奔走的人,他们脸上都没有很多的表情,全部变成了一种出乎寻常的平静,我寻找着小普、大朵和海定,未果之后转身离开,没有一点想要回头看的感觉,就像每一次放学回家一样,总在想着半小时后,半小时后我就会回来了,我就会爬上五层的楼梯,在那间宽敞的教室里打开我的数学学案,我就会像往常一样听着英语听力做着文综试卷,我就会像往常一样,跟雪磊说几句闲话,跟丁小虫扯扯淡,跟我的她们一起打打闹闹。司空见惯,形成一种生活的惯性,在刹车之后还以为自己仍在前行。
下午三时,收拾好租的房子里的一切家具,最后一次打量着它。打量它不算高大的整体建筑,打量它低矮的墙,打量它天花板上缺掉的那一块,打量那张从别人那里“继承”来的床,打量它在每个雨后都爬着青蛙的院子,打量那两棵不高的银杏树,在夏日的午后总会慵懒地舒着腰身。现在,它们都在雨中,这场雨从早晨开始下,一直下到了晚上。
又一次从车窗向外望去,看见烟草公司的那栋楼,空调外机已经安上,用不了多久就能投入使用了。
我想自己再也不会回来了。
这样想着,一路南下。
七月流火,淡淡灼伤了我的眼睛,看这个世界也就一点一点变成了模糊的暗影,不再清晰……
那个夏天,在匆匆忙忙的脚步声中迎来的是一连串难以预知的未来,它们躲在雨中的英语测试题里,静悄悄洗尽了铅华,只剩下单纯的永远记不清楚的回忆——
我的高三。
搬到一个郊区地带,门前的路很荒芜,附近多是树林,寂寂无声。
颇有些悲壮地告别老校后街的那些小吃摊,愤愤然把mp3、mp4都塞进抽屉里,上了锁,以为能锁得住一年的繁华。
学校的目的尽人皆知,高三的所有学生都在教学楼的顶层,俯瞰这个绿化工作做得不怎么样的新校,心里满满的都是惆怅和委屈。一种被抢走了最心爱东西的委屈,好像瞬间被抽离了生命,只剩下一具不知道该怎么办的身体,在走着每一天都要走过的痕迹。
课本一本一本的发下来,各种各样的辅助教材和去年高考的试卷作文铺天盖地的飘来飘去。黑板上的粉笔痕迹还没有擦得干净就又被新的笔迹掩埋,窗外是一片很蓝的天,蓝得人倦怠和心疼。
日子一天一天驶过,划过心上的时候轧出又狠又深的车印,每一步都像是往坟墓里前进一步。车在向着一个深渊开去,明明谁都知道却不愿张口阻止。我们的高三,是集体的沉默和祭奠。
因为失眠的原因,妈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很久没有和她一起睡的我从那个时候开始便学着安安静静的睡觉,妈的睡眠很浅,稍有动静就会醒来,醒来之后就很难再睡得着,其实我根本就睡不着,脑子里什么都会想,就是不会想到睡着,喝了很多瓶安心补脑液,那些棕色的瓶子现在还在我的抽屉里,见证着我无数次坐在床上一副绝望的表情,见证我请了n次假回到家还是不能好好休息,见证我走过的那些没有睡眠的岁月。
房子附近有一栋启盖不久的烟草公司大厦,每天工地上都是洋洋洒洒的灰尘,转土机的轰隆声响常常在我午睡辗转的时候倾倒在耳朵里,留下莫名形状的阴影。
从家里走到学校要10分钟的路程,看见去往老校的学生们骑着单车满脸阳光的样子就会很羡慕,早晨起得很早所以很久没有看见过朝阳,晚上走的很晚,每次都是路灯拉长的影子陪着一路寂静的沉默。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便不再盼望着节假日和双休,即使有这样的机会也被认为是一种无聊的浪费。记得十一假期的时候很想回家追火影,但却被通知要留在学校补习,以为心里会很有波澜,然而真正到了这种时候却觉得理所当然,也便面无表情地接受了。
那个时候的我,已经开始慢慢接受这种生活并且轻车熟路。相信么,我会成为一个合格的高中生,成为一个高考制度下庸俗的高三学生。把分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每次成绩下来都要惆怅好几天,晚上做着的梦里都是满满的数学题。
现在回忆里比较深刻的事情都很悲哀。第一次考文综,成绩出来的时候,班主任把班上前20名的同学通通叫出去,在教室隔壁宽敞的会议室里每个人都变得沉默。而后,班主任大发雷霆——以这样的成绩,谁都别想考上大学!都别考了,全回家吧,留在这只会丢人!他的声音灌在耳朵里震得耳朵生疼,无法发泄彻底的班主任提起一张椅子向地上砸过去,忽然转过身指着我:“还有你,别以为自己语数英好点就肆无忌惮,文综考成这样二本你都考不上!”那天其实是在发着烧的,头昏脑轻地站在那里,隐隐约约听见自己的名字,一阵恐惧的战栗,对,我害怕,我害怕最后什么都拿不到,我害怕付出了该付出的成本之后还是铩羽而归。
那个时候还不能够独当一面地承受所有扑面而来的压力与恐惧,还不能独自上路心里没有一丝悲戚。
在众生沉静下来之后,我们已经不再渴求优秀,只希望这些日子能够快一些流过,别给我们过多的时间用以回味和品尝。
忘记是几轮考结束之后,成绩下来,我和小普很担心,最近的状况不太好,班主任的脸色也一天比一天差。现在还都记得我们去办公室找班主任要求看成绩的时候,那扇打开又猛地关上的门,一连关上的还有我们对自己唯一仅存的自信以及对梦想抱有的最后的执着。回到家之后狠狠地大哭了一场,这不同于以前被老师责骂——“看什么看,还不够丢人的!”这不一样,现在被骂的是我的信念,是我自己骂了我自己的信念。下午班主任打来电话,我实在不愿意用道歉这个词,因为他并没有错,他还一直站在那里,虽然心里闪过了无数次放弃的念头,但是我们都知道,所有人都知道,在毕业之前,甚至在有生之前,对于自己的学生,最最是不能放弃的。
后来还发生了什么呢,我都记不清了,随笔搁浅了好久没有碰,各种试卷轮番轰炸,即使被禁止写倒计时,但经过不同班级门口时总还是会看到,在嘀嘀嗒嗒响着的钟表下面有触目惊心的倒计时。那个时候,我是和小碎一起走的,我们穿过这个一半喧嚣一半寂静的校园,从那个小小的铁门里转过弯来,每天看着教学楼投下巨大的阴影,我们走在阴影里,看着和自己一样的他们也同样走在阴影里,一切都变成了一种心安理得,心安理得地接受着接下来的命运,安静如同未曾转动的齿轮,一旦动起来便会连着时间与自己一同绞碎。
六月的开始,白热化的阶段其实已经过去,脑子里已经塞不进去什么东西了。但还是坚持着以一种谦卑的姿态对待着每一行每一个出现在自己眼中的字,因为少去了咀嚼的过程,慢慢变成食不知味的人,在等待最后的审判途中一步步走得无谓。
高考如约而至,第一场便是语文,考场设在二中,我不熟知的地方。尽管得到班主任的安慰,心里还是觉得别扭,我是个对环境挑剔的人,偏偏被安排在了跨校的考场。陌生的教室,陌生的书桌,一屋子陌生的同学,笔尖落在答题纸上的时候心里微微颤抖。尽管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告知选择题答案不能改不能改,可还是忍不住涂掉了好几个答案改成了最后纠结中的选择。走出考场的时候,有头晕目眩的感觉,猛然想起自己已经两天没进食粮了。坐班车回家,路上看见依然来往的人群,窗外正午的阳光洒下一片斑驳的阴影,在每一辆五彩的电车后座留下清晰地暧昧。
自从进入高三,中午就没有睡过午觉,高考这几天依然不例外,并没有过分的疲劳而引发的嗜睡反而让我觉得安心。从新校下车后沿途返回,经过那座一直在盖的烟草公司大楼时微微抬头看了一眼,它也一样长大了,将要完成所有的修饰与完善。
之后三天,云淡风轻。
我已经忘记结束高考那天的真实心情,只记得那场2010年罕见的大雨铺天盖浇来的时候,心里更多的是一种淡定,没有传说中的释放,也没有传说中的留恋,安静地打着伞看着周围慢慢膨胀的人群,看着无数的车停在篮球场,看见在雨里奔走的人,他们脸上都没有很多的表情,全部变成了一种出乎寻常的平静,我寻找着小普、大朵和海定,未果之后转身离开,没有一点想要回头看的感觉,就像每一次放学回家一样,总在想着半小时后,半小时后我就会回来了,我就会爬上五层的楼梯,在那间宽敞的教室里打开我的数学学案,我就会像往常一样听着英语听力做着文综试卷,我就会像往常一样,跟雪磊说几句闲话,跟丁小虫扯扯淡,跟我的她们一起打打闹闹。司空见惯,形成一种生活的惯性,在刹车之后还以为自己仍在前行。
下午三时,收拾好租的房子里的一切家具,最后一次打量着它。打量它不算高大的整体建筑,打量它低矮的墙,打量它天花板上缺掉的那一块,打量那张从别人那里“继承”来的床,打量它在每个雨后都爬着青蛙的院子,打量那两棵不高的银杏树,在夏日的午后总会慵懒地舒着腰身。现在,它们都在雨中,这场雨从早晨开始下,一直下到了晚上。
又一次从车窗向外望去,看见烟草公司的那栋楼,空调外机已经安上,用不了多久就能投入使用了。
我想自己再也不会回来了。
这样想着,一路南下。
七月流火,淡淡灼伤了我的眼睛,看这个世界也就一点一点变成了模糊的暗影,不再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