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早午餐-港式点心与薄酒莱
![]() |
把西方的葡萄酒和中国的饮食文化结合起来,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又相当值得的经历。港式点心不仅是一种餐点,也是一个社交产物,比18世纪末期开始流行的西式早午餐更多变化和趣味性,是周末近午或午后消磨时间的好方法之一。虽然中国文化的纯粹主义者可能会坚持只有茶可以搭配这些种类繁多的点心,但我更倾向于引入一些变化-葡萄酒。除了香槟、汽泡酒或一瓶不错的粉红酒,薄酒来红酒(Beaujolais)也是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好选择。一桌传统的港式点心,通常包括蒸、烤、煎、炸的诸如海鲜、肉类、蔬菜和淀粉类食物,烹饪方式和食材的多样性,对葡萄酒而言是一个挑战,但薄酒来的特质却可满足这些「挑战」。优质薄酒来中丰富的果味及适宜的酸度,使得它在搭配食物方面显得八面玲珑,这是在搭配像港式点心这样多元的料理时相当关键的元素。此外,一瓶好的薄酒来不但可以清净味蕾上的油腻感受,也可突显各式点心变化迥异的口感;与其绝配之经典点心包括虾饺、萝卜糕、炸腐皮卷、烧卖、豆豉排骨、春卷、牛肉球和各式烧腊,而我个人最爱的搭配是凤爪!
薄酒来新酒(Beaujolais Nouveau)虽风靡全球,但我更推荐质量较好的村庄级(Villages)或特级(Cru)薄酒来。当你在酒标上看到「村庄」的字样,表示这是一瓶高质量的薄酒来,口感比一般薄酒来更为丰富,也更有深度与个性;酿制该酒的葡萄「加美」(Gamay),其丰富的果味依然存在,但多了风味的层次感,余韵也更加饱满绵长。更棒的是,以地区村庄名字命名的特级薄酒来,它们位于薄酒来质量金字塔的顶端,共有10款,其中最好的是Moulin-à-Vent、Morgan以及Chénas。在挑选村庄级和特级薄酒来时,最重要的就是酒庄;在本地可找到的顶级酒庄所生产的薄酒来包括Louis Jadot、Joseph Drouhin和Georges Duboeuf。同时,薄酒来在品饮之前需要先冰镇,这点很重要;村庄级薄酒来的适饮温度为12°C,特级薄酒来则在14°C品饮为佳。
通常,港式点心迷会从口味较清淡的蒸煮类点心开始享用,再来就是炖或烤的菜式,然后是油炸类,最后以甜点收尾。而唯一与薄酒来较难以搭配的,就是如蛋塔和杏仁豆腐之类的甜食;此时,与前面菜式都相当合拍的酒中酸度,却与甜品不投契。因此,在餐点的最后阶段,回归「饮茶」是不错的主意!其实,大多数的港式点心和一瓶优质薄酒来都能相得益彰,所以下次若想增添这些讨人喜爱的港式点心口感时,不妨试试港式早午餐搭配薄酒来,替代一般西式早午餐搭配香槟或气泡酒的模式,你可能会发现,周末早午餐从未如此有趣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