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事一则
2009年6月13日,深蓝在QQ上和我谈了许多她关于为学处世的想法。当时把这段记录存在邮箱草稿里,今天翻检时,无意中寻到。读起来仍然有许多感触,可惜这两年,我并能如她所期望那般沉潜踏实。想起来真是让人面红耳赤,合该当场羞死。用黄舒骏的歌词来表达,就是“我没能成为你以为的那个人,真的很抱歉”。所幸日后努力的话,大约还有机会回追,希望以后能够尽量做到。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说的就是这么回事吧。
记录如下:
亦锦 23:41:13
有些人看似很风光,其实学问也就如此而已
亦锦 23:41:36
决定他的学问是否入了境界,看的是这个人在学术上体现的品格
亦锦 23:41:42
不要太小家子气
亦锦 23:41:48
不要有门户之见
亦锦 23:45:13
我觉得,我们要经过的几个阶段就是:学习、模仿别人(拿来主义),有自己的思考,对比、批判,循环往复,然后形成自己的
亦锦 23:45:47
每个人做学问都是有自己的风格与气质的
亦锦 23:46:07
有的是大海,有的是小溪,当然不是说这个好那个不好
亦锦 23:46:22
但是起码,不要被圈子气给局限自己的思路
亦锦 23:46:27
以及视野
亦锦 23:47:21
其实做到后面肯定会是专家的
亦锦 23:47:38
但是有些很基础的东西是共同的,比如逻辑,比如批判性思维
亦锦 23:47:49
就是这些很难描述的东西
亦锦 23:48:20
你看有些师徒,他们的气质就很像,那是长期共处,对话,形成的思路
亦锦 23:48:27
包括写文章的气质
亦锦 23:48:51
对,积累,看的就是你的性子。
亦锦 23:50:23
呵呵,你先试着,不要去评论。
亦锦 23:50:42
你看看,你能不能做到,五年之内,不参与任何讨论。
亦锦 23:51:00
这是刚入院的时候,院长和我们说的。
亦锦 23:51:09
他当时说的是十年。
亦锦 23:51:50
不要评论,不要判断,不要评价。你试试。
亦锦 23:52:06
你读书时候可以有自己判断,但是不能定死。
亦锦 23:52:30
要随时想,你有没有理解它,有没有吃透它?
亦锦 23:52:51
你积攒问题,一个个问自己,一个个在书里解决。
亦锦 23:52:56
别管别人怎么说
亦锦 23:53:11
也别在乎外界的诱惑
亦锦 23:53:22
也别轻易被挑起情绪
亦锦 23:53:35
你要知道,没有积累,别人很快就走到了你前面
亦锦 23:53:45
因为答案不是争出来的
亦锦 23:53:55
答案自己就在那里
亦锦 23:54:06
不是你和别人辩赢了正确的答案就是你的
亦锦 23:54:44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biu的,你光顾着去展现自己,去参与讨论
亦锦 23:54:55
表面上,你参与了这个时代的学术潮流
亦锦 23:55:06
其实你只是学术评论分子,是不是呢?
亦锦 23:55:31
要知道,聪明人从来都是自己赶路的
辛云卿 23:55:41
踏踏实实的阅读思考,热闹可以旁观,但关键要走自己脚下的路
亦锦 23:56:02
偶尔碰到同路的,也就同行,但是绝不会停下来与人争论不休
亦锦 23:56:12
因为他知道,真正的好东西在前面
亦锦 23:57:34
真的不要觉得,那些闹个不休的是学问。
亦锦 23:58:24
不要觉得,看到了多少名人,自己的句子里有多少名人的书,知道多少典故,就以为是圈内人。
亦锦 23:58:38
圈子是用来把聪明人圈死的。
亦锦 23:58:44
永远不要相信它。
亦锦 23:59:06
你可以进入里面,瞧瞧里面的人是怎样,但你要知道,你追求的是什么。
亦锦 23:59:32
我看现在,很多教授,讲课,动不动就说圈内事,那些故事固然很好。
亦锦 23:59:34
但是
亦锦 23:59:42
那是因为,他们是旁人。
亦锦 00:00:55
你和他们交流的时候,别人说的你们的故事,那些,就是所谓的圈内事。
亦锦 00:01:28
真正的圈子,说的就是“成群的来”那样的群
亦锦 00:02:10
但是你在那时候,也不会去想这些了。反而是那些落后的人,看着你们,会说起你们的故事。就是这样。
记录如下:
亦锦 23:41:13
有些人看似很风光,其实学问也就如此而已
亦锦 23:41:36
决定他的学问是否入了境界,看的是这个人在学术上体现的品格
亦锦 23:41:42
不要太小家子气
亦锦 23:41:48
不要有门户之见
亦锦 23:45:13
我觉得,我们要经过的几个阶段就是:学习、模仿别人(拿来主义),有自己的思考,对比、批判,循环往复,然后形成自己的
亦锦 23:45:47
每个人做学问都是有自己的风格与气质的
亦锦 23:46:07
有的是大海,有的是小溪,当然不是说这个好那个不好
亦锦 23:46:22
但是起码,不要被圈子气给局限自己的思路
亦锦 23:46:27
以及视野
亦锦 23:47:21
其实做到后面肯定会是专家的
亦锦 23:47:38
但是有些很基础的东西是共同的,比如逻辑,比如批判性思维
亦锦 23:47:49
就是这些很难描述的东西
亦锦 23:48:20
你看有些师徒,他们的气质就很像,那是长期共处,对话,形成的思路
亦锦 23:48:27
包括写文章的气质
亦锦 23:48:51
对,积累,看的就是你的性子。
亦锦 23:50:23
呵呵,你先试着,不要去评论。
亦锦 23:50:42
你看看,你能不能做到,五年之内,不参与任何讨论。
亦锦 23:51:00
这是刚入院的时候,院长和我们说的。
亦锦 23:51:09
他当时说的是十年。
亦锦 23:51:50
不要评论,不要判断,不要评价。你试试。
亦锦 23:52:06
你读书时候可以有自己判断,但是不能定死。
亦锦 23:52:30
要随时想,你有没有理解它,有没有吃透它?
亦锦 23:52:51
你积攒问题,一个个问自己,一个个在书里解决。
亦锦 23:52:56
别管别人怎么说
亦锦 23:53:11
也别在乎外界的诱惑
亦锦 23:53:22
也别轻易被挑起情绪
亦锦 23:53:35
你要知道,没有积累,别人很快就走到了你前面
亦锦 23:53:45
因为答案不是争出来的
亦锦 23:53:55
答案自己就在那里
亦锦 23:54:06
不是你和别人辩赢了正确的答案就是你的
亦锦 23:54:44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biu的,你光顾着去展现自己,去参与讨论
亦锦 23:54:55
表面上,你参与了这个时代的学术潮流
亦锦 23:55:06
其实你只是学术评论分子,是不是呢?
亦锦 23:55:31
要知道,聪明人从来都是自己赶路的
辛云卿 23:55:41
踏踏实实的阅读思考,热闹可以旁观,但关键要走自己脚下的路
亦锦 23:56:02
偶尔碰到同路的,也就同行,但是绝不会停下来与人争论不休
亦锦 23:56:12
因为他知道,真正的好东西在前面
亦锦 23:57:34
真的不要觉得,那些闹个不休的是学问。
亦锦 23:58:24
不要觉得,看到了多少名人,自己的句子里有多少名人的书,知道多少典故,就以为是圈内人。
亦锦 23:58:38
圈子是用来把聪明人圈死的。
亦锦 23:58:44
永远不要相信它。
亦锦 23:59:06
你可以进入里面,瞧瞧里面的人是怎样,但你要知道,你追求的是什么。
亦锦 23:59:32
我看现在,很多教授,讲课,动不动就说圈内事,那些故事固然很好。
亦锦 23:59:34
但是
亦锦 23:59:42
那是因为,他们是旁人。
亦锦 00:00:55
你和他们交流的时候,别人说的你们的故事,那些,就是所谓的圈内事。
亦锦 00:01:28
真正的圈子,说的就是“成群的来”那样的群
亦锦 00:02:10
但是你在那时候,也不会去想这些了。反而是那些落后的人,看着你们,会说起你们的故事。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