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ning Business into Science——商学的兴起:把做生意变成科学
转载
Turning Business into Science——商学的兴起:把做生意变成科学Copyright:Chi-Wen Jevons Lee 李志文
讲稿整理:Amy Chen amy_chen_cn@hotmail.com
今天我们讲关于不同社会里面的学问和商学的兴起。不同的学问迎合不同的社会,与农业社会不同,在商业社会里面就需要商业社会的学问。
首先我们来看,在农业社会里面作用最大的学问是什么?在农业社会里面,念四书是不是这个社会最重要的学问?那是做奴才的,ok?奴才,那些在做皇帝的奴才,没有几个。那么对于全部的老百姓来说最重要的学问是什么?看看太阳,看看月亮,知道现在是到了什么季节,该不该播种,这都是一代一代传下去的。由于这个学问简单,不需要文字,只要口耳相传就可以传上几千年。所以呢,在农业社会里面,你只传给自己的孩子,因为自己的孩子不会跟你去争,你传给别人,你就麻烦了——别人反过来要买了你的土地,并征你的土地。
所以农业社会里的学问非常简单,到工业社会,就开始真的有了学问。是什么时候工业社会刚刚才开始?有人说,16世纪17世纪18世纪?ok,18世纪是已经(工业)社会形成。工业革命的最前沿几乎可以追溯到16世纪,即1500年左右开始有了文艺复兴。有了文艺复兴才开始有人真的在念书。1500年以前有没有人在念书呢?有,念的都是圣经,而且是背圣经,圣经是绝对不可侵犯的真理,每一个字都是真理。这个15世纪念的圣经很像现在你们中国大陆念的马克思。我们大学的四分之一的学分用来念绝对的真理(整理者:此处李老师所了解的信息与实际情况大概有些出入。但十分之一或许是有的)。绝对真理我们还念什么?我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去翻翻真理就行了嘛,对不对?我在中国大陆看到的这些现象,其实在世界都走过。我们现在还要这么多学分念这些绝对的真理——这些课程名字我也搞不清——这代表我们还深深的陷在农业社会里。台湾岛就没有,没人教这个,也没人谈这个。
在西方十五世纪前后,开始有人疑惑,开始有人不相信圣经,开始问:“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事?”每一个现象他都带着怀疑的眼光来问,这就是文艺复兴Renaissance。为什么叫文艺复兴,因为在一千年前,在公元500年左右,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在希腊街头,就是雅典城内,或者罗马城内,几个聪明而有知识的人,一见面就会辩论,你说白的我就说黑的,辩论都会有一群人围着。Socrates(苏格拉底)是最能辩论的,在这大街一站,就有一群人围过来,多风光呐,甚至还搞个讲堂。而且Socrates确实有很多美女迷恋着他,那是风光之上更加风光。可是,到了公元0年前后吧,罗马帝国真正的吞并了半个欧洲以后,就跟那秦汉帝国一个时候,基督教和他们的Bible就成为了唯一的真理。这很像,为什么农业社会他要这个Bible——在中国则是以《四书》——来作为唯一的真理呢?因为他根本不想要老百姓明白。因为老百姓一旦有识,他们就会问一个致命的问题:为什么那个王八蛋会坐在北京城或坐在神坛上?!他有多少老婆,我都五十岁了还没有找到一个老婆,我都五十岁了还连女人的手都没有碰到一次。那个老小子,在北京城的,有三百号老婆。我越想越委屈,既然我姓李啊,我就做李自成算了。所以,控制知识、控制知识、控制知识,是农业社会必要的条件。所以在农业社会基本上就是念书,几乎可以说,到恢复高考的1978,让文盲念念“之乎者也”,毕业论文一交,也勉强就算毕业了。那个时代里面当然也有厉害得不得了的人,(在这样的情形下)照样在外面能够获得博士学位,比如我们的杨卫校长就是。(小插曲:李师普通话发音容易把“卫”的第四声和第三声搞混,这时传来隐约的笑声。)我知道你们又想歪了(哄堂大笑)。这种dirty mind,就变成浙大。我不知道你们中文打字输入法怎样,我的那个软体,因为我常给杨卫写信,我每次一打,它的头两个字一定是你们心中的那两个字。(无奈状)而且我自己从来不用那两个字,所以我总不明白为什么我一打就那样。
好,我们回头。在中国真正开始为知识而念书应该是1988年。在1978年,都是家里环境特殊的他才能到国外去念书。像杨卫校长就是,他爸爸是当时清华教授;清华经管学院院长的父亲也是;所以他们在下乡的时候,都是带着书下乡,而其他人只能带着要吃的饭下乡。到现在为止其实我们都还没恢复过来。The very fact one quarter of our reading control is related to the Great Leap Forward material. 这代表了我们没有自由,这在我们的社会里面,要变,还很快就要变。我们中国要在农业社会跳出来——现在已经快要跳出来了——因为工业社会的知识都是死知识。工的知识是相当死的,你把公式算出来之后,机器都可以取代了。而社会科学,你什么时候能够看得出公式说“怎么做人”呢?我找这个公式找了一辈子,到现在做人还是会被我老婆骂“不会做人”。而工科你做这件事公式记出来,机器运行了,你就可以安然入睡。所以,工业社会会走得很快。我们的人民日报就大吹特吹我们中华文明的民族胜利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你看看,我们在1978年才改革开放,到2000年已经吓得全世界屁滚尿流。现在我们要谈外汇政策,老美还得不时瞄瞄我们胡锦涛的脸色:胡锦涛要皱皱眉头呢,他马上要变变口风。(实现)这个,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因为这些机器就是从外国买回来,只要会看说明书就行了。会看说明书,按个按钮,那是非常容易。所以谈到我们中国的院士,今天就有我自己的学生,三个学生联名写信骂我说:“你们这些海外华人回到中国看不起我们中国大陆人,其实我们也很看不起你。”(学生笑)我就说,其实啊,我讲的这些事不止中国,全世界都走过。正如台湾在20年前就还是有这个现象,它是一种过渡现象。其实你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进到了商业社会,你的行动举止从另外一个社会的角度来看都是很奇怪的,每个社会有它的optimal behavior,即最佳行为。农业社会里的optimal behavior是父慈子孝,这是被非常强调的,“你要不孝我打死你!”因为你不孝将来我没力气了,谁来养我老?既然你不能为我养老,那我就打死你,再养一个孝子。父慈子孝在农业社会是这样一个形态。在商业社会里,这就不需要,反正我老去也是看不到你。我对我4个孩子是相当放任,他们愉快就好,我是完全没有念头等我老了之后要他们给我寄点钱,连来看我我都没什么把握。我说起来,我也像他们一样。我父亲过世的时候我是能赶回去,已经有一点社会地位有一点钱了,我就赶回去。他最后的十年,我几乎没有见面,就花钱请了一个印尼的很忠心的女佣,送到我父亲过世。你们父亲过世的时候,说不定你还会回去见见,到你过世的时候,我跟你讲,有99.99%到时候可能就只有印尼女佣在浦西南的一个地方送你过世。这都是商业社会的一个自然现象。还没有讲到这。农业社会的知识非常有限,工业社会的知识我们现在会觉得“哎呀,输油啊,非常了不起!”但是这个知识不是真的难学,你进去的时候难,你刚一看的时候密密麻麻,而人文社会科学啊,“这个白痴都可以讲两句。”但是这个数学你不会就是不对,一个加号算成减号,导师就可以全部扣除你的成绩。
稍微讲到一点题外的话题,这门“商业社会与现代中国”的目的是训练你们的思维,所以呢我没有一定要故意fail掉的人。我们接下来不是要进行读书会吗?我开始提出来时,助教说我们一定要给分数,不给分数他不念。我说,要给分数。那么助教又说,给分数,那什么是90,80,70……我一听,好像每一分都有不同。我说标准就是来跟不来,助教们说那不行,来跟不来的话,学生就光来,什么话都不说。好好,我说,那就两等,来了侃侃而谈,虽然没有念也是条条有理,那就A;那么B呢,也没有念,来了以后就是低头,B。因为在社会科学,你越到最后面大家可以猜到你是念了没念这本书,这本书里面讲到各种方方面面,不念是你自己傻瓜,这些书是为你们设计的,你们要骗,那太简单了,但是将来你要付代价。不像念数学,你不念老师马上知道。念不念是你们自己的,但是你要仔细读了,你的领会会深。我不止上这门课,我教研究生的课也是,从来不把分数当做最重要的,不管是教书也好,自己研究也好,因为人文社会科学,我不见得是大师,可能到死也不是,但是你要是没有那个胸怀那你就很难想到别人没有听过的。要研人所不能,想人所不敢想。
在农业社会,皇帝最要控制的就是让人变得正确。好,我们的所有思想现在都在四书,然后就没了。到了工业社会那些东西看起来很难,但是发展一段时间之后大家都会了。所有工业社会的时间特别短,在全世界来说顶多是两三百年(就发展成形了)。中国,那可能一百年不到,我们真正进入到工业社会大概是1980年左右。刚建国的时候,天天斗争,动不动饿死人,老毛手下饿死了将近一亿人。那他当然不是故意的,他是故意的话我们现在绝对不饶他。他不是故意的,但是他不懂什么是工业社会。你看看1980到现在不过是二十几年,勉强三十,那么工业社会大概已经比较成型了,为什么?因为它的知识容易学。下面要进入到商业社会,嘿嘿,难!为什么?它要人文社会学,还要看问题的方法,做事的态度,人跟人之间的交往,国跟国之间的交往,怎么去了解不同种族文化的人,知道它的意思是什么。我举个例子:
对于我们的新疆西藏政策,我是觉得很可笑的,那是因为我们是刚从农业社会里面出来的,你看看,农业社会那是寸土必争嘛,我们靠什么过日子?靠的是土地。为什么我们要维持国土的完整?因为矿产?矿产你想想看,很轻松就能得来了,怎么样得来,给钱就是!对不对?农场无国籍,那土地更是没有国籍。土地又搬不动的嘛,假如我是皇帝,那在我家隔壁就是我的土地。而矿产,你爱搬到哪里搬哪里,跟我们国家是否强盛,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果说西藏新疆是为了矿产,就表示我们的领导人还在农业社会。这一点,我是带着爱国的心来说的。我们的脑袋要是有不懂又不去念这些书,不去思考,我们会做出非常荒谬的决策。像波多黎各,非常想成为美国的一部分。为什么?猜猜看,他做美国人有啥好处?每一个人都喊social welfare,因为波多黎各的国民平均所得比美国的poverty line低许多,他们想做美国人想死了,对不对?一下子国民所得增长一倍以上,多舒服。那同样的,菲律宾人也想做美国人。那美国人就不会说,国家的强盛和人民的人数是一对一的关系。国家的强盛跟土地的大小没关系,跟矿产也没关系。因为商业社会之后,trading,交易的效率跟你土地的大小矿产的多少,一点关系都没有。而中国为什么叫起来了?因为中国还只是在工业社会。为什么胡锦涛主席出国访问都得到高规格的接待?并不是说,因为他有什么百万大军——天下的军备还有比美军好的?但他们打一个小国家伊拉克,还在收买了大部分伊拉克人做内奸的情况下,仍打得那么凄惨——所以,现在在商业社会土地的大小、武力的大小,都不是重要的。中国现在被大家看到的是:他的官员,跟他讲两句好话,给他点面子,灌两杯好酒,茅台,就想“哇,这个小老美,真是看得起我!诶,你要,哪个县啊?”整个县就划给你(兴办工业园区)了。你盖什么厂,pollution有多高?没问题!我们中国人多得是,死了100万?还有十三亿九千九百万。这个是全世界都看到了的。而且,我要说这是近年来才有的现象。中国过去对外资来说最有吸引力的是什么?劳工。现在,劳工?他才不要,你去做了劳工就变成移民了,那样他要负责social welfare。原料?他搬不走,这么多原料也不要,他早就不生产了。最近十年中国地位急速上升,而且中国的农业文化要的不就是面子嘛?那他就给足面子,所以所有中国大公司的老板、国企老板或高级官员出去开销现在可是有面子极了。这些,我不讲大家也留意得到,你稍微想一想,你就觉得很有道理,很简单的道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商业社会的自然变化过程,这个世界简直都不可理喻,我们中国真的强了吗?说是强了我们又穷成这个样子;说大家都惧怕中国了,为什么老百姓在外面(遇险),那些霸权正眼也不瞧?
商业社会,又有一个名字叫“知识经济”,真正的生产力不是机器,而是制造机器,是自动生产。——Robot在中国还不普遍,而在日本已经全是机器人在处理生产,在美国也全是robot生产了,因为那里人真是用不起。Robot的运作只需要你输入程序,所以,在美国你到任何一个大学的工科,几乎是两大民族dominate:中华民族和大印度民族。特别是数学,世界数学大会上几乎成了世界华人同乡会。——我们到了商业社会,真正重要的就是商学。我稍后会讲什么是商学,然后你们会明白商学引入中国非常不容易。数学则是最容易引入的,满清末年谈的自强、维新,送了大批学生到外国去,其实学的都是数学,并且比较有成就的也都是数学家。哦,经济学也有在伯克利做到了正教授,商学,用到的数学更少一些,就没有。商业社会,就要学商学。浙大的这个管理学院经济学院跟世界距离非常非常远,现在清华要比浙大好很多,那么在这里我们就要自力更生,怎么把别人知识、范式让李志文给讲明白了。
现在我要开始讲整个知识是怎么演变的:
1 Evolution of Systematic Knowledge
什么叫科学?科学就是系统性的知识,系统是它的特征。那么科学的发源地在哪?现代科学的发源地在哪?是在希腊,Socrates是真正的科学的老祖宗,是从他开始真正变成一个academe。就是有系统性,系统性不是一个人说了算,是一群人的事,应该是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开始,他们开始有了hypothesis(假说),研究方法,逻辑这一套东西叫系统性科学。
那么哲学的真正开始应该是两个人(的成就),一个是Socrates,一个是Plato,他们算是系统,因为他们不只是一个人,还有一群人系统地正规地和他们讨论、做学问。Socrates之前也有(出色的人)但都没有像他一样有许多徒弟。Socrates是走运,因为他后面有Plato;Plato也是走运的,后面还有一个学生Aristotle;所以我到浙大这么的努力,也是希望我下面有“Plato”。出Socrates容易出Plato难,所以就拜托在座的各位出一个Plato。这里philosophy,就是以Socrates为代表的。
其实学问这东西在还没有哲学家去想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运用起来了,比如说石器时代开始时有一个原始人在追野马的时候,把石头一丢,诶,马死了。再过一段时间发现,有些石头管用有些不管用,便开始进行工具的选择。到真正了解丢石头的dynamic距离第一个丢石头的人已经有四十万年了。从Isaac Newton人类才开始了解力学,后面的发展速度则开始飞速发展,其实牛顿不过是完成了数学推导而已,三百年后我们就有了原子弹,这是科学的厉害之处。Craft就是这么一回事,一开始人只知道它是有用的,而不需知道原理。
Knowledge接下来又被分成Humanity和Nature Science,一个是对人,一个是对物。其实对人跟对物的认识起点都是一样的,十万年。到了农业社会,从罗马、希腊和我们的春秋战国开始,学者是对人的学问更有兴趣。但是后来突飞猛进的却是Nature Science,因为它有规律性,容易学。而人的规律性太少,因素太多,所以到现在对人的研究我们还是不了解人。李志文班一定要学关于现象的规律性,不会它你就无法用现代的方法来学商。Nature Science是真正发展得快的,而Humanity只在Socrates那段时间有过一段发展就停止了,然后在开始就到了这个时代——十八世纪,Adam Smith他们的年代。(PPT Slide 3)
(倒回Slide 2)从Nature Science到Engineering的进步是非常快的,而从Humanity到Social Science的发展则非常缓慢,到现在还几乎没有完成。在自然科学里面最好学的是数学跟物理,最难学的是生物,但现在,我们都几乎要了解到最后的迷了——基因,正在被研究。所以,Nature Science不止是学工科的,甚至学生物的,到最后了解了基因,都要没啥事干。而我们的Humanity和Social Science则还在打桩,没有Social Science就没有Business,经济学是商学的基础。Adam Smith,经济学的祖师爷,Invisible hand是它最重要的理论。你要了解商学必须要知道经济学。因此经院、管院一分家,这中间的问题就很大,你要有学术基础才知道对了没对。
各种学科理工农医社科人文哪一种到最后是最难学的?人文,因为规律实在很难找,不是没有规律,我们只是没有那个本事来找到它。从人文中就渐渐发展出商学,全美大学中大约有1500到2000家有商学院,只有一间学校,敢用人文(humanity)来讨论商学,就是你们口中所谓最好的——Harvard。因为Harvard这个商学院创办得晚,到1980年才起来。为什么哈佛敢呢?因为哈佛作为顶尖的一流大学——它确实是一流大学——它最强的领域就是humanity。那么工学院在哈佛根本建立不起来,它只有理学院没有工学院,工学院较为简单系统,尖端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哈佛最强的是它的humanity,在全世界都是不得了的。其实我刚去Tulane的时候,Tulane的工学那么烂,Tulane的这个系也烂、那个系也烂,我过了好几年才明白到Tulane的humanity也是非常好,尽管这样我们也不敢用humanity来探讨商学。而Harvard则是humanity看家;再就是Harvard的case study我们赶不上它,因为他们初看起来没有什么区别,就是讲讲故事,但是你要做到让人佩服,那就难到不可思议。他们连business of bachelor都没有,只有MBA以上,就是因为用humanity来教一个22岁的人,他是云里来雾里去,没有足够的人生经验,你无法谈人生,无法谈人文。所以他们的MBA不只是要工作经验,而且还要很长的工作时间。你从报纸上看到Harvard的MBA毕业年薪12、13万美金,而杜兰、密歇根等毕业勉强十万美金,是多了许多,但其中还有多几年工作经验在里面,不完全是哈佛的因素。这也就是为什么所有的MBA都要求工作经验,没有的话往往无法理解humanity,你只能读science,硬邦邦的,谁都能学。更重要的是,虽然美国不看排名,但排名还是影响别人的观感,那要怎样把平均薪水拉高?容易嘛,你上过班,进来之前没有达到7万美金的年薪就不要来,你进来有7万那出去之后达到8、9万不难。所以你们在申请学校的时候可不要说就是要去哪里哪里,它的底薪高;第一,他不会要你,第二,就是要你了你也拿不到多少钱,你没有工作经验没有right job experience。
中国有一种情况就是,在五六十年前,我不知道什么叫Business的时候,让一批数学家跟工程师进到Business school来,他有一套学问叫Manage science管理科学。在座的一听,可能会说“诶,我的老师就是学Manage science的”,其实整个浙大的管理学院的老师都是manage science的。因为中国原先没有Manage science,突然之间需要一大批管理人才,那么有些人物理他教不好,数学他也教不了。那么,管理,跟我的那个自动控制好像有点关系,跟我程序制作有点关系,他就跑到管院,把人当机器管。在美国,这条路几乎断掉了,没有人念了。中国现在百分之九十的管理学博士都是manage science,我们现在大部分老师都无法教business,都无法教我们想要他教的,我们想要他教的是Humanity和Social Science。为什么这样?因为在改革开放之前,没有人敢念社会科学,你非要念这些?不到三十岁你非坐牢不可。你有没有看到他们一个浪打过来了,左面倒右面倒,大家都倒了,爬起来了再被打倒,所以都没有人敢念。所以humanity和Social Science我们到现在几乎都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Humanity没有老师教,你自己能念多少,我不敢说。
中国现在的商学很困难,就是因为这两个最基础的humanity和Social science全国都没有(除了北大清华),真的很难。北大经管的变革好像是在1985年,就变了,他们走得早,而且是学Social science,虽然与顶尖的还有距离,但毕竟还是改变了很多。现在清华起来了呢,则是因为现在很多清华教授是在外国顶级学校,不只是奋斗过,还教过书的。浙大在我感觉,我也讲不准——其实浙大很早就找我,我第一次来大概是十二三年前——浙江是很有希望的,但浙大老师是与时代脱节的,而且是四校合并,里面是十分混乱的,到外面请人是很困难。这几年又有不错的希望,如果不能倒进一批优秀的教授呢,可能也是不行。至于复旦是位于上海,它的排名大概是在浙大后面一点——我每次这样说复旦的人又不干了,眼神一变:“李老师,要倚老卖老啊。”(笑)——复旦是绝对在国内前列的。
Three Revolutions That Change The Way We Live and Work
现在的商学是一层一层革命出来的,第一个革命1750 – 1850,我讲过了,工业革命开始才有商学,农业社会里面哪有商学?简单的交易量一量就可以了。一遇到有大量生产,产生市场,才有系统性的交易,才有了系统的学问。那是1750到1850,为什么发生在英国,为什么是亚当斯密,为什么不是马克思,为什么不发生在德国?德国是个农业社会,工业革命是在英国发生,所以英国人最晓得你有了机器以后会产生什么问题,而德国那时还将自己关在图书馆,去猜想什么是工业社会,就像我们现在中国去猜想人家怎么做生意的。天下的学问都是做出来的,绝对不是猜想出来的。First Industrial Revolution中代表就是Adam Smith,他的成功不仅是因为聪明,最重要的是他走运——在工业社会刚开始有一大堆问题要解决,他就拍拍脑袋说怎么解决。马克思的东西为什么这么荒腔走调?他跑到大英图书馆去念书,他是个很聪明很努力的人,在德国念书他觉得不够,又跑到了英国。他是个学者。马克思讲的是德文、犹太语,他的英文也不是很高明,就跟我们中国学生一样,跑到了国外要学社会科学,那是很不容易的。这就是为什么在浙大有名有姓的几个海龟都是学力学工的。好,讲回来!
第二次的革命,1850 – 1950,发生在美国。1850是个很重要的时间,在中国是鸦片战争之后,日本是差不多明治维新前,美国则是南北战争。其实打仗就几年,但是打仗前后都有好长时间的冲突。美国很幸运,它这场战争就是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的战争,结果是工业社会打赢了,这个恰好就是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的过程。但我们中国不同,在1950以前我们也有一场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的较量,获胜的却是农业社会,造成了我们又多落后了几年。不管谁来当政,整个世界已经走向工业社会,你还能落后多久?美国是真走运,除了这个工业社会的平缓过渡,他的印第安农业社会几乎被细菌完全消灭,简直是天助美国的工业社会,它的农业社会没有根,发展起来也更加快。为什么老蒋打不过老毛呢?毛是土匪,蒋介石是流氓,一个乡村一个城市,这是不同的。在农业社会里面,流氓是打不过土匪的,到了工业社会,土匪打不过流氓。你看纽约市是没有土匪的全是流氓。所以我觉得美国还是很有优势,他始终朦朦胧胧有一个脉络,你要找到它,这里层层叠叠都是有理由的。我们的社会科学在过去一百年里突飞猛进,我讲起来不需要时常翻书,就是因为它自有理论支持。这第二次革命中也有一个标志人物Alfred D. Chandler,他是个美国人,Harvard的教授。Chandler是个划时代的人物,出了本书叫Visible hand,这本书中国有得卖。我鼓励你们去读,里面大气磅礴,你们以后要成为重要的企业家,改变中国这种现状,就要读这一类的书,他把工业社会的历史构成分析,发现在工业社会第一次革命是invisible hand起作用,即市场是完美的管也管不住,就让它自生自灭,很多问题就解决了。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们了解到市场不是完美的,它需要管理。Alfred D. Chandler就提出了visible hand,这本书很有价值,特别是中国,一百年前的路中国现在才开始走呢,我推荐你们读。我给你们列的书单,一页一页翻下来读完是挺难的,但你读都没有读过就根本别谈什么商业社会与现代中国。买书念书那是你们自己的事,天天逼着你们念书考试,那是三流大学做的事。
Computer and Commercial Revolution那是第三次工业革命,1950至今。因为computer一开始是用来做科学计算,但后来很快发现它最大的用途是用于商业计算,而不是科学计算。想沃尔玛的全球管理就是依靠这个。现在我们已经到了第三阶段。
Business School
在农业社会你不需要商学院吧?绝对不用。工业社会你需要商学院吗?有点需要。真正需要商学院,就是在商业社会。所以啊,我教的东西,可不是我吹牛,就是你们未来五十年最重要的学问,因为你们就是在商业社会,我教的就是商学。这是大环境,跟吹牛无关。整个浙大懂得商学的恐怕没有几个,所以你学到的机会也非常少。没有Tulane,我们恐怕根本没有办法把这个课教完,不能什么课都是我教喽。
农业社会里的管理是管三五个人即可,发展到工业社会的后期,管理就是几千人了,几千人管起来还是需要有点学问的。而Joseph Wharton是当年的一个铁路大亨(注:也做矿产和钢铁),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段时间里最有钱的人跟两个行业有关,一是铁路,还有一个是什么?在这两个行业造就了所有的有钱人——就像现在的Internet和Finance,你看现在的有钱人都逃不出属于这两个领域的——那时候的有钱人不是铁路,就是银行。实际上到了工业社会以后,银行也是金融,只是现在我们做金融已经不讲银行了。但是我们的金融系只能教银行,不只是浙大的如此,全国的金融系也只能教银行,这道理也很简单,现代金融的了解太少了。
商学院是从Wharton开始,时间是在1881年,因为他是个铁路头子,有成千上万的职工,拍脑袋决策是没有办法管理好的,需要有系统性的学问。他就找到宾夕法尼亚大学表示愿意出钱,请他们盖商学院。于是讨论之后,世界上第一所商学院得以成立了。
第二家是Dartmouth,1906年,中间隔了25年,为什么隔了那么久呢?因为我们不知道研究什么呀,连商是什么我们都根本不知道。为什么有Wharton School那是因为有需要,我们需要系统的知识,但你要知道什么是系统的知识。所以过了25年来了Dartmouth,与Wharton只有本科生不同,Dartmouth只有研究生。为什么呢?因为Wharton没有做好,教什么都不知道,所以学问更是做不出来,不断的失败失败,所以偷25年人家都说:“唉、那一批笨蛋。”什么都不会,在学校混饭吃。而Dartmouth不同,他们觉得有那么多大公司都需要人才,可能是Wharton走错了,本科生不适合念商。那么就试试看让研究生念吧。成功没有?也不成功。
而到了1908年Dartmouth——我女儿就是念的Dartmouth——做了两年后,Harvard也觉得应该开辟这一领域——尽管怎么教不会,知识在哪我也不知道,但是呢有需求,可能有用啊,所以Harvard也开设了商学院。想要进Harvard的商学院呢,那是真难,这不是分数考个七八百就能进去,GMAT也就是个IQ测验。Harvard见其它两家学校不过做得马马虎虎,所以就从自己强项Humanity下手,并从学校了由校长出面,为这个决定二十世纪走向的学科选拔了一百人左右。一年之后,这一百人里面退学了百分之八十,因为没知识啊,这时的知识还喂不饱他们。我去美国读书的时候也没有多少人要读商,但是现在多少人连滚带爬要进到哈佛商学院去,为什么?因为我们进入到了商业社会。商学变成了一个现代人必须要懂的东西,不管你念什么的,你得有商业知识。
那么接下来杜兰呢,它是南方的,也就是我现在在教的学校,它也是一家很早开设了商学院的学校,在1914年。1950年之前,全世界大概不到100家,前面几家是有钱的学校,敢于做实验,后面几家就是跟屁虫,凑热闹来赚钱的。那么business school真正的扩张,是比较晚的。但是到了2000年之后商学院已经遍地都是了,没有几家大学是没有business school的。
我们的社会进入到了Business时代,他就需要正规的教学了,因为这个商业社会有对商学的需求,它需要有系统。
By 1920
到1920,Managerial Practice has learned to use the organization as a tool. 这是很大的不同,通常呢,组织是高高在上的,我们是顺应的。比如说家庭,我爸爸不好,他也是我爸;我弟弟好,是我弟弟,不好,也是我弟弟。所以一般来讲,教人做人做事时,会强调父亲就是父亲,政府就是政府,你要顺应政府和这些关系。而到了1920年,人们觉得政府与人民、父与子的主从关系这些关系是可以改变的。为什么是父子而不是子父呢?为什么政府一定是要在上的呢?CEO总经理是不是一定要做第一位呢?说不定的。现在很多公司的创始人也没有在做第一的位置,也不是董事长。从1908到1920,这十二年是教书而没有研究,这意味着胡说八道。你没有系统的研究,那只能胡说八道。
Time Line of Evolution of Business Research and Education
那么1750年是开始了Managerial Practice。在那之前为什么没有管理配备的实践?因为那之前是农业社会,那时的管理者是爷爷,工人是老爸,消费者是孩子。而开始有business school,就是1900前后的美国开始,中国要到1985年才开始,台湾有商学系也是1966左右的事。1960起有一个重要领域是Modern Accounting and Finance Research。我是1980左右,属于第二代革命里的一拨人,我的学术生涯走得顺,我跟着我那“黄埔军校”里的大师,你走对了革命阵营,那就顺了;你走错了,那就难了。同时还有的是基本面分析Fundamental Analysis,你在股票市场要是不会这个的话,你就没有饭吃。我在1999去了清华会计系,一开始我们就把西方的东西放进去,就教Fundamental Analysis。结果,头十年一个本科生的薪水比MBA的薪水还高。我知道的在很多年前就有本科生拿十几万年薪的,这是因为本科生比博士生还有知识,虽然本科生嫩了一点,他还是更好。Knowledge在商业社会决定了出路的天壤之别。知识能创造这么多价值,从来不会白拿的。之后就有Consulting,Mutual Funds和Financial Engineering,都是一点一点发展进步一直到现在。现在做consulting工作的人主要是念会计系,而financial engineering就主要是金融系。
1950
这前后的历史事件导致了很多变化,尤其是二次大战结束,百废俱兴,人们从战场回来之后开始反思对的保留,错的修改。这是你天天生活在同一环境里不会想的,一旦有了这个gap,过一段时间回来想,你就会做大量的改革。你会发现那段时间美国的村庄大量开发,人们开始真正做事。
1960
曾经Wharton School就是教人家怎么做管理的,因为他有一大批人要管理。而1960年以后问题就变成不是应该怎么管人了,管人、管生产线的学问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marketing的学问,这种学问帮你应付excess capacity(产能过剩)的问题。学术的研究,开始用更高的目光来审视市场。以前的商学是工程师到生产线上看看大家做什么,对生产线做做修改,而1960年前后有了变化:它开始抽象化,开始用经济学和社会科学来讨论商。所以真正的商学是开始谈到了marketing,开始抽象化,用经济学原理来看商。所以我现在苦口婆心在经院管院之间周旋,因为经济学没有商简直是没有用心,商没有经济学那是胡说八道。在1960年有了第一批consulting firms,麦肯锡就是其中之一,是世界上最好的咨询公司(这和最大没有关系)。为什么中国企业总强调要“做大”?这做大不一定它就强了,甚至还要变弱,可是为什么还要做大呢?因为中国有的是国有企业,这个特性,你的企业越做大,来钱就越容易。麦肯锡是芝加哥大学的一个教授做的,芝加哥大学的学术非常有名,为什么一个教授做的能成功?因为他需要理论推导出来的知识作为指导。麦肯锡原来是教accounting的,他通过了解数字然后来做管理,而不是人来做管理。
芝加哥大学在建立商学院的时候,商业社会已经如火如荼,老师来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要怎么做(研究和教学),也没有旧有的老师磕磕绊绊你的研究。我在香港科技大学作创校教授,那真的是风风火火,提供了很好的资金支持,让我去找世界上那些好的老师。那真是过瘾。因为他们投入几亿美金决心创办一家顶尖的学校,从零做起,图纸一铺开,世界上最好的教授在哪里?香港几年能够做到?然后就开始打电话联系。像商学这样的学科,需要的就是面向市场,你没有市场根本就做不了研究。现在亚洲最值得研究的是中国市场,这十三亿人的大市场。为什么人家对胡锦涛出访都礼遇有嘉?就是因为市场。
商学学术革命之父:Merton Miller
那么就讲到Miller,他其实是我的同事,他是讲座教授,而那时我是助理教授。Miller改变了整个商学,他是哈佛毕业的一个经济学家。你们要是有学金融的,那就会听说过“MM理论”,他是代表后面的那个”M”,前面是一个在他之前一个很出色的教授。Miller在发表了这篇文章之后呢,芝加哥大学就嗅到商学要变,前面都是讲故事,但现在科学要进到商学领域了,于是就花了大价钱把他挖过去。我觉得浙大对我很是礼遇,但是礼遇不能只是讲客气话,还要有足够的支撑,给人一个很大的空间来建立学问研究。Miller实际上是我的老师,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不只是我,他还影响了全世界。他的开山弟子,这里列出来的每一个都是大学里第一大牌的讲座教授,你要是想申请这家学校,你就要去找这一个人,才有希望,不然你就没戏。尤其是Eugene Fama,他是Miller最喜欢的学生,就留在芝加哥大学里。以前人们认为他会拿诺贝尔奖,现在看来希望越来越渺茫。Myron Scholes是已经拿了诺贝尔奖的,他去了Stanford;Michael Jensen,人家说他能拿诺贝尔奖,我看希望越来越小,因为诺贝尔奖要有运气,他去了Rochester,并且把Rochester的博士班变成了全美第一的。我就是Rochester毕业的,那是要是他不给我奖学金我也不去,但他是唯一一所给我奖学金的,于是我就去,人有时候还是要看运气的,没想到那时候Yale正乱七八糟,Rochester好的不可思议。那时整个商学正在革命,革命就要靠年轻人,Miller把这个理论打出来以后,他的第一批学生就像黄埔军校的第一批,走到哪里打到哪里。Richard Roll是UCLA的当家教授;Ray Ball原先去了Rochester现在回到芝加哥大学做当家教授;William Beaver是到了Stanford做当家人。你们要是听我的Accounting and Capital Market,你就会听到Ball,听到Beaver,一听再听,听到你厌。Joel Demski是先去了Columbia,那是当时没有适合他去的地方,Stanford一挖他就走了;Ross Watts也是去了Rochester,你看这里面有多少个Rochester,其实它是很小的一家学校,在1960年以前完全是默默无闻,它为什么走运呢,是当时两家大的光学公司给了它很大的捐赠,正好商学又是新兴学科。很多学校在变革的时候是恰巧有钱,就获得了比较好的发展。
这几个人,他们决定了你去商学院里面念的那些理论。这些都是我的同事、或者是学长等。
Two Areas That Have Made Biggest Stride
为什么accounting和finance变成了商学里面最重要的学问?这两个跟其他什么marketing,management,operation有什么不同?那么我们从科学来谈,科学需要方法、要有问题,更重要的还要有推理、有数据。为什么我说很多老师在胡说八道,什么理论与实际结合,他是又不理论又不实际,根本没有老师会玩data。连我最喜欢的一个老师,蒋岳祥老师,他教你们还教的是数学推导。其实浙大几乎没有什么人能玩资料,而芝加哥是第一个能玩资料的(学校)。好了,这个时候为什么商学开始重视资料?这就跟另外一家在60年发了大财的公司有关,它就是IBM。所以商学一旦有了大型计算机可以处理大量资料——而会计又恰好有很多资料——这里就开始有很多论文题目可以写可以研究。那么finance跟会计呢,是息息相关,一个对内一个对外,一个是搞清楚问题的真相一个是利用这个问题的真相去赚钱。会计是前者,而金融呢就是后者。我的另外一门课——Accounting and Capital Market,就会讲到怎么用会计的资料,去做finance。
被埋没65年的钻石:Bachelier (1900, Ph.D. Thesis)
其实在1960年之前,就有一个突破。但是因为那时候没有电脑,时机不成熟,所以这个突破被埋了65年才被发现,这个人叫做Bachelier,他是一个数学家。他的厉害之处在于,他用数学推导,发现了股票的价格应该没有规律可循。
我问一下同学们,为什么股票价格不应该有规律可循?因为它一旦有规律可循,我只要看到规律就赚钱,大家都赚钱,有没有钱赚?就没有了。所以呢,Bachelier就用数学——数学里面的逻辑——说明了这一个问题。这个逻辑,他用数学推理完了之后的六十几年,没有人知道有这篇文章,他这一辈子也很不得意,找工作也很困难,几乎一辈子默默无闻。发现他的是萨缪尔森——我们二十世纪经济学的第一大师。其实也不是萨缪尔森,而是商学研究到了一定广泛度的时候,他的一个朋友跟他提起说:你不是对股票感兴趣吗?我在图书馆里看到一篇文章,觉得很有道理。这就是Bachelier的文章,那么萨缪尔森一看到这篇文章,就大为赞叹,碰到高人了。这里的真知灼见就是——这个股票价格,你能看到规律,就不是均衡点。因为你能看到,大家都能看到,为什么大家等着这规律而不动手呢?一定有人动手,而一旦有人动手,规律就不在了。这叫做有效市场假说,即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念金融的第一个大学问。
这里的Theory of Speculation就是Bachelier的文章。
早期商业实务
商业实务就是股票市场,最初的商业实务活动是证券市场,早期的Technical analysis叫技术分析。大家有疑问可以交流。
那么后面的技术呢,叫做基本分析。中国的研究现在就还在基本分析上,看数量的变动,看价格的变动,已经上涨了多少天了,明天会涨。但股票从来都没有注定会涨的事情的。所以中国那些炒股的人,你在网站上看,全是胡说八道。在我的课上就会说到,为什么他们的胡说八道,还能让他们存活下来,还有这么多傻瓜去看他们的分析。那么真正有用的你需要的学问,是基本面分析。在我的课上,你会了解到这方面内容。
商学科学化的第一阶段
商学科学化的第一阶段,就是寻找股价的科学规律。这里一大堆,其实都是统计学家。为什么?商学从会计和金融开始,就需要资料。一旦提到资料,那么统计学家就进来了。头一批商学的大师都没有是学商科出身的,因为学商的人都还在胡说八道呢。就像现在很多的博导博士生,将来也都会被市场淘汰。因为他们在学的时候还没有市场革命,一旦有市场革命他们谁都跟不上。谁跟得上?你们跟得上,十八九岁,学起东西来很快。
Alfred Cowles and Cowles Foundation
好,那么这个人值得一说,这个人叫Alfred Cowles。他曾经作为世界上最大报纸——芝加哥论坛报的少东,他爸爸是董事长。家里面已经富了好几代呢,也不需要天天上班了,他是Yale大学毕业的。
我经常骂我的浙大学生、清华学生——我们的教育功利心强得不得了——总是在问我们学这门课有用没有用,后面能赚多少钱,是这种学习心态。就是这门课有用能让你赚十万块,不,一千万美金,你也坐不进去,连我这门赚不到钱的课你都不见得坐得进来,何况那些课。所以,做学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有兴趣。其实赚钱也就一个条件,研究问题,你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呢,多想想多研究这个问题,你相通了这个问题你就能学到赚钱的方法。
这个Cowles呢,他的父亲经营的这个报纸能够得到所有公司的股价和历史价格,那么他就动用这些资源将这些数据收集起来,录入电脑开始分析。他是第一个为全世界证明股票市场是有效的,尽管他只有本科学位,这辈子也没有教过书,就是因为兴趣所以做到的。其实要是早一点的话他可以拿到诺贝尔奖的,因为那段时间研究的成果太多了。我将这件事就是要告诉你们,怎么样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有学问的人。
商学科学化的第二阶段
商学发展到这个阶段就开始徘徊了,慢慢的产生了反思与挑战。这是商学科学化的第二阶段。
商学科学化的第三阶段
1965年商业学术的核弹引爆了,这里主要有两个关键人物:Paul Samuelson和Eugene Fama。
Turning Business into Science——商学的兴起:把做生意变成科学Copyright:Chi-Wen Jevons Lee 李志文
讲稿整理:Amy Chen amy_chen_cn@hotmail.com
今天我们讲关于不同社会里面的学问和商学的兴起。不同的学问迎合不同的社会,与农业社会不同,在商业社会里面就需要商业社会的学问。
首先我们来看,在农业社会里面作用最大的学问是什么?在农业社会里面,念四书是不是这个社会最重要的学问?那是做奴才的,ok?奴才,那些在做皇帝的奴才,没有几个。那么对于全部的老百姓来说最重要的学问是什么?看看太阳,看看月亮,知道现在是到了什么季节,该不该播种,这都是一代一代传下去的。由于这个学问简单,不需要文字,只要口耳相传就可以传上几千年。所以呢,在农业社会里面,你只传给自己的孩子,因为自己的孩子不会跟你去争,你传给别人,你就麻烦了——别人反过来要买了你的土地,并征你的土地。
所以农业社会里的学问非常简单,到工业社会,就开始真的有了学问。是什么时候工业社会刚刚才开始?有人说,16世纪17世纪18世纪?ok,18世纪是已经(工业)社会形成。工业革命的最前沿几乎可以追溯到16世纪,即1500年左右开始有了文艺复兴。有了文艺复兴才开始有人真的在念书。1500年以前有没有人在念书呢?有,念的都是圣经,而且是背圣经,圣经是绝对不可侵犯的真理,每一个字都是真理。这个15世纪念的圣经很像现在你们中国大陆念的马克思。我们大学的四分之一的学分用来念绝对的真理(整理者:此处李老师所了解的信息与实际情况大概有些出入。但十分之一或许是有的)。绝对真理我们还念什么?我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去翻翻真理就行了嘛,对不对?我在中国大陆看到的这些现象,其实在世界都走过。我们现在还要这么多学分念这些绝对的真理——这些课程名字我也搞不清——这代表我们还深深的陷在农业社会里。台湾岛就没有,没人教这个,也没人谈这个。
在西方十五世纪前后,开始有人疑惑,开始有人不相信圣经,开始问:“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事?”每一个现象他都带着怀疑的眼光来问,这就是文艺复兴Renaissance。为什么叫文艺复兴,因为在一千年前,在公元500年左右,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在希腊街头,就是雅典城内,或者罗马城内,几个聪明而有知识的人,一见面就会辩论,你说白的我就说黑的,辩论都会有一群人围着。Socrates(苏格拉底)是最能辩论的,在这大街一站,就有一群人围过来,多风光呐,甚至还搞个讲堂。而且Socrates确实有很多美女迷恋着他,那是风光之上更加风光。可是,到了公元0年前后吧,罗马帝国真正的吞并了半个欧洲以后,就跟那秦汉帝国一个时候,基督教和他们的Bible就成为了唯一的真理。这很像,为什么农业社会他要这个Bible——在中国则是以《四书》——来作为唯一的真理呢?因为他根本不想要老百姓明白。因为老百姓一旦有识,他们就会问一个致命的问题:为什么那个王八蛋会坐在北京城或坐在神坛上?!他有多少老婆,我都五十岁了还没有找到一个老婆,我都五十岁了还连女人的手都没有碰到一次。那个老小子,在北京城的,有三百号老婆。我越想越委屈,既然我姓李啊,我就做李自成算了。所以,控制知识、控制知识、控制知识,是农业社会必要的条件。所以在农业社会基本上就是念书,几乎可以说,到恢复高考的1978,让文盲念念“之乎者也”,毕业论文一交,也勉强就算毕业了。那个时代里面当然也有厉害得不得了的人,(在这样的情形下)照样在外面能够获得博士学位,比如我们的杨卫校长就是。(小插曲:李师普通话发音容易把“卫”的第四声和第三声搞混,这时传来隐约的笑声。)我知道你们又想歪了(哄堂大笑)。这种dirty mind,就变成浙大。我不知道你们中文打字输入法怎样,我的那个软体,因为我常给杨卫写信,我每次一打,它的头两个字一定是你们心中的那两个字。(无奈状)而且我自己从来不用那两个字,所以我总不明白为什么我一打就那样。
好,我们回头。在中国真正开始为知识而念书应该是1988年。在1978年,都是家里环境特殊的他才能到国外去念书。像杨卫校长就是,他爸爸是当时清华教授;清华经管学院院长的父亲也是;所以他们在下乡的时候,都是带着书下乡,而其他人只能带着要吃的饭下乡。到现在为止其实我们都还没恢复过来。The very fact one quarter of our reading control is related to the Great Leap Forward material. 这代表了我们没有自由,这在我们的社会里面,要变,还很快就要变。我们中国要在农业社会跳出来——现在已经快要跳出来了——因为工业社会的知识都是死知识。工的知识是相当死的,你把公式算出来之后,机器都可以取代了。而社会科学,你什么时候能够看得出公式说“怎么做人”呢?我找这个公式找了一辈子,到现在做人还是会被我老婆骂“不会做人”。而工科你做这件事公式记出来,机器运行了,你就可以安然入睡。所以,工业社会会走得很快。我们的人民日报就大吹特吹我们中华文明的民族胜利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你看看,我们在1978年才改革开放,到2000年已经吓得全世界屁滚尿流。现在我们要谈外汇政策,老美还得不时瞄瞄我们胡锦涛的脸色:胡锦涛要皱皱眉头呢,他马上要变变口风。(实现)这个,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因为这些机器就是从外国买回来,只要会看说明书就行了。会看说明书,按个按钮,那是非常容易。所以谈到我们中国的院士,今天就有我自己的学生,三个学生联名写信骂我说:“你们这些海外华人回到中国看不起我们中国大陆人,其实我们也很看不起你。”(学生笑)我就说,其实啊,我讲的这些事不止中国,全世界都走过。正如台湾在20年前就还是有这个现象,它是一种过渡现象。其实你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进到了商业社会,你的行动举止从另外一个社会的角度来看都是很奇怪的,每个社会有它的optimal behavior,即最佳行为。农业社会里的optimal behavior是父慈子孝,这是被非常强调的,“你要不孝我打死你!”因为你不孝将来我没力气了,谁来养我老?既然你不能为我养老,那我就打死你,再养一个孝子。父慈子孝在农业社会是这样一个形态。在商业社会里,这就不需要,反正我老去也是看不到你。我对我4个孩子是相当放任,他们愉快就好,我是完全没有念头等我老了之后要他们给我寄点钱,连来看我我都没什么把握。我说起来,我也像他们一样。我父亲过世的时候我是能赶回去,已经有一点社会地位有一点钱了,我就赶回去。他最后的十年,我几乎没有见面,就花钱请了一个印尼的很忠心的女佣,送到我父亲过世。你们父亲过世的时候,说不定你还会回去见见,到你过世的时候,我跟你讲,有99.99%到时候可能就只有印尼女佣在浦西南的一个地方送你过世。这都是商业社会的一个自然现象。还没有讲到这。农业社会的知识非常有限,工业社会的知识我们现在会觉得“哎呀,输油啊,非常了不起!”但是这个知识不是真的难学,你进去的时候难,你刚一看的时候密密麻麻,而人文社会科学啊,“这个白痴都可以讲两句。”但是这个数学你不会就是不对,一个加号算成减号,导师就可以全部扣除你的成绩。
稍微讲到一点题外的话题,这门“商业社会与现代中国”的目的是训练你们的思维,所以呢我没有一定要故意fail掉的人。我们接下来不是要进行读书会吗?我开始提出来时,助教说我们一定要给分数,不给分数他不念。我说,要给分数。那么助教又说,给分数,那什么是90,80,70……我一听,好像每一分都有不同。我说标准就是来跟不来,助教们说那不行,来跟不来的话,学生就光来,什么话都不说。好好,我说,那就两等,来了侃侃而谈,虽然没有念也是条条有理,那就A;那么B呢,也没有念,来了以后就是低头,B。因为在社会科学,你越到最后面大家可以猜到你是念了没念这本书,这本书里面讲到各种方方面面,不念是你自己傻瓜,这些书是为你们设计的,你们要骗,那太简单了,但是将来你要付代价。不像念数学,你不念老师马上知道。念不念是你们自己的,但是你要仔细读了,你的领会会深。我不止上这门课,我教研究生的课也是,从来不把分数当做最重要的,不管是教书也好,自己研究也好,因为人文社会科学,我不见得是大师,可能到死也不是,但是你要是没有那个胸怀那你就很难想到别人没有听过的。要研人所不能,想人所不敢想。
在农业社会,皇帝最要控制的就是让人变得正确。好,我们的所有思想现在都在四书,然后就没了。到了工业社会那些东西看起来很难,但是发展一段时间之后大家都会了。所有工业社会的时间特别短,在全世界来说顶多是两三百年(就发展成形了)。中国,那可能一百年不到,我们真正进入到工业社会大概是1980年左右。刚建国的时候,天天斗争,动不动饿死人,老毛手下饿死了将近一亿人。那他当然不是故意的,他是故意的话我们现在绝对不饶他。他不是故意的,但是他不懂什么是工业社会。你看看1980到现在不过是二十几年,勉强三十,那么工业社会大概已经比较成型了,为什么?因为它的知识容易学。下面要进入到商业社会,嘿嘿,难!为什么?它要人文社会学,还要看问题的方法,做事的态度,人跟人之间的交往,国跟国之间的交往,怎么去了解不同种族文化的人,知道它的意思是什么。我举个例子:
对于我们的新疆西藏政策,我是觉得很可笑的,那是因为我们是刚从农业社会里面出来的,你看看,农业社会那是寸土必争嘛,我们靠什么过日子?靠的是土地。为什么我们要维持国土的完整?因为矿产?矿产你想想看,很轻松就能得来了,怎么样得来,给钱就是!对不对?农场无国籍,那土地更是没有国籍。土地又搬不动的嘛,假如我是皇帝,那在我家隔壁就是我的土地。而矿产,你爱搬到哪里搬哪里,跟我们国家是否强盛,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果说西藏新疆是为了矿产,就表示我们的领导人还在农业社会。这一点,我是带着爱国的心来说的。我们的脑袋要是有不懂又不去念这些书,不去思考,我们会做出非常荒谬的决策。像波多黎各,非常想成为美国的一部分。为什么?猜猜看,他做美国人有啥好处?每一个人都喊social welfare,因为波多黎各的国民平均所得比美国的poverty line低许多,他们想做美国人想死了,对不对?一下子国民所得增长一倍以上,多舒服。那同样的,菲律宾人也想做美国人。那美国人就不会说,国家的强盛和人民的人数是一对一的关系。国家的强盛跟土地的大小没关系,跟矿产也没关系。因为商业社会之后,trading,交易的效率跟你土地的大小矿产的多少,一点关系都没有。而中国为什么叫起来了?因为中国还只是在工业社会。为什么胡锦涛主席出国访问都得到高规格的接待?并不是说,因为他有什么百万大军——天下的军备还有比美军好的?但他们打一个小国家伊拉克,还在收买了大部分伊拉克人做内奸的情况下,仍打得那么凄惨——所以,现在在商业社会土地的大小、武力的大小,都不是重要的。中国现在被大家看到的是:他的官员,跟他讲两句好话,给他点面子,灌两杯好酒,茅台,就想“哇,这个小老美,真是看得起我!诶,你要,哪个县啊?”整个县就划给你(兴办工业园区)了。你盖什么厂,pollution有多高?没问题!我们中国人多得是,死了100万?还有十三亿九千九百万。这个是全世界都看到了的。而且,我要说这是近年来才有的现象。中国过去对外资来说最有吸引力的是什么?劳工。现在,劳工?他才不要,你去做了劳工就变成移民了,那样他要负责social welfare。原料?他搬不走,这么多原料也不要,他早就不生产了。最近十年中国地位急速上升,而且中国的农业文化要的不就是面子嘛?那他就给足面子,所以所有中国大公司的老板、国企老板或高级官员出去开销现在可是有面子极了。这些,我不讲大家也留意得到,你稍微想一想,你就觉得很有道理,很简单的道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商业社会的自然变化过程,这个世界简直都不可理喻,我们中国真的强了吗?说是强了我们又穷成这个样子;说大家都惧怕中国了,为什么老百姓在外面(遇险),那些霸权正眼也不瞧?
商业社会,又有一个名字叫“知识经济”,真正的生产力不是机器,而是制造机器,是自动生产。——Robot在中国还不普遍,而在日本已经全是机器人在处理生产,在美国也全是robot生产了,因为那里人真是用不起。Robot的运作只需要你输入程序,所以,在美国你到任何一个大学的工科,几乎是两大民族dominate:中华民族和大印度民族。特别是数学,世界数学大会上几乎成了世界华人同乡会。——我们到了商业社会,真正重要的就是商学。我稍后会讲什么是商学,然后你们会明白商学引入中国非常不容易。数学则是最容易引入的,满清末年谈的自强、维新,送了大批学生到外国去,其实学的都是数学,并且比较有成就的也都是数学家。哦,经济学也有在伯克利做到了正教授,商学,用到的数学更少一些,就没有。商业社会,就要学商学。浙大的这个管理学院经济学院跟世界距离非常非常远,现在清华要比浙大好很多,那么在这里我们就要自力更生,怎么把别人知识、范式让李志文给讲明白了。
现在我要开始讲整个知识是怎么演变的:
1 Evolution of Systematic Knowledge
什么叫科学?科学就是系统性的知识,系统是它的特征。那么科学的发源地在哪?现代科学的发源地在哪?是在希腊,Socrates是真正的科学的老祖宗,是从他开始真正变成一个academe。就是有系统性,系统性不是一个人说了算,是一群人的事,应该是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开始,他们开始有了hypothesis(假说),研究方法,逻辑这一套东西叫系统性科学。
那么哲学的真正开始应该是两个人(的成就),一个是Socrates,一个是Plato,他们算是系统,因为他们不只是一个人,还有一群人系统地正规地和他们讨论、做学问。Socrates之前也有(出色的人)但都没有像他一样有许多徒弟。Socrates是走运,因为他后面有Plato;Plato也是走运的,后面还有一个学生Aristotle;所以我到浙大这么的努力,也是希望我下面有“Plato”。出Socrates容易出Plato难,所以就拜托在座的各位出一个Plato。这里philosophy,就是以Socrates为代表的。
其实学问这东西在还没有哲学家去想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运用起来了,比如说石器时代开始时有一个原始人在追野马的时候,把石头一丢,诶,马死了。再过一段时间发现,有些石头管用有些不管用,便开始进行工具的选择。到真正了解丢石头的dynamic距离第一个丢石头的人已经有四十万年了。从Isaac Newton人类才开始了解力学,后面的发展速度则开始飞速发展,其实牛顿不过是完成了数学推导而已,三百年后我们就有了原子弹,这是科学的厉害之处。Craft就是这么一回事,一开始人只知道它是有用的,而不需知道原理。
Knowledge接下来又被分成Humanity和Nature Science,一个是对人,一个是对物。其实对人跟对物的认识起点都是一样的,十万年。到了农业社会,从罗马、希腊和我们的春秋战国开始,学者是对人的学问更有兴趣。但是后来突飞猛进的却是Nature Science,因为它有规律性,容易学。而人的规律性太少,因素太多,所以到现在对人的研究我们还是不了解人。李志文班一定要学关于现象的规律性,不会它你就无法用现代的方法来学商。Nature Science是真正发展得快的,而Humanity只在Socrates那段时间有过一段发展就停止了,然后在开始就到了这个时代——十八世纪,Adam Smith他们的年代。(PPT Slide 3)
(倒回Slide 2)从Nature Science到Engineering的进步是非常快的,而从Humanity到Social Science的发展则非常缓慢,到现在还几乎没有完成。在自然科学里面最好学的是数学跟物理,最难学的是生物,但现在,我们都几乎要了解到最后的迷了——基因,正在被研究。所以,Nature Science不止是学工科的,甚至学生物的,到最后了解了基因,都要没啥事干。而我们的Humanity和Social Science则还在打桩,没有Social Science就没有Business,经济学是商学的基础。Adam Smith,经济学的祖师爷,Invisible hand是它最重要的理论。你要了解商学必须要知道经济学。因此经院、管院一分家,这中间的问题就很大,你要有学术基础才知道对了没对。
各种学科理工农医社科人文哪一种到最后是最难学的?人文,因为规律实在很难找,不是没有规律,我们只是没有那个本事来找到它。从人文中就渐渐发展出商学,全美大学中大约有1500到2000家有商学院,只有一间学校,敢用人文(humanity)来讨论商学,就是你们口中所谓最好的——Harvard。因为Harvard这个商学院创办得晚,到1980年才起来。为什么哈佛敢呢?因为哈佛作为顶尖的一流大学——它确实是一流大学——它最强的领域就是humanity。那么工学院在哈佛根本建立不起来,它只有理学院没有工学院,工学院较为简单系统,尖端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哈佛最强的是它的humanity,在全世界都是不得了的。其实我刚去Tulane的时候,Tulane的工学那么烂,Tulane的这个系也烂、那个系也烂,我过了好几年才明白到Tulane的humanity也是非常好,尽管这样我们也不敢用humanity来探讨商学。而Harvard则是humanity看家;再就是Harvard的case study我们赶不上它,因为他们初看起来没有什么区别,就是讲讲故事,但是你要做到让人佩服,那就难到不可思议。他们连business of bachelor都没有,只有MBA以上,就是因为用humanity来教一个22岁的人,他是云里来雾里去,没有足够的人生经验,你无法谈人生,无法谈人文。所以他们的MBA不只是要工作经验,而且还要很长的工作时间。你从报纸上看到Harvard的MBA毕业年薪12、13万美金,而杜兰、密歇根等毕业勉强十万美金,是多了许多,但其中还有多几年工作经验在里面,不完全是哈佛的因素。这也就是为什么所有的MBA都要求工作经验,没有的话往往无法理解humanity,你只能读science,硬邦邦的,谁都能学。更重要的是,虽然美国不看排名,但排名还是影响别人的观感,那要怎样把平均薪水拉高?容易嘛,你上过班,进来之前没有达到7万美金的年薪就不要来,你进来有7万那出去之后达到8、9万不难。所以你们在申请学校的时候可不要说就是要去哪里哪里,它的底薪高;第一,他不会要你,第二,就是要你了你也拿不到多少钱,你没有工作经验没有right job experience。
中国有一种情况就是,在五六十年前,我不知道什么叫Business的时候,让一批数学家跟工程师进到Business school来,他有一套学问叫Manage science管理科学。在座的一听,可能会说“诶,我的老师就是学Manage science的”,其实整个浙大的管理学院的老师都是manage science的。因为中国原先没有Manage science,突然之间需要一大批管理人才,那么有些人物理他教不好,数学他也教不了。那么,管理,跟我的那个自动控制好像有点关系,跟我程序制作有点关系,他就跑到管院,把人当机器管。在美国,这条路几乎断掉了,没有人念了。中国现在百分之九十的管理学博士都是manage science,我们现在大部分老师都无法教business,都无法教我们想要他教的,我们想要他教的是Humanity和Social Science。为什么这样?因为在改革开放之前,没有人敢念社会科学,你非要念这些?不到三十岁你非坐牢不可。你有没有看到他们一个浪打过来了,左面倒右面倒,大家都倒了,爬起来了再被打倒,所以都没有人敢念。所以humanity和Social Science我们到现在几乎都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Humanity没有老师教,你自己能念多少,我不敢说。
中国现在的商学很困难,就是因为这两个最基础的humanity和Social science全国都没有(除了北大清华),真的很难。北大经管的变革好像是在1985年,就变了,他们走得早,而且是学Social science,虽然与顶尖的还有距离,但毕竟还是改变了很多。现在清华起来了呢,则是因为现在很多清华教授是在外国顶级学校,不只是奋斗过,还教过书的。浙大在我感觉,我也讲不准——其实浙大很早就找我,我第一次来大概是十二三年前——浙江是很有希望的,但浙大老师是与时代脱节的,而且是四校合并,里面是十分混乱的,到外面请人是很困难。这几年又有不错的希望,如果不能倒进一批优秀的教授呢,可能也是不行。至于复旦是位于上海,它的排名大概是在浙大后面一点——我每次这样说复旦的人又不干了,眼神一变:“李老师,要倚老卖老啊。”(笑)——复旦是绝对在国内前列的。
Three Revolutions That Change The Way We Live and Work
现在的商学是一层一层革命出来的,第一个革命1750 – 1850,我讲过了,工业革命开始才有商学,农业社会里面哪有商学?简单的交易量一量就可以了。一遇到有大量生产,产生市场,才有系统性的交易,才有了系统的学问。那是1750到1850,为什么发生在英国,为什么是亚当斯密,为什么不是马克思,为什么不发生在德国?德国是个农业社会,工业革命是在英国发生,所以英国人最晓得你有了机器以后会产生什么问题,而德国那时还将自己关在图书馆,去猜想什么是工业社会,就像我们现在中国去猜想人家怎么做生意的。天下的学问都是做出来的,绝对不是猜想出来的。First Industrial Revolution中代表就是Adam Smith,他的成功不仅是因为聪明,最重要的是他走运——在工业社会刚开始有一大堆问题要解决,他就拍拍脑袋说怎么解决。马克思的东西为什么这么荒腔走调?他跑到大英图书馆去念书,他是个很聪明很努力的人,在德国念书他觉得不够,又跑到了英国。他是个学者。马克思讲的是德文、犹太语,他的英文也不是很高明,就跟我们中国学生一样,跑到了国外要学社会科学,那是很不容易的。这就是为什么在浙大有名有姓的几个海龟都是学力学工的。好,讲回来!
第二次的革命,1850 – 1950,发生在美国。1850是个很重要的时间,在中国是鸦片战争之后,日本是差不多明治维新前,美国则是南北战争。其实打仗就几年,但是打仗前后都有好长时间的冲突。美国很幸运,它这场战争就是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的战争,结果是工业社会打赢了,这个恰好就是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的过程。但我们中国不同,在1950以前我们也有一场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的较量,获胜的却是农业社会,造成了我们又多落后了几年。不管谁来当政,整个世界已经走向工业社会,你还能落后多久?美国是真走运,除了这个工业社会的平缓过渡,他的印第安农业社会几乎被细菌完全消灭,简直是天助美国的工业社会,它的农业社会没有根,发展起来也更加快。为什么老蒋打不过老毛呢?毛是土匪,蒋介石是流氓,一个乡村一个城市,这是不同的。在农业社会里面,流氓是打不过土匪的,到了工业社会,土匪打不过流氓。你看纽约市是没有土匪的全是流氓。所以我觉得美国还是很有优势,他始终朦朦胧胧有一个脉络,你要找到它,这里层层叠叠都是有理由的。我们的社会科学在过去一百年里突飞猛进,我讲起来不需要时常翻书,就是因为它自有理论支持。这第二次革命中也有一个标志人物Alfred D. Chandler,他是个美国人,Harvard的教授。Chandler是个划时代的人物,出了本书叫Visible hand,这本书中国有得卖。我鼓励你们去读,里面大气磅礴,你们以后要成为重要的企业家,改变中国这种现状,就要读这一类的书,他把工业社会的历史构成分析,发现在工业社会第一次革命是invisible hand起作用,即市场是完美的管也管不住,就让它自生自灭,很多问题就解决了。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们了解到市场不是完美的,它需要管理。Alfred D. Chandler就提出了visible hand,这本书很有价值,特别是中国,一百年前的路中国现在才开始走呢,我推荐你们读。我给你们列的书单,一页一页翻下来读完是挺难的,但你读都没有读过就根本别谈什么商业社会与现代中国。买书念书那是你们自己的事,天天逼着你们念书考试,那是三流大学做的事。
Computer and Commercial Revolution那是第三次工业革命,1950至今。因为computer一开始是用来做科学计算,但后来很快发现它最大的用途是用于商业计算,而不是科学计算。想沃尔玛的全球管理就是依靠这个。现在我们已经到了第三阶段。
Business School
在农业社会你不需要商学院吧?绝对不用。工业社会你需要商学院吗?有点需要。真正需要商学院,就是在商业社会。所以啊,我教的东西,可不是我吹牛,就是你们未来五十年最重要的学问,因为你们就是在商业社会,我教的就是商学。这是大环境,跟吹牛无关。整个浙大懂得商学的恐怕没有几个,所以你学到的机会也非常少。没有Tulane,我们恐怕根本没有办法把这个课教完,不能什么课都是我教喽。
农业社会里的管理是管三五个人即可,发展到工业社会的后期,管理就是几千人了,几千人管起来还是需要有点学问的。而Joseph Wharton是当年的一个铁路大亨(注:也做矿产和钢铁),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段时间里最有钱的人跟两个行业有关,一是铁路,还有一个是什么?在这两个行业造就了所有的有钱人——就像现在的Internet和Finance,你看现在的有钱人都逃不出属于这两个领域的——那时候的有钱人不是铁路,就是银行。实际上到了工业社会以后,银行也是金融,只是现在我们做金融已经不讲银行了。但是我们的金融系只能教银行,不只是浙大的如此,全国的金融系也只能教银行,这道理也很简单,现代金融的了解太少了。
商学院是从Wharton开始,时间是在1881年,因为他是个铁路头子,有成千上万的职工,拍脑袋决策是没有办法管理好的,需要有系统性的学问。他就找到宾夕法尼亚大学表示愿意出钱,请他们盖商学院。于是讨论之后,世界上第一所商学院得以成立了。
第二家是Dartmouth,1906年,中间隔了25年,为什么隔了那么久呢?因为我们不知道研究什么呀,连商是什么我们都根本不知道。为什么有Wharton School那是因为有需要,我们需要系统的知识,但你要知道什么是系统的知识。所以过了25年来了Dartmouth,与Wharton只有本科生不同,Dartmouth只有研究生。为什么呢?因为Wharton没有做好,教什么都不知道,所以学问更是做不出来,不断的失败失败,所以偷25年人家都说:“唉、那一批笨蛋。”什么都不会,在学校混饭吃。而Dartmouth不同,他们觉得有那么多大公司都需要人才,可能是Wharton走错了,本科生不适合念商。那么就试试看让研究生念吧。成功没有?也不成功。
而到了1908年Dartmouth——我女儿就是念的Dartmouth——做了两年后,Harvard也觉得应该开辟这一领域——尽管怎么教不会,知识在哪我也不知道,但是呢有需求,可能有用啊,所以Harvard也开设了商学院。想要进Harvard的商学院呢,那是真难,这不是分数考个七八百就能进去,GMAT也就是个IQ测验。Harvard见其它两家学校不过做得马马虎虎,所以就从自己强项Humanity下手,并从学校了由校长出面,为这个决定二十世纪走向的学科选拔了一百人左右。一年之后,这一百人里面退学了百分之八十,因为没知识啊,这时的知识还喂不饱他们。我去美国读书的时候也没有多少人要读商,但是现在多少人连滚带爬要进到哈佛商学院去,为什么?因为我们进入到了商业社会。商学变成了一个现代人必须要懂的东西,不管你念什么的,你得有商业知识。
那么接下来杜兰呢,它是南方的,也就是我现在在教的学校,它也是一家很早开设了商学院的学校,在1914年。1950年之前,全世界大概不到100家,前面几家是有钱的学校,敢于做实验,后面几家就是跟屁虫,凑热闹来赚钱的。那么business school真正的扩张,是比较晚的。但是到了2000年之后商学院已经遍地都是了,没有几家大学是没有business school的。
我们的社会进入到了Business时代,他就需要正规的教学了,因为这个商业社会有对商学的需求,它需要有系统。
By 1920
到1920,Managerial Practice has learned to use the organization as a tool. 这是很大的不同,通常呢,组织是高高在上的,我们是顺应的。比如说家庭,我爸爸不好,他也是我爸;我弟弟好,是我弟弟,不好,也是我弟弟。所以一般来讲,教人做人做事时,会强调父亲就是父亲,政府就是政府,你要顺应政府和这些关系。而到了1920年,人们觉得政府与人民、父与子的主从关系这些关系是可以改变的。为什么是父子而不是子父呢?为什么政府一定是要在上的呢?CEO总经理是不是一定要做第一位呢?说不定的。现在很多公司的创始人也没有在做第一的位置,也不是董事长。从1908到1920,这十二年是教书而没有研究,这意味着胡说八道。你没有系统的研究,那只能胡说八道。
Time Line of Evolution of Business Research and Education
那么1750年是开始了Managerial Practice。在那之前为什么没有管理配备的实践?因为那之前是农业社会,那时的管理者是爷爷,工人是老爸,消费者是孩子。而开始有business school,就是1900前后的美国开始,中国要到1985年才开始,台湾有商学系也是1966左右的事。1960起有一个重要领域是Modern Accounting and Finance Research。我是1980左右,属于第二代革命里的一拨人,我的学术生涯走得顺,我跟着我那“黄埔军校”里的大师,你走对了革命阵营,那就顺了;你走错了,那就难了。同时还有的是基本面分析Fundamental Analysis,你在股票市场要是不会这个的话,你就没有饭吃。我在1999去了清华会计系,一开始我们就把西方的东西放进去,就教Fundamental Analysis。结果,头十年一个本科生的薪水比MBA的薪水还高。我知道的在很多年前就有本科生拿十几万年薪的,这是因为本科生比博士生还有知识,虽然本科生嫩了一点,他还是更好。Knowledge在商业社会决定了出路的天壤之别。知识能创造这么多价值,从来不会白拿的。之后就有Consulting,Mutual Funds和Financial Engineering,都是一点一点发展进步一直到现在。现在做consulting工作的人主要是念会计系,而financial engineering就主要是金融系。
1950
这前后的历史事件导致了很多变化,尤其是二次大战结束,百废俱兴,人们从战场回来之后开始反思对的保留,错的修改。这是你天天生活在同一环境里不会想的,一旦有了这个gap,过一段时间回来想,你就会做大量的改革。你会发现那段时间美国的村庄大量开发,人们开始真正做事。
1960
曾经Wharton School就是教人家怎么做管理的,因为他有一大批人要管理。而1960年以后问题就变成不是应该怎么管人了,管人、管生产线的学问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marketing的学问,这种学问帮你应付excess capacity(产能过剩)的问题。学术的研究,开始用更高的目光来审视市场。以前的商学是工程师到生产线上看看大家做什么,对生产线做做修改,而1960年前后有了变化:它开始抽象化,开始用经济学和社会科学来讨论商。所以真正的商学是开始谈到了marketing,开始抽象化,用经济学原理来看商。所以我现在苦口婆心在经院管院之间周旋,因为经济学没有商简直是没有用心,商没有经济学那是胡说八道。在1960年有了第一批consulting firms,麦肯锡就是其中之一,是世界上最好的咨询公司(这和最大没有关系)。为什么中国企业总强调要“做大”?这做大不一定它就强了,甚至还要变弱,可是为什么还要做大呢?因为中国有的是国有企业,这个特性,你的企业越做大,来钱就越容易。麦肯锡是芝加哥大学的一个教授做的,芝加哥大学的学术非常有名,为什么一个教授做的能成功?因为他需要理论推导出来的知识作为指导。麦肯锡原来是教accounting的,他通过了解数字然后来做管理,而不是人来做管理。
芝加哥大学在建立商学院的时候,商业社会已经如火如荼,老师来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要怎么做(研究和教学),也没有旧有的老师磕磕绊绊你的研究。我在香港科技大学作创校教授,那真的是风风火火,提供了很好的资金支持,让我去找世界上那些好的老师。那真是过瘾。因为他们投入几亿美金决心创办一家顶尖的学校,从零做起,图纸一铺开,世界上最好的教授在哪里?香港几年能够做到?然后就开始打电话联系。像商学这样的学科,需要的就是面向市场,你没有市场根本就做不了研究。现在亚洲最值得研究的是中国市场,这十三亿人的大市场。为什么人家对胡锦涛出访都礼遇有嘉?就是因为市场。
商学学术革命之父:Merton Miller
那么就讲到Miller,他其实是我的同事,他是讲座教授,而那时我是助理教授。Miller改变了整个商学,他是哈佛毕业的一个经济学家。你们要是有学金融的,那就会听说过“MM理论”,他是代表后面的那个”M”,前面是一个在他之前一个很出色的教授。Miller在发表了这篇文章之后呢,芝加哥大学就嗅到商学要变,前面都是讲故事,但现在科学要进到商学领域了,于是就花了大价钱把他挖过去。我觉得浙大对我很是礼遇,但是礼遇不能只是讲客气话,还要有足够的支撑,给人一个很大的空间来建立学问研究。Miller实际上是我的老师,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不只是我,他还影响了全世界。他的开山弟子,这里列出来的每一个都是大学里第一大牌的讲座教授,你要是想申请这家学校,你就要去找这一个人,才有希望,不然你就没戏。尤其是Eugene Fama,他是Miller最喜欢的学生,就留在芝加哥大学里。以前人们认为他会拿诺贝尔奖,现在看来希望越来越渺茫。Myron Scholes是已经拿了诺贝尔奖的,他去了Stanford;Michael Jensen,人家说他能拿诺贝尔奖,我看希望越来越小,因为诺贝尔奖要有运气,他去了Rochester,并且把Rochester的博士班变成了全美第一的。我就是Rochester毕业的,那是要是他不给我奖学金我也不去,但他是唯一一所给我奖学金的,于是我就去,人有时候还是要看运气的,没想到那时候Yale正乱七八糟,Rochester好的不可思议。那时整个商学正在革命,革命就要靠年轻人,Miller把这个理论打出来以后,他的第一批学生就像黄埔军校的第一批,走到哪里打到哪里。Richard Roll是UCLA的当家教授;Ray Ball原先去了Rochester现在回到芝加哥大学做当家教授;William Beaver是到了Stanford做当家人。你们要是听我的Accounting and Capital Market,你就会听到Ball,听到Beaver,一听再听,听到你厌。Joel Demski是先去了Columbia,那是当时没有适合他去的地方,Stanford一挖他就走了;Ross Watts也是去了Rochester,你看这里面有多少个Rochester,其实它是很小的一家学校,在1960年以前完全是默默无闻,它为什么走运呢,是当时两家大的光学公司给了它很大的捐赠,正好商学又是新兴学科。很多学校在变革的时候是恰巧有钱,就获得了比较好的发展。
这几个人,他们决定了你去商学院里面念的那些理论。这些都是我的同事、或者是学长等。
Two Areas That Have Made Biggest Stride
为什么accounting和finance变成了商学里面最重要的学问?这两个跟其他什么marketing,management,operation有什么不同?那么我们从科学来谈,科学需要方法、要有问题,更重要的还要有推理、有数据。为什么我说很多老师在胡说八道,什么理论与实际结合,他是又不理论又不实际,根本没有老师会玩data。连我最喜欢的一个老师,蒋岳祥老师,他教你们还教的是数学推导。其实浙大几乎没有什么人能玩资料,而芝加哥是第一个能玩资料的(学校)。好了,这个时候为什么商学开始重视资料?这就跟另外一家在60年发了大财的公司有关,它就是IBM。所以商学一旦有了大型计算机可以处理大量资料——而会计又恰好有很多资料——这里就开始有很多论文题目可以写可以研究。那么finance跟会计呢,是息息相关,一个对内一个对外,一个是搞清楚问题的真相一个是利用这个问题的真相去赚钱。会计是前者,而金融呢就是后者。我的另外一门课——Accounting and Capital Market,就会讲到怎么用会计的资料,去做finance。
被埋没65年的钻石:Bachelier (1900, Ph.D. Thesis)
其实在1960年之前,就有一个突破。但是因为那时候没有电脑,时机不成熟,所以这个突破被埋了65年才被发现,这个人叫做Bachelier,他是一个数学家。他的厉害之处在于,他用数学推导,发现了股票的价格应该没有规律可循。
我问一下同学们,为什么股票价格不应该有规律可循?因为它一旦有规律可循,我只要看到规律就赚钱,大家都赚钱,有没有钱赚?就没有了。所以呢,Bachelier就用数学——数学里面的逻辑——说明了这一个问题。这个逻辑,他用数学推理完了之后的六十几年,没有人知道有这篇文章,他这一辈子也很不得意,找工作也很困难,几乎一辈子默默无闻。发现他的是萨缪尔森——我们二十世纪经济学的第一大师。其实也不是萨缪尔森,而是商学研究到了一定广泛度的时候,他的一个朋友跟他提起说:你不是对股票感兴趣吗?我在图书馆里看到一篇文章,觉得很有道理。这就是Bachelier的文章,那么萨缪尔森一看到这篇文章,就大为赞叹,碰到高人了。这里的真知灼见就是——这个股票价格,你能看到规律,就不是均衡点。因为你能看到,大家都能看到,为什么大家等着这规律而不动手呢?一定有人动手,而一旦有人动手,规律就不在了。这叫做有效市场假说,即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念金融的第一个大学问。
这里的Theory of Speculation就是Bachelier的文章。
早期商业实务
商业实务就是股票市场,最初的商业实务活动是证券市场,早期的Technical analysis叫技术分析。大家有疑问可以交流。
那么后面的技术呢,叫做基本分析。中国的研究现在就还在基本分析上,看数量的变动,看价格的变动,已经上涨了多少天了,明天会涨。但股票从来都没有注定会涨的事情的。所以中国那些炒股的人,你在网站上看,全是胡说八道。在我的课上就会说到,为什么他们的胡说八道,还能让他们存活下来,还有这么多傻瓜去看他们的分析。那么真正有用的你需要的学问,是基本面分析。在我的课上,你会了解到这方面内容。
商学科学化的第一阶段
商学科学化的第一阶段,就是寻找股价的科学规律。这里一大堆,其实都是统计学家。为什么?商学从会计和金融开始,就需要资料。一旦提到资料,那么统计学家就进来了。头一批商学的大师都没有是学商科出身的,因为学商的人都还在胡说八道呢。就像现在很多的博导博士生,将来也都会被市场淘汰。因为他们在学的时候还没有市场革命,一旦有市场革命他们谁都跟不上。谁跟得上?你们跟得上,十八九岁,学起东西来很快。
Alfred Cowles and Cowles Foundation
好,那么这个人值得一说,这个人叫Alfred Cowles。他曾经作为世界上最大报纸——芝加哥论坛报的少东,他爸爸是董事长。家里面已经富了好几代呢,也不需要天天上班了,他是Yale大学毕业的。
我经常骂我的浙大学生、清华学生——我们的教育功利心强得不得了——总是在问我们学这门课有用没有用,后面能赚多少钱,是这种学习心态。就是这门课有用能让你赚十万块,不,一千万美金,你也坐不进去,连我这门赚不到钱的课你都不见得坐得进来,何况那些课。所以,做学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有兴趣。其实赚钱也就一个条件,研究问题,你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呢,多想想多研究这个问题,你相通了这个问题你就能学到赚钱的方法。
这个Cowles呢,他的父亲经营的这个报纸能够得到所有公司的股价和历史价格,那么他就动用这些资源将这些数据收集起来,录入电脑开始分析。他是第一个为全世界证明股票市场是有效的,尽管他只有本科学位,这辈子也没有教过书,就是因为兴趣所以做到的。其实要是早一点的话他可以拿到诺贝尔奖的,因为那段时间研究的成果太多了。我将这件事就是要告诉你们,怎么样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有学问的人。
商学科学化的第二阶段
商学发展到这个阶段就开始徘徊了,慢慢的产生了反思与挑战。这是商学科学化的第二阶段。
商学科学化的第三阶段
1965年商业学术的核弹引爆了,这里主要有两个关键人物:Paul Samuelson和Eugene F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