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转一个朋友今晚刚写的文章,标题是我另起的。
原文出处:http://user.qzone.qq.com/261506025/blog/1312384267
刚看东方卫视的《幸福魔方》,主题是恨嫁的海归女和其母亲的爱恨纠结。
女娃从小是个乖乖女,妈妈一直为女儿付出很多很多。女娃长得不赖,特别的优秀,国外六年听母亲的话,心无旁骛,从不恋爱,修了五个文凭,回国那年而二十七岁。此后一年,以她妈妈为代表的七大姑八大姨凡是插得上一杠子的人们都来给她安排相亲,一年内相了二十五个,妈妈总是希望她早点结婚,而她一反听话的常态,坚决要找个自己喜欢的有感觉的做老公,两代人的思想落差,最后女娃为了能在更短的时间内遇到更多的人,上电视节目相亲,结果妈妈觉得丢人现眼,二人正式闹翻,冷战许久。
情节就是这样。
虽然节目最后,母女二人相拥而泣,我却觉得她们回到生活中,还是会各自露出原形。
女娃从头到尾,说的最多的是“我妈妈说……”和“我都二十八岁了,我这么老了……”(因为所有的亲戚朋友都说她老了)
妈妈从头到尾,说的最多的是“怎么这事就不听我的话,父母总归是好的啊……我急的睡不着,吃救心丸啊……”
这对母女之间的感情非常的深。其实可以这样说,天下绝大多数的父母和子女感情都不错。但是方式各不相同,所以其间酸甜苦辣各不相同。但是感情深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方式。节目说到,妈妈去国外看女娃,到了异国他乡都不出去玩,就天天窝在女娃的宿舍里面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女娃觉得妈付出很多,当然妈妈也是这样觉得的。我个人觉得,这两人太狭隘了,母女两个出去happyhappy一起观观光拍拍照,玩得开开心心的,以后又有很多美好的回忆,多好啊,谁说妈妈对女儿好,就只有老妈子一种方式啊?
关键,妈妈付出了之后,给了娃很大压力啊,似乎娃欠你的啊。娃一不听话,妈妈就会想,我对你这样这样,你还伤我的心。娃自己就会想,因为她,妈妈不能出去玩啊,因为她,妈妈半夜睡不着觉啊,娃心里就有阴影啊,觉得自己有罪过。
你说这两人,不端正自己的位置,都不能作为自己好好的happy,总是以对方作为自己happy与否的基础,生生的累啊!除了她是她女儿,她是她妈妈,更重要的各自是各自啊!我这个观念,不仅仅是指亲人之间的关系,适用于各种人与人之间,一定要记住,不要以别人为依据作为自己快乐与否的依据,因为别人于你只能构成你的一种身份识别,并不是完全的你啊!也不要觉得你做了什么,人家就一定要相应的给你想要的回报,这是变相的交换啦!所有我为了你才怎么怎么样的,都是当别人是傻瓜,谁需要你为别人怎么样了,别人就一定喜欢吗?把自己做的事记得那么牢,生怕别人忘了,总挂在嘴边上。或者你既然爱对方,为什么还要用你以为的付出去索取呢?这用在男女感情上,就会知道两情相悦是真的好啊。
女娃长到二十八岁了,才第一次反叛,太迟了。女娃都二十八岁了,妈妈还当她八岁似的,太不舍得退出历史舞台了。
中国的父母总说,我是为子女好。很多时候,父母的经验确实是对的,并且有父母真的做到了为子女好。但是,有时候,父母自己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在为子女好。妈妈说不允许上电视节目,是为她好。主持人问,为什么?妈妈说,她上电视穿的衣服丢人现眼,亲戚朋友怎么看?妈妈活得好累哦,不管女儿,不管自己,反而去管那些点个头笑个脸跟自己生活没多大关系的人的可能性的想法。人生没有那么大的舞台,每个人也没有那么多的观众,一个个去顾忌,累都累死了,还活什么活。其实我老娘也是这样的,但是,对于她说人家人家什么的我统统都当耳边风过去了,因为我知道,她的观念难以改变了,随她唠叨去吧,我自己过我自己的就好了。慢慢的,她就不期望我会随她的话而变了,就真的变成纯粹的嘴上说说了。
每个人都先做好自己吧,你过得好了,你妈才会过得好,反过来也是的,作为妈妈自己过得好了,儿女才能过得好。彼此尊重,才是最好。
转载完毕,略有删改。我看完的感觉: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有什么样的儿女就会有什么样的父母,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儿女,一个巴掌拍不响,谁也莫说谁,死磕吧!
原文出处:http://user.qzone.qq.com/261506025/blog/1312384267
刚看东方卫视的《幸福魔方》,主题是恨嫁的海归女和其母亲的爱恨纠结。
女娃从小是个乖乖女,妈妈一直为女儿付出很多很多。女娃长得不赖,特别的优秀,国外六年听母亲的话,心无旁骛,从不恋爱,修了五个文凭,回国那年而二十七岁。此后一年,以她妈妈为代表的七大姑八大姨凡是插得上一杠子的人们都来给她安排相亲,一年内相了二十五个,妈妈总是希望她早点结婚,而她一反听话的常态,坚决要找个自己喜欢的有感觉的做老公,两代人的思想落差,最后女娃为了能在更短的时间内遇到更多的人,上电视节目相亲,结果妈妈觉得丢人现眼,二人正式闹翻,冷战许久。
情节就是这样。
虽然节目最后,母女二人相拥而泣,我却觉得她们回到生活中,还是会各自露出原形。
女娃从头到尾,说的最多的是“我妈妈说……”和“我都二十八岁了,我这么老了……”(因为所有的亲戚朋友都说她老了)
妈妈从头到尾,说的最多的是“怎么这事就不听我的话,父母总归是好的啊……我急的睡不着,吃救心丸啊……”
这对母女之间的感情非常的深。其实可以这样说,天下绝大多数的父母和子女感情都不错。但是方式各不相同,所以其间酸甜苦辣各不相同。但是感情深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方式。节目说到,妈妈去国外看女娃,到了异国他乡都不出去玩,就天天窝在女娃的宿舍里面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女娃觉得妈付出很多,当然妈妈也是这样觉得的。我个人觉得,这两人太狭隘了,母女两个出去happyhappy一起观观光拍拍照,玩得开开心心的,以后又有很多美好的回忆,多好啊,谁说妈妈对女儿好,就只有老妈子一种方式啊?
关键,妈妈付出了之后,给了娃很大压力啊,似乎娃欠你的啊。娃一不听话,妈妈就会想,我对你这样这样,你还伤我的心。娃自己就会想,因为她,妈妈不能出去玩啊,因为她,妈妈半夜睡不着觉啊,娃心里就有阴影啊,觉得自己有罪过。
你说这两人,不端正自己的位置,都不能作为自己好好的happy,总是以对方作为自己happy与否的基础,生生的累啊!除了她是她女儿,她是她妈妈,更重要的各自是各自啊!我这个观念,不仅仅是指亲人之间的关系,适用于各种人与人之间,一定要记住,不要以别人为依据作为自己快乐与否的依据,因为别人于你只能构成你的一种身份识别,并不是完全的你啊!也不要觉得你做了什么,人家就一定要相应的给你想要的回报,这是变相的交换啦!所有我为了你才怎么怎么样的,都是当别人是傻瓜,谁需要你为别人怎么样了,别人就一定喜欢吗?把自己做的事记得那么牢,生怕别人忘了,总挂在嘴边上。或者你既然爱对方,为什么还要用你以为的付出去索取呢?这用在男女感情上,就会知道两情相悦是真的好啊。
女娃长到二十八岁了,才第一次反叛,太迟了。女娃都二十八岁了,妈妈还当她八岁似的,太不舍得退出历史舞台了。
中国的父母总说,我是为子女好。很多时候,父母的经验确实是对的,并且有父母真的做到了为子女好。但是,有时候,父母自己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在为子女好。妈妈说不允许上电视节目,是为她好。主持人问,为什么?妈妈说,她上电视穿的衣服丢人现眼,亲戚朋友怎么看?妈妈活得好累哦,不管女儿,不管自己,反而去管那些点个头笑个脸跟自己生活没多大关系的人的可能性的想法。人生没有那么大的舞台,每个人也没有那么多的观众,一个个去顾忌,累都累死了,还活什么活。其实我老娘也是这样的,但是,对于她说人家人家什么的我统统都当耳边风过去了,因为我知道,她的观念难以改变了,随她唠叨去吧,我自己过我自己的就好了。慢慢的,她就不期望我会随她的话而变了,就真的变成纯粹的嘴上说说了。
每个人都先做好自己吧,你过得好了,你妈才会过得好,反过来也是的,作为妈妈自己过得好了,儿女才能过得好。彼此尊重,才是最好。
转载完毕,略有删改。我看完的感觉: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有什么样的儿女就会有什么样的父母,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儿女,一个巴掌拍不响,谁也莫说谁,死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