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
“真的非要辞职吗?!”下班回住处的一路山,东东一直在问自己。
刚才,在单位,师傅老张、电视台的几个头头脑脑分别都找他谈过话,劝他冷静一点收回辞职申请。师傅说,你好不容易进这个电视台做记者,没几年就小有成绩,大家都很看好你,怎么为这点事情说不干就不干了呢?!东东也清楚,能在这样一家新闻机构上班是件非常难得的事。但是,在和领导谈话时,他似乎没有想到这些。面对主管领导,他的问题只有一个:把我从事故现场召回的指令是电视台的决定吗?领导的回答是:召回记者的不是我们一家,家家都是如此。新闻工作是有纪律的,你应该是知道的。东东没有理会领导的回答,把自己刚才的问题原封不动地又问了一次。面对这位有点不识相的年轻人,领导有点不高兴了,他说:我是在执行上面的指示!“如果召回记者是电视台的决定,我的辞职信就生效。”东东平静地说。这句话之后,他就没有再说些什么。看到事已至此,电视台没有再继续劝说挽留。
动车追尾,这么重大的事件居然不允许现场采访报道,记者还能当吗?!是的,的确当不下去了。这么一想,东东觉得自己没有做错决定,心里宽慰了许多。
正这么胡乱地想着呢,口袋里的手机开始振动起来。东东摸出手机,打开一看,知道是兰兰。“终于下班啦?!”
“是的。”
“在晚一会儿,饭店就要关门了。”
“再过10分钟就到。”
尽管天天堵车,但是9点多钟了。车子还是可以正常行驶的。东东又一次和出租司机确认了一遍自己的目的地,就把手机灌进了裤子口袋。
“你在电视台工作?”开车的是一位年轻的司机。
“是的。”
“温州动车追尾你们在报道吗?”东东还没有来得及回答,他又添了一句:“追尾!火车也能追尾,真他妈的绝了。”听上去,这位司机也没有想听东东的回答,东东就没有吱声。
“吃的东西都不能吃了,现在,火车也不能坐了。”这也不是一个问句。为了让司机知道自己在听,东东干笑了一声。可能觉得对方对这个热门话题不感兴趣,司机也就没有再说下去。
“听说你们出租车在高峰期都不到市中心来?”
“怎么来啊?进来了就出不去,一小时跑不了几公里,尽是等。”
“上下班高峰期,不是有很多人要打车吗?”
“生意是有啊,就是做不起来。时间都耗光了,钱却赚不到。”
“所以,最需要出租的时候就是最没出租车的时候。”
“一点没错,就是这么回事。”
就这样随便聊了几句,车子就在这家咖啡茶座面前停下了。东东付了钱,说了声谢谢,就下了车。
急匆匆地走到兰兰面前,才觉得一泡尿已经憋了很久了,东东赶紧转身。兰兰抬起头却没来得及看到他的脸。传到兰兰耳朵里的是东东口中吐出来的两个字“等等。”
“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是冒冒失失的。”兰兰低下头抿了一口桌子上的咖啡,又像没事似的,低头看手中一本杂志。
“怎么和她说呢?”小便器前的东东觉得特别的爽快,但刚刚冒出来的新的问题却又让他没法仔细享受一下这一爽快。
昨天,是和她谈过这个问题。不能采访报道重大新闻,记者就不要当了,这话是她说的。但是,她说记者不要当了却不一定等于说我不要当记者了啊!不过,事到如今,也没有退路。洗完了手,东东赶紧又用抽纸擦了一擦,就快步走回了餐桌。
“咖啡都喝完了么?”东东笑眯眯地说着,好像没事似的。
“还是老样子,一份牛腩套餐?”兰兰看了东东一眼,没有回答咖啡的问题。
“再添罐啤酒吧?”
“晓月,一份牛腩套餐,一罐天目湖啤酒。”这家店,离东东住处很近。因为小两口经常光顾,店里几个服务员,兰兰基本都能叫出名字。点完了餐,兰兰就顺手收拾了一下餐桌。
“弄得蛮晚的哦?”
“一直在谈话。”
“还谈?采访不是结束了吗?”兰兰并不习惯打听老公工作上的事,但是,谁让老公做记者,专门报道公众事件呢?
“谈别的。”
“估计是升职了。”
“升职?那是以后的事。”
“大记者,你的商务套餐来了,还有啤酒。”不一会儿,晚饭就上桌了。
“肚子还真有点饿了。”看到快餐已经端到了桌子上,东东就岔开了话题。
“小梅星期六结婚,我们能去吧?”
“听你安排,听你安排。”
“我做计划,你做决定。等到明后天那儿出点事情,我又要代你喝酒了。”
“不是我做决定,老天做决定。”
“好像哪里有点不对头。”看到东东已经快吃完了,兰兰又把话题扳了回来。东东喝了一口啤酒,抬起了头。两人四目对视,却不是情侣的眼神。
“是有点事要和你说。”
“这个场合合适吗?”兰兰是一个反应很快的女孩子,但是,自从和东东认识以后,就变得迟钝了。
“好,那就待会儿再说。”
车辆急剧增加,城市迅猛发展,想找一个清静的地方散散步都很困难。不过,雨季刚要过去,空气清新了许多。在路边树荫下慢慢地走着,胳膊被兰兰抱在怀里,东东觉得轻松了许多。这种情境下,说工作上的事合适吗?东东在反问自己。不趁着现在平静的时候说,着急的时候能说清楚吗?这也是一个问题。
“首付还差多少钱?”没想到话题是这样一个开头,连东东都有些意外。
“嗯?”兰兰似乎沉浸在压马路的气氛中,没有回过神来。
“上次你说还差多少的?12万?”
“已经不到了。”一说到12万这个数字,兰兰立刻醒了。“上半年我们公司效益好,发了点年中奖。”
“很快我们可以从袖珍小屋搬出去喽?”
“要是你哪天捡到一个大大的金元宝。”兰兰嗲起来的时候就像个小姑娘,她把大大的两个字的音拉得长长的。
“看来我是个吃软饭的,买房还要靠老婆。”
“谁让你娶了个能挣钱的老婆呢?”
“我这人运气好。”东东并不是一个很相信运气的人,最近讲话的时候却常常说到运气两个字。
“你说,要是我不在电视台干会怎样?”东东想转一转话题。
“能怎么样?你这么大一个能人,还能找不到碗饭吃。”
“吃饭当然没问题,但是买房不就没戏了?!”有的时候,东东觉得自己的这个老婆实在有点傻。别人一个个忙着做家庭计划,又是买房又是买车,她就是不着急。
“最多再等一两年呗。” 兰兰似乎又有点心不在焉了。
“要不我多加加班,多挣点不就补齐了吗?”说着这话的时候,她把东东的手臂抱得更紧了。“加加班”这三字,听上去不像是在讲工作。
果不其然,她转过身来,拦住了老公的去路。
闹铃按时响起,把东东和兰兰从睡梦中吵醒,而东东却没有要起床的意思。穿好衣服,兰兰麻利地准备着早餐,接着开始洗漱化妆。坐在化妆台前,兰兰插空说:“今天不上班?”
“不去。”
“那你就只能吃我剩下的早饭了。”说完,兰兰就走出卧室,来到餐桌前。
“你不会真的把这份工作给辞了吧?”好像来自于昨晚的这一问,应该就是“心有灵犀”。
“是真的。”
“真的?”兰兰已经不记得昨晚的谈话了。但是,一觉之后,该沉淀的沉淀该分离的分离该挥发的挥发,需要留下来的都留在了大脑里。
“是真的。”
“我要上班去了,等回头再说吧。”说完,兰兰就离开了家。
中饭的时候,兰兰和小梅坐在一桌。尽管没有说得很具体,但她还是直觉地相信老公真的辞职了。她需要和小姐妹聊聊。
“东东把工作给辞了。”兰兰轻描淡写地冒了一句。小梅似乎不很相信自己的耳朵,她瞪大眼睛,半张着嘴,活脱脱的一个惊讶状的特写镜头。
“是昨天的事。”兰兰又补充了一句。
“开玩笑吧?”小梅反应了过来。
“是真的,今天他就没有去上班。”
“为啥?”
“我也不确定。估计与动车追尾说的事有关。”
“那有什么关系?”
“我也说不清。”
“这么好的单位,人家想进还进不来呢,他说走就走了?!你家东东是个疯子。别看他很稳重的样子,其实是个疯子。”
听到疯子一词,兰兰不由得笑了起来。
“对了,你也是个疯子,一个疯婆子。你们俩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小梅和兰兰是中学同学。高中的时候,兰兰读的是文科。但是高二那年,兰兰不知哪根筋搭错了,非要改学理科。文科改理科,有那么容易吗?但是,兰兰就是这样一个疯狂的人,认定的事情绝不回头,最后,她改学了理科并且上了大学。像兰兰这样的疯婆子,一般的男孩,她是看不中的。尽管有时她像花痴一样,被一个个帅哥吸引,但是,和帅哥们的交往都没有维持很久。
有一次,兰兰由前男友带着参加了一个同学聚会,认识了东东。也没有和东东说很多话,只是在饭桌上的时候,她坐在了东东身边。就这么一坐,事情好像就全变了。从那以后,早晨起来的时候,兰兰脑子里就会是不是浮现那个人影。更为奇怪的是,原来躁动不安的疯婆子一下子就变得温顺了起来。她也意识到了这种变化,就开始和东东的交往。事情就是这么自然而然地发生着,兰兰的前男友看上了别的女孩,而兰兰和东东则结婚成了家。一段时间里,兰兰性格上的巨大改变,曾是朋友圈里热议的话题。
在婚礼宴会上,东东的师兄重有有一段精彩的证婚词:“当两个极端的疯狂相遇之后,原来的一个疯狂就转化为极端的平静。今天,在这个婚礼上,我见证的就是这个故事。”重有是个单身老男人,凭着其不凡的才华享誉朋友圈,但是,他的事业和感情生活却不为大家所认同。
“两个疯狂都叠加到他一个人身上了。”这句,似乎是兰兰对刚才“哈哈”一笑的诠释。
老婆走了以后,东东一直没有起床。他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没有觉得肚子饿。窗外,城市越来越繁忙了,但是,今天的喧嚣却没法干扰到东东。老婆是知道了,但还有父母岳父母。把这件事告诉家里人或许不难,但是明天的日子却不容易面对。钞票是一个问题,一个人闲呆在家中更是问题。这种的感受,或许是一个上着班的人没法体会的。东东喜欢独处,但是,一直在家呆下去肯定也不行。
东东也知道朋友们都说自己有时候很疯狂,而他却认为自己很理智。他的理智就在于,能够把原则和实际问题严格地区分开来。在东东看来,因为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就放弃心中的原则才是真正的疯狂。不过,这些话,很少有人会听进去。
突然,他想到了什么。穿衣、洗漱、早饭、洗刷,在10来分钟之内就全部完成了。刚走出门,他就拨通了师兄的电话。重有辞职离开电视台已经一年多了,这段时间内,他似乎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不过,对于东东来说,什么时候去见师兄都不会有陌生的感觉。
出租车开了近一个小时之后,来到了郊外山脚下的一个小镇上。这地方,东东来过一次。虽然偏僻不好找,但是自小在农村长大的人在乡下是不会走冤枉路的。东东没有要出租司机把车子开到师兄家门口,他下了车,选择了一条乡村小路。
城市在不断地扩张,却还没来得及完全淹没这个小镇。雨后,苗圃里的树木都沐浴在喜庆的气氛中,东一块西一块的菜地、稻田也显得生机勃勃。东东一直相信,所有的生物都是神造的,而不能新陈代谢的东西是人造的。神赋予一些东西生命,而人却不可能做到。虽然不是哪个宗教组织的成员,东东却觉得自己是信神的。说不清楚神是什么,但是,当融入大自然之中的时候,他常常觉得自己能感受到神的存在。
不知不觉之中,东东来到了重有的屋子前。这几间房子,是几年前从一个朋友那里买来的。一起买下的,还有屋前屋后的几块地。看到师兄在屋前地里除草,就走了过去。客人已经走近了,主人却没有抬头。刚才在门口蹲着的大狼狗,很早就已注意到走过来的这个人。等到客人来到自己主人身边,他已经完成了所有的检查工作,没有做声。
“你知道他叫啥名?”低着头的人似乎很清楚周围发生的一切,东东站到身边,他就说话了。
“啥名?”东东愣了一下,觉得是在讲这条狗。
“8341。”
“哦,听上去像个部队番号。”
“很久以前的番号。”
“已经做爹啦?”重有突然转移了话题。
“没有。等买了房吧。”一想到自己将来的孩子,东东心里立刻有什么东西沉了下去。8341似乎也感觉到了东东的情绪变化,轻轻地叫了一声。
“就这样吧。”重有站直了腰,一边看着已经做完的农活,一边自言自语道。
“我给你带了一瓶酒。”东东跟在师兄身后,快走到门口时,他把手中的一瓶白酒递了过去。
“嗯,你知道我喜欢这酒,价廉物美的。”
“你好像遇到了什么麻烦?”重有一向直截了当的,不喜欢绕弯子。
“我把电视台的工作给辞了。”
“你也不干了。”
“昨天的事。”
“为啥?你不是很得宠的吗?”
“呵呵。”东东干笑了一声。
“我这里有冰啤酒,你也来一杯?”
“好的。”
重有的屋前长着2株很大的香樟树,树荫下有一张长桌,被几张凳子包围着。重有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啤酒,又随手从消毒柜里拎出两个玻璃杯。兄弟俩一前一后来到桌前坐了下来。
“说说吧。”重有一边倒着啤酒,一边说道。于是,东东就把事情的过程,自己的基本想法简单地向师兄叙述了一遍。
“你没有坐那趟车,却被伤着了。”这话,对听者来说,像个结语。对说话的人来说,却是个开头。
“这两天我也看了官方报道,也上网浏览了相关评论。故事的情节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煤矿事故、毒食品换成了追尾列车。”重有喝了一口啤酒,接着说。
“官方还是那种口气那种态度,网民还是那样不满那样疯狂。” 重有的话,很少有人能认真去听,东东却是个很好的倾听者。
“对人民负责?我从来都不懂这句话的含义。公布真相,什么才叫真相呢?如何才能做到对人民负责,如何才能识别真相呢?大家对这些问题似乎不敢兴趣,却相信对人民负责调查公布真相这样的说法。”
“有些话,一说出来就不是原来的含义了。对谁谁谁负责,这句话说在嘴上和放在心里一样吗?没有一颗平静的心,真相可能被察觉吗?”重有还是老样子,几乎所有的话都是以问号结尾,却没有想得到听者的回答。
“网民们呼吁这个监督那个,的确还是老样子。”看到师兄没有想继续下去的意思,东东就冒了一句。
“呼吁别人监督别人总是件容易的事,但这又有什么意义呢?质量的问题、安全的问题都是他人的错,都与我无关吗?我看不是的。如果大家都指望他人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绝对的安全,而且觉得这些都与自己没有关系,那么,质量和安全又如何能保证?一出问题就恐惧、怨恨、谩骂、声讨,说明自己心里已经没有了质量和安全,如果人心里没有了某种东西,世界上哪里还能找得到它呢?”
“就拿你的事来说吧,”他又开始了,似乎在自言自语。“作为新闻工作者,你很清楚自己的职责,很清楚哪些准则是绝对不能破的。如果新闻记者的调查报道可以被限制,而且不是因为他们职业操守出了问题,那么,真实就已经不存在了。作为记者,既然你已经默认了自己职业的虚假不真实,那么,你又有什么权利指责别人的工作不尽职?”
“你是辞职了,你承担了责任,尽管这起事故与你没有直接关联。或许,类似你心里的真,才是需要被唤醒的东西。你的辞职可能就是这件事与以往事故最大的不同。”
“你看,不知不觉已经快1点了,和我一起弄点吃的吧。”重有看了一下表,站起身说。东东从头至尾没有说几句话,当他站起身来的时候,却觉得自己轻松了许多。等师兄弟俩离开了,树上的鸟就开始鸣叫了。
(待续)
刚才,在单位,师傅老张、电视台的几个头头脑脑分别都找他谈过话,劝他冷静一点收回辞职申请。师傅说,你好不容易进这个电视台做记者,没几年就小有成绩,大家都很看好你,怎么为这点事情说不干就不干了呢?!东东也清楚,能在这样一家新闻机构上班是件非常难得的事。但是,在和领导谈话时,他似乎没有想到这些。面对主管领导,他的问题只有一个:把我从事故现场召回的指令是电视台的决定吗?领导的回答是:召回记者的不是我们一家,家家都是如此。新闻工作是有纪律的,你应该是知道的。东东没有理会领导的回答,把自己刚才的问题原封不动地又问了一次。面对这位有点不识相的年轻人,领导有点不高兴了,他说:我是在执行上面的指示!“如果召回记者是电视台的决定,我的辞职信就生效。”东东平静地说。这句话之后,他就没有再说些什么。看到事已至此,电视台没有再继续劝说挽留。
动车追尾,这么重大的事件居然不允许现场采访报道,记者还能当吗?!是的,的确当不下去了。这么一想,东东觉得自己没有做错决定,心里宽慰了许多。
正这么胡乱地想着呢,口袋里的手机开始振动起来。东东摸出手机,打开一看,知道是兰兰。“终于下班啦?!”
“是的。”
“在晚一会儿,饭店就要关门了。”
“再过10分钟就到。”
尽管天天堵车,但是9点多钟了。车子还是可以正常行驶的。东东又一次和出租司机确认了一遍自己的目的地,就把手机灌进了裤子口袋。
“你在电视台工作?”开车的是一位年轻的司机。
“是的。”
“温州动车追尾你们在报道吗?”东东还没有来得及回答,他又添了一句:“追尾!火车也能追尾,真他妈的绝了。”听上去,这位司机也没有想听东东的回答,东东就没有吱声。
“吃的东西都不能吃了,现在,火车也不能坐了。”这也不是一个问句。为了让司机知道自己在听,东东干笑了一声。可能觉得对方对这个热门话题不感兴趣,司机也就没有再说下去。
“听说你们出租车在高峰期都不到市中心来?”
“怎么来啊?进来了就出不去,一小时跑不了几公里,尽是等。”
“上下班高峰期,不是有很多人要打车吗?”
“生意是有啊,就是做不起来。时间都耗光了,钱却赚不到。”
“所以,最需要出租的时候就是最没出租车的时候。”
“一点没错,就是这么回事。”
就这样随便聊了几句,车子就在这家咖啡茶座面前停下了。东东付了钱,说了声谢谢,就下了车。
急匆匆地走到兰兰面前,才觉得一泡尿已经憋了很久了,东东赶紧转身。兰兰抬起头却没来得及看到他的脸。传到兰兰耳朵里的是东东口中吐出来的两个字“等等。”
“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是冒冒失失的。”兰兰低下头抿了一口桌子上的咖啡,又像没事似的,低头看手中一本杂志。
“怎么和她说呢?”小便器前的东东觉得特别的爽快,但刚刚冒出来的新的问题却又让他没法仔细享受一下这一爽快。
昨天,是和她谈过这个问题。不能采访报道重大新闻,记者就不要当了,这话是她说的。但是,她说记者不要当了却不一定等于说我不要当记者了啊!不过,事到如今,也没有退路。洗完了手,东东赶紧又用抽纸擦了一擦,就快步走回了餐桌。
“咖啡都喝完了么?”东东笑眯眯地说着,好像没事似的。
“还是老样子,一份牛腩套餐?”兰兰看了东东一眼,没有回答咖啡的问题。
“再添罐啤酒吧?”
“晓月,一份牛腩套餐,一罐天目湖啤酒。”这家店,离东东住处很近。因为小两口经常光顾,店里几个服务员,兰兰基本都能叫出名字。点完了餐,兰兰就顺手收拾了一下餐桌。
“弄得蛮晚的哦?”
“一直在谈话。”
“还谈?采访不是结束了吗?”兰兰并不习惯打听老公工作上的事,但是,谁让老公做记者,专门报道公众事件呢?
“谈别的。”
“估计是升职了。”
“升职?那是以后的事。”
“大记者,你的商务套餐来了,还有啤酒。”不一会儿,晚饭就上桌了。
“肚子还真有点饿了。”看到快餐已经端到了桌子上,东东就岔开了话题。
“小梅星期六结婚,我们能去吧?”
“听你安排,听你安排。”
“我做计划,你做决定。等到明后天那儿出点事情,我又要代你喝酒了。”
“不是我做决定,老天做决定。”
“好像哪里有点不对头。”看到东东已经快吃完了,兰兰又把话题扳了回来。东东喝了一口啤酒,抬起了头。两人四目对视,却不是情侣的眼神。
“是有点事要和你说。”
“这个场合合适吗?”兰兰是一个反应很快的女孩子,但是,自从和东东认识以后,就变得迟钝了。
“好,那就待会儿再说。”
车辆急剧增加,城市迅猛发展,想找一个清静的地方散散步都很困难。不过,雨季刚要过去,空气清新了许多。在路边树荫下慢慢地走着,胳膊被兰兰抱在怀里,东东觉得轻松了许多。这种情境下,说工作上的事合适吗?东东在反问自己。不趁着现在平静的时候说,着急的时候能说清楚吗?这也是一个问题。
“首付还差多少钱?”没想到话题是这样一个开头,连东东都有些意外。
“嗯?”兰兰似乎沉浸在压马路的气氛中,没有回过神来。
“上次你说还差多少的?12万?”
“已经不到了。”一说到12万这个数字,兰兰立刻醒了。“上半年我们公司效益好,发了点年中奖。”
“很快我们可以从袖珍小屋搬出去喽?”
“要是你哪天捡到一个大大的金元宝。”兰兰嗲起来的时候就像个小姑娘,她把大大的两个字的音拉得长长的。
“看来我是个吃软饭的,买房还要靠老婆。”
“谁让你娶了个能挣钱的老婆呢?”
“我这人运气好。”东东并不是一个很相信运气的人,最近讲话的时候却常常说到运气两个字。
“你说,要是我不在电视台干会怎样?”东东想转一转话题。
“能怎么样?你这么大一个能人,还能找不到碗饭吃。”
“吃饭当然没问题,但是买房不就没戏了?!”有的时候,东东觉得自己的这个老婆实在有点傻。别人一个个忙着做家庭计划,又是买房又是买车,她就是不着急。
“最多再等一两年呗。” 兰兰似乎又有点心不在焉了。
“要不我多加加班,多挣点不就补齐了吗?”说着这话的时候,她把东东的手臂抱得更紧了。“加加班”这三字,听上去不像是在讲工作。
果不其然,她转过身来,拦住了老公的去路。
闹铃按时响起,把东东和兰兰从睡梦中吵醒,而东东却没有要起床的意思。穿好衣服,兰兰麻利地准备着早餐,接着开始洗漱化妆。坐在化妆台前,兰兰插空说:“今天不上班?”
“不去。”
“那你就只能吃我剩下的早饭了。”说完,兰兰就走出卧室,来到餐桌前。
“你不会真的把这份工作给辞了吧?”好像来自于昨晚的这一问,应该就是“心有灵犀”。
“是真的。”
“真的?”兰兰已经不记得昨晚的谈话了。但是,一觉之后,该沉淀的沉淀该分离的分离该挥发的挥发,需要留下来的都留在了大脑里。
“是真的。”
“我要上班去了,等回头再说吧。”说完,兰兰就离开了家。
中饭的时候,兰兰和小梅坐在一桌。尽管没有说得很具体,但她还是直觉地相信老公真的辞职了。她需要和小姐妹聊聊。
“东东把工作给辞了。”兰兰轻描淡写地冒了一句。小梅似乎不很相信自己的耳朵,她瞪大眼睛,半张着嘴,活脱脱的一个惊讶状的特写镜头。
“是昨天的事。”兰兰又补充了一句。
“开玩笑吧?”小梅反应了过来。
“是真的,今天他就没有去上班。”
“为啥?”
“我也不确定。估计与动车追尾说的事有关。”
“那有什么关系?”
“我也说不清。”
“这么好的单位,人家想进还进不来呢,他说走就走了?!你家东东是个疯子。别看他很稳重的样子,其实是个疯子。”
听到疯子一词,兰兰不由得笑了起来。
“对了,你也是个疯子,一个疯婆子。你们俩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小梅和兰兰是中学同学。高中的时候,兰兰读的是文科。但是高二那年,兰兰不知哪根筋搭错了,非要改学理科。文科改理科,有那么容易吗?但是,兰兰就是这样一个疯狂的人,认定的事情绝不回头,最后,她改学了理科并且上了大学。像兰兰这样的疯婆子,一般的男孩,她是看不中的。尽管有时她像花痴一样,被一个个帅哥吸引,但是,和帅哥们的交往都没有维持很久。
有一次,兰兰由前男友带着参加了一个同学聚会,认识了东东。也没有和东东说很多话,只是在饭桌上的时候,她坐在了东东身边。就这么一坐,事情好像就全变了。从那以后,早晨起来的时候,兰兰脑子里就会是不是浮现那个人影。更为奇怪的是,原来躁动不安的疯婆子一下子就变得温顺了起来。她也意识到了这种变化,就开始和东东的交往。事情就是这么自然而然地发生着,兰兰的前男友看上了别的女孩,而兰兰和东东则结婚成了家。一段时间里,兰兰性格上的巨大改变,曾是朋友圈里热议的话题。
在婚礼宴会上,东东的师兄重有有一段精彩的证婚词:“当两个极端的疯狂相遇之后,原来的一个疯狂就转化为极端的平静。今天,在这个婚礼上,我见证的就是这个故事。”重有是个单身老男人,凭着其不凡的才华享誉朋友圈,但是,他的事业和感情生活却不为大家所认同。
“两个疯狂都叠加到他一个人身上了。”这句,似乎是兰兰对刚才“哈哈”一笑的诠释。
老婆走了以后,东东一直没有起床。他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没有觉得肚子饿。窗外,城市越来越繁忙了,但是,今天的喧嚣却没法干扰到东东。老婆是知道了,但还有父母岳父母。把这件事告诉家里人或许不难,但是明天的日子却不容易面对。钞票是一个问题,一个人闲呆在家中更是问题。这种的感受,或许是一个上着班的人没法体会的。东东喜欢独处,但是,一直在家呆下去肯定也不行。
东东也知道朋友们都说自己有时候很疯狂,而他却认为自己很理智。他的理智就在于,能够把原则和实际问题严格地区分开来。在东东看来,因为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就放弃心中的原则才是真正的疯狂。不过,这些话,很少有人会听进去。
突然,他想到了什么。穿衣、洗漱、早饭、洗刷,在10来分钟之内就全部完成了。刚走出门,他就拨通了师兄的电话。重有辞职离开电视台已经一年多了,这段时间内,他似乎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不过,对于东东来说,什么时候去见师兄都不会有陌生的感觉。
出租车开了近一个小时之后,来到了郊外山脚下的一个小镇上。这地方,东东来过一次。虽然偏僻不好找,但是自小在农村长大的人在乡下是不会走冤枉路的。东东没有要出租司机把车子开到师兄家门口,他下了车,选择了一条乡村小路。
城市在不断地扩张,却还没来得及完全淹没这个小镇。雨后,苗圃里的树木都沐浴在喜庆的气氛中,东一块西一块的菜地、稻田也显得生机勃勃。东东一直相信,所有的生物都是神造的,而不能新陈代谢的东西是人造的。神赋予一些东西生命,而人却不可能做到。虽然不是哪个宗教组织的成员,东东却觉得自己是信神的。说不清楚神是什么,但是,当融入大自然之中的时候,他常常觉得自己能感受到神的存在。
不知不觉之中,东东来到了重有的屋子前。这几间房子,是几年前从一个朋友那里买来的。一起买下的,还有屋前屋后的几块地。看到师兄在屋前地里除草,就走了过去。客人已经走近了,主人却没有抬头。刚才在门口蹲着的大狼狗,很早就已注意到走过来的这个人。等到客人来到自己主人身边,他已经完成了所有的检查工作,没有做声。
“你知道他叫啥名?”低着头的人似乎很清楚周围发生的一切,东东站到身边,他就说话了。
“啥名?”东东愣了一下,觉得是在讲这条狗。
“8341。”
“哦,听上去像个部队番号。”
“很久以前的番号。”
“已经做爹啦?”重有突然转移了话题。
“没有。等买了房吧。”一想到自己将来的孩子,东东心里立刻有什么东西沉了下去。8341似乎也感觉到了东东的情绪变化,轻轻地叫了一声。
“就这样吧。”重有站直了腰,一边看着已经做完的农活,一边自言自语道。
“我给你带了一瓶酒。”东东跟在师兄身后,快走到门口时,他把手中的一瓶白酒递了过去。
“嗯,你知道我喜欢这酒,价廉物美的。”
“你好像遇到了什么麻烦?”重有一向直截了当的,不喜欢绕弯子。
“我把电视台的工作给辞了。”
“你也不干了。”
“昨天的事。”
“为啥?你不是很得宠的吗?”
“呵呵。”东东干笑了一声。
“我这里有冰啤酒,你也来一杯?”
“好的。”
重有的屋前长着2株很大的香樟树,树荫下有一张长桌,被几张凳子包围着。重有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啤酒,又随手从消毒柜里拎出两个玻璃杯。兄弟俩一前一后来到桌前坐了下来。
“说说吧。”重有一边倒着啤酒,一边说道。于是,东东就把事情的过程,自己的基本想法简单地向师兄叙述了一遍。
“你没有坐那趟车,却被伤着了。”这话,对听者来说,像个结语。对说话的人来说,却是个开头。
“这两天我也看了官方报道,也上网浏览了相关评论。故事的情节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煤矿事故、毒食品换成了追尾列车。”重有喝了一口啤酒,接着说。
“官方还是那种口气那种态度,网民还是那样不满那样疯狂。” 重有的话,很少有人能认真去听,东东却是个很好的倾听者。
“对人民负责?我从来都不懂这句话的含义。公布真相,什么才叫真相呢?如何才能做到对人民负责,如何才能识别真相呢?大家对这些问题似乎不敢兴趣,却相信对人民负责调查公布真相这样的说法。”
“有些话,一说出来就不是原来的含义了。对谁谁谁负责,这句话说在嘴上和放在心里一样吗?没有一颗平静的心,真相可能被察觉吗?”重有还是老样子,几乎所有的话都是以问号结尾,却没有想得到听者的回答。
“网民们呼吁这个监督那个,的确还是老样子。”看到师兄没有想继续下去的意思,东东就冒了一句。
“呼吁别人监督别人总是件容易的事,但这又有什么意义呢?质量的问题、安全的问题都是他人的错,都与我无关吗?我看不是的。如果大家都指望他人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绝对的安全,而且觉得这些都与自己没有关系,那么,质量和安全又如何能保证?一出问题就恐惧、怨恨、谩骂、声讨,说明自己心里已经没有了质量和安全,如果人心里没有了某种东西,世界上哪里还能找得到它呢?”
“就拿你的事来说吧,”他又开始了,似乎在自言自语。“作为新闻工作者,你很清楚自己的职责,很清楚哪些准则是绝对不能破的。如果新闻记者的调查报道可以被限制,而且不是因为他们职业操守出了问题,那么,真实就已经不存在了。作为记者,既然你已经默认了自己职业的虚假不真实,那么,你又有什么权利指责别人的工作不尽职?”
“你是辞职了,你承担了责任,尽管这起事故与你没有直接关联。或许,类似你心里的真,才是需要被唤醒的东西。你的辞职可能就是这件事与以往事故最大的不同。”
“你看,不知不觉已经快1点了,和我一起弄点吃的吧。”重有看了一下表,站起身说。东东从头至尾没有说几句话,当他站起身来的时候,却觉得自己轻松了许多。等师兄弟俩离开了,树上的鸟就开始鸣叫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