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的形式(乱读乱想)
以前读《论语》的《乡党篇》,基本是当笑话看。孔子这个人我一直挺喜欢,就是不能接受《乡党篇》,什么”揖所与立,左右手“呀,”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呀,简直迂腐到极点。
近日读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突然理解了孔子。巫鸿讲的是礼器,是实物,孔子强调的是礼,也是实在的形式,并且和礼器这实在的物不可分离。这些实在的物质与形式在那个时代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甚至不是简单地“象征”或“代表”德、社稷、权力与等级... 它们就是德、社稷、权力与等级... 形式与内容不存在二分与对立。所以“汝爱其羊,吾爱其礼“,这文化里的羊可能比基督教文化里的羊更原始,更真正地作为牺牲而不是符号。形式自有其自身的稳定性和力量,甚至在内容逐渐衰亡的时刻,形式仍具有一定挽回内容的能力。孔子虽处于礼崩乐坏的时代,但作为对礼制传统了解得特别深厚的人,他试图通过维护形式而维护仁恕之本。所以他不是一个形式主义者,孔子是很真诚的,始终强调内心的真诚参与,只是内外在他是一体的,形式就是内容。
巫鸿的见识也真令人赞叹:艺术品不是作为一种社会形态的图像表征、一种被动的反映、不仅仅是一面镜子,而是作为某种有核物质、一个主体存在。物和行动、和生活形态密切联系乃至在某些场合等同,在某些情况下物作为生活的核心从而带领生活。
近日读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突然理解了孔子。巫鸿讲的是礼器,是实物,孔子强调的是礼,也是实在的形式,并且和礼器这实在的物不可分离。这些实在的物质与形式在那个时代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甚至不是简单地“象征”或“代表”德、社稷、权力与等级... 它们就是德、社稷、权力与等级... 形式与内容不存在二分与对立。所以“汝爱其羊,吾爱其礼“,这文化里的羊可能比基督教文化里的羊更原始,更真正地作为牺牲而不是符号。形式自有其自身的稳定性和力量,甚至在内容逐渐衰亡的时刻,形式仍具有一定挽回内容的能力。孔子虽处于礼崩乐坏的时代,但作为对礼制传统了解得特别深厚的人,他试图通过维护形式而维护仁恕之本。所以他不是一个形式主义者,孔子是很真诚的,始终强调内心的真诚参与,只是内外在他是一体的,形式就是内容。
巫鸿的见识也真令人赞叹:艺术品不是作为一种社会形态的图像表征、一种被动的反映、不仅仅是一面镜子,而是作为某种有核物质、一个主体存在。物和行动、和生活形态密切联系乃至在某些场合等同,在某些情况下物作为生活的核心从而带领生活。
锦瑟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狂迷” (9人喜欢)
- AI接管人类以及今天的苹果树 (17人喜欢)
- 闲聊 (24人喜欢)
- 马勒的外甥女 (100人喜欢)
- 浮云流水 (4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