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险,我还活着!
一早看到温州动车相撞、遭雷击的新闻,未买保险的死亡人员赔偿17万,窜入脑海的是最近公交车八起猝死事故,吓死俺了,俺都没买保险,俺要买保险啊,俺以后坐公交、骑车、走路都强烈要求买保险啊,让俺买保险吧,俺爹娘拉扯俺那么大不容易啊,俺不要死啊,俺不要17万买断一生啊,俺爹娘还要俺照顾啊,17万不够他们的生活啊,555,娘啊,爹啊,吓死俺了,俺要买保险!!!
想想南京回来的高铁在开车后,广播提示乘客逃生锤的位置,讲解发生事故后,如何敲碎玻璃逃生。听惯了倒没什么,现在回想起来好怕啊,心想到灵宝那边的高铁,桥高得像是几十层楼,掉下来还需要敲玻璃吗?
买高铁票要身份证,当时有个邪恶的想法是:是不是万一有什么事,好找人!555,原来是真的,原来最简单的猜测最接近事实真相。
新闻、网络上开始“百花齐放”:
动车的安全性很高,追尾这种事是不太可能发生的,”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院长彭其渊在听到事故消息后相当震惊,“出现这样的事故实在是很意外。”,“据我了解,后面那趟车在运行中并没有收到红色信号灯指示,一路是绿灯。至于为什么全是绿灯,没有一盏红灯,据我猜测,可能是信号设备在强对流天气下出现故障导致。”
事发时D301列车的ATP和LKJ在前方有车的情况下居然一直显示绿灯,结果造成列车以180KM/H以上的高速追尾,酿成惨剧!
牛车兴许千年来从未遇到过雷电,因此才能安全运行,而此次动车生不逢时,一开始就遇到雷电。今后凡天气不好或有可能天气不好,童鞋们自觉改用牛车出行,切记选用同一牛圈出栏同批次有保证的牛及牛车。
和讯消息 23日20时34分,D3115次动车在行驶至浙江省温州方向双屿路段下岙路时,与D301相撞,两节车厢脱轨坠落桥下事故。温州动车脱轨,两车似乎都出现了不应有的故障。前车D3115,是川崎重工-南车四方生产的CRH2型,后车D301是庞巴迪-南车四方的CRH1型,均属于比较成熟的仿制型,不是中国自主创新CRH380。前者是雷击后失去动力,应是动力或自控系统的问题,后车居然没有接到信号或未及反应,很可能信号系统在高速下失效。
南车董秘邵仁强对于事故因高速造成的两车相撞的说法,邵仁强予以坚决否认,他表示,高速绝不是事故原因。
外交部答記者問:按世界通行交通法和國際慣例,這次追尾事故后車司機負全責,經調查,屬于臨時工。
180km的速度撞上去,车体居然没有变形,要是绿皮车厢早就拧成麻花了,所以伤亡才这么低。凌晨两点,央视记者上车查看,只是发现暖水瓶、卧具东倒西歪,但是车厢里可以顺利行走。
經180 km/hour追尾试验,****工厂生产的**型动车车体完好,毫无变形,过道尚可通行。特授予质量金奖,予以表彰。钦此!
2万伏的高压电,降到1万伏,照样打死人。
高铁总设计师23日讲到中国高铁的铁轨质量时,他自信地表示,中国的铁轨对硫等杂质的容忍度更低,意味着中国铁轨的质量比日本与欧洲所使用的更加优秀。演讲最后,何华武突然提高声调,用坚定的声音宣告:“中国高铁的安全保障是可靠的。”
23日20时34分,D3115次动车与D301相撞,这TMD是谁在用那么多条生命发言?!谁TMD的终于听不下去忍不住啦?!
一名脱险乘客王先生向记者还原了当时的情景,王先生乘坐的是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原本在23日晚7点48分到达温州南站,由于晚点,列车在8点10分停车,8点30分左右,列车继续前进,王先生所在的车厢就在5号,“感觉走了一趟鬼门关,当时整个车厢都黑了,安全锤砸不开窗,只好从前面的断裂处逃生。”
专家提示安全锤的正确使用方式,若是找不到安全锤,可使用高跟鞋尖等类似尖锐的器物代替。高跟鞋必须随时穿着,必须的!中国的玻璃是结实的!曾有一撞玻璃的外国人证实过!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动车工程师向记者表示,D3115属上海铁路局管辖,在温州遭遇雷击,导致动车停车,而D301属南昌铁路局管辖,正常运行,发生追尾。
D3115断电,那D301在同一电网上应该也没电的。为什么D301能继续前进并且追尾?南昌铁路局私拉电路?莫非D3115雷击断电而D301雷击供电?世界真奇妙。D3115的司机乘务员、地面指挥室的工作人员都被雷击至手机也没电了吗?
铁道部2007年已经落马的原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兼运输局局长张曙光声称,铁道部门先后进行了40000万多公里的动车运行试验证明,一套由我国自主研发的自动闭塞系统,可将高速运行的两列动车组的间隔时间控制在5分钟。 它通过车载计算机进行全自动控制,如果列车的运行速度超过线路区段设定的最高时速,它就会报警提示司机减速,如果司机没有进行减速,列车会自己进行紧急停车,从时速200公里到列车停止只需要55秒。
间隔5分钟。。。两列车间隔5分钟。。。求求你了,不要这么残忍,求求你了!中国人口压力大不是我们的错。
想想南京回来的高铁在开车后,广播提示乘客逃生锤的位置,讲解发生事故后,如何敲碎玻璃逃生。听惯了倒没什么,现在回想起来好怕啊,心想到灵宝那边的高铁,桥高得像是几十层楼,掉下来还需要敲玻璃吗?
买高铁票要身份证,当时有个邪恶的想法是:是不是万一有什么事,好找人!555,原来是真的,原来最简单的猜测最接近事实真相。
新闻、网络上开始“百花齐放”:
动车的安全性很高,追尾这种事是不太可能发生的,”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院长彭其渊在听到事故消息后相当震惊,“出现这样的事故实在是很意外。”,“据我了解,后面那趟车在运行中并没有收到红色信号灯指示,一路是绿灯。至于为什么全是绿灯,没有一盏红灯,据我猜测,可能是信号设备在强对流天气下出现故障导致。”
事发时D301列车的ATP和LKJ在前方有车的情况下居然一直显示绿灯,结果造成列车以180KM/H以上的高速追尾,酿成惨剧!
牛车兴许千年来从未遇到过雷电,因此才能安全运行,而此次动车生不逢时,一开始就遇到雷电。今后凡天气不好或有可能天气不好,童鞋们自觉改用牛车出行,切记选用同一牛圈出栏同批次有保证的牛及牛车。
和讯消息 23日20时34分,D3115次动车在行驶至浙江省温州方向双屿路段下岙路时,与D301相撞,两节车厢脱轨坠落桥下事故。温州动车脱轨,两车似乎都出现了不应有的故障。前车D3115,是川崎重工-南车四方生产的CRH2型,后车D301是庞巴迪-南车四方的CRH1型,均属于比较成熟的仿制型,不是中国自主创新CRH380。前者是雷击后失去动力,应是动力或自控系统的问题,后车居然没有接到信号或未及反应,很可能信号系统在高速下失效。
南车董秘邵仁强对于事故因高速造成的两车相撞的说法,邵仁强予以坚决否认,他表示,高速绝不是事故原因。
外交部答記者問:按世界通行交通法和國際慣例,這次追尾事故后車司機負全責,經調查,屬于臨時工。
180km的速度撞上去,车体居然没有变形,要是绿皮车厢早就拧成麻花了,所以伤亡才这么低。凌晨两点,央视记者上车查看,只是发现暖水瓶、卧具东倒西歪,但是车厢里可以顺利行走。
經180 km/hour追尾试验,****工厂生产的**型动车车体完好,毫无变形,过道尚可通行。特授予质量金奖,予以表彰。钦此!
2万伏的高压电,降到1万伏,照样打死人。
高铁总设计师23日讲到中国高铁的铁轨质量时,他自信地表示,中国的铁轨对硫等杂质的容忍度更低,意味着中国铁轨的质量比日本与欧洲所使用的更加优秀。演讲最后,何华武突然提高声调,用坚定的声音宣告:“中国高铁的安全保障是可靠的。”
23日20时34分,D3115次动车与D301相撞,这TMD是谁在用那么多条生命发言?!谁TMD的终于听不下去忍不住啦?!
一名脱险乘客王先生向记者还原了当时的情景,王先生乘坐的是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原本在23日晚7点48分到达温州南站,由于晚点,列车在8点10分停车,8点30分左右,列车继续前进,王先生所在的车厢就在5号,“感觉走了一趟鬼门关,当时整个车厢都黑了,安全锤砸不开窗,只好从前面的断裂处逃生。”
专家提示安全锤的正确使用方式,若是找不到安全锤,可使用高跟鞋尖等类似尖锐的器物代替。高跟鞋必须随时穿着,必须的!中国的玻璃是结实的!曾有一撞玻璃的外国人证实过!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动车工程师向记者表示,D3115属上海铁路局管辖,在温州遭遇雷击,导致动车停车,而D301属南昌铁路局管辖,正常运行,发生追尾。
D3115断电,那D301在同一电网上应该也没电的。为什么D301能继续前进并且追尾?南昌铁路局私拉电路?莫非D3115雷击断电而D301雷击供电?世界真奇妙。D3115的司机乘务员、地面指挥室的工作人员都被雷击至手机也没电了吗?
铁道部2007年已经落马的原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兼运输局局长张曙光声称,铁道部门先后进行了40000万多公里的动车运行试验证明,一套由我国自主研发的自动闭塞系统,可将高速运行的两列动车组的间隔时间控制在5分钟。 它通过车载计算机进行全自动控制,如果列车的运行速度超过线路区段设定的最高时速,它就会报警提示司机减速,如果司机没有进行减速,列车会自己进行紧急停车,从时速200公里到列车停止只需要55秒。
间隔5分钟。。。两列车间隔5分钟。。。求求你了,不要这么残忍,求求你了!中国人口压力大不是我们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