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叙传 之 西祠胡同钩沉
今天搜索一些关于诗歌的东西,无意中发现一个和我重名的网民有关于诗歌的言论,我就好奇进去看看,原来出自西祠胡同。但一看我惊呆了,根据语境,这很有可能就是我当年在西祠上组建小论坛时发的帖子,只是我已经完全不记得我说过这些话!贴下来钩沉存念吧:
为什么我在非典时期写作,而白胖却沉默
今天和白胖聊天,他说我的诗太实,缺乏跳跃性,而我说你有时让人感觉视角飘忽。白胖说得很对,我的诗中有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东西,比如一本手边的书和一种正在流行的病毒。而在这口罩的春天,白胖的诗中却会出现一片雪,一个死去已久的文人。看了悉尼评奥登的文章,我终于明白了这其中的缘由。
当然,我不是说我跟奥登一样,但是像我这样的写作确实如悉尼所说,是感到外部现实景观和内心的危机有一种相似相通。因此,在想象力上,这种写作急于将外部历史和一个人的精神成长连接在一起,并由此获得了一种特殊效果。比如,这段我的诗中,出现了隔离、病毒这样的字眼,但我写的其实都是自己的精神问题和思考。
白胖自四月中旬以来一直保持沉默——但她其实现在很有闲来写作。我想即便她写了,她也会和我的写作大为不同。这只是这段时间的一个现象,根本的差别却在于,她的感受力并不需要我上面说过的那种连接,它要求另一个王国。
那么,哪种方式更好呢?我这里说的已经不再是这段时间是否写作这样一种差异,而是我们俩的写作方式的根本差异。还有,哪种写作所留下的可能性更大呢?这个问题很难一概而论。我认为两种写作都是有效的,有价值的。但是涉及到可能性的问题时,我认为两种方式所面临的问题是不同的。我的写作很有可能会产生写作资源上的边际效应,事实证明,这种写作如果有奥登那样的才力的话,并不成问题。它可以得到不断的提升。当然也意味着变化。白胖的写作如果有叶芝那样的综合力和控制力的话,当然也太棒了,但在达不到叶芝的水平之前,还是要有所警惕。
这里说了很多大话,其实我和白胖也只是奥登、叶芝的初步读者。只不过我想要想拥有持续的写作,这种反思还是有必要的。
为什么我在非典时期写作,而白胖却沉默
今天和白胖聊天,他说我的诗太实,缺乏跳跃性,而我说你有时让人感觉视角飘忽。白胖说得很对,我的诗中有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东西,比如一本手边的书和一种正在流行的病毒。而在这口罩的春天,白胖的诗中却会出现一片雪,一个死去已久的文人。看了悉尼评奥登的文章,我终于明白了这其中的缘由。
当然,我不是说我跟奥登一样,但是像我这样的写作确实如悉尼所说,是感到外部现实景观和内心的危机有一种相似相通。因此,在想象力上,这种写作急于将外部历史和一个人的精神成长连接在一起,并由此获得了一种特殊效果。比如,这段我的诗中,出现了隔离、病毒这样的字眼,但我写的其实都是自己的精神问题和思考。
白胖自四月中旬以来一直保持沉默——但她其实现在很有闲来写作。我想即便她写了,她也会和我的写作大为不同。这只是这段时间的一个现象,根本的差别却在于,她的感受力并不需要我上面说过的那种连接,它要求另一个王国。
那么,哪种方式更好呢?我这里说的已经不再是这段时间是否写作这样一种差异,而是我们俩的写作方式的根本差异。还有,哪种写作所留下的可能性更大呢?这个问题很难一概而论。我认为两种写作都是有效的,有价值的。但是涉及到可能性的问题时,我认为两种方式所面临的问题是不同的。我的写作很有可能会产生写作资源上的边际效应,事实证明,这种写作如果有奥登那样的才力的话,并不成问题。它可以得到不断的提升。当然也意味着变化。白胖的写作如果有叶芝那样的综合力和控制力的话,当然也太棒了,但在达不到叶芝的水平之前,还是要有所警惕。
这里说了很多大话,其实我和白胖也只是奥登、叶芝的初步读者。只不过我想要想拥有持续的写作,这种反思还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