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ention seeking
朋友和孩子路過上海,在我家小住幾天。小屁孩六歲,極討厭,很顯然缺乏教養,隨便翻別人的包,有人在洗手間還推門硬要進,進房間都不敲門,稍不滿意就把手上吃著的東西扔在地上,老辯駁,事事都有主意。
不過我實在不太討厭他,他完全反映他背後六個大人是怎麼樣的。可以看見他在家裡是注意力的中心,爺爺奶奶都護著他,做老師的媽媽顯得一籌莫展,但爺爺奶奶都缺現代生活的界線觀,還保留著從前清貧家裡只一個房間甚麼都沒有,和他者接觸也不頻盈的生活方式。爺爺奶奶之間聊天顯然也不顧忌孩子的存在,以至很多成人世界的話題小孩子衝口而出,毫不靦腆,也不懂得控製自己的咀巴。
小孩子的天性還是好的,我們許多教導,他都會改過來,只是要花點唇舌,若是不和爺爺奶奶住在一塊,恐怕不出一年就是另外一個人了。
他最大的問題是 attention seeking,長期佔領六個大人的注意力,他是一刻也容不下被忽略的,老是要搞小動作,插話,發問,添亂,他就是要當主角,儘管是醜角或者奸角。這樣子對大人沒有一點尊重,非常討厭。
我不是他的父母,沒有責任修理他,現實世界要解決這問題很容易,往房裡躲,把門一鎖就成。我自己的孩子就花了很大的努力才能改善,我們說,在一群大人聚會的場合,他要發言得先輕拍媽媽手背。
這種孩子網上多的是,也不僅限於90後,連某些70後也很需要被關注,就是眼球。如前面說,現實世界,無視很容易,但在網絡世界,眼球就幾乎是一切。所以在網上,attention seeking 不得其法,就是死罪。
高桌最近許多的爭鬧都和這點有關。每個發言都期望被聆聽,被關注。NZ的發言以信息量吸引關注,高桌早期是以個人貼身話題為主,現在有許多話題純粹是尖叫取人注意。
精神分析學派把嬰兒的成長期分為三個階段,oral stage,anal stage,和 phallic stage。這些詞貌似很惡心,其實很有道理。
Oral stage 是有關咀巴的控制。Anal stage 是有關污穢,忌諱的控制。Phallic stage是有關個人愉悅的控制。
高桌很多問題呈現口腔期和肛門期成長的糾結,就是如何控製自己的咀巴和脾氣。小組本是一個很適合學習做人的地方,不太大至類似社會難以管理,也不太小眾學而無用,有適度的安全感和危險感。但多層小桌的出現令一些危機難以化解,圍觀者莫名其妙,被噴者不知所措。
這完全反映中國的現狀,先來者需要一道籬笆來保護自己的優越感,但又要偶爾穿梭去顯出這籬笆的存在。說小組墮落,還不是由於老人們的鬧騰,新人觸摸不透這些時隱時現的穿梭,不能有甚麼貢獻。
小組內呈現的多種成長糾結,主要都是源自老人熟人自身,新組員還沒敢露出來呢。種種內哄不過是大家開始說真話罷了,這絕對是好事。
不過我實在不太討厭他,他完全反映他背後六個大人是怎麼樣的。可以看見他在家裡是注意力的中心,爺爺奶奶都護著他,做老師的媽媽顯得一籌莫展,但爺爺奶奶都缺現代生活的界線觀,還保留著從前清貧家裡只一個房間甚麼都沒有,和他者接觸也不頻盈的生活方式。爺爺奶奶之間聊天顯然也不顧忌孩子的存在,以至很多成人世界的話題小孩子衝口而出,毫不靦腆,也不懂得控製自己的咀巴。
小孩子的天性還是好的,我們許多教導,他都會改過來,只是要花點唇舌,若是不和爺爺奶奶住在一塊,恐怕不出一年就是另外一個人了。
他最大的問題是 attention seeking,長期佔領六個大人的注意力,他是一刻也容不下被忽略的,老是要搞小動作,插話,發問,添亂,他就是要當主角,儘管是醜角或者奸角。這樣子對大人沒有一點尊重,非常討厭。
我不是他的父母,沒有責任修理他,現實世界要解決這問題很容易,往房裡躲,把門一鎖就成。我自己的孩子就花了很大的努力才能改善,我們說,在一群大人聚會的場合,他要發言得先輕拍媽媽手背。
這種孩子網上多的是,也不僅限於90後,連某些70後也很需要被關注,就是眼球。如前面說,現實世界,無視很容易,但在網絡世界,眼球就幾乎是一切。所以在網上,attention seeking 不得其法,就是死罪。
高桌最近許多的爭鬧都和這點有關。每個發言都期望被聆聽,被關注。NZ的發言以信息量吸引關注,高桌早期是以個人貼身話題為主,現在有許多話題純粹是尖叫取人注意。
精神分析學派把嬰兒的成長期分為三個階段,oral stage,anal stage,和 phallic stage。這些詞貌似很惡心,其實很有道理。
Oral stage 是有關咀巴的控制。Anal stage 是有關污穢,忌諱的控制。Phallic stage是有關個人愉悅的控制。
高桌很多問題呈現口腔期和肛門期成長的糾結,就是如何控製自己的咀巴和脾氣。小組本是一個很適合學習做人的地方,不太大至類似社會難以管理,也不太小眾學而無用,有適度的安全感和危險感。但多層小桌的出現令一些危機難以化解,圍觀者莫名其妙,被噴者不知所措。
這完全反映中國的現狀,先來者需要一道籬笆來保護自己的優越感,但又要偶爾穿梭去顯出這籬笆的存在。說小組墮落,還不是由於老人們的鬧騰,新人觸摸不透這些時隱時現的穿梭,不能有甚麼貢獻。
小組內呈現的多種成長糾結,主要都是源自老人熟人自身,新組員還沒敢露出來呢。種種內哄不過是大家開始說真話罷了,這絕對是好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