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仁尼琴去世
索尔仁尼琴去世
月初的晚上,在网上碰到一个朋友,问我最近在看什么?我说正在看索尔仁尼琴的小说。她说不知,我没作解释,之后她鼓励我再写小说,说她要看,我说那无异于浪费时间。当时我正在想索尔仁尼琴还真是长寿,想不到第二天,就得知他去世了。而在七月的时候我刚引用了他在《古拉格群岛》里设计的对白,“你被判了多少年?”“二十年” “为什么被判?”“我不知道,反正平白无故地就被判了刑!”“这不可能,平白无故地就判十年!”荒谬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我们更多人愿意理解为是玩笑。
在这个多事的夏日感到有点寒意。我放下《癌症楼》,房屋外面的人群走来走去,声音吵闹。我不停地看着电视里面的奥运节目,一边放着U2的《WAR》,奥运着实煽动人的情绪,U2的力量是远不能及。
索尔仁尼琴虽在1970年就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但他走上讲台的时候已经是1974年,或许恰是因为被驱逐出境,才得以在瑞典出现,他在演讲中没有出现“苏联”,只出现“俄罗斯”。在外流亡20年后,被当时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邀请回国,后来的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事实上是他全部的生命,都献给了祖国……”这正如一个轮回,当一段极权和暴政结束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个标本出现,索尔仁尼琴就是个标本。但我们从不否认会有新的极权出现,这是不是新的轮回?是不是一种新的酝酿?我们不得而知,因为对于我们平凡而渺小无知的个体,只有结束才意味着可能出现真相。
“索”是因当时赫鲁晓夫展开对斯大林的批判为特殊背景下,他的作品《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产生的轰动效应被得以进一步扩大,那个时候他已经在劳改营有8年的“生活阅历”了。我当然没有想激动地写这个活了整整90岁的老人之死,也实在没有必要再非常激动地写下他更为传奇的生平细节。90岁的老人,他存在的意义更多的还真的是作为俄罗斯的标本,一个民族的良心、一个无比彪悍的俄罗斯男人的形象以及那场整个人类历史的灾难的标本,而不是在他死亡时刻的祭奠,对于这样的一个人,他不需要。
作为个体,不管是谁,在死亡的时刻都是一样的,不一样只是情感。想起罗伯-格里耶的话:“世界没意义也不荒谬,只是存在着”,这位小说大师也在今年三月不“存在”了。
补记:峰江,“废”镇,污染严重,癌症发病率高,脏,大声吵闹的人们,浑身油腻的务工者……每次回到这里,总感受到一股生猛的魅力,这肮脏的土地如同传说中的毒品,使我上瘾,我想起当时的苏联,意淫一下。
月初的晚上,在网上碰到一个朋友,问我最近在看什么?我说正在看索尔仁尼琴的小说。她说不知,我没作解释,之后她鼓励我再写小说,说她要看,我说那无异于浪费时间。当时我正在想索尔仁尼琴还真是长寿,想不到第二天,就得知他去世了。而在七月的时候我刚引用了他在《古拉格群岛》里设计的对白,“你被判了多少年?”“二十年” “为什么被判?”“我不知道,反正平白无故地就被判了刑!”“这不可能,平白无故地就判十年!”荒谬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我们更多人愿意理解为是玩笑。
在这个多事的夏日感到有点寒意。我放下《癌症楼》,房屋外面的人群走来走去,声音吵闹。我不停地看着电视里面的奥运节目,一边放着U2的《WAR》,奥运着实煽动人的情绪,U2的力量是远不能及。
索尔仁尼琴虽在1970年就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但他走上讲台的时候已经是1974年,或许恰是因为被驱逐出境,才得以在瑞典出现,他在演讲中没有出现“苏联”,只出现“俄罗斯”。在外流亡20年后,被当时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邀请回国,后来的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事实上是他全部的生命,都献给了祖国……”这正如一个轮回,当一段极权和暴政结束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个标本出现,索尔仁尼琴就是个标本。但我们从不否认会有新的极权出现,这是不是新的轮回?是不是一种新的酝酿?我们不得而知,因为对于我们平凡而渺小无知的个体,只有结束才意味着可能出现真相。
“索”是因当时赫鲁晓夫展开对斯大林的批判为特殊背景下,他的作品《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产生的轰动效应被得以进一步扩大,那个时候他已经在劳改营有8年的“生活阅历”了。我当然没有想激动地写这个活了整整90岁的老人之死,也实在没有必要再非常激动地写下他更为传奇的生平细节。90岁的老人,他存在的意义更多的还真的是作为俄罗斯的标本,一个民族的良心、一个无比彪悍的俄罗斯男人的形象以及那场整个人类历史的灾难的标本,而不是在他死亡时刻的祭奠,对于这样的一个人,他不需要。
作为个体,不管是谁,在死亡的时刻都是一样的,不一样只是情感。想起罗伯-格里耶的话:“世界没意义也不荒谬,只是存在着”,这位小说大师也在今年三月不“存在”了。
补记:峰江,“废”镇,污染严重,癌症发病率高,脏,大声吵闹的人们,浑身油腻的务工者……每次回到这里,总感受到一股生猛的魅力,这肮脏的土地如同传说中的毒品,使我上瘾,我想起当时的苏联,意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