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爱若卑微,那就算了
又看了一遍《倚天屠龙记》
以前看的时候觉得,张无忌和赵敏之间是多么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
现在突然明白,那种卑微的情感根本不算爱情
为了张无忌,赵敏的付出远远超越了情感的界限
当朝郡主、如花美眷、武功卓然、聪慧无双,这样一个绝世女子
为了跟张无忌在一起
舍弃了自己所有的背景地位,舍弃了自己优厚的生活
甚至不顾自己父亲和哥哥的死活
天涯海角,只顾着追随自己如意郎君。
无意贬低这种不顾一切的追寻
这个世界上,爱情故事这么多
赵敏绝对不是第一个如此痴缠、如此不顾后果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张无忌到底值不值得赵敏这样做?
在故事的结尾,金庸无疑给了张无忌一个下台阶的机会
小昭走了,珠儿死了,旧爱周芷若又由正转邪,差点成为了武林第一大女魔头
这个时候
只有赵敏时刻追随着
灿若玫瑰、智谋过人、不计后果想着和张无忌厮守终生
所以
张无忌最后选择跟赵敏在一起,理所当然
当一个男人因为不得不选择你而选择你的时候
这不是你的胜利,这是你的悲哀
因为你永远无法证明
你是不是退而求其次的结果
如果是,你情何以堪?
你的价值,本应该更大
张无忌跟很多女孩子都说过让人感动让人倾心的话
在他跟周芷若举行婚礼前,张无忌说,至此再也不见赵敏,只想着和你厮守终身
在少林寺谢逊呆过的地牢里,张无忌跟赵敏说,等到哪一天,我不再是明教教主,我们就在湖边搭一个小屋,种花种草,赏荷观莲
张无忌似乎也跟小昭说过,要一辈子不离不弃之类
最终,张无忌晚上闲逛到小酒馆,与赵敏再续私情
最终,在与周芷若的婚礼上,二女争夫、血溅华堂,张无忌还是禁不住赵敏三言两语的威逼利诱,抛开喜堂,随赵敏而去
最终,张无忌带着一丝丝眷恋看着周芷若头也不回地拿着倚天剑离开,然后跟周芷若击掌为誓,不知道又许下了几多生死相依的诺言。
张无忌说那些话的时候,未必不是真心
他说想跟周芷若儿孙满堂,他确实是这样想的,婚礼现场,新郎官喜气洋洋,那个时候,赵敏确实被远远的抛在了脑后
他说想跟赵敏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他也确实是这样设想的,美貌的女子、神仙般的生活,向往这样的日子并不是张无忌的异于常人之处
赵敏好像从来都没有问过,张无忌到底爱不爱她
她或许觉得没有必要询问,她或许不敢询问
因为她知道张无忌一出口便有可能是彻彻底底的打击
最终,周芷若替赵敏问出了答案
在周芷若的再三逼问之下
张无忌终于开口说,对小昭是怜惜,对珠儿是感激,对芷若是敬重,对赵敏才是刻骨铭心的相爱。
这句话,金庸白纸黑字明明白白写在纸上
但是连他自己也未必相信这句话是肺腑之言
张无忌爱谁,想必连他自己也不知道
我更相信张无忌在地牢里拥着赵敏说的那段“无心之言”
他说,赵敏为他付出了那么多,他一直觉得亏欠,所以一定要好好报答赵敏。
这句话,才是张无忌的真是想法
在张无忌的情感世界里,哪一个女子嫁给他,都是他莫大的福气
但无奈身边的女子太多
赵敏灿若玫瑰,周芷若美若幽兰,小昭身上充斥着淡淡的异域风情,而珠儿却是情深意重
当年四女同舟时,张无忌便默默在心中实现四女共侍一夫的梦想
无法抉择之时
张无忌只能把这些女孩的付出当做自己选择时的衡量标准
谁付出的多,张无忌就会选择跟哪个女孩子在一起
这是一个男人爱无能的表现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张无忌并不值得爱
因为他的爱太泛滥
就像是一杯绝好的咖啡被太多的水稀释,最终淡而无味
张无忌的感情,最终也是寡淡的
他不懂爱,他不爱其中任何一个女子,他只爱他自己
其实细细想来
赵敏与其他的女子相比,并没有太多过人之处
她只是太能付出,太不计后果,她对爱情的狂热付出超过了张无忌的道德底线
所以
张无忌跟赵敏在一起,并非爱,更多的是报答
如果一个女子只有在付出到一无所有的程度才能获得所谓的爱情和所谓的厮守
这种卑微的爱情,不要也罢
倘若当年,小昭并没有远赴波斯
被抛弃的周芷若并没有一怒之下误入邪路,而是在喜堂上大方得体苦苦死等
这个故事的结局,不知道要被改写多少次。
赵敏得到张无忌只用了一个办法
那就是让他愧疚
表面上赵敏达到了目的
事实上,赵敏的委屈不知道有多少
她就像一朵卑微的花,低到了尘埃里。
换作是我,我宁愿做小昭
杀掉张无忌,我不舍
一直在身旁跟随,我不甘
付出全部与他厮守终身与别的女子斗的你死我活,我不敢
我只能在张无忌无限不舍得目光中悄悄离去,然后丽服金饰,老死不相往来
我知道张无忌会想我一辈子,因为他一辈子都不会再见到我。
爱若卑微,就算了。
以前看的时候觉得,张无忌和赵敏之间是多么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
现在突然明白,那种卑微的情感根本不算爱情
为了张无忌,赵敏的付出远远超越了情感的界限
当朝郡主、如花美眷、武功卓然、聪慧无双,这样一个绝世女子
为了跟张无忌在一起
舍弃了自己所有的背景地位,舍弃了自己优厚的生活
甚至不顾自己父亲和哥哥的死活
天涯海角,只顾着追随自己如意郎君。
无意贬低这种不顾一切的追寻
这个世界上,爱情故事这么多
赵敏绝对不是第一个如此痴缠、如此不顾后果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张无忌到底值不值得赵敏这样做?
在故事的结尾,金庸无疑给了张无忌一个下台阶的机会
小昭走了,珠儿死了,旧爱周芷若又由正转邪,差点成为了武林第一大女魔头
这个时候
只有赵敏时刻追随着
灿若玫瑰、智谋过人、不计后果想着和张无忌厮守终生
所以
张无忌最后选择跟赵敏在一起,理所当然
当一个男人因为不得不选择你而选择你的时候
这不是你的胜利,这是你的悲哀
因为你永远无法证明
你是不是退而求其次的结果
如果是,你情何以堪?
你的价值,本应该更大
张无忌跟很多女孩子都说过让人感动让人倾心的话
在他跟周芷若举行婚礼前,张无忌说,至此再也不见赵敏,只想着和你厮守终身
在少林寺谢逊呆过的地牢里,张无忌跟赵敏说,等到哪一天,我不再是明教教主,我们就在湖边搭一个小屋,种花种草,赏荷观莲
张无忌似乎也跟小昭说过,要一辈子不离不弃之类
最终,张无忌晚上闲逛到小酒馆,与赵敏再续私情
最终,在与周芷若的婚礼上,二女争夫、血溅华堂,张无忌还是禁不住赵敏三言两语的威逼利诱,抛开喜堂,随赵敏而去
最终,张无忌带着一丝丝眷恋看着周芷若头也不回地拿着倚天剑离开,然后跟周芷若击掌为誓,不知道又许下了几多生死相依的诺言。
张无忌说那些话的时候,未必不是真心
他说想跟周芷若儿孙满堂,他确实是这样想的,婚礼现场,新郎官喜气洋洋,那个时候,赵敏确实被远远的抛在了脑后
他说想跟赵敏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他也确实是这样设想的,美貌的女子、神仙般的生活,向往这样的日子并不是张无忌的异于常人之处
赵敏好像从来都没有问过,张无忌到底爱不爱她
她或许觉得没有必要询问,她或许不敢询问
因为她知道张无忌一出口便有可能是彻彻底底的打击
最终,周芷若替赵敏问出了答案
在周芷若的再三逼问之下
张无忌终于开口说,对小昭是怜惜,对珠儿是感激,对芷若是敬重,对赵敏才是刻骨铭心的相爱。
这句话,金庸白纸黑字明明白白写在纸上
但是连他自己也未必相信这句话是肺腑之言
张无忌爱谁,想必连他自己也不知道
我更相信张无忌在地牢里拥着赵敏说的那段“无心之言”
他说,赵敏为他付出了那么多,他一直觉得亏欠,所以一定要好好报答赵敏。
这句话,才是张无忌的真是想法
在张无忌的情感世界里,哪一个女子嫁给他,都是他莫大的福气
但无奈身边的女子太多
赵敏灿若玫瑰,周芷若美若幽兰,小昭身上充斥着淡淡的异域风情,而珠儿却是情深意重
当年四女同舟时,张无忌便默默在心中实现四女共侍一夫的梦想
无法抉择之时
张无忌只能把这些女孩的付出当做自己选择时的衡量标准
谁付出的多,张无忌就会选择跟哪个女孩子在一起
这是一个男人爱无能的表现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张无忌并不值得爱
因为他的爱太泛滥
就像是一杯绝好的咖啡被太多的水稀释,最终淡而无味
张无忌的感情,最终也是寡淡的
他不懂爱,他不爱其中任何一个女子,他只爱他自己
其实细细想来
赵敏与其他的女子相比,并没有太多过人之处
她只是太能付出,太不计后果,她对爱情的狂热付出超过了张无忌的道德底线
所以
张无忌跟赵敏在一起,并非爱,更多的是报答
如果一个女子只有在付出到一无所有的程度才能获得所谓的爱情和所谓的厮守
这种卑微的爱情,不要也罢
倘若当年,小昭并没有远赴波斯
被抛弃的周芷若并没有一怒之下误入邪路,而是在喜堂上大方得体苦苦死等
这个故事的结局,不知道要被改写多少次。
赵敏得到张无忌只用了一个办法
那就是让他愧疚
表面上赵敏达到了目的
事实上,赵敏的委屈不知道有多少
她就像一朵卑微的花,低到了尘埃里。
换作是我,我宁愿做小昭
杀掉张无忌,我不舍
一直在身旁跟随,我不甘
付出全部与他厮守终身与别的女子斗的你死我活,我不敢
我只能在张无忌无限不舍得目光中悄悄离去,然后丽服金饰,老死不相往来
我知道张无忌会想我一辈子,因为他一辈子都不会再见到我。
爱若卑微,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