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简史(上)
历史————欧洲人发现新大陆
首都来到西半球的欧洲人称这里为“新大陆”。这篇出乎意料的土地固然给了所有欧洲人一个巨大的惊喜,但他们真正窥视的是整个广阔的海域,虽然不是“陆地的边缘”。却是全新的海上高速路,这片土地极大的改变了欧洲和亚洲的政治格局,并孕育了当代的资本主义,对欧洲的影响不亚于欧洲对他的影响。
1492年,意大利探险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向西航行,旨在寻找东印度的他发现了巴哈马群岛,尝到甜头后,更多的西班牙探险家纷纷步其后尘:HERNAN CORTE占领了今天的墨西哥大部分领土,佛朗西斯 皮泽路占领了秘鲁,JUAN PONCE DE LEON则盘踞在福罗里达州,寻找能让人青春不老的源泉,不甘落后的法国人来到加拿大并远征至中西部,而荷兰和英国的舰艇则在北美东部的海上往来穿梭。
随着欧洲人的到来,带来了北美印第安人无免疫力的疾病,流行病使得印第安人口减少了%50~%90(个人认为这种说法完全不可信,印第安人各个文明和部落大多相距较远,多年见不到一面,任何流行病流通很慢,确切点的说法,所有死去的印第安人全部都是被欧洲侵略者所屠杀),相较于美国官方修订的历史说法是“疾病是印第安人致死的主要原因,比其他因素如战争,奴役,饥饿等造成的死亡人多多得多。”到17世纪时,北美印第安人数量为一百万左右,许多曾经人丁兴旺的部落衰败或者消亡或者合并。
除了到处寻找财富这个目的之外,欧洲殖民者到这里来也有宗教原因,在他们看来,这个人口稀少的新大陆必须皈依基督的上帝,而西班牙天主教牧师们则意图改变印第安人的文化(最终在南方和加利福尼亚建成一连串的宗教区)。
1607年,英国贵族在詹姆斯敦建造了北美第一个永久性欧洲定居点,之前的定居点都没有好下场,詹姆斯敦也差点完蛋,英国人选了一处沼泽作为住处,后来还在沼泽里种庄稼,因此疾病和饥饿夺取了许多人的生命(具体可以看看电影《新世界》由科林法瑞尔主演)一些绝望的移民跑去跟当地的印第安人部落同住,后者为欧洲人定居点提供的帮助使欧洲人能够挣扎的活下来。
对于詹姆斯敦和美洲而言,1619年是一个关键性的年份,殖民地建立了村民议会——即为决定当地法律而组成的公民代表大会,第一批非洲奴隶也于这一年乘船运到,烟草成为最成功的出口商品,所以英国人需要种植工人,他们的英国用人数量不足,而印第安人要么不会种地,要么难以驯服,当时,非洲奴隶在加勒比海沿岸种甘蔗园干得很好,因此英国人觉得他们可以来用来添补劳动力缺口(注意,在当时,不能不说在欧洲各国殖民者中,英国人文明发展最快,也是最懂得优质化奴隶劳动力作用的国家。)
1620年,一群狂热的清教徒乘船到达,上岸处是今天的马萨诸塞州普利茅斯。这群清教徒为躲避“腐朽”的英国教会迫害而来到新大陆,在这里他们发现了一个创建虔诚而有道德的全部社会的大好机会,清教徒们还联名签署了《五月花公约》————美国民主的启蒙性文件,独立宣言的草稿。
数十年间,清教徒和当地的印第安人相安无事,但是在1675年爆发了一场决定性的冲突,菲利普国王发动的战争持续了14个月,5000人丧生(大部分是印第安人)。剩下的印第安人都被装上奴隶船运往加勒比沿岸。
“美国的矛盾”由此产生,一方面是百人要求政治和宗教自由,另一方面黑人被当做奴隶而印第安人遭到屠杀。
历史————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
接下来的200年里,欧洲强国——特别是英格兰,法国,葡萄牙和西班牙——积极争夺新大陆的土地,并把欧洲政治带入美洲,由于英国皇家海军控制了大西洋海域,英格兰从其殖民地获得的甜头越来越多,肆意享受着侵略的果实,来自弗吉尼亚的烟草以及来自加勒比海沿岸的糖和咖啡。
时间虽然还是没有到工业革命时代,但人们已经自发的感到,在严格管理的种植园里用廉价劳动力制造的商品,只有通过出口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在今天同样适用)在17,18世纪之交替之际的美国,为支持种植园经济,奴隶制度逐渐合法化并被写进正式的宪法中。因此,殖民地从有奴隶的社会变成建立奴隶制基础上的社会。
总体而言,从非洲运至美洲的努力中只有%6在北美劳动,但奴隶成为美国殖民地人口的一大组成部分:到18世纪70年代为止%20人口都是奴隶。(所以说是黑人创造了美国,建立了美国一点也不为过)
同时,大不列颠任其大部分殖民地自治,镇集会和代表大会很常见,当地公民(指的是有一定财产的白人)通过集会讨论社区问题并为立法和税收投票表决。
但是,在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时,英国为了疆土殖民地面积过大而感到头痛。英国已经跟法国打了一百多年的仗,全世界都有它的殖民地(日不落帝国真不是吹的!)到了整顿河山,收紧包袱的时候了。
英国往美国(确切说是北美大陆英国殖民地国)派遣了一直永久驻军,他们立法禁止在Alabama山脉以西或饿核以北建立定居点,新增一系列的苛捐杂税项目以满足英国及其国防的财政需要。
移民们可不高兴,他们的呼声如下。
“限制扩张?没门!”
“交税养活英国军队?算了吧!”
“谁会听从大西洋彼岸一个小岛的国王命令?除非是傻子!”
1763年之后,殖民地开始反抗或抵制英国的政策,并由公众讨论政治法规,1776年《独立宣言》和《联邦文件》的诞生标志着殖民地的反抗活动的高潮。在这些文件中,殖民地居民使用许多后来被新世界广为传颂的语句——如“个体,平等和自由”约翰·洛克提到生命,自由和财产的使用“自然权利”一词等等,并实现了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方式。
1773年,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成为殖民地和英国之间冲突的导火索,之后英国粗暴的关闭了波士顿港,曾派军队以巩固皇家权威。
1774年,来自12个殖民地的代表在费城独立大厅大发牢骚并商讨对策,此时仍以“水生火热的英国人”自居的殖民地大众斗志昂扬,战争一触即发。
1775年4月,英国军队与殖民地武装在马萨堵塞州发生冲突,独立战争爆发!
历史————美国独立
战争开始不久,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选举乔治华盛顿(他只是一个富有的弗吉尼亚农民)为美国“军队”的领导人。问题在于华盛顿缺少弹药和财力(殖民地的乌合之众可不愿意自己交税养活军队)、他的军队不过是由武器匮乏的农民(没有军饷,他们不得不有时开小差回去种地养家),猎人和商人组成的杂牌军。
另一方面,当时地球上军事最强大的国家派出的是“红外衣”部队。而缺少战争经验的华盛顿只能随机应变,有时打个漂亮的胜仗,有时鬼鬼索索,很不“绅士”的搞偷袭。1777年冬天,美国军队被包围在宾法尼亚州的FORGE山谷里忍饥受冻。
第二届大陆会议在同一时间召开,目的是搞清楚战争的目的。1776年1月,托马斯·佩恩发表了家喻户晓的《常识》一书,里面积极的提出脱离英国的统治刻不容缓。不久,独立的原因从起初的“自然而然”变为“神圣不可侵犯”。1776年4月,精英们偶然聚集在一起,签署了主要由托马斯·杰弗逊起草的《独立宣言》(真正的正式版本,现如今还在使用的版本!)改宣言讲13个殖民地反对君主统治的意愿融入一篇要求个体权利和共和政府的檄文之中,他的文字极为感人,激发了各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志,著名的开篇如下。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都生而平等,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某学不可夺得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的权利,自由的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利,是经被直立着的同意而产生的。”
然而,要想获得战争的胜利,华盛顿将军最需要的是援助,而不是唱高调。1778年,本杰明·富兰克林劝说法国(这个国家总是唯恐劲敌英国不乱)与独立军队结盟,后者援助武器,物资和海军。1781年,英国军队在弗吉尼亚州约克镇投降。两年后签署的《巴黎和约》正式承认美利坚合众国(这里知道为什么叫做合众国了吧,殖民地代表是由多个国家,特别是西班牙裔还有荷兰裔的白人组成,还有大量的黑人,和少量的印第安人和极少量的中国奴隶,当然后两者并不纳入国家其中)。
起初,国家对联邦各州的统治十分松散,各州像放在一只框子里的母鸡似地总是争吵不休,根本谈不上“和众”。于是,建国先驱们再度于宾法尼亚州聚会。亡羊补牢,1787年他们起草了修正后的新宪法,其中规定:美国政府是最强有力的联邦统治中心,三个部门三足鼎立。为防止中央权力被滥用,1791年通过了适用于公民的《权利法案》。
新宪法和政府大换血使美国独立革命的成果得以巩固,但人们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还是老样子,有钱的地主仍旧保佑他们的财产(包括奴隶在内),印第安人不算美国公民,女性不能参政。这些另人气愤的其实和不公受到广泛瞩目,他们是先前的权宜之计(例如为获得南方蓄奴州的支持)和民众对政府充分信任导致的苦果。
结果是从那时起到现在,美国历史上队如何给“所有人,”“平等”和“自由”定义一直争论不休,建国时所说的漂亮话表里不一,甚至成为民主社会借题发挥暗度陈仓的幌子。
历史————西部大跃进
19世纪到来之际,美国人充分感受到公平和正义,盲目乐观成为主流。轧棉机的发明和随后出现的脱粒机,收割机,卷扬机和联合收割机一道使农业工业化(中国主流农村至今仍旧如此,一模一样!感谢上帝,我们终于发展到了美国19世纪!)美国的商业开始迅速发展。1803年购买路易斯安那后美国的土地面积整整扩大了一倍!人们开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西侧的热情高涨。
美国和英国虽然频频有贸易往来,但两国关系仍然紧张。饿核俄山谷还有英军兵营,他们煽动印第安人骚扰在此定居的白人(原来堂堂大国英国也会来阴的),同时英国海军还骚扰美国船只(当时美国的商船为了躲过劫难,在海上居然打英国国旗,回国港口在换回美国国旗)。终于在1812年,美国在次对英宣战,两年后战争终于结束,双方都没占到便宜。英国人放弃了兵营,美国也承诺不在与欧洲结盟。结果,1823年的《门罗法令》宣布从此拒绝任何大规模的欧洲人殖民,后来也确实如此!
19世纪30和40年代,强国自豪感和土地扩张梦让一些美国人相信,所有的土地都应该属于他们——这是“上天的安排”
1830年,为扫平障碍,美国政府颁布了《印第安人迁移法案》,而为修建在连接中西部农场和东海岸市场的铁路也赶走了沿线附近的印第安居民。
1936年,一群德克萨斯人挑起了反抗墨西哥的战争(电影《Alamo》)。十年后,德克萨斯共和国归入美国。对于墨西哥的抱怨,美国干脆跟他开战,出了德克萨斯,他们还要加利福尼亚。1848年,墨西哥大败(现如今的墨西哥人都想往美国,真是活该,当初直接全部投降多好),行动到此完成,出了零零碎碎的印第安保留地之外,从东海岸到西海岸全部都是美国的疆土。
还有一件惊人的巧合事件,1848年,在与墨西哥签订完条款的第二天,加利福尼亚萨克拉门托发现了黄金。无数趟火车满载着梦想着发大财的矿工,开拓者,企业家,移民,逃犯和妓女开往西部(美国的西部传说和电影全部来源于此,著名演员卓别林主演的《淘金者》讲的也是这里!),直至1848年,那里是一个真实一个充满着传奇色彩的年代,但自始至终不过是翻腾的开水里一个小小的气泡罢了!
不断有新的州加入美国,他们是蓄奴周还是非蓄奴州?这个国家未来的命运取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
历史————乱世佳人
美国宪法未能结束奴隶制,但是赋予代表大会决定新的州能否蓄奴的权利,结果,就是增加蓄奴州数目争论不休——这个问题将打破北方工业州和南方农业州(也就是蓄奴州)之间的平衡。
建国之初,南方政客在政府中占大多数,力主奴隶制,说它“即自然又正常”。北方废奴主义者为此感到愤慨,但大多数北方政客反对奴隶制的热情不如主张自由劳力的人那么大。他们担心一下子结束奴隶制会导致毁灭性的后果,他们觉得有限度的奴隶制比较合理,认为随着工业和自由劳动者参与竞争,奴隶制度自然会消失,奴隶无需进行激烈的反抗,这也是人们一直担心的问题。实际上,为引发奴隶们的反抗,约翰·布朗曾在1859年袭击位于西弗吉尼亚州的联邦兵工厂。
奴隶制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可否认,1860年,南方奴隶总价值约30亿美元,这么大的一笔财富种植园主怎么会轻易放手,南方还出口全世界四分之三的棉花,出口额占全国的一半,南方经济支撑着全国的经济,而南方需要奴隶。
这个问题成为1860年的总统选举的筹码,最终获胜的是以为反对奴隶制度的年轻政治家亚伯拉罕·林肯。
对于南方来说,光是限制蓄奴就够受了,因此林肯任职后,11个州为退出合众国。现在轮到林肯了,他岂能轻易改弦易撤!如果任由各州“高高兴兴”的退出合众国,那么共和政府不就完了,1861年在发表第二次就职演说时,林肯形象的表达出这种困境:“双方都不赞成开仗,但一方宁可开仗也不愿意估计国家的安危,而另一方为了不让国家衰亡宁愿开仗。于是,战争开始了!”
1861年4月,联邦军队进攻位于南卡罗莱纳州的查尔斯顿,内战开始了,接下来的四年与历史上所有的战争一样充满血雨腥风。最后62万名士兵————几乎是整整一代人丧生,南方种植园和城镇一片废墟。在整个战争期间,双方都各执一词。两边都曾经出现指挥无方的将领,有过士气低落的时候,也有过背水一战的时候,北方的工业发达,这或许是一个优势,担不是决定性的隐私,胜利是靠一场场血淋淋的战役得来的。
随着战争的继续,林肯认识到:如果不讲奴隶制彻底废除,战争就不可能获得胜利。1863年,林肯《解放宣言》明确了内战的目的并解放了南方400多万奴隶,1865年4月,南方联邦将军尤利西斯递交投降书。奴隶制结束了,合众国保住了!
首都来到西半球的欧洲人称这里为“新大陆”。这篇出乎意料的土地固然给了所有欧洲人一个巨大的惊喜,但他们真正窥视的是整个广阔的海域,虽然不是“陆地的边缘”。却是全新的海上高速路,这片土地极大的改变了欧洲和亚洲的政治格局,并孕育了当代的资本主义,对欧洲的影响不亚于欧洲对他的影响。
1492年,意大利探险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向西航行,旨在寻找东印度的他发现了巴哈马群岛,尝到甜头后,更多的西班牙探险家纷纷步其后尘:HERNAN CORTE占领了今天的墨西哥大部分领土,佛朗西斯 皮泽路占领了秘鲁,JUAN PONCE DE LEON则盘踞在福罗里达州,寻找能让人青春不老的源泉,不甘落后的法国人来到加拿大并远征至中西部,而荷兰和英国的舰艇则在北美东部的海上往来穿梭。
随着欧洲人的到来,带来了北美印第安人无免疫力的疾病,流行病使得印第安人口减少了%50~%90(个人认为这种说法完全不可信,印第安人各个文明和部落大多相距较远,多年见不到一面,任何流行病流通很慢,确切点的说法,所有死去的印第安人全部都是被欧洲侵略者所屠杀),相较于美国官方修订的历史说法是“疾病是印第安人致死的主要原因,比其他因素如战争,奴役,饥饿等造成的死亡人多多得多。”到17世纪时,北美印第安人数量为一百万左右,许多曾经人丁兴旺的部落衰败或者消亡或者合并。
除了到处寻找财富这个目的之外,欧洲殖民者到这里来也有宗教原因,在他们看来,这个人口稀少的新大陆必须皈依基督的上帝,而西班牙天主教牧师们则意图改变印第安人的文化(最终在南方和加利福尼亚建成一连串的宗教区)。
1607年,英国贵族在詹姆斯敦建造了北美第一个永久性欧洲定居点,之前的定居点都没有好下场,詹姆斯敦也差点完蛋,英国人选了一处沼泽作为住处,后来还在沼泽里种庄稼,因此疾病和饥饿夺取了许多人的生命(具体可以看看电影《新世界》由科林法瑞尔主演)一些绝望的移民跑去跟当地的印第安人部落同住,后者为欧洲人定居点提供的帮助使欧洲人能够挣扎的活下来。
对于詹姆斯敦和美洲而言,1619年是一个关键性的年份,殖民地建立了村民议会——即为决定当地法律而组成的公民代表大会,第一批非洲奴隶也于这一年乘船运到,烟草成为最成功的出口商品,所以英国人需要种植工人,他们的英国用人数量不足,而印第安人要么不会种地,要么难以驯服,当时,非洲奴隶在加勒比海沿岸种甘蔗园干得很好,因此英国人觉得他们可以来用来添补劳动力缺口(注意,在当时,不能不说在欧洲各国殖民者中,英国人文明发展最快,也是最懂得优质化奴隶劳动力作用的国家。)
1620年,一群狂热的清教徒乘船到达,上岸处是今天的马萨诸塞州普利茅斯。这群清教徒为躲避“腐朽”的英国教会迫害而来到新大陆,在这里他们发现了一个创建虔诚而有道德的全部社会的大好机会,清教徒们还联名签署了《五月花公约》————美国民主的启蒙性文件,独立宣言的草稿。
数十年间,清教徒和当地的印第安人相安无事,但是在1675年爆发了一场决定性的冲突,菲利普国王发动的战争持续了14个月,5000人丧生(大部分是印第安人)。剩下的印第安人都被装上奴隶船运往加勒比沿岸。
“美国的矛盾”由此产生,一方面是百人要求政治和宗教自由,另一方面黑人被当做奴隶而印第安人遭到屠杀。
历史————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
接下来的200年里,欧洲强国——特别是英格兰,法国,葡萄牙和西班牙——积极争夺新大陆的土地,并把欧洲政治带入美洲,由于英国皇家海军控制了大西洋海域,英格兰从其殖民地获得的甜头越来越多,肆意享受着侵略的果实,来自弗吉尼亚的烟草以及来自加勒比海沿岸的糖和咖啡。
时间虽然还是没有到工业革命时代,但人们已经自发的感到,在严格管理的种植园里用廉价劳动力制造的商品,只有通过出口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在今天同样适用)在17,18世纪之交替之际的美国,为支持种植园经济,奴隶制度逐渐合法化并被写进正式的宪法中。因此,殖民地从有奴隶的社会变成建立奴隶制基础上的社会。
总体而言,从非洲运至美洲的努力中只有%6在北美劳动,但奴隶成为美国殖民地人口的一大组成部分:到18世纪70年代为止%20人口都是奴隶。(所以说是黑人创造了美国,建立了美国一点也不为过)
同时,大不列颠任其大部分殖民地自治,镇集会和代表大会很常见,当地公民(指的是有一定财产的白人)通过集会讨论社区问题并为立法和税收投票表决。
但是,在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时,英国为了疆土殖民地面积过大而感到头痛。英国已经跟法国打了一百多年的仗,全世界都有它的殖民地(日不落帝国真不是吹的!)到了整顿河山,收紧包袱的时候了。
英国往美国(确切说是北美大陆英国殖民地国)派遣了一直永久驻军,他们立法禁止在Alabama山脉以西或饿核以北建立定居点,新增一系列的苛捐杂税项目以满足英国及其国防的财政需要。
移民们可不高兴,他们的呼声如下。
“限制扩张?没门!”
“交税养活英国军队?算了吧!”
“谁会听从大西洋彼岸一个小岛的国王命令?除非是傻子!”
1763年之后,殖民地开始反抗或抵制英国的政策,并由公众讨论政治法规,1776年《独立宣言》和《联邦文件》的诞生标志着殖民地的反抗活动的高潮。在这些文件中,殖民地居民使用许多后来被新世界广为传颂的语句——如“个体,平等和自由”约翰·洛克提到生命,自由和财产的使用“自然权利”一词等等,并实现了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方式。
1773年,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成为殖民地和英国之间冲突的导火索,之后英国粗暴的关闭了波士顿港,曾派军队以巩固皇家权威。
1774年,来自12个殖民地的代表在费城独立大厅大发牢骚并商讨对策,此时仍以“水生火热的英国人”自居的殖民地大众斗志昂扬,战争一触即发。
1775年4月,英国军队与殖民地武装在马萨堵塞州发生冲突,独立战争爆发!
历史————美国独立
战争开始不久,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选举乔治华盛顿(他只是一个富有的弗吉尼亚农民)为美国“军队”的领导人。问题在于华盛顿缺少弹药和财力(殖民地的乌合之众可不愿意自己交税养活军队)、他的军队不过是由武器匮乏的农民(没有军饷,他们不得不有时开小差回去种地养家),猎人和商人组成的杂牌军。
另一方面,当时地球上军事最强大的国家派出的是“红外衣”部队。而缺少战争经验的华盛顿只能随机应变,有时打个漂亮的胜仗,有时鬼鬼索索,很不“绅士”的搞偷袭。1777年冬天,美国军队被包围在宾法尼亚州的FORGE山谷里忍饥受冻。
第二届大陆会议在同一时间召开,目的是搞清楚战争的目的。1776年1月,托马斯·佩恩发表了家喻户晓的《常识》一书,里面积极的提出脱离英国的统治刻不容缓。不久,独立的原因从起初的“自然而然”变为“神圣不可侵犯”。1776年4月,精英们偶然聚集在一起,签署了主要由托马斯·杰弗逊起草的《独立宣言》(真正的正式版本,现如今还在使用的版本!)改宣言讲13个殖民地反对君主统治的意愿融入一篇要求个体权利和共和政府的檄文之中,他的文字极为感人,激发了各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志,著名的开篇如下。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都生而平等,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某学不可夺得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的权利,自由的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利,是经被直立着的同意而产生的。”
然而,要想获得战争的胜利,华盛顿将军最需要的是援助,而不是唱高调。1778年,本杰明·富兰克林劝说法国(这个国家总是唯恐劲敌英国不乱)与独立军队结盟,后者援助武器,物资和海军。1781年,英国军队在弗吉尼亚州约克镇投降。两年后签署的《巴黎和约》正式承认美利坚合众国(这里知道为什么叫做合众国了吧,殖民地代表是由多个国家,特别是西班牙裔还有荷兰裔的白人组成,还有大量的黑人,和少量的印第安人和极少量的中国奴隶,当然后两者并不纳入国家其中)。
起初,国家对联邦各州的统治十分松散,各州像放在一只框子里的母鸡似地总是争吵不休,根本谈不上“和众”。于是,建国先驱们再度于宾法尼亚州聚会。亡羊补牢,1787年他们起草了修正后的新宪法,其中规定:美国政府是最强有力的联邦统治中心,三个部门三足鼎立。为防止中央权力被滥用,1791年通过了适用于公民的《权利法案》。
新宪法和政府大换血使美国独立革命的成果得以巩固,但人们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还是老样子,有钱的地主仍旧保佑他们的财产(包括奴隶在内),印第安人不算美国公民,女性不能参政。这些另人气愤的其实和不公受到广泛瞩目,他们是先前的权宜之计(例如为获得南方蓄奴州的支持)和民众对政府充分信任导致的苦果。
结果是从那时起到现在,美国历史上队如何给“所有人,”“平等”和“自由”定义一直争论不休,建国时所说的漂亮话表里不一,甚至成为民主社会借题发挥暗度陈仓的幌子。
历史————西部大跃进
19世纪到来之际,美国人充分感受到公平和正义,盲目乐观成为主流。轧棉机的发明和随后出现的脱粒机,收割机,卷扬机和联合收割机一道使农业工业化(中国主流农村至今仍旧如此,一模一样!感谢上帝,我们终于发展到了美国19世纪!)美国的商业开始迅速发展。1803年购买路易斯安那后美国的土地面积整整扩大了一倍!人们开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西侧的热情高涨。
美国和英国虽然频频有贸易往来,但两国关系仍然紧张。饿核俄山谷还有英军兵营,他们煽动印第安人骚扰在此定居的白人(原来堂堂大国英国也会来阴的),同时英国海军还骚扰美国船只(当时美国的商船为了躲过劫难,在海上居然打英国国旗,回国港口在换回美国国旗)。终于在1812年,美国在次对英宣战,两年后战争终于结束,双方都没占到便宜。英国人放弃了兵营,美国也承诺不在与欧洲结盟。结果,1823年的《门罗法令》宣布从此拒绝任何大规模的欧洲人殖民,后来也确实如此!
19世纪30和40年代,强国自豪感和土地扩张梦让一些美国人相信,所有的土地都应该属于他们——这是“上天的安排”
1830年,为扫平障碍,美国政府颁布了《印第安人迁移法案》,而为修建在连接中西部农场和东海岸市场的铁路也赶走了沿线附近的印第安居民。
1936年,一群德克萨斯人挑起了反抗墨西哥的战争(电影《Alamo》)。十年后,德克萨斯共和国归入美国。对于墨西哥的抱怨,美国干脆跟他开战,出了德克萨斯,他们还要加利福尼亚。1848年,墨西哥大败(现如今的墨西哥人都想往美国,真是活该,当初直接全部投降多好),行动到此完成,出了零零碎碎的印第安保留地之外,从东海岸到西海岸全部都是美国的疆土。
还有一件惊人的巧合事件,1848年,在与墨西哥签订完条款的第二天,加利福尼亚萨克拉门托发现了黄金。无数趟火车满载着梦想着发大财的矿工,开拓者,企业家,移民,逃犯和妓女开往西部(美国的西部传说和电影全部来源于此,著名演员卓别林主演的《淘金者》讲的也是这里!),直至1848年,那里是一个真实一个充满着传奇色彩的年代,但自始至终不过是翻腾的开水里一个小小的气泡罢了!
不断有新的州加入美国,他们是蓄奴周还是非蓄奴州?这个国家未来的命运取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
历史————乱世佳人
美国宪法未能结束奴隶制,但是赋予代表大会决定新的州能否蓄奴的权利,结果,就是增加蓄奴州数目争论不休——这个问题将打破北方工业州和南方农业州(也就是蓄奴州)之间的平衡。
建国之初,南方政客在政府中占大多数,力主奴隶制,说它“即自然又正常”。北方废奴主义者为此感到愤慨,但大多数北方政客反对奴隶制的热情不如主张自由劳力的人那么大。他们担心一下子结束奴隶制会导致毁灭性的后果,他们觉得有限度的奴隶制比较合理,认为随着工业和自由劳动者参与竞争,奴隶制度自然会消失,奴隶无需进行激烈的反抗,这也是人们一直担心的问题。实际上,为引发奴隶们的反抗,约翰·布朗曾在1859年袭击位于西弗吉尼亚州的联邦兵工厂。
奴隶制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可否认,1860年,南方奴隶总价值约30亿美元,这么大的一笔财富种植园主怎么会轻易放手,南方还出口全世界四分之三的棉花,出口额占全国的一半,南方经济支撑着全国的经济,而南方需要奴隶。
这个问题成为1860年的总统选举的筹码,最终获胜的是以为反对奴隶制度的年轻政治家亚伯拉罕·林肯。
对于南方来说,光是限制蓄奴就够受了,因此林肯任职后,11个州为退出合众国。现在轮到林肯了,他岂能轻易改弦易撤!如果任由各州“高高兴兴”的退出合众国,那么共和政府不就完了,1861年在发表第二次就职演说时,林肯形象的表达出这种困境:“双方都不赞成开仗,但一方宁可开仗也不愿意估计国家的安危,而另一方为了不让国家衰亡宁愿开仗。于是,战争开始了!”
1861年4月,联邦军队进攻位于南卡罗莱纳州的查尔斯顿,内战开始了,接下来的四年与历史上所有的战争一样充满血雨腥风。最后62万名士兵————几乎是整整一代人丧生,南方种植园和城镇一片废墟。在整个战争期间,双方都各执一词。两边都曾经出现指挥无方的将领,有过士气低落的时候,也有过背水一战的时候,北方的工业发达,这或许是一个优势,担不是决定性的隐私,胜利是靠一场场血淋淋的战役得来的。
随着战争的继续,林肯认识到:如果不讲奴隶制彻底废除,战争就不可能获得胜利。1863年,林肯《解放宣言》明确了内战的目的并解放了南方400多万奴隶,1865年4月,南方联邦将军尤利西斯递交投降书。奴隶制结束了,合众国保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