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张的起源
每周日晚上,家人看达人秀,我只是被动地听。很多“达人”的表达常常让我起鸡皮疙瘩。一个说,我愿意用十年的时间换来维也纳金色大厅高歌一曲。一个说,我愿意用百分之五百的努力跳好舞,直到生命的终点。等等。
我丝毫不怀疑他们的梦想,但是以我常常不惮以卑劣的心态来揣测国人的思维来看,我是很怀疑他们口中说的,并非内心真正想的。
中国社会发展到现在,已经发展出一种集体无意识:就是习惯在公众面前说漂亮话,说感情话,似乎感动这个东西必须充满我们的表达。想想看,无论专业的,还是业余的,有什么东西比得上十年的生命呢?高歌一曲固然能抒胸臆,在全世界面前高歌一曲也不失为荣光。但是那仅仅是荣光而已,它能值十年生命么?如此轻率的表达,我相信是一种中国社会多年熏陶出来的无意识。
也看到一些网络上的论战,论战的一方常常以激烈的口吻、不许质疑、全盘否定他人观点的、压盖式的面目出现。这是另一种夸张,也是一种潜意识里要急迫引起他人注意的方式。
国人越来越不平和。满足越来越不是来自自身和内心,而寄希望于身外。漂亮的感情话,能博得大众的认同。夸张的表达,能引来一阵不明就里的喝彩。国人之虚,可见一斑。
尽管说“上”这个字是值得推敲的,但是我还是揣测“上行下效”的存在。整个社会流行表面的漂亮话、套话,而内里的实质捉襟见肘,不堪推敲。作为“下”的百姓,耳濡目染,也就渐渐无意识了。
我丝毫不怀疑他们的梦想,但是以我常常不惮以卑劣的心态来揣测国人的思维来看,我是很怀疑他们口中说的,并非内心真正想的。
中国社会发展到现在,已经发展出一种集体无意识:就是习惯在公众面前说漂亮话,说感情话,似乎感动这个东西必须充满我们的表达。想想看,无论专业的,还是业余的,有什么东西比得上十年的生命呢?高歌一曲固然能抒胸臆,在全世界面前高歌一曲也不失为荣光。但是那仅仅是荣光而已,它能值十年生命么?如此轻率的表达,我相信是一种中国社会多年熏陶出来的无意识。
也看到一些网络上的论战,论战的一方常常以激烈的口吻、不许质疑、全盘否定他人观点的、压盖式的面目出现。这是另一种夸张,也是一种潜意识里要急迫引起他人注意的方式。
国人越来越不平和。满足越来越不是来自自身和内心,而寄希望于身外。漂亮的感情话,能博得大众的认同。夸张的表达,能引来一阵不明就里的喝彩。国人之虚,可见一斑。
尽管说“上”这个字是值得推敲的,但是我还是揣测“上行下效”的存在。整个社会流行表面的漂亮话、套话,而内里的实质捉襟见肘,不堪推敲。作为“下”的百姓,耳濡目染,也就渐渐无意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