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们台湾这些年》有感
记得高中的时候 在家看到一本书 介绍台湾 板桥市的书籍 书下 写的中华民国XX年出版 后面还有黄历 书里详细介绍了民生 公共服务 公共设施 等等的信息 当时就对台湾有feel 高考附近的那个夏天 看了当时ccav-9 《海峡两岸》 当时对 台湾嘉宾 把“包括”读作“baokua(第一声)”很蛋疼 还有那些 身着写着姓名的衣服(类似于保洁工人穿的那种)立法委员简直跟在菜市场一样在“国会”讨论。。
若干年的现在 看了杨德昌和侯孝贤对台湾近来社会现象的解读的电影如《一一》《悲情城市》《风柜来的人》《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好多青涩的明星 钮承泽 张震 梁朝伟。。)等 也模糊的了解了海峡对面近60年得情况 原来那个叫民主 原来处在“水生火热”的台湾同胞的生活是这样子得 原来有些话我们这边叫做1978中美建交 他们叫做 与美断交
今天下午在新华书店就被这本封面吸引了 from台湾to北京 航空加急 信件式的包装 一直对台湾有兴趣的我就拿起来读了 台湾2.28事件 蒋经国 还有n多案 估计跟现在 XX门差不多的形容方式 总的来说是一个亲中派写的书? 下面是这本书里一个幽默的段子
蒋介石去世后,不可避免地在天堂遇见了“国父”孙中山先生,壮志未酬身先死的孙中山非常关心“中华民国”的状况,于是问老蒋——
“我死后,‘中华民国’有没有‘行宪’啊?
蒋介石马上回答:“有啊!有‘行宪’,有‘行宪’'啦!”
孙中山又问:“那第一任‘总统’是谁?”
蒋介石回答:“是我。”
孙中山心想,老蒋一统江湖,确实当得,又问:“那第二任呢?”
这时老蒋不太好意思说还是自己,可又不太想说谎对不起国父,于是回答:“于右任①(余又任)。”
孙中山高兴地说:“不错不错,书法家当‘总统’,文学治国。那第三任又是谁呢?”
蒋中正脑筋一转,机智地答道:“吴三连②(吾三连)。”
孙:“嗯,舆论界有人出任‘总统’,也好。那下一任又是谁?”
蒋:“赵元任③(照原任)。”
孙想了一想说道:“很好,语言学家当‘总统’。那第五任呢?”
蒋:“是……是赵丽莲④(照例连)。”
孙中山开心地说:“太好了,连教育家也做‘总统’了,真是越来越进步了。”
①:政治家 书法家 活动家
②:台湾新民报编辑 社会舆论导向标
③:国学大师 中国语言学之父
④:教育家
PS: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 我会到处乱说?
若干年的现在 看了杨德昌和侯孝贤对台湾近来社会现象的解读的电影如《一一》《悲情城市》《风柜来的人》《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好多青涩的明星 钮承泽 张震 梁朝伟。。)等 也模糊的了解了海峡对面近60年得情况 原来那个叫民主 原来处在“水生火热”的台湾同胞的生活是这样子得 原来有些话我们这边叫做1978中美建交 他们叫做 与美断交
今天下午在新华书店就被这本封面吸引了 from台湾to北京 航空加急 信件式的包装 一直对台湾有兴趣的我就拿起来读了 台湾2.28事件 蒋经国 还有n多案 估计跟现在 XX门差不多的形容方式 总的来说是一个亲中派写的书? 下面是这本书里一个幽默的段子
蒋介石去世后,不可避免地在天堂遇见了“国父”孙中山先生,壮志未酬身先死的孙中山非常关心“中华民国”的状况,于是问老蒋——
“我死后,‘中华民国’有没有‘行宪’啊?
蒋介石马上回答:“有啊!有‘行宪’,有‘行宪’'啦!”
孙中山又问:“那第一任‘总统’是谁?”
蒋介石回答:“是我。”
孙中山心想,老蒋一统江湖,确实当得,又问:“那第二任呢?”
这时老蒋不太好意思说还是自己,可又不太想说谎对不起国父,于是回答:“于右任①(余又任)。”
孙中山高兴地说:“不错不错,书法家当‘总统’,文学治国。那第三任又是谁呢?”
蒋中正脑筋一转,机智地答道:“吴三连②(吾三连)。”
孙:“嗯,舆论界有人出任‘总统’,也好。那下一任又是谁?”
蒋:“赵元任③(照原任)。”
孙想了一想说道:“很好,语言学家当‘总统’。那第五任呢?”
蒋:“是……是赵丽莲④(照例连)。”
孙中山开心地说:“太好了,连教育家也做‘总统’了,真是越来越进步了。”
①:政治家 书法家 活动家
②:台湾新民报编辑 社会舆论导向标
③:国学大师 中国语言学之父
④:教育家
PS: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 我会到处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