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尾活鱼
早上等车的时候,一大叔拎着个红色塑料袋走过。袋角已经破损,一条鱼的尾部从破损处探出来,不停挣扎扭动。破损越来越大,大鲤鱼最后一个飞跃,终于脱离袋子掉落地上,并且继续疯狂凶狠地弯曲它的身体,摇摆,弹跳,在地上发出“啪啪”的声响。
根据车站距离菜市场的路程,以及经过称量斤两付费找零,它被从水里捞出来至少已经过了10分钟了。这条顽强的大鲤鱼还在挣扎。
想起以前曾被老爸逼迫洗鱼,不敢下手,又挨责骂,委屈得哇哇大哭。刮鳞开膛,总觉残忍且恶心,尤其是活鱼,抓也抓不住,在池子里不停扑腾,溅得满脸水花和腥气,不知怎样下手,也不敢疯狂举起刀身拍死它。最后在老爸的斥责中一边哭一边用刀背乱拍,因为胆怯和不忍,力度不够,结果鱼儿很久没死,我们都很受罪。一直到颤巍巍刮了鳞去了内脏,下锅的时候它还没死透,突然弯身一弹,油星全部溅起烫在胳膊上,眼泪又落下。
之后很久只要看见鱼鳞就想哆嗦,那真是恐怖的记忆。
现在想来,扑簌下落的泪水,是为鱼儿,可能也是为自己。
人童年的时候,就像水里悠游的鱼儿,然后慢慢长大,慢慢被从水里捞起,开始拼命挣扎,试图对残酷的命运做抗争?可是最后也只能一点一点失去氧气,一点一点失去力气,挣扎的结果不是掉在地上就是掉进锅里,衰弱,然后死去。唯一不同的是我们能够目睹其他生命的死亡,死前的挣扎和恐惧,无奈与悲凉,我们经历这个过程会更久,品味这个滋味,会更久。
看《刀见笑》,其中有一段,制作最牛逼的菜品“八仙过海”,就是要快刀将鱼刮鳞开膛取脏,放入汤里。因为刀快,鱼儿不知自己已死,快乐地在汤盆里游来游去。
到底哪一种死法更好?鱼儿大概没有兴趣去思考这个,它活着的时候应该也从来没有自己最终会提早结束生命然后被另一种生物当作美味入腹的认知。而吃它的人,尤其认为活鱼最鲜美的人,乐滋滋地享用美味的时候,大概也不会去想塞进嘴里的其实是鱼儿死前的恐惧与怨恨这类倒霉的事情吧。
根据车站距离菜市场的路程,以及经过称量斤两付费找零,它被从水里捞出来至少已经过了10分钟了。这条顽强的大鲤鱼还在挣扎。
想起以前曾被老爸逼迫洗鱼,不敢下手,又挨责骂,委屈得哇哇大哭。刮鳞开膛,总觉残忍且恶心,尤其是活鱼,抓也抓不住,在池子里不停扑腾,溅得满脸水花和腥气,不知怎样下手,也不敢疯狂举起刀身拍死它。最后在老爸的斥责中一边哭一边用刀背乱拍,因为胆怯和不忍,力度不够,结果鱼儿很久没死,我们都很受罪。一直到颤巍巍刮了鳞去了内脏,下锅的时候它还没死透,突然弯身一弹,油星全部溅起烫在胳膊上,眼泪又落下。
之后很久只要看见鱼鳞就想哆嗦,那真是恐怖的记忆。
现在想来,扑簌下落的泪水,是为鱼儿,可能也是为自己。
人童年的时候,就像水里悠游的鱼儿,然后慢慢长大,慢慢被从水里捞起,开始拼命挣扎,试图对残酷的命运做抗争?可是最后也只能一点一点失去氧气,一点一点失去力气,挣扎的结果不是掉在地上就是掉进锅里,衰弱,然后死去。唯一不同的是我们能够目睹其他生命的死亡,死前的挣扎和恐惧,无奈与悲凉,我们经历这个过程会更久,品味这个滋味,会更久。
看《刀见笑》,其中有一段,制作最牛逼的菜品“八仙过海”,就是要快刀将鱼刮鳞开膛取脏,放入汤里。因为刀快,鱼儿不知自己已死,快乐地在汤盆里游来游去。
到底哪一种死法更好?鱼儿大概没有兴趣去思考这个,它活着的时候应该也从来没有自己最终会提早结束生命然后被另一种生物当作美味入腹的认知。而吃它的人,尤其认为活鱼最鲜美的人,乐滋滋地享用美味的时候,大概也不会去想塞进嘴里的其实是鱼儿死前的恐惧与怨恨这类倒霉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