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一下《裸岛》的剧本
剧情介绍
在濑户内海近海边荒岛上住着一对农民夫妇,他们有两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小孩非常听话,一起帮着料理家务。岛上严重缺水,周围都是咸水,一滴也不能用。因此,夫妇俩每天要从对岸运来饮用水,浇灌庄稼的水。每天拂晓就得起床,到对岸把水一担担的装上船,再浇灌到地里。但是庄稼长得不好。年复一年,他们开拓了一片又一片荒地。有时孩子们到海边钓到鱼都舍不得吃,都拿到集市上卖掉,换点钱吃顿好饭。一天,大儿子得了疾病,等夫妇俩从对岸赶回来,有驾船到对岸请来医生时,孩子早已断气了。夫妇俩怀着悲痛的心情火化了儿子,痛苦使他们更加痛苦沉默了,然而他们还是这样年复一年继续过这样的生活。
剧本正文
1 海、岛、天空
濑户内海以其明媚风光被誉为世界公园。
美丽的海,点点散在的小岛,白沙和苍翠欲滴的松林。
那么,再仔细地注视一下这个美丽的风景吧。
地一直种到山顶的群山。
美丽如画的梯田。
在那里,赖土地才得以生存的农民,他们的血汗痕迹仍旧是新的。
字幕:
那块土地尽管狭小
人们也得在那里生活
在干旱的土地上
渗透着血和汗
今天依然
耕地一直耕到天
2 黎明
海还在沉睡。
人也在沉睡。
晨雾中传来撸声。
一只小舢板靠近岸边。
般上有一对贫苦农民夫妇,那是行太和阿丰。
千太是个三十五、六岁动作笨拙矮胖汉子。
阿丰是个二十六、七岁脸色微黑肩很窄的妇女。
船上放着四只木桶。
两人各自用扁担挑起木桶走上岸边。
3 大岛上的小河
晨雾中传来潺潺的流水声。
两人加快步子走近河边,开始往森桶里打水。
在默默打的两人的头上,冰山一般陡峭的梯田的山,仿佛要刺透黎明的天空一样,高耸入云。
村里已经有人起来干活儿了。
打水的夫妇,朝着走在田间小道的人,恭敬的行个礼,又继续打水。
打满了水,两人掮着压弯了的扁担,又急忙顺着来的路往回走。
4 岸边
两人气喘吁吁的走来,把装了水的木桶挑到船上。
他们小心谨慎的搬运水桶,那水象宝贝一样贵重。
千太把住撸,阿丰解开系在岸边的绳子,伸手推岸边的岩石。
缓缓漾开的涟漪。
鱼从仍然沉睡的海里,阵阵跃出水面。
5 大海
蔚蓝的大海,轻波缓浪。
岛屿还在晨雾之中,但东方已经亮了。
缓慢而单调地摇撸的千太粗壮的手臂。
阿丰解下掖在腰上的手巾擦汗。
小舢板的前方,有个手掌大小的小岛,隐隐约约显现在眼前。
小舢板朝那小岛摇去。
晨风飒飒吹着小船和这对贫苦农民夫妇。
忽然光芒四射。
这是太阳刚刚从地平线升起。
大自然转瞬之间复活了。
金光灿烂的海。
波浪起伏。
清晰地浮现出岛影。
阿丰替换千太继续摇撸。
她上身穿着一件满是补丁的贴身衬衫。
下身穿着一条短而紧的内裙。
肩膀很宱的这位妇女,很难想象她哪儿的这么大的气,她毫不费力地摇橹破浪前进。
千太近似半裸的样子,短脖子、宽大的肩膀,象淋过水似的汗流浃背。
前面的岛逐渐大起来,也逐渐靠近来。
6 小岛
这是一个周围有六、七百公尺的岛。啊,与其说是岛,不如说留在海里的一小块荒丘也许更为确切。
这是一个连一棵树也没有的裸岛。
从海滩到岛的顶部,全是是耕地。
岛的背阴处一个角落,盖了一个简易的小房,它好象是紧贴在崖壁上似的小棚,然而它却是人住的住家。
海滩上有两只鸡在乱跑。
小房门前有个炉灶,从锅里冒出早饭的热气。
灶下,看着锅底添柴的是次郎,六岁。
八岁的太郎抱着捡来的被波浪冲上岸的木块走来。
这里没有收音机,也没有钟表,只有浪涛击岸的声音。
父亲和母亲把桶挑下来,珍重地放在门前,把一桶水倒进屋檐下的水缸里。
然后,阿丰用一只破脸盆舀水去饮鸡。
鸡好象很懂事似的,跑过来痛快地喝水。
太阳升到对面岛的顶峰,渐渐放出强烈的光芒。
天气好的时候,全家就在屋外吃饭。
阿丰在屋檐下,开始准备早饭。
孩子们给她帮忙。
趁这时候,千太跑进清澈的海水里洗洗身上的汗。
全家开始吃饭。
他们好象原始民族那样,在太阳闪烁着光芒的大自然里,一声不吭端起就吃,转眼之间就吃完了饭。
太郎上学的时间到了。
背上书包从里出来乘上小舢板。
于是,阿丰又把两只木桶装在船上,向大海摇去。
7 朝晖闪烁着的大海
太郎坐在船上,阿丰拼命地摇着橹。
百吨左右内海航线的客轮从母子俩前驶过,太郎站在船头挥手。
8 小岛上
千太挑着木桶装的水,爬上直上直下那样的陡坡,向梯田走去。
谨慎地,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用劲走着。
次郎在喂鸡。
9 对面大岛上的码头
渔船发动机发出吵人的声音并排开出来。
还有,从岛上开出来的满载货物的货船等等——
载着太郎和木桶的小舢板,划进这早晨一片繁忙景色的码头。
小船靠岸,太郎跳下船就跑了。
阿丰把木桶搬下船。
10 大岛上的小学校
太郎跑进学校的小门。
在白色宽敞的小学校的操场上,孩子们吵吵嚷嚷,十分热闹。
11 村里的路上
阿丰挑着空木桶边走边向来往的行人恭敬地行礼。
因为阿丰一家在村里所处的地位低于村里所有的人,所以不得不先向对方恭敬地行礼。
12 小岛上的梯田
千太气喘吁吁的爬上陡峭狭窄的坡道。
从他无表情的脸上看得出,他内心深处要在大地上坚决战斗下去的顽强意志。
梯田干裂的黄色土壤,好象就会被风卷走的沙尘那样缺乏水分。
13 阿丰
好拼命地摇船。
船上放着装水的木桶。
阿丰的贴身衬衫完全湿透。
14 千太
爬上梯田的顶峰,轻轻放下木桶。
用水舀子舀水浇那干裂的大地。
水浇在碧绿的幼苗上,跟看着渗入干土里,好象留下个小小污点,水立刻消失了。
千太注视着水渗光了,又珍惜地再浇上一舀子水。
15 阿丰
把船靠到海滩上。
用扁担挑着木桶奔向田间。
16 次郎
顺着海滩捡那些冲上岸的木块。
不管多么小的碎木块也拾起来。
17 阿丰
走向梯田。
直上直下的陡坡。
挺挺腰加把劲。
紧张的瘦小的脸。
18 千太
特别珍惜地往干土里浇水。
19 阿丰
气喘吁吁地爬上陡坡。
她那使足了力气的脚下,木桶滴下的水滴在地上留下了一个个小斑点。
20 烈日当空
万里无云。
灼热的太阳当头。
21 海滩上
缓缓的轻波,反复进退。
静得使人昏昏欲睡。
清澈的波浪冲到沙滩上,又慢慢退下去,小松球被晃荡得仿佛要睡着了。
22 梯田
憋住气使足劲一步一步往上爬的阿丰。
23 干旱的大地
千太小心翼翼地浇水。
24 海滩上的松球
松球仍然好象陷入沉睡中,单调地随着波浪漂来漂去。
25 山顶上的梯田
阿丰来到山顶。
照旧小心翼翼地放下木桶。
千太挑着空桶下坡。
两人默默无语地擦肩而过。
阿丰撩撩额上的汗。
背上象浇了水似的。
她拿起舀子,向干旱的大地浇水。
26 骄阳似火
大地被烤焦了。
27 海滩上的松球仍然不紧不慢重复着单调的运动
28 去梯田的路上
千太又挑来新装满的水。
他们好象两中蚂蚁在灼热的大地上爬。
压弯了的扁担压进了肩头。
用劲登坡的脚,牛步一般笨重地向前,向前。
29 阿丰
小心翼翼地拿舀子往大地里浇水。
没有风。
也没有波浪声。
大自然一片可怕的寂静。
30 轻轻的波浪
重复着单调运动的松球。
30 阿丰第二回再爬上梯田
她以遥远的顶峰为目标,一步一步上梯田的陡坡。
32 山顶上的梯田
千太舀水浇地。
33 阿丰在爬陡
瘦小的脸上亮无表情。
她每走一步,木桶里的水就微微荡起波纹。
咯噔!绳子断了。
阿丰几乎摔倒。
滚倒的一只木桶的水泼在干旱的大地上。
阿丰赶快牢牢的抱住另一只桶。
千太停止浇水,往下看着。
千太大步走下来。站着不动的阿丰在等着千太走过来。
千太粗大的巴掌狠狠地打在阿丰的脸上。
被打的阿丰仰面朝天地倒在地上。
千太无表情地凝视着她。
慢慢爬起来的阿丰也毫无表情。
这一巴掌就是斥责的语言。
也是爱情。
千太把剩下的一只桶穿上扁担,担在肩上。
阿丰把扁担的另一头放在自己肩上。
两人抬着一只木桶爬上陡坡。
两人走在黄色干旱的丘陵上的身影渐渐小了,似火的太阳猛射着他俩。
34 夕阳照耀下的大海
滚动的波浪使人眼花瞭乱。
35 小岛
沐浴在夕阳下的孤岛寂静得可怕。
36 天空
白云横亘长空,悠悠然不动不移。
37 阿丰
她在夕照的大海中摇橹。
船上放着空桶和扁担。
38 大岛的码头
太郎背着书包站在那里。
孩子得疲倦了。
远处的海面上,阿丰摇的船逐渐靠近了。
太郎跑到码头的尽头,向小船招手。
39 小岛上
沐浴在夕阳下的海滩,轻轻滚动着白色浪花。
千太背着装肥料的筐从梯田下来。
40 小房旁边
次郎在烧澡塘。
所谓澡塘也就是一只汽油桶。在露天的简易澡桶上,还搭了个有名无实的棚。
41 太阳
地平线那边的岛影即将消失。
42 天空尚未黑而海面已渐昏暗
阿丰缓缓地摇船归来。
船头站着太郎。船上放着装上水的木桶。
晚风从海上吹来。
43 千太
把贪玩的鸡赶进窝里。
44 海滩上
阿丰把船靠到海滩上,太郎跳上岸。
45 迫近薄暮
他们过的是特别简陋的生活。
就象大自然里蠕动的小虫一样。
但是,他们活着。
今天一天算是完事了。
黄昏给了他们舒适的休息。
太郎第一个跳进洗澡桶。
次郎也脱光了。
太郎因为水烫跳了出来。
阿丰提来一只铁水桶往里兑凉水。
太郎跳了进去。
接着次郎也跳了进去。
阿丰在厨房的洗碗槽里洗菜,准备晚饭。
傍晚的天空,炊烟袅袅升起。
班船从遥远的海上驶过。
孩子们到澡桶外冲洗身体。
千太进了澡桶。
孩子们很懂事。想出了用最少量的水发挥最大效果的洗澡方法。
阿丰把自制的饭桌搬到门外,摆上碗筷。
这时,锅里的米饭在翻滚冒泡。
俩孩子又进了澡桶,千太在澡桶外冲洗。
太阳虽已下山,但天空还很亮。
饭桌上已摆好了饭菜。
孩子们只穿着一条裤衩来到饭桌前。
千太也只穿一条裤衩。
阿丰在洗澡的地方洗了手走来。
于是全家开始吃饭。
孩子们狼吞虎咽地吃饭。
千太也吃得很香。
他们的背后,海滩上浪花泛白,往复不已。在那更远的地方,已变成一片黑色的大海,浪涛滚滚。
金星出现在上空。
着急回去的渔船响着吵人的马达声,从遥远的黑暗处驶过。
他们默默地吃着饭。
46 小屋的梁上挂着煤油灯发出暗淡的亮光
小屋大约只有六、七平方米狭小的地方,全家四口就睡在这里。
俩孩子和千太已经睡了。打着呼噜睡得很香。
47 屋外的澡桶
阿丰在澡桶里洗澡。
她慢慢地洗着。
仰望上空满天星斗。
48 寂静的海滩
49 系在岸上木桩的小船在微微摇荡
50 小岛
月光如洗,小岛浮现在漆黑而轻轻起伏的波浪上,宛如幻境。
51 今天依然是烈日当空
他们在挖白薯。
挥动铁锹的千太赤着背,满身是汗。
阿丰也浑身是汗地挥锹。
太郎和次郎把起出来的白薯拣在一起。
简直象个机器似地挥动着铁锹的千太和阿丰。
汗水从额上流到眼框,再流到两颊。
天空白云朵朵。
在丘陵的梯田里,父母和孩子四个人,好象四个黑点在蠕动。
52 海
夫妇在小舢板上摇橹。
船上装着五草袋白薯。
53 大岛的码头
夫妇俩把装白薯的草袋套上绳子,穿上棍子抬走。
54 村里的路上
夫妇俩抬着白薯默默的急着赶路。
55 大屋顶的房子
这里是这对夫妇各种意义上的主人家。
夫妇俩抬着白薯进了前院。
于是在门厅前的平台上,出现一个穿着和服的五十多岁瘦小男人。
夫妇俩放下白薯,向这个男人行了最恭敬的礼。
瘦小男人轻轻地还了礼。那只是稍微地点点头而已,如果不仔细看根本就看不出来。
夫妇俩又行了一个礼,赶紧回去。
56 码头
夫妇俩回到码头,也没歇口气,又给草包绕上绳子,抬起就走。
在好象熟睡了的岸旁,有五、六个孩子赤身露体晒得黝黑,在水里游泳溅起浪花。
57 大屋顶房子的前院
在背荫的地方,放着四个草袋。
从肃静的屋子里传来广播电台的流行歌曲声。
58 傍晚的村道和杂货铺
夫妇俩抬着一个草袋,绕到杂货铺的房后。
夫妇俩进了后门,不大工夫走出来又绕到前门。
阿丰走进铺子。
千太蹲在路旁等她。
一个农民赶着一头牛走过。
千太站起,恭敬地行礼。
阿丰从铺子里走出来。拿着装一升的大瓶酱油和提着一个布包。
阿丰把布包交给千太。
千太把它挂在扁担上,扛在肩上走去。
59 码头
夫妇俩上船。
60 小岛的海滩
次郎,惊慌失色地往自己家的方向跑。
61 断崖上的岩石
绑在岩石上的鱼竿弯得象弓一样。
62 海滩
太郎和次郎在跑。
63 断崖上的岩石
眼看就要折断的鱼竿。
太郎和次郎跑来,猛地抓住鱼竿。
咬钩的鱼把钓丝扯得很绷。
太郎和次郎拼命地倒线,神情紧张万分。
一条大鱼在浪里挣扎。
兄弟俩险些被挣扎的大鱼拖进海里。
次郎被大鱼一拽,一下子跌倒。
鱼渐渐地被拖得靠近了。
太郎膛着水跑进海里去抓鱼。
拖住鱼线的次郎,象拨河似地往后仰着身子用力往上拉。
太郎把鱼按住,终于抓住了。
次郎也跳进水里跑了过去。
太郎抱着大鱼跑上了岸。
在沙地上活蹦乱跳足有二尺长的大鲷鱼。
太郎和次郎兴奋地大喊大叫。
64 海上的小船
夫妇俩边看着孩子边摇橹。
65 海边
太郎、次郎托着大鲷鱼在跑。快跑。
66 海滩
夫妇俩把船靠岸。
朝着孩子们的方向奔去。
67 在屋前做了一个池子
太郎、次郎向池里望着。
夫妇俩也跑来看。
在池子里共有三条大鲷鱼悠悠地游动。
次郎指着刚抓来的一条。
夫妇俩在看。
来回游动的大鲷鱼。
千太忽然抱起太郎。
抱着他团团打转,然后跑到海边,一下子把太郎扔进海里。表现了父亲的爱。
于是次郎跑来,扑到千太跟前也希望把他照样抛进海里。
千太抱起次郎抛进海里。
阿丰逐颜开地看着。
太郎和次郎在海里扭打着玩。
68 太阳缓缓地沉入西海
69 这家小屋升起炊烟
70 海滩
轻轻的波浪声。
夜色迅速袭来。
黑色的波浪在蠕动。
71 清晨的海上
小舢板在前进。
千太摇橹。
船上有阿丰、太郎、次郎。他们虽然穷但是打扮得很干净,现在要到镇上去。
船里放着一只大洋铁桶,里而装着三条大鲷鱼紧紧地挤在一块儿。
一艘装有发动机的渔船从左面开过去。
兄弟俩挥手。
阿丰接着摇橹。千太一边擦着汗一边望着铁桶里的鲷鱼。
72 前面可以看见海港和城镇
夫妇俩的小舢板渐渐靠近港口。
73 港内
夫妇俩的小船从大船中间钻过去。
74 桥下
夫妇俩把船停在桥下。
先让孩子们下船。
夫妇俩把船牢固地系在岸边,穿上一根棍子,两人把洋铁桶抬上岸。
75 镇上
夫妇俩抬着大洋铁桶往前走,后面跟着两人个孩子。
孩子们感到好奇地东张西望,两人紧紧地手牵着手。
76 一家饭馆的后门
夫妇俩放下洋铁桶,阿丰走进去。千太和孩子们抱着很大希望似地等着。
阿丰走了出来。
鱼没卖出去。
夫妇俩又抬着洋铁桶走。
孩子们跟在后面。
77 一家饭馆的后门
孩子们和阿丰在等着。
千太走了出来。
鱼又没卖出去。
抬起大洋铁桶继续走。
78 一家有漂亮板墙的后门
俩孩子朝着洋铁桶里张望着。
挤得不能动的大鲷鱼。
阿丰和千太走出来。
这家也不买鱼。
孩子们大失所望。
79 电影院门前
夫妇俩和孩子们走进去。
孩子们的脚象被钉住了似地停下来看广告牌。
很快走着的夫妇俩。
他们催太郎和次郎跟上。
80 大街拐角
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盯着一个地方。
81 对面的鱼店门前
洋铁桶放在门口,夫妇俩和一个象鱼店老板的男人站在那里。
那个象老板的男人,从洋铁桶里抓出来一条鲷鱼看了看,又扔进桶里走进店去。
阿丰慌忙追进去。
千太呆呆地站着向店里张望。
82 大街拐角
焦急不安的孩子们。
83 对面的鱼店门前
阿丰走出来。
和千太商量着什么,又走进店去。站在那里的千太,大概是听见店里有人说了一句什么,他把大洋铁桶拿进店去。
84 大街拐角
孩子们相互看了看。
85 对面鱼店门前
85对面鱼店门前
千太和阿丰提着空洋铁桶面带笑容走出来。
孩子们跑上前去。
86大众食堂
鸡蛋盖饭
四个人吃得很香。
87路旁的廉价叫卖的货摊
阿丰拿起儿童衫和裤衩看。
千太和太郎/次郎站在她的后面。千太提着那洋铁桶。
阿丰好容易挑好了,和卖主讲价。
88收音机商店的电视机
四个人好奇地看着。
89电影院门前
四个人站住看广告牌。
千太拿出钱买票。
四个人走进去。
90夕阳闪烁着的港口
夫妇俩的小船离去。
91船上
千太慢慢地摇着橹。
太郎和次郎拿着买来的白球鞋看个没够。
阿丰面带微笑看着他们。
92日落以后的大海
波浪已呈黑色,但前方天空却清辙透明,仍然很亮。
阿丰摇着橹。
回头一看,港口的街上已是万家灯火了。
小船在大海里成了一个小黑点,晃晃悠悠地前进。
93下雨了
整个小岛一片朦胧。
94雨中的小学校宽敞的操场
从教室传出低年级学生的歌声。
95教室
老师的风琴。
学生唱歌_太郎也在内。
96村里的小河
阿丰往木桶里打水。
她戴着营草斗笠,赤着脚的动作。
97码头
小舢板被雨淋湿了。
阿丰挑着木桶上了小船。
太郎打着伞跑来。
98雨中的大海
阿丰摇着橹。
太郎打着伞站在船头。
99大雨中的岛上小屋
100小屋里
千太在打草鞋。
次郎帮忙。
101海滩
船靠岸,太郎下船。
阿丰把扁担穿上便鞋在木桶上。
次郎来到屋门口,抱起堆在屋檐下的木头去烧火。
太郎进屋把鞋放下又出来,帮着次郎烧火。
阿丰把水倒进水缸里。
千太从屋里出来,戴上菅草斗笠向地里走去。
阿丰摘下斗笠,把手伸到孩子们给点着的火上去烤。
102梯田
千太爬上梯田,站在田边目不转睛地看着被雨水滋润的心爱的庄稼。
103远处的海上
客货轮船在雨里驶过。
沉郁的汽笛声。
104雨中的屋檐下
阿丰开始做饭。
105海滩
两个孩子打着伞,一边拣木块一边走着。
106乱去奔涌的山峰
107村里的路上
夫妇俩在运水。
死一般寂静的干燥的路上,边一个人影也不见。
扁担压弯了,夫妇俩不松劲儿地走着。
108小岛
在烈日照耀下,小岛好象特别庄严地横卧在海上。
次郎从家里跑出来。
跑到海滩上,百般焦急地望着对面的岛。
109码头
夫妇俩挑着木桶上船。
千太开始摇橹。
两人面部毫无表情,但内心深处蕴藏着强烈的意志。那就是,向太阳,向大自然挑战。
110小屋里
太郎满身虚汗,苍白的脸象个病包躺在那里。
次郎在门口向里看了一眼,又转身向外边跑去。
111海
火热的太阳下,海浪滚滚。
千太摇着橹。
稍事休息的阿丰。
112海滩
次郎发现了船的宽度影。
他跑进水里挥着手。
113海
阿丰看见次郎了。
她回头看着千太。
千太看见小岛了,加快摇橹。
114海滩
次郎哭丧着脸挥手。
115海
摇橹的千太。
阿丰焦急不安。
116小屋里
夫妇俩跑进屋里。
次郎在门口看着。
阿丰跑上席铺,把太郎抱起。
她抱起来的太郎已经神智不清了。
阿丰焦急地回头看着千太。
117小屋外面
千太跑了出来。
次郎不安地回头看千太。
118海滩
千太把船推下海,跳上船摇橹。
次郎跑到海边送千太,又跑回屋去。
119小屋里
阿丰把叠在屋角的被褥铺开,让太郎躺在上面。
120海
拼命摇橹的千太。
121小屋外面
阿丰慌慌张张地跑出来,从水缸往脸盆里舀水,将毛巾浸湿。次郎跟在母亲后面看着。
122码头
小船靠岸,千太跳上岸。
123村里的路上
千太在跑。
124村里的医生家门口
千太跑了进去。
立刻又跑了出来。
125通往邻村的海滨小道
千太拼命地跑。
126邻村
千太跑来。
127某一家
千太跑进去。
立刻又跑了出来。
他朝某一方向跑去。
128小屋里
阿丰将毛巾重新浸湿。太郎象死人一般闭着眼睛。
129夕阳下的村道
千太跑来。
村里的医生骑着自行车迎面驶来。
千太突然抓住医生的车把。
130夕阳西下的大海
千太不惜累断手臂那样用力摇橹。
医生站在船头。
前方的小岛清晰极了。
131小屋门前
次郎直愣愣地面向大海站着。
132远处的海面
小船越来越近了。
133海滩
次郎跑来。
船靠近海滩。
134小屋里
阿丰神色茫然,呆呆地坐毒害,眼里唅着泪水,低头看着太郎死人一般的面容。
千太和医生跑进来。
阿丰看见了千太,突然呜呜地放声大哭。
135剪影一般的小岛
那小屋仿佛贴在这个剪影般的小岛上一样,显得特别小。
轻波细浪缓慢地来回荡漾。
阿丰出来,站在小屋门前。
对面岛上闪烁着无数灯光。
笛鼓合奏声随着波浪传来。
阿丰茫然地站在海滩上。
千太也走出来。
焰火飞向天空,不断地发出了清脆的响声。
阿丰呆呆地站着。
136海
今天依然是如火的骄阳。
一艘船朝着这小岛开来。
船上有女教师和大约二十名学生。
137海滩
次郎孤零零地站在这里,看着那开来的船。
138女教师和学生乘的船靠近海滩
139次郎跑进小屋。
阿丰从小屋里出来。穿着一件洗得褪了色的衣服。
140海滩
女教师和学生们下船。
阿丰迎上去恭敬地行礼。
女教师也恭敬地答礼。
141小屋前
阿丰进屋。
女教师和学生们在小屋前排好队。
千太和阿丰一前一后从小屋抬出一口小馆材。
后面跟着一位和尚。
142海滩
千太和阿丰抬着棺材朝海滩走去。
学生们跟在后面。
143梯田的坡道
一行人爬上坡道。
次郎跟在阿丰的后面。
144岗顶
这里已经挖好一个坑。
一行人走上岗顶。
棺材安放进坑里。
学生们和女教师在坟前排好队。
和尚合十拜祷。
女教师让一个学生把一束鲜花扔在棺材上。
阿丰和千太面无表情,这不过是抑住内心的悲痛而已。
和尚念完了经。
阿丰把太郎的教科书放进坑里。
千太把堆在坑旁的一束束木柴扔在棺材上。
学生们也一束束打开扔下去。
阿丰也在扔。
次郎也在扔。
145夕照的大海
女教师/学生和和尚的船向对面的岛驶回去。
他们都在望着小岛上的岗顶。
146离远了的小岛上的岗顶
一缕浓烟在岛的上空飘荡。
147海
船无慢慢地摇着橹。
大家注视着岛上升起的浓烟。
148夕照的山岗
升起的烟渐渐淡了。
149小屋前
阿丰蹲在沙滩上发呆。
千太从小屋里出来,目不转睛地看着阿丰。
150海滩
次郎向海里抛小石子。
他不停地抛。
151小屋前
千太拿起屋檐下的铁锹默默地走开。
阿丰看着千太,慢慢地站起来。
152岗顶
千太拿着铁锹走上来。
阿丰也拿着铁锹走上来。
次郎也跟来。
夫妇俩把挖的土填进坑里。
次郎呆呆地站在一旁看着。
阿丰擦眼泪。
又继续填土。
暮色苍茫的岗顶上,三个黑影默默地蠕动。
153似火的太阳
154静静的海滩
155岗顶
用小石头堆起一个坟头。
墓前放着野菊花。
156梯田的坡道
夫妇俩挑着木桶往上爬。
无表情的千太的脸。
抑制住内心激烈感情的瘦小的阿丰。
一步,一步,再一步。
157梯田顶上
两人爬了上来。
千太轻轻地放下桶。
阿丰也轻轻地放下桶。
千太舀起一舀水慢慢地地浇到干裂的土地上。
突然,阿丰把一只木桶碰倒了。
千太回头看着。
阿丰象发疯了似地,把幼苗拨下来。狠狠地用手摔在干裂的大地上,然后用脚踩它。
千太注视着她。
阿丰两手拿着嫩苗,两只凶狠狠的眼睛盯着千太。
千太无表情的脸流露出安慰的神色,直着眼睛看着她。
阿丰茫然若失,手里的嫩苗掉在地上。
突然,一头扑在大地上痛哭。
她在地上打着滚哭。
千太注视着她。
阿丰放声大哭,痛苦得哆哆嗦嗦。
千太慢慢地舀水浇干旱的大地。
阿丰满面泪水,脸上沾上了沙尘。
千太默默地往大地里浇水。
阿丰呆呆地望着千太。
千太咬紧牙关忍着痛苦的神情。
似火的太阳。
大地不知人间痛苦,依然如故。
万里无云。波涛滚滚,无边无际。
阿丰慢慢地起来,看着千太。
千太往大地里浇水。
字幕:
然而他们要活下去
158黎明
小岛好象一幅幻景,仍在沉睡。
159村路
阿丰和千太挑着木桶,在微微发亮而还在沉睡的路上匆匆地走着。
160码头
夫妇俩把桶装在小舢板上。
千太把住橹。
阿丰推船,然后上了船。
161海
晨仍在大海上漂荡。
船在前进。
摇橹的千太。
注视着前方的阿丰。
晨风吹拂着两人的面颊。
162海滩
船靠岸,两人挑着木桶依次下船。
阿丰向小屋望去。
门闭着,小屋寂然无声。
千太抢先朝梯田走去。
163梯田的坡道
两人往上爬。
用力爬坡的脚。
两人往上爬。
用力爬坡的脚。
从阿丰瘦小的脸上,可以看出她内心蕴藏着为生存而斗争的坚强意志。
千太的脸上也隐藏着决不示弱的坚强神情。
压弯了的扁担。
两人气喘吁吁地往上爬。
快要爬到梯田顶上。
太阳升起。晨光斜照在两人满是汗水的脸上。
用力爬坡的脚。
一步,一步,十分谨慎地爬着。
终于爬上了岗顶。
两人慢慢地把桶放下。
歇了一口气。
拿起水舀,小心而慢慢地往大地里浇水。
晒干了的黄土眼看着就把水吸尽。
(完)
在濑户内海近海边荒岛上住着一对农民夫妇,他们有两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小孩非常听话,一起帮着料理家务。岛上严重缺水,周围都是咸水,一滴也不能用。因此,夫妇俩每天要从对岸运来饮用水,浇灌庄稼的水。每天拂晓就得起床,到对岸把水一担担的装上船,再浇灌到地里。但是庄稼长得不好。年复一年,他们开拓了一片又一片荒地。有时孩子们到海边钓到鱼都舍不得吃,都拿到集市上卖掉,换点钱吃顿好饭。一天,大儿子得了疾病,等夫妇俩从对岸赶回来,有驾船到对岸请来医生时,孩子早已断气了。夫妇俩怀着悲痛的心情火化了儿子,痛苦使他们更加痛苦沉默了,然而他们还是这样年复一年继续过这样的生活。
剧本正文
1 海、岛、天空
濑户内海以其明媚风光被誉为世界公园。
美丽的海,点点散在的小岛,白沙和苍翠欲滴的松林。
那么,再仔细地注视一下这个美丽的风景吧。
地一直种到山顶的群山。
美丽如画的梯田。
在那里,赖土地才得以生存的农民,他们的血汗痕迹仍旧是新的。
字幕:
那块土地尽管狭小
人们也得在那里生活
在干旱的土地上
渗透着血和汗
今天依然
耕地一直耕到天
2 黎明
海还在沉睡。
人也在沉睡。
晨雾中传来撸声。
一只小舢板靠近岸边。
般上有一对贫苦农民夫妇,那是行太和阿丰。
千太是个三十五、六岁动作笨拙矮胖汉子。
阿丰是个二十六、七岁脸色微黑肩很窄的妇女。
船上放着四只木桶。
两人各自用扁担挑起木桶走上岸边。
3 大岛上的小河
晨雾中传来潺潺的流水声。
两人加快步子走近河边,开始往森桶里打水。
在默默打的两人的头上,冰山一般陡峭的梯田的山,仿佛要刺透黎明的天空一样,高耸入云。
村里已经有人起来干活儿了。
打水的夫妇,朝着走在田间小道的人,恭敬的行个礼,又继续打水。
打满了水,两人掮着压弯了的扁担,又急忙顺着来的路往回走。
4 岸边
两人气喘吁吁的走来,把装了水的木桶挑到船上。
他们小心谨慎的搬运水桶,那水象宝贝一样贵重。
千太把住撸,阿丰解开系在岸边的绳子,伸手推岸边的岩石。
缓缓漾开的涟漪。
鱼从仍然沉睡的海里,阵阵跃出水面。
5 大海
蔚蓝的大海,轻波缓浪。
岛屿还在晨雾之中,但东方已经亮了。
缓慢而单调地摇撸的千太粗壮的手臂。
阿丰解下掖在腰上的手巾擦汗。
小舢板的前方,有个手掌大小的小岛,隐隐约约显现在眼前。
小舢板朝那小岛摇去。
晨风飒飒吹着小船和这对贫苦农民夫妇。
忽然光芒四射。
这是太阳刚刚从地平线升起。
大自然转瞬之间复活了。
金光灿烂的海。
波浪起伏。
清晰地浮现出岛影。
阿丰替换千太继续摇撸。
她上身穿着一件满是补丁的贴身衬衫。
下身穿着一条短而紧的内裙。
肩膀很宱的这位妇女,很难想象她哪儿的这么大的气,她毫不费力地摇橹破浪前进。
千太近似半裸的样子,短脖子、宽大的肩膀,象淋过水似的汗流浃背。
前面的岛逐渐大起来,也逐渐靠近来。
6 小岛
这是一个周围有六、七百公尺的岛。啊,与其说是岛,不如说留在海里的一小块荒丘也许更为确切。
这是一个连一棵树也没有的裸岛。
从海滩到岛的顶部,全是是耕地。
岛的背阴处一个角落,盖了一个简易的小房,它好象是紧贴在崖壁上似的小棚,然而它却是人住的住家。
海滩上有两只鸡在乱跑。
小房门前有个炉灶,从锅里冒出早饭的热气。
灶下,看着锅底添柴的是次郎,六岁。
八岁的太郎抱着捡来的被波浪冲上岸的木块走来。
这里没有收音机,也没有钟表,只有浪涛击岸的声音。
父亲和母亲把桶挑下来,珍重地放在门前,把一桶水倒进屋檐下的水缸里。
然后,阿丰用一只破脸盆舀水去饮鸡。
鸡好象很懂事似的,跑过来痛快地喝水。
太阳升到对面岛的顶峰,渐渐放出强烈的光芒。
天气好的时候,全家就在屋外吃饭。
阿丰在屋檐下,开始准备早饭。
孩子们给她帮忙。
趁这时候,千太跑进清澈的海水里洗洗身上的汗。
全家开始吃饭。
他们好象原始民族那样,在太阳闪烁着光芒的大自然里,一声不吭端起就吃,转眼之间就吃完了饭。
太郎上学的时间到了。
背上书包从里出来乘上小舢板。
于是,阿丰又把两只木桶装在船上,向大海摇去。
7 朝晖闪烁着的大海
太郎坐在船上,阿丰拼命地摇着橹。
百吨左右内海航线的客轮从母子俩前驶过,太郎站在船头挥手。
8 小岛上
千太挑着木桶装的水,爬上直上直下那样的陡坡,向梯田走去。
谨慎地,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用劲走着。
次郎在喂鸡。
9 对面大岛上的码头
渔船发动机发出吵人的声音并排开出来。
还有,从岛上开出来的满载货物的货船等等——
载着太郎和木桶的小舢板,划进这早晨一片繁忙景色的码头。
小船靠岸,太郎跳下船就跑了。
阿丰把木桶搬下船。
10 大岛上的小学校
太郎跑进学校的小门。
在白色宽敞的小学校的操场上,孩子们吵吵嚷嚷,十分热闹。
11 村里的路上
阿丰挑着空木桶边走边向来往的行人恭敬地行礼。
因为阿丰一家在村里所处的地位低于村里所有的人,所以不得不先向对方恭敬地行礼。
12 小岛上的梯田
千太气喘吁吁的爬上陡峭狭窄的坡道。
从他无表情的脸上看得出,他内心深处要在大地上坚决战斗下去的顽强意志。
梯田干裂的黄色土壤,好象就会被风卷走的沙尘那样缺乏水分。
13 阿丰
好拼命地摇船。
船上放着装水的木桶。
阿丰的贴身衬衫完全湿透。
14 千太
爬上梯田的顶峰,轻轻放下木桶。
用水舀子舀水浇那干裂的大地。
水浇在碧绿的幼苗上,跟看着渗入干土里,好象留下个小小污点,水立刻消失了。
千太注视着水渗光了,又珍惜地再浇上一舀子水。
15 阿丰
把船靠到海滩上。
用扁担挑着木桶奔向田间。
16 次郎
顺着海滩捡那些冲上岸的木块。
不管多么小的碎木块也拾起来。
17 阿丰
走向梯田。
直上直下的陡坡。
挺挺腰加把劲。
紧张的瘦小的脸。
18 千太
特别珍惜地往干土里浇水。
19 阿丰
气喘吁吁地爬上陡坡。
她那使足了力气的脚下,木桶滴下的水滴在地上留下了一个个小斑点。
20 烈日当空
万里无云。
灼热的太阳当头。
21 海滩上
缓缓的轻波,反复进退。
静得使人昏昏欲睡。
清澈的波浪冲到沙滩上,又慢慢退下去,小松球被晃荡得仿佛要睡着了。
22 梯田
憋住气使足劲一步一步往上爬的阿丰。
23 干旱的大地
千太小心翼翼地浇水。
24 海滩上的松球
松球仍然好象陷入沉睡中,单调地随着波浪漂来漂去。
25 山顶上的梯田
阿丰来到山顶。
照旧小心翼翼地放下木桶。
千太挑着空桶下坡。
两人默默无语地擦肩而过。
阿丰撩撩额上的汗。
背上象浇了水似的。
她拿起舀子,向干旱的大地浇水。
26 骄阳似火
大地被烤焦了。
27 海滩上的松球仍然不紧不慢重复着单调的运动
28 去梯田的路上
千太又挑来新装满的水。
他们好象两中蚂蚁在灼热的大地上爬。
压弯了的扁担压进了肩头。
用劲登坡的脚,牛步一般笨重地向前,向前。
29 阿丰
小心翼翼地拿舀子往大地里浇水。
没有风。
也没有波浪声。
大自然一片可怕的寂静。
30 轻轻的波浪
重复着单调运动的松球。
30 阿丰第二回再爬上梯田
她以遥远的顶峰为目标,一步一步上梯田的陡坡。
32 山顶上的梯田
千太舀水浇地。
33 阿丰在爬陡
瘦小的脸上亮无表情。
她每走一步,木桶里的水就微微荡起波纹。
咯噔!绳子断了。
阿丰几乎摔倒。
滚倒的一只木桶的水泼在干旱的大地上。
阿丰赶快牢牢的抱住另一只桶。
千太停止浇水,往下看着。
千太大步走下来。站着不动的阿丰在等着千太走过来。
千太粗大的巴掌狠狠地打在阿丰的脸上。
被打的阿丰仰面朝天地倒在地上。
千太无表情地凝视着她。
慢慢爬起来的阿丰也毫无表情。
这一巴掌就是斥责的语言。
也是爱情。
千太把剩下的一只桶穿上扁担,担在肩上。
阿丰把扁担的另一头放在自己肩上。
两人抬着一只木桶爬上陡坡。
两人走在黄色干旱的丘陵上的身影渐渐小了,似火的太阳猛射着他俩。
34 夕阳照耀下的大海
滚动的波浪使人眼花瞭乱。
35 小岛
沐浴在夕阳下的孤岛寂静得可怕。
36 天空
白云横亘长空,悠悠然不动不移。
37 阿丰
她在夕照的大海中摇橹。
船上放着空桶和扁担。
38 大岛的码头
太郎背着书包站在那里。
孩子得疲倦了。
远处的海面上,阿丰摇的船逐渐靠近了。
太郎跑到码头的尽头,向小船招手。
39 小岛上
沐浴在夕阳下的海滩,轻轻滚动着白色浪花。
千太背着装肥料的筐从梯田下来。
40 小房旁边
次郎在烧澡塘。
所谓澡塘也就是一只汽油桶。在露天的简易澡桶上,还搭了个有名无实的棚。
41 太阳
地平线那边的岛影即将消失。
42 天空尚未黑而海面已渐昏暗
阿丰缓缓地摇船归来。
船头站着太郎。船上放着装上水的木桶。
晚风从海上吹来。
43 千太
把贪玩的鸡赶进窝里。
44 海滩上
阿丰把船靠到海滩上,太郎跳上岸。
45 迫近薄暮
他们过的是特别简陋的生活。
就象大自然里蠕动的小虫一样。
但是,他们活着。
今天一天算是完事了。
黄昏给了他们舒适的休息。
太郎第一个跳进洗澡桶。
次郎也脱光了。
太郎因为水烫跳了出来。
阿丰提来一只铁水桶往里兑凉水。
太郎跳了进去。
接着次郎也跳了进去。
阿丰在厨房的洗碗槽里洗菜,准备晚饭。
傍晚的天空,炊烟袅袅升起。
班船从遥远的海上驶过。
孩子们到澡桶外冲洗身体。
千太进了澡桶。
孩子们很懂事。想出了用最少量的水发挥最大效果的洗澡方法。
阿丰把自制的饭桌搬到门外,摆上碗筷。
这时,锅里的米饭在翻滚冒泡。
俩孩子又进了澡桶,千太在澡桶外冲洗。
太阳虽已下山,但天空还很亮。
饭桌上已摆好了饭菜。
孩子们只穿着一条裤衩来到饭桌前。
千太也只穿一条裤衩。
阿丰在洗澡的地方洗了手走来。
于是全家开始吃饭。
孩子们狼吞虎咽地吃饭。
千太也吃得很香。
他们的背后,海滩上浪花泛白,往复不已。在那更远的地方,已变成一片黑色的大海,浪涛滚滚。
金星出现在上空。
着急回去的渔船响着吵人的马达声,从遥远的黑暗处驶过。
他们默默地吃着饭。
46 小屋的梁上挂着煤油灯发出暗淡的亮光
小屋大约只有六、七平方米狭小的地方,全家四口就睡在这里。
俩孩子和千太已经睡了。打着呼噜睡得很香。
47 屋外的澡桶
阿丰在澡桶里洗澡。
她慢慢地洗着。
仰望上空满天星斗。
48 寂静的海滩
49 系在岸上木桩的小船在微微摇荡
50 小岛
月光如洗,小岛浮现在漆黑而轻轻起伏的波浪上,宛如幻境。
51 今天依然是烈日当空
他们在挖白薯。
挥动铁锹的千太赤着背,满身是汗。
阿丰也浑身是汗地挥锹。
太郎和次郎把起出来的白薯拣在一起。
简直象个机器似地挥动着铁锹的千太和阿丰。
汗水从额上流到眼框,再流到两颊。
天空白云朵朵。
在丘陵的梯田里,父母和孩子四个人,好象四个黑点在蠕动。
52 海
夫妇在小舢板上摇橹。
船上装着五草袋白薯。
53 大岛的码头
夫妇俩把装白薯的草袋套上绳子,穿上棍子抬走。
54 村里的路上
夫妇俩抬着白薯默默的急着赶路。
55 大屋顶的房子
这里是这对夫妇各种意义上的主人家。
夫妇俩抬着白薯进了前院。
于是在门厅前的平台上,出现一个穿着和服的五十多岁瘦小男人。
夫妇俩放下白薯,向这个男人行了最恭敬的礼。
瘦小男人轻轻地还了礼。那只是稍微地点点头而已,如果不仔细看根本就看不出来。
夫妇俩又行了一个礼,赶紧回去。
56 码头
夫妇俩回到码头,也没歇口气,又给草包绕上绳子,抬起就走。
在好象熟睡了的岸旁,有五、六个孩子赤身露体晒得黝黑,在水里游泳溅起浪花。
57 大屋顶房子的前院
在背荫的地方,放着四个草袋。
从肃静的屋子里传来广播电台的流行歌曲声。
58 傍晚的村道和杂货铺
夫妇俩抬着一个草袋,绕到杂货铺的房后。
夫妇俩进了后门,不大工夫走出来又绕到前门。
阿丰走进铺子。
千太蹲在路旁等她。
一个农民赶着一头牛走过。
千太站起,恭敬地行礼。
阿丰从铺子里走出来。拿着装一升的大瓶酱油和提着一个布包。
阿丰把布包交给千太。
千太把它挂在扁担上,扛在肩上走去。
59 码头
夫妇俩上船。
60 小岛的海滩
次郎,惊慌失色地往自己家的方向跑。
61 断崖上的岩石
绑在岩石上的鱼竿弯得象弓一样。
62 海滩
太郎和次郎在跑。
63 断崖上的岩石
眼看就要折断的鱼竿。
太郎和次郎跑来,猛地抓住鱼竿。
咬钩的鱼把钓丝扯得很绷。
太郎和次郎拼命地倒线,神情紧张万分。
一条大鱼在浪里挣扎。
兄弟俩险些被挣扎的大鱼拖进海里。
次郎被大鱼一拽,一下子跌倒。
鱼渐渐地被拖得靠近了。
太郎膛着水跑进海里去抓鱼。
拖住鱼线的次郎,象拨河似地往后仰着身子用力往上拉。
太郎把鱼按住,终于抓住了。
次郎也跳进水里跑了过去。
太郎抱着大鱼跑上了岸。
在沙地上活蹦乱跳足有二尺长的大鲷鱼。
太郎和次郎兴奋地大喊大叫。
64 海上的小船
夫妇俩边看着孩子边摇橹。
65 海边
太郎、次郎托着大鲷鱼在跑。快跑。
66 海滩
夫妇俩把船靠岸。
朝着孩子们的方向奔去。
67 在屋前做了一个池子
太郎、次郎向池里望着。
夫妇俩也跑来看。
在池子里共有三条大鲷鱼悠悠地游动。
次郎指着刚抓来的一条。
夫妇俩在看。
来回游动的大鲷鱼。
千太忽然抱起太郎。
抱着他团团打转,然后跑到海边,一下子把太郎扔进海里。表现了父亲的爱。
于是次郎跑来,扑到千太跟前也希望把他照样抛进海里。
千太抱起次郎抛进海里。
阿丰逐颜开地看着。
太郎和次郎在海里扭打着玩。
68 太阳缓缓地沉入西海
69 这家小屋升起炊烟
70 海滩
轻轻的波浪声。
夜色迅速袭来。
黑色的波浪在蠕动。
71 清晨的海上
小舢板在前进。
千太摇橹。
船上有阿丰、太郎、次郎。他们虽然穷但是打扮得很干净,现在要到镇上去。
船里放着一只大洋铁桶,里而装着三条大鲷鱼紧紧地挤在一块儿。
一艘装有发动机的渔船从左面开过去。
兄弟俩挥手。
阿丰接着摇橹。千太一边擦着汗一边望着铁桶里的鲷鱼。
72 前面可以看见海港和城镇
夫妇俩的小舢板渐渐靠近港口。
73 港内
夫妇俩的小船从大船中间钻过去。
74 桥下
夫妇俩把船停在桥下。
先让孩子们下船。
夫妇俩把船牢固地系在岸边,穿上一根棍子,两人把洋铁桶抬上岸。
75 镇上
夫妇俩抬着大洋铁桶往前走,后面跟着两人个孩子。
孩子们感到好奇地东张西望,两人紧紧地手牵着手。
76 一家饭馆的后门
夫妇俩放下洋铁桶,阿丰走进去。千太和孩子们抱着很大希望似地等着。
阿丰走了出来。
鱼没卖出去。
夫妇俩又抬着洋铁桶走。
孩子们跟在后面。
77 一家饭馆的后门
孩子们和阿丰在等着。
千太走了出来。
鱼又没卖出去。
抬起大洋铁桶继续走。
78 一家有漂亮板墙的后门
俩孩子朝着洋铁桶里张望着。
挤得不能动的大鲷鱼。
阿丰和千太走出来。
这家也不买鱼。
孩子们大失所望。
79 电影院门前
夫妇俩和孩子们走进去。
孩子们的脚象被钉住了似地停下来看广告牌。
很快走着的夫妇俩。
他们催太郎和次郎跟上。
80 大街拐角
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盯着一个地方。
81 对面的鱼店门前
洋铁桶放在门口,夫妇俩和一个象鱼店老板的男人站在那里。
那个象老板的男人,从洋铁桶里抓出来一条鲷鱼看了看,又扔进桶里走进店去。
阿丰慌忙追进去。
千太呆呆地站着向店里张望。
82 大街拐角
焦急不安的孩子们。
83 对面的鱼店门前
阿丰走出来。
和千太商量着什么,又走进店去。站在那里的千太,大概是听见店里有人说了一句什么,他把大洋铁桶拿进店去。
84 大街拐角
孩子们相互看了看。
85 对面鱼店门前
85对面鱼店门前
千太和阿丰提着空洋铁桶面带笑容走出来。
孩子们跑上前去。
86大众食堂
鸡蛋盖饭
四个人吃得很香。
87路旁的廉价叫卖的货摊
阿丰拿起儿童衫和裤衩看。
千太和太郎/次郎站在她的后面。千太提着那洋铁桶。
阿丰好容易挑好了,和卖主讲价。
88收音机商店的电视机
四个人好奇地看着。
89电影院门前
四个人站住看广告牌。
千太拿出钱买票。
四个人走进去。
90夕阳闪烁着的港口
夫妇俩的小船离去。
91船上
千太慢慢地摇着橹。
太郎和次郎拿着买来的白球鞋看个没够。
阿丰面带微笑看着他们。
92日落以后的大海
波浪已呈黑色,但前方天空却清辙透明,仍然很亮。
阿丰摇着橹。
回头一看,港口的街上已是万家灯火了。
小船在大海里成了一个小黑点,晃晃悠悠地前进。
93下雨了
整个小岛一片朦胧。
94雨中的小学校宽敞的操场
从教室传出低年级学生的歌声。
95教室
老师的风琴。
学生唱歌_太郎也在内。
96村里的小河
阿丰往木桶里打水。
她戴着营草斗笠,赤着脚的动作。
97码头
小舢板被雨淋湿了。
阿丰挑着木桶上了小船。
太郎打着伞跑来。
98雨中的大海
阿丰摇着橹。
太郎打着伞站在船头。
99大雨中的岛上小屋
100小屋里
千太在打草鞋。
次郎帮忙。
101海滩
船靠岸,太郎下船。
阿丰把扁担穿上便鞋在木桶上。
次郎来到屋门口,抱起堆在屋檐下的木头去烧火。
太郎进屋把鞋放下又出来,帮着次郎烧火。
阿丰把水倒进水缸里。
千太从屋里出来,戴上菅草斗笠向地里走去。
阿丰摘下斗笠,把手伸到孩子们给点着的火上去烤。
102梯田
千太爬上梯田,站在田边目不转睛地看着被雨水滋润的心爱的庄稼。
103远处的海上
客货轮船在雨里驶过。
沉郁的汽笛声。
104雨中的屋檐下
阿丰开始做饭。
105海滩
两个孩子打着伞,一边拣木块一边走着。
106乱去奔涌的山峰
107村里的路上
夫妇俩在运水。
死一般寂静的干燥的路上,边一个人影也不见。
扁担压弯了,夫妇俩不松劲儿地走着。
108小岛
在烈日照耀下,小岛好象特别庄严地横卧在海上。
次郎从家里跑出来。
跑到海滩上,百般焦急地望着对面的岛。
109码头
夫妇俩挑着木桶上船。
千太开始摇橹。
两人面部毫无表情,但内心深处蕴藏着强烈的意志。那就是,向太阳,向大自然挑战。
110小屋里
太郎满身虚汗,苍白的脸象个病包躺在那里。
次郎在门口向里看了一眼,又转身向外边跑去。
111海
火热的太阳下,海浪滚滚。
千太摇着橹。
稍事休息的阿丰。
112海滩
次郎发现了船的宽度影。
他跑进水里挥着手。
113海
阿丰看见次郎了。
她回头看着千太。
千太看见小岛了,加快摇橹。
114海滩
次郎哭丧着脸挥手。
115海
摇橹的千太。
阿丰焦急不安。
116小屋里
夫妇俩跑进屋里。
次郎在门口看着。
阿丰跑上席铺,把太郎抱起。
她抱起来的太郎已经神智不清了。
阿丰焦急地回头看着千太。
117小屋外面
千太跑了出来。
次郎不安地回头看千太。
118海滩
千太把船推下海,跳上船摇橹。
次郎跑到海边送千太,又跑回屋去。
119小屋里
阿丰把叠在屋角的被褥铺开,让太郎躺在上面。
120海
拼命摇橹的千太。
121小屋外面
阿丰慌慌张张地跑出来,从水缸往脸盆里舀水,将毛巾浸湿。次郎跟在母亲后面看着。
122码头
小船靠岸,千太跳上岸。
123村里的路上
千太在跑。
124村里的医生家门口
千太跑了进去。
立刻又跑了出来。
125通往邻村的海滨小道
千太拼命地跑。
126邻村
千太跑来。
127某一家
千太跑进去。
立刻又跑了出来。
他朝某一方向跑去。
128小屋里
阿丰将毛巾重新浸湿。太郎象死人一般闭着眼睛。
129夕阳下的村道
千太跑来。
村里的医生骑着自行车迎面驶来。
千太突然抓住医生的车把。
130夕阳西下的大海
千太不惜累断手臂那样用力摇橹。
医生站在船头。
前方的小岛清晰极了。
131小屋门前
次郎直愣愣地面向大海站着。
132远处的海面
小船越来越近了。
133海滩
次郎跑来。
船靠近海滩。
134小屋里
阿丰神色茫然,呆呆地坐毒害,眼里唅着泪水,低头看着太郎死人一般的面容。
千太和医生跑进来。
阿丰看见了千太,突然呜呜地放声大哭。
135剪影一般的小岛
那小屋仿佛贴在这个剪影般的小岛上一样,显得特别小。
轻波细浪缓慢地来回荡漾。
阿丰出来,站在小屋门前。
对面岛上闪烁着无数灯光。
笛鼓合奏声随着波浪传来。
阿丰茫然地站在海滩上。
千太也走出来。
焰火飞向天空,不断地发出了清脆的响声。
阿丰呆呆地站着。
136海
今天依然是如火的骄阳。
一艘船朝着这小岛开来。
船上有女教师和大约二十名学生。
137海滩
次郎孤零零地站在这里,看着那开来的船。
138女教师和学生乘的船靠近海滩
139次郎跑进小屋。
阿丰从小屋里出来。穿着一件洗得褪了色的衣服。
140海滩
女教师和学生们下船。
阿丰迎上去恭敬地行礼。
女教师也恭敬地答礼。
141小屋前
阿丰进屋。
女教师和学生们在小屋前排好队。
千太和阿丰一前一后从小屋抬出一口小馆材。
后面跟着一位和尚。
142海滩
千太和阿丰抬着棺材朝海滩走去。
学生们跟在后面。
143梯田的坡道
一行人爬上坡道。
次郎跟在阿丰的后面。
144岗顶
这里已经挖好一个坑。
一行人走上岗顶。
棺材安放进坑里。
学生们和女教师在坟前排好队。
和尚合十拜祷。
女教师让一个学生把一束鲜花扔在棺材上。
阿丰和千太面无表情,这不过是抑住内心的悲痛而已。
和尚念完了经。
阿丰把太郎的教科书放进坑里。
千太把堆在坑旁的一束束木柴扔在棺材上。
学生们也一束束打开扔下去。
阿丰也在扔。
次郎也在扔。
145夕照的大海
女教师/学生和和尚的船向对面的岛驶回去。
他们都在望着小岛上的岗顶。
146离远了的小岛上的岗顶
一缕浓烟在岛的上空飘荡。
147海
船无慢慢地摇着橹。
大家注视着岛上升起的浓烟。
148夕照的山岗
升起的烟渐渐淡了。
149小屋前
阿丰蹲在沙滩上发呆。
千太从小屋里出来,目不转睛地看着阿丰。
150海滩
次郎向海里抛小石子。
他不停地抛。
151小屋前
千太拿起屋檐下的铁锹默默地走开。
阿丰看着千太,慢慢地站起来。
152岗顶
千太拿着铁锹走上来。
阿丰也拿着铁锹走上来。
次郎也跟来。
夫妇俩把挖的土填进坑里。
次郎呆呆地站在一旁看着。
阿丰擦眼泪。
又继续填土。
暮色苍茫的岗顶上,三个黑影默默地蠕动。
153似火的太阳
154静静的海滩
155岗顶
用小石头堆起一个坟头。
墓前放着野菊花。
156梯田的坡道
夫妇俩挑着木桶往上爬。
无表情的千太的脸。
抑制住内心激烈感情的瘦小的阿丰。
一步,一步,再一步。
157梯田顶上
两人爬了上来。
千太轻轻地放下桶。
阿丰也轻轻地放下桶。
千太舀起一舀水慢慢地地浇到干裂的土地上。
突然,阿丰把一只木桶碰倒了。
千太回头看着。
阿丰象发疯了似地,把幼苗拨下来。狠狠地用手摔在干裂的大地上,然后用脚踩它。
千太注视着她。
阿丰两手拿着嫩苗,两只凶狠狠的眼睛盯着千太。
千太无表情的脸流露出安慰的神色,直着眼睛看着她。
阿丰茫然若失,手里的嫩苗掉在地上。
突然,一头扑在大地上痛哭。
她在地上打着滚哭。
千太注视着她。
阿丰放声大哭,痛苦得哆哆嗦嗦。
千太慢慢地舀水浇干旱的大地。
阿丰满面泪水,脸上沾上了沙尘。
千太默默地往大地里浇水。
阿丰呆呆地望着千太。
千太咬紧牙关忍着痛苦的神情。
似火的太阳。
大地不知人间痛苦,依然如故。
万里无云。波涛滚滚,无边无际。
阿丰慢慢地起来,看着千太。
千太往大地里浇水。
字幕:
然而他们要活下去
158黎明
小岛好象一幅幻景,仍在沉睡。
159村路
阿丰和千太挑着木桶,在微微发亮而还在沉睡的路上匆匆地走着。
160码头
夫妇俩把桶装在小舢板上。
千太把住橹。
阿丰推船,然后上了船。
161海
晨仍在大海上漂荡。
船在前进。
摇橹的千太。
注视着前方的阿丰。
晨风吹拂着两人的面颊。
162海滩
船靠岸,两人挑着木桶依次下船。
阿丰向小屋望去。
门闭着,小屋寂然无声。
千太抢先朝梯田走去。
163梯田的坡道
两人往上爬。
用力爬坡的脚。
两人往上爬。
用力爬坡的脚。
从阿丰瘦小的脸上,可以看出她内心蕴藏着为生存而斗争的坚强意志。
千太的脸上也隐藏着决不示弱的坚强神情。
压弯了的扁担。
两人气喘吁吁地往上爬。
快要爬到梯田顶上。
太阳升起。晨光斜照在两人满是汗水的脸上。
用力爬坡的脚。
一步,一步,十分谨慎地爬着。
终于爬上了岗顶。
两人慢慢地把桶放下。
歇了一口气。
拿起水舀,小心而慢慢地往大地里浇水。
晒干了的黄土眼看着就把水吸尽。
(完)